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国情怀”,是基于“家国认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历史素养。本文以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为视角,依据中外历史相关史实,从血缘认同、政权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利益认同五个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考复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文化认同
“家国情怀”,是基于“家国认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历史素养。“家国认同”不是单纯依靠思想理论教育或知识的学习就能形成的,而是与个人的家庭、社会生活经历、人生感悟等密切相关,体现为身、家、国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看,“家国认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基于血缘的认同
人类最早的国家起源于按血缘关系形成的部落或方国,其“国民”们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或认同一个共同的祖先(宗法意义上的认同),形成血缘凝聚力。随着部落的兼并融合,发展为更大的部落联盟形式“国家”,逐步产生“民族”的概念,在民族内部,也大多认同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祖先(如华夏族认同黄帝、炎帝为共同祖先等)。
从血缘的视角看,同一政权统治下,原来不同部落、民族之间不断的通婚(民族交融),后代子孙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血缘关系,这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血缘认同”就成为“家国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民族认同”。
通过对“血缘认同”的论证谋求“家国认同”,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帝国,是华夏族以外第一个在中原建立的帝国。它统治中原腹地二十多年,以“正统”的“天朝”自居。其依据是:他是冒顿单于与汉公主的后裔,还“考证”自己是蜀汉刘禅的孙辈。刘渊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其目的明显是想得到中原人民的认同。可见,血缘认同对家国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我们倡导海外华人热爱祖国,主要是基于“血缘认同”,即强调他们“炎黄子孙”的身份,“根”在中国。
2.基于政权的认同
早期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机器,逐步超越血缘部落范畴,形成统治范围更广的“中央政權国家”。众多不同血缘部落或方国的人民,生活在同一个政权的统治范围内,逐渐形成对中央政权国家的认同,即“我们都是**国人”。而这个“国”,实际上也就是政权,爱国主要体现在热爱这一政权领导下的国家。
政权认同与政权统治历史时空的幅度密切相关,生活在同一政权的统治下越久,这种政权认同感就越强烈;而某一政权短时间的统一或征服,那些被征服或归附地区的认同感就越弱。如,中原广大地区,长时间处于汉族“正统”政权的统治之下,对“华夏”政权的认同感非常强烈持久;期间,也曾有些地区被“五胡”等“外族”征服统治,但由于时间过短,就没有多少认同感。清兵入关之初,汉民族对“外来”征服者满洲人建立的“大清”政权,基本上没有有什么认同感,但经历长期统一稳定的统治之后,国人也大都认同自己是“大清子民”了。
当然,家国认同并不完全等同于政权认同。近代以来,清政府统治黑暗、丧权辱国,逐渐失去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同”,“政权”与“国家”相对立,推翻清朝成为爱国的重要体现。
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政权”与“国家”相统一,“家国情怀”则体现为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反对政权分裂等。
3.基于地域的认同
国家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疆域都存在于某一联结在一起的区域,这也就形成了“地域认同”。由此而形成“海内”与“海外”区分。
通常,地域认同的强度与地域广度成反比;例如,古代雅典人,对雅典城邦的认同,比对整个希腊的认同要显得强烈。先秦各诸侯国人民,首先认同的是他们所生活的“邑”、“国”,然后,才是整个“华夏”“天下”。
历史上,同属于某区域的不同国家政权,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地域认同,形成“地域共同体”,以此与区域外的政权或势力形成对峙或竞争,这种地域认同有的是暂时的,随着共同合作基础的失去而瓦解;也有的会逐步发展,认同渐渐强化,形成更紧密的共同体。
地域认同往往随时代的发展变迁而改变。中国历史早期,同属于中原地区的炎帝和黄帝部落,在与东部、南部的九黎等部落对峙时,结成“地域共同体”,联合打败蚩尤等“外域”部落。最后,炎黄部落融合,逐步形成“华夏”。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地域不断扩大或变化,这种地域认同也随之扩大或变化。
又如:美国的“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手段就是利用“地域认同”,通过排斥“外域”,实现其独霸美洲的野心。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实质上也是地域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
4.基于文化的认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主流的文化,文化是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凝聚力”。从政治、经济制度的认同,到语言文字、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习俗的认同,这都是“家国认同”必不可少的要素。
文化的认同,有时比血缘、地域等要素的认同更重要。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匈奴作为拥有华夏正宗王族血统的夏后氏后人,因文化与后来的“华夏”差异巨大,就不被认同为“华夏”,而被视为“异族”了。同样,历史上,许多边疆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文化,逐步汉化,最终也被认同为“中国人”。
