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在想,怎样的语文课才算一节好课?最近聆听了几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后,更加让我为好课而喝彩,也为如何上好一节好课而担忧。
虽然从事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但是面对如火如荼的语文课程改革,面对纷纷出现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案与方法,自问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才能上好?这虽是老生常谈,但面对一批又一批新上岗的年轻教师————新手,这一话题也确实值得深思。
私下里和几位同事谈起此事,看法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自圆其说。有人认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且课堂气氛热烈,就是好课。也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做到书本与课外知识的衔接、延伸就是好课。还有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性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思考、解决疑难也是好课。
那么这课堂气氛热烈到什么程度?是教师无边际的游说吗?符合要求,符合什么要求?抓住重点、内外延伸,怎么延伸?
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浅浅的例子:一次,听某班的语文课。整节课上几乎都是教师演员般的游说,学生的配合尤为默契,宛如行云流水,一节课像一场戏,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说课词也算的上天花乱坠,密丝无缝。这节课受到了评课教师们的夸赞、表扬,都认为是一节出类拔萃的好课。可我通过观察学生作业,觉得这节课中从在着许多问题。是,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既然学生都能理解,就没有再讲这节课的必要;既然学生都会,可为什么课后练习如此不堪呢?一节课不就成了一场虚拟的表演了吗?
回眸我国60年代教育,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是靠和教师的积极配合而产生的,而是教师的严格、严厉下的杰作。到了90年代,我们采用“启发式”和“问答式”教学模式,和60年代相比是一个明显的攀升。而今,我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让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语文知识,这更是一大创新。可有人说,如今的这方法、那模式多如牛毛、草芥,结果也不过如此。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虽然如此单调,教材只不过是《三字》《百家姓》之类,课堂也没有什么更多的花样,但是同样出了不少人才,他们不都是接受那个年代教育的吗?不错,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古代不仅出了许多人才,而且是我们今天所不及的人才。可我们是否深刻的思考过这其间的缘由呢?
为此,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这样话题,谈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内容,避免平均用力
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和层次不明显,不像数理化等学科有一个相对明显的知识系统和层次,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一环扣一环地掌握。可以说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字、词、语法之类的知识,也可以学习各类写作手法,同时也能借助文本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教学中要避免狭隘的教学模式,或在一节课中平均用力,照顾所有的方方面面,其结果必是面面俱到、面面不到,没有实效。
好的语文课应该改变以前满堂问的模式。满堂提问既让整节课显得零散,又让学生疲于应付教师的问题,跟着教师的问题跑,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找准课文的切入点,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来简化教学头绪。这种主问题的设计可以从文章题目入手。如《詹天佑》一课就可以提问“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哪里” “‘爱国’又体现在哪里?”也可以从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当然提问的角度还有很多,就看我们对文本的揣摩和把握程度了。
二、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激活思维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应从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因为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教师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所以不管运用任何形式组织教学,也不管课堂模式如何花样翻新,表面上的热闹是次要的,学生的思维在紧张地活动起来才是主要的,而且这种思维训练应是有梯度与深度的。
茅盾有句名言“多读多写多生活,边读边写边写边生活”。我相信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值得去深思的。就是把读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知识,锁定范围和目标;让学生大量的读书,读中感悟,形成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不宜太多的课堂说教,太多的花样。古语云:“教而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走出“教科书”、不求花样、注重实效
真正的好课,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反馈来证明的,不在于方法和花样的多少,不在于多么多么的精细。目标是使学生将教师所授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來。能写、善思,有创新,能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处理问题,与人和谐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的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学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的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练笔。这都应当成为教师备课必须考虑的内容,成为教师日常的功课。
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挖掘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认真总结经验经验,反复揣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深入学习《新课表》,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在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中提高水平,提升能力。
虽然从事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但是面对如火如荼的语文课程改革,面对纷纷出现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案与方法,自问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才能上好?这虽是老生常谈,但面对一批又一批新上岗的年轻教师————新手,这一话题也确实值得深思。
私下里和几位同事谈起此事,看法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自圆其说。有人认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且课堂气氛热烈,就是好课。也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做到书本与课外知识的衔接、延伸就是好课。还有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性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思考、解决疑难也是好课。
那么这课堂气氛热烈到什么程度?是教师无边际的游说吗?符合要求,符合什么要求?抓住重点、内外延伸,怎么延伸?
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浅浅的例子:一次,听某班的语文课。整节课上几乎都是教师演员般的游说,学生的配合尤为默契,宛如行云流水,一节课像一场戏,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说课词也算的上天花乱坠,密丝无缝。这节课受到了评课教师们的夸赞、表扬,都认为是一节出类拔萃的好课。可我通过观察学生作业,觉得这节课中从在着许多问题。是,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既然学生都能理解,就没有再讲这节课的必要;既然学生都会,可为什么课后练习如此不堪呢?一节课不就成了一场虚拟的表演了吗?
回眸我国60年代教育,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是靠和教师的积极配合而产生的,而是教师的严格、严厉下的杰作。到了90年代,我们采用“启发式”和“问答式”教学模式,和60年代相比是一个明显的攀升。而今,我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让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语文知识,这更是一大创新。可有人说,如今的这方法、那模式多如牛毛、草芥,结果也不过如此。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虽然如此单调,教材只不过是《三字》《百家姓》之类,课堂也没有什么更多的花样,但是同样出了不少人才,他们不都是接受那个年代教育的吗?不错,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古代不仅出了许多人才,而且是我们今天所不及的人才。可我们是否深刻的思考过这其间的缘由呢?
为此,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这样话题,谈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内容,避免平均用力
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和层次不明显,不像数理化等学科有一个相对明显的知识系统和层次,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一环扣一环地掌握。可以说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字、词、语法之类的知识,也可以学习各类写作手法,同时也能借助文本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教学中要避免狭隘的教学模式,或在一节课中平均用力,照顾所有的方方面面,其结果必是面面俱到、面面不到,没有实效。
好的语文课应该改变以前满堂问的模式。满堂提问既让整节课显得零散,又让学生疲于应付教师的问题,跟着教师的问题跑,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找准课文的切入点,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来简化教学头绪。这种主问题的设计可以从文章题目入手。如《詹天佑》一课就可以提问“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哪里” “‘爱国’又体现在哪里?”也可以从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当然提问的角度还有很多,就看我们对文本的揣摩和把握程度了。
二、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激活思维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应从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因为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教师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所以不管运用任何形式组织教学,也不管课堂模式如何花样翻新,表面上的热闹是次要的,学生的思维在紧张地活动起来才是主要的,而且这种思维训练应是有梯度与深度的。
茅盾有句名言“多读多写多生活,边读边写边写边生活”。我相信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值得去深思的。就是把读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知识,锁定范围和目标;让学生大量的读书,读中感悟,形成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不宜太多的课堂说教,太多的花样。古语云:“教而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走出“教科书”、不求花样、注重实效
真正的好课,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反馈来证明的,不在于方法和花样的多少,不在于多么多么的精细。目标是使学生将教师所授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來。能写、善思,有创新,能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处理问题,与人和谐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的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学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的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练笔。这都应当成为教师备课必须考虑的内容,成为教师日常的功课。
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挖掘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认真总结经验经验,反复揣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深入学习《新课表》,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在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中提高水平,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