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迁移理论普遍存在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数学學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人高考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并能够对数学思维方式进行熟练的运用,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由于成人高考数学比较抽象,对于抽象思维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将迁移理论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可有效的优化数学教学的效果,以便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迁移理论的含义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成人高考数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成人高考数学;学习迁移理论;学习兴趣;概括能力
中图分类号:G724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改革也逐步深化,越来越多曾经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人开始参加成人高考。数学是成人高考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由于大多数人在数学方面的基础不是很好,再加上考试内容也比较多,复习时间短,因此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现代建构主义指出,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旧知识会影响新知识,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会影响原有知识的结构、经验、技能等,这就使学习迁移。迁移是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代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学习迁移,有助于简化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1、学习迁移理论的含义及分类分析
学习迁移理论在知识、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中都非常常用,它主要是指将一种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另一种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自身学习和分析能力的提高。现在在研究界,有很多学者都将学习迁移理论理解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一种已经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另一种知识的学习中,另一种是将一种已经形成的学习能力或者思维方式去影响其它知识的学习,从而逐渐实现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的整合过程。学习迁移理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其类型也有所不同。按照迁移的内容来说,学习迁移理论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两种类型,前者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而后者则是具体知识技能的迁移;按照迁移的性质来说,学习迁移理论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前者是一种知识促进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后者则是指一种学习阻碍另一种知识的学习[1]。
2、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成人高考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分析
2.1利用学习迁移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拥有学习动机,在知识的获取中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迁移理论的应用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高考数学中经常回遇到不等式方面的题目,例如,已知b>a>0,m>0,要求证明(a+m)(b+m)>a/b。在这道题目的证明中,是采用作差的方法来证明的,这也是比较常用,也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作为此类题目解答的首选方法。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此题的解答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进行证明,例如,已知在b克糖水中有a克糖,如果再在水中加入m克糖,那么糖水就会变甜,利用这一生活常识很容易就可以得出(a+m)(b+m)>a/b这一结论。通过学习迁移理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些数学理论,除此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去探索[2]。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氛围,并且还要尊重学生,关注个性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2.2利用学习迁移理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基本的原理、概念等的理解,以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通过这些可以有效实现效果良好且范围广泛的迁移[3]。例如在高考数学中经常会遇到关于项求值方面的题目,如计算 (题目1)或者 (题目2)的值。对于此类题目在解题中,需要对题目中各个项的规律进行探寻,如果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二项式的展开公式 ,那么通过观察就可以看出,要想解答题目1,那么只需将a=b=1即可,而要想解答题目2,则只需将a=1,b=-3即可。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原理、法则、公式、数学思想以及概念等有更加灵活的运用。
2.3利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迁移的本质就是概括,在数学的学习和解题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正迁移产生的最为关键的先决条件。学生在学习中的适应性与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密切的联系,概括水平是衡量学生思维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4]。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已有的知识结构会对其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这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例如,当教师在讲解棱柱的概念时,可以先例举螺帽头部、长方形盒子以及三棱镜等形象的物体,并让学生来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共同特征,并对其进行总结,从而能够快速的分析出棱柱的本质属性[5]。由此可见,在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在基础概念和原理讲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等有更好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为后续的迁移提供良好的条件。
3、总结语
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成人高考数学的学习环节中,能够对数学教学的效果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鉴于此,数学教师要做好自身的迁移教学工作,并教导学生掌握迁移的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开拓更多的、科学的迁移方法,从而逐渐促进学生知识迁移量的提升,拓展学生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吴华,何晓頔.多媒体环境下数学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30-133.
[2]崔艳丽.促进数学迁移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2):152-153.
[3]李源.基于迁移思想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36.
[4]潘杰军.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8):65-66.
[5]范荣.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6(2):16.
【关键词】成人高考数学;学习迁移理论;学习兴趣;概括能力
中图分类号:G724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改革也逐步深化,越来越多曾经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人开始参加成人高考。数学是成人高考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由于大多数人在数学方面的基础不是很好,再加上考试内容也比较多,复习时间短,因此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现代建构主义指出,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旧知识会影响新知识,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会影响原有知识的结构、经验、技能等,这就使学习迁移。迁移是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代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学习迁移,有助于简化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1、学习迁移理论的含义及分类分析
学习迁移理论在知识、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中都非常常用,它主要是指将一种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另一种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自身学习和分析能力的提高。现在在研究界,有很多学者都将学习迁移理论理解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一种已经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另一种知识的学习中,另一种是将一种已经形成的学习能力或者思维方式去影响其它知识的学习,从而逐渐实现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的整合过程。学习迁移理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其类型也有所不同。按照迁移的内容来说,学习迁移理论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两种类型,前者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而后者则是具体知识技能的迁移;按照迁移的性质来说,学习迁移理论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前者是一种知识促进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后者则是指一种学习阻碍另一种知识的学习[1]。
2、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成人高考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分析
2.1利用学习迁移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拥有学习动机,在知识的获取中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迁移理论的应用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高考数学中经常回遇到不等式方面的题目,例如,已知b>a>0,m>0,要求证明(a+m)(b+m)>a/b。在这道题目的证明中,是采用作差的方法来证明的,这也是比较常用,也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作为此类题目解答的首选方法。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此题的解答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进行证明,例如,已知在b克糖水中有a克糖,如果再在水中加入m克糖,那么糖水就会变甜,利用这一生活常识很容易就可以得出(a+m)(b+m)>a/b这一结论。通过学习迁移理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些数学理论,除此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去探索[2]。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氛围,并且还要尊重学生,关注个性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2.2利用学习迁移理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基本的原理、概念等的理解,以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通过这些可以有效实现效果良好且范围广泛的迁移[3]。例如在高考数学中经常会遇到关于项求值方面的题目,如计算 (题目1)或者 (题目2)的值。对于此类题目在解题中,需要对题目中各个项的规律进行探寻,如果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二项式的展开公式 ,那么通过观察就可以看出,要想解答题目1,那么只需将a=b=1即可,而要想解答题目2,则只需将a=1,b=-3即可。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原理、法则、公式、数学思想以及概念等有更加灵活的运用。
2.3利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迁移的本质就是概括,在数学的学习和解题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正迁移产生的最为关键的先决条件。学生在学习中的适应性与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密切的联系,概括水平是衡量学生思维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4]。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已有的知识结构会对其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这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例如,当教师在讲解棱柱的概念时,可以先例举螺帽头部、长方形盒子以及三棱镜等形象的物体,并让学生来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共同特征,并对其进行总结,从而能够快速的分析出棱柱的本质属性[5]。由此可见,在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在基础概念和原理讲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等有更好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为后续的迁移提供良好的条件。
3、总结语
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成人高考数学的学习环节中,能够对数学教学的效果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鉴于此,数学教师要做好自身的迁移教学工作,并教导学生掌握迁移的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开拓更多的、科学的迁移方法,从而逐渐促进学生知识迁移量的提升,拓展学生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吴华,何晓頔.多媒体环境下数学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30-133.
[2]崔艳丽.促进数学迁移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2):152-153.
[3]李源.基于迁移思想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36.
[4]潘杰军.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8):65-66.
[5]范荣.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