中国历史上,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认同,到秦汉统一时期,形成了“秦人”、“汉人”的概念。再经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文化认同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唐人”的概念。后来的金、元、清等政权,也是通过对华夏传统文化的认同,由此换取统治区域内占绝大多数的汉人对其“家国”的认同。
世界历史上,二战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其划分基本上就是基于宗教信仰的“文化认同”差异;南北朝鲜、东西德的分裂,则是基于意识形态割裂了“文化认同”。而欧洲走向一体化,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多元一体”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族、各地区多元文化共同构成的统一体。
5.家国认同的本质在于利益认同
家国认同的本质在于利益认同。《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见,利益认同是家国认同的本源。无论是血缘认同,还是政权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实质上都是对“利益共同体”的认同。这种利益认同,不是单方面要求个人“为国奉献”,国家可以随意牺牲个人;而是家与国双向的“互利”和“双赢”。
例如,秦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数百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按理来说,人民应该为国家的统一强大而感到自豪,更加热爱这个国家。然而,秦的暴政却严重损害廣大人民利益,得不到国民的“利益认同”,最终被推翻。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因而得到他们的“利益认同”,最终取得了天下。
又如,美国独立并不是北美土著民族的独立运动,而是欧洲移民后裔,主要是英国人后裔领导的独立运动。在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上,他们与宗主国并没有多大差异;地域认同的差异也不是主要因素。这里关键是“利益认同”出了问题,即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利益无法认同,最终只能分道扬镳。独立之后的美国“并吞”了广阔的新疆域,这些疆域的人民基本上没有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有的甚至没有地域认同,但辽阔的疆域却能够长期稳定统一,这与这些新征服地区民众的利益认同也是密不可分的。
家国“利益认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认同”。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弘扬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同时,必须强调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只有把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的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才是科学的“家国情怀”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子·离娄下》
[2]《史记·匈奴列传》
[3]钱穆《国史大纲》
[4]吕思勉《中国通史》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8-美国革命与德国革命》
[7]《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8]《世界当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高考复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文化认同
“家国情怀”,是基于“家国认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历史素养。“家国认同”不是单纯依靠思想理论教育或知识的学习就能形成的,而是与个人的家庭、社会生活经历、人生感悟等密切相关,体现为身、家、国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看,“家国认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基于血缘的认同
人类最早的国家起源于按血缘关系形成的部落或方国,其“国民”们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或认同一个共同的祖先(宗法意义上的认同),形成血缘凝聚力。随着部落的兼并融合,发展为更大的部落联盟形式“国家”,逐步产生“民族”的概念,在民族内部,也大多认同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祖先(如华夏族认同黄帝、炎帝为共同祖先等)。
从血缘的视角看,同一政权统治下,原来不同部落、民族之间不断的通婚(民族交融),后代子孙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血缘关系,这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血缘认同”就成为“家国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民族认同”。
通过对“血缘认同”的论证谋求“家国认同”,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帝国,是华夏族以外第一个在中原建立的帝国。它统治中原腹地二十多年,以“正统”的“天朝”自居。其依据是:他是冒顿单于与汉公主的后裔,还“考证”自己是蜀汉刘禅的孙辈。刘渊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其目的明显是想得到中原人民的认同。可见,血缘认同对家国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我们倡导海外华人热爱祖国,主要是基于“血缘认同”,即强调他们“炎黄子孙”的身份,“根”在中国。
2.基于政权的认同
早期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机器,逐步超越血缘部落范畴,形成统治范围更广的“中央政權国家”。众多不同血缘部落或方国的人民,生活在同一个政权的统治范围内,逐渐形成对中央政权国家的认同,即“我们都是**国人”。而这个“国”,实际上也就是政权,爱国主要体现在热爱这一政权领导下的国家。
政权认同与政权统治历史时空的幅度密切相关,生活在同一政权的统治下越久,这种政权认同感就越强烈;而某一政权短时间的统一或征服,那些被征服或归附地区的认同感就越弱。如,中原广大地区,长时间处于汉族“正统”政权的统治之下,对“华夏”政权的认同感非常强烈持久;期间,也曾有些地区被“五胡”等“外族”征服统治,但由于时间过短,就没有多少认同感。清兵入关之初,汉民族对“外来”征服者满洲人建立的“大清”政权,基本上没有有什么认同感,但经历长期统一稳定的统治之后,国人也大都认同自己是“大清子民”了。
