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二十四节气,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HH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对于考生来说,二十四节气是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应对二十四节气的大体时间、气候特点及相关习俗作适当的了解。
  【中考真题】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
  (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
  【试题解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试题涉及文章内容的概括、引用作用的分析、说明语言科学性的分析及其它节气的介绍等方面。
  第1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综合概括 能力。要求考生围绕“小满”这一节气,概括出文章说明的具体内容。答题时要逐段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并概括出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①小满的时间;
  ②小满的含义;
  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
  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
  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
  第2题考查对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作用的分析。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密切相关,老百性在农业生产中概括出许多体现节气特点的农谚,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农谚引用的具体作用。
  参考答案:
  多处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第3题考查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特点的分析。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因此准确说明对说明文来说非常重要。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①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
  ②“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4题是一道拓展延伸题,试题开放性大,解答此题只要从除了小满外的节气中选择一个作简要介绍即可。熟悉二十四节气,是解答此题的前提,因此备考时要对二十四节气多作了解,答题时可选择熟悉度较高的作介绍。
  示例一: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示例二: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拓展演练】
  清秋寒露时节
  肖复兴   ①白露、寒露和霜降,是3个连在一起的节气。这3个节气是秋天渐行渐远的脚步,以水凝结成露、进而为霜这样三种形态为标志,让一个秋季特别是深秋季节,变得如水墨画一样,可触可摸。在这里,露两次出现,显示出在秋季位置的重要性,与蒹葭或落叶或鸿雁等秋季常出现的象征物相比,都要格外别致。如果说前者都有些秋季的萧瑟感觉,唯独露显示出秋季的晶莹剔透的一面。中国有很多说秋的词汇,其中一个特殊的词,叫做清秋,这个清秋的“清”字,应该是露所塑造而成的,只是寒露的“寒”字,让这晶莹的露变为清冽,透露出季节的严肃与严酷性。
  ②寒露的露,比白露的露,要冷了许多,这时候的露与马上到来的下一个节气霜降,紧迫得只有一步之遥。过去常用一句诗是: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也可以这样说:寒露来了,冬天还远吗?寒露时节,能够隐隐听到冬天的脚步声,在霜那边等候,在雪那边整装待发。
  ③寒露时节,露是主角。尽管它们只是在夜里出现,在清晨的阳光下消失。但是,它们就像一幕大戏里那些主宰全剧命运的神灵,在倏忽一闪中,在不动声色里,主宰着季节的症候,让开放了整整一个夏季绚烂的花朵尽情凋零,让春天就开始长出的缤纷树叶纷纷飘落,让秋草可以一夜变黄。古诗里说: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又说: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说的都是寒露不可阻挡的力量。
  ④在中国古诗里,有很多这样和节气密切相关的诗句,中国古诗为节气立传,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因为中国古代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如今的诗歌讲究自我和内心,在向内转化的过程中,流失了很多的东西,是非常可惜的。如今,如果不知道白露和寒露的差异,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⑤寒露时节,大雁和菊花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在寒露的节气三候里,它们占了两候,说是鸿雁来宾、菊始黄华。它们一为动物、一为植物,一动一静、一天一地,作为这个时节与露水相配的配角,是再合适不过了。尽管落叶纷纷,来年还可以重新绿满枝头,但是落叶毕竟有死亡的特征。大雁南飞,来年依然可以飞回来,和落叶的含义本是一样的,却因为生命的存在,便像南飞过冬串门走亲戚一样,让人有了期盼的情感。孟郊有诗: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飛。他在大雁前偏偏用了一个“新”字,是修饰,也是强调大雁来年飞回时新的生命意义。
  ⑥菊花在这时候开得最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是冬天的象征、荷花是夏天的象征、兰花是春天的象征、菊花是秋天的象征。咏菊的诗多如牛毛,如果不算屈原诗中的菊花有过于强烈的个人情感意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说是鼻祖。清淡如菊,淡雅而有味道,是只有人生到达这个季节里才会有的心态和境界。
  (2015年10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1.请对本文标题作简要赏析。
  2.请任选一角度为文章画线的句子写一个简要的批注。
  3.请简要概括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4.选文最后两段分别介绍了寒露时节的哪两个物候现象?
  【参考答案】
  《清秋寒露时节》
  1.文章标题简洁而精炼,“寒露时节”点明文章所描写的节气,“清秋”点明这一节气的特点。
  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且饶有趣味地点明寒露来了冬天也就不远了。
  3.中国古代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如今的诗歌讲究自我和内心,如今不知道白露和寒露的差异有文化的原因。(大意相同即可。)
  4.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菊花盛开。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家校合作学习策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家校合作策略的措施,构建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家校合作;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1-0068-02  Strategi
时光荏苒,2017新年钟声在金鸡报晓中响起。过去的一年,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所有的一切,都已随风而去。新的一年,活出一个崭新的自我,“至虚极,守静笃”,让一颗躁动的心,归于恬淡平静,净化心灵,充实自我,完善人格,扬帆起航!  大街小巷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走亲串友,迎来送往,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客居京城,闹中取静,我们的家,好比世外桃源。一家人利用假期,集体“充电”。只有提升
外公又住进了医院。  当我们回到家,匆匆吃完晚饭,冒着夜雨驱车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医院走廊上静悄悄的,隐约间还能听到窗外雨滴打到遮雨棚上的嗒嗒声。病人们似乎都已睡下,只有护士站的护士们在昏黄的灯光下仍检校着住院簿上的名单,她们连连打着哈欠,青肿的眼皮将一日的疲倦尽显无疑。妈妈紧紧握着我的手,蹑手蹑脚地推开了虚掩着的病房门。  病榻上的外公显得格外憔悴。外婆发觉了我们,立即从陪床
只听见“啪”的一声,我愤怒的摔门而去,只有母亲的呼喊声从身后传来。  天已经黑了,我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感受着寒风的刺痛,有的只是茫然和悲伤。我不知道要到哪里,不知道要走多久……  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一个小巷子里,我坐在一个台阶上,面对着别人的家门,看着从门缝里透出的几丝光亮,听着屋里时不时飘出的欢声笑语,我不禁想起了刚刚发生在家里的一幕。  今天本是妹妹的生日,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一起吃饭,还有
【摘要】主题单元作为顺应新课改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在以往小学语文单篇教学的基础上去其糟粕,使语文科目的教学更加模块化、综合化,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拟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的备课阶段、课中的主题教学与课后的总结阶段三个层次,对主题单元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以期能够给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影响最为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学前音乐教育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如何在学前教育课堂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学校音乐课堂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1
【摘 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主动认识到榜样教育的目标与作用,并以小学生为主体开展合适的榜样教育。因此,文章通过榜样教育的成功事例和小学生教育特点,分析论述了在小学生养成教育中采取榜样教育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学生;养成教育;榜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175-02  【Abst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为前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开拓了美术鉴赏视野。本文主要就彩陶文化如何基于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让彩陶美术教育取得理想预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彩陶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
大人们总是挂着那句口头禅:“你们这些淘气包,什么时候长得大?”可现在的孩子成长起来那叫个危机四伏!不信?且听我一一道来。  “坑爹”的补习  现在的家长,几乎个个都被一句“真理”蛊惑——学习,要从娃娃抓起。于是,一些残忍的“儿童杀手”便办起一个个补习班,五花八门:语数英,物理化,音乐、美术……表面是在培养祖国栋梁,实则就是坑蒙拐骗,摧毁我们幸福美好的童年!嗬,那架势,似乎不把我们整趴下,他们绝不善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1)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2)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3)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