当然,家国认同并不完全等同于政权认同。近代以来,清政府统治黑暗、丧权辱国,逐渐失去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同”,“政权”与“国家”相对立,推翻清朝成为爱国的重要体现。
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政权”与“国家”相统一,“家国情怀”则体现为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反对政权分裂等。
3.基于地域的认同
国家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疆域都存在于某一联结在一起的区域,这也就形成了“地域认同”。由此而形成“海内”与“海外”区分。
通常,地域认同的强度与地域广度成反比;例如,古代雅典人,对雅典城邦的认同,比对整个希腊的认同要显得强烈。先秦各诸侯国人民,首先认同的是他们所生活的“邑”、“国”,然后,才是整个“华夏”“天下”。
历史上,同属于某区域的不同国家政权,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地域认同,形成“地域共同体”,以此与区域外的政权或势力形成对峙或竞争,这种地域认同有的是暂时的,随着共同合作基础的失去而瓦解;也有的会逐步发展,认同渐渐强化,形成更紧密的共同体。
地域认同往往随时代的发展变迁而改变。中国历史早期,同属于中原地区的炎帝和黄帝部落,在与东部、南部的九黎等部落对峙时,结成“地域共同体”,联合打败蚩尤等“外域”部落。最后,炎黄部落融合,逐步形成“华夏”。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地域不断扩大或变化,这种地域认同也随之扩大或变化。
又如:美国的“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手段就是利用“地域认同”,通过排斥“外域”,实现其独霸美洲的野心。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实质上也是地域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
4.基于文化的认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主流的文化,文化是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凝聚力”。从政治、经济制度的认同,到语言文字、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习俗的认同,这都是“家国认同”必不可少的要素。
文化的认同,有时比血缘、地域等要素的认同更重要。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匈奴作为拥有华夏正宗王族血统的夏后氏后人,因文化与后来的“华夏”差异巨大,就不被认同为“华夏”,而被视为“异族”了。同样,历史上,许多边疆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文化,逐步汉化,最终也被认同为“中国人”。
中国历史上,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认同,到秦汉统一时期,形成了“秦人”、“汉人”的概念。再经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文化认同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唐人”的概念。后来的金、元、清等政权,也是通过对华夏传统文化的认同,由此换取统治区域内占绝大多数的汉人对其“家国”的认同。
世界历史上,二战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其划分基本上就是基于宗教信仰的“文化认同”差异;南北朝鲜、东西德的分裂,则是基于意识形态割裂了“文化认同”。而欧洲走向一体化,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多元一体”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族、各地区多元文化共同构成的统一体。
5.家国认同的本质在于利益认同
家国认同的本质在于利益认同。《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见,利益认同是家国认同的本源。无论是血缘认同,还是政权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实质上都是对“利益共同体”的认同。这种利益认同,不是单方面要求个人“为国奉献”,国家可以随意牺牲个人;而是家与国双向的“互利”和“双赢”。
例如,秦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数百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按理来说,人民应该为国家的统一强大而感到自豪,更加热爱这个国家。然而,秦的暴政却严重损害廣大人民利益,得不到国民的“利益认同”,最终被推翻。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因而得到他们的“利益认同”,最终取得了天下。
又如,美国独立并不是北美土著民族的独立运动,而是欧洲移民后裔,主要是英国人后裔领导的独立运动。在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上,他们与宗主国并没有多大差异;地域认同的差异也不是主要因素。这里关键是“利益认同”出了问题,即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利益无法认同,最终只能分道扬镳。独立之后的美国“并吞”了广阔的新疆域,这些疆域的人民基本上没有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有的甚至没有地域认同,但辽阔的疆域却能够长期稳定统一,这与这些新征服地区民众的利益认同也是密不可分的。
家国“利益认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认同”。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弘扬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同时,必须强调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只有把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的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才是科学的“家国情怀”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子·离娄下》
[2]《史记·匈奴列传》
[3]钱穆《国史大纲》
[4]吕思勉《中国通史》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8-美国革命与德国革命》
[7]《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8]《世界当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