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石,它关乎着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养成。只有做好初高中作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设定训练重心,保证整个训练过程的层次性、阶段性,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习作兴趣,积累更多习作经验,不断丰富自身习作内容。本文,先分析了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衔接方面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再阐述了如何做好教学衔接工作,旨在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教学环境。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作文;衔接
前言:从现阶段来看,受学制等因素的影响,初中和高中这两个学段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系统缺陷。同时,呈现出了初、高中教学衔接意识薄弱、文体单一、高一学生准备不足等主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学习方式等变化情况,探求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策略,挖掘更多写作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写作知识。
一、初高中语文作文衔接方面的问题
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衔接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高中衔接意识淡薄。即很少有教师在作文讲解时会联系以前的知识,不注重带领学生温习已学过的内容,最终使得上下学段之间表现出了衔接性的问题,无法激励学生自动衔接新旧知识。
第二,文体单一。在初中写作练习时,着重强调了记叙文写作方面的练习,而在高一年段集中练习中,强调了议论文的写作。这种文体单一的练习形式,阻碍了初、高中作文教学的衔接。且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让学生表现出了无法适应新文体的写作现象[1]。
第三,学生准备不足。即高一学生在刚步入校园时,要面临新的学习环境,而语文作文学习难度也在增加。如此,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动完成作文知识的衔接,甚至开始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总之,初、高中语文作文衔接方面问题的处理仍然不太理想,必须积极探索对应策略。
二、新课程视角下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策略
(一)布置积累作业
在高一语文课堂上,为了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过渡,改变衔接意识淡薄的问题,必须尝试布置一些积累作业。
例如,某教师在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教学时,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将写作训练延伸到了课外,设计了一个文学专栏,共分为七个板块。星期一,是“走近名人”。星期二,是“归类藏经”。星期三,是“诗情画意”。星期四,是“我的发现”。星期五,是“新闻联播”。星期六,是“书山有路”[2]。星期日,是“一写为快”。即鼓励学生根据文学专栏内容,每天联系《记念刘和珍君》和初中阶段的知识,积累一些句子、诗词、名人名言等等,并在周日以议论文、记叙文等不同形式,将自己一周的积累写下来。比如,“读《记念刘和珍君》有感”等等。
即积累性作业,可鼓舞学生自主衔接新旧知识,完成各个板块的练习,有利于达到较好的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效果。
(二)加强限时训练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开展时,为了实现初、高中阶段的有机“衔接”,必须鼓励学生在保持初中已有良好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更好的完善自身学习机制,实现协调性发展。
例如,某教师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教学时,联系初中阶段更为注重训练学生记叙文写作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写感谢信的限时写作训练。写作题目,是《给梁启超先生的一封感谢信》。写作要求,是以感谢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拜和从中受到的启迪,并说明他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比如,光芒四射、风神潇洒等等。待写作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评析作品,指出作文写作的不足之处。
上述案例中突破了初中阶段记叙文训练写作形式,注重训练高一学生感谢信的文体写作。如此,可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手法,实现全面发展,完成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目标。
(三)构建学生作文档案袋
在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工作开展时,应尝试为学生建立了作文档案袋。如此,可真实反映学生由初中阶段过渡到高一时的实际发展情况,更好的实现知识的过渡[3]。例如,某教师在课堂上,查看了学生A的作文档案袋,发现他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主要以《我的课余生活》、《为自己竖起大拇指》、《考试,我想对你说》等记叙文作文为主。而高一阶段,主要是以《体悟生活 多角度解读生活和人生》等议论文练习为主,文体形式单一。随即,对学生A应用文、说明文等写作能力进行了补充训练。
总之,构建学生作文档案袋,有利于促进初高中的有机“衔接”,改正学生不足。
结论:综上可知,新课程标准指出,做好衔接工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想多写。但在初高中语文作文衔接工作具体开展时,应尝试从布置积累作业、加强限时训练、构建学生作文档案袋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点燃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写作空间里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順利完成过渡。
参考文献:
[1]游晗.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及其衔接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11):9-10.
[2]于立杰.基于高中语文教学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12):93-94.
[3]陈琴.新课程背景下架起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桥梁[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1):111-112.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作文;衔接
前言:从现阶段来看,受学制等因素的影响,初中和高中这两个学段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系统缺陷。同时,呈现出了初、高中教学衔接意识薄弱、文体单一、高一学生准备不足等主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学习方式等变化情况,探求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策略,挖掘更多写作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写作知识。
一、初高中语文作文衔接方面的问题
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衔接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高中衔接意识淡薄。即很少有教师在作文讲解时会联系以前的知识,不注重带领学生温习已学过的内容,最终使得上下学段之间表现出了衔接性的问题,无法激励学生自动衔接新旧知识。
第二,文体单一。在初中写作练习时,着重强调了记叙文写作方面的练习,而在高一年段集中练习中,强调了议论文的写作。这种文体单一的练习形式,阻碍了初、高中作文教学的衔接。且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让学生表现出了无法适应新文体的写作现象[1]。
第三,学生准备不足。即高一学生在刚步入校园时,要面临新的学习环境,而语文作文学习难度也在增加。如此,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动完成作文知识的衔接,甚至开始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总之,初、高中语文作文衔接方面问题的处理仍然不太理想,必须积极探索对应策略。
二、新课程视角下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策略
(一)布置积累作业
在高一语文课堂上,为了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过渡,改变衔接意识淡薄的问题,必须尝试布置一些积累作业。
例如,某教师在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教学时,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将写作训练延伸到了课外,设计了一个文学专栏,共分为七个板块。星期一,是“走近名人”。星期二,是“归类藏经”。星期三,是“诗情画意”。星期四,是“我的发现”。星期五,是“新闻联播”。星期六,是“书山有路”[2]。星期日,是“一写为快”。即鼓励学生根据文学专栏内容,每天联系《记念刘和珍君》和初中阶段的知识,积累一些句子、诗词、名人名言等等,并在周日以议论文、记叙文等不同形式,将自己一周的积累写下来。比如,“读《记念刘和珍君》有感”等等。
即积累性作业,可鼓舞学生自主衔接新旧知识,完成各个板块的练习,有利于达到较好的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效果。
(二)加强限时训练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开展时,为了实现初、高中阶段的有机“衔接”,必须鼓励学生在保持初中已有良好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更好的完善自身学习机制,实现协调性发展。
例如,某教师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教学时,联系初中阶段更为注重训练学生记叙文写作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写感谢信的限时写作训练。写作题目,是《给梁启超先生的一封感谢信》。写作要求,是以感谢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拜和从中受到的启迪,并说明他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比如,光芒四射、风神潇洒等等。待写作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评析作品,指出作文写作的不足之处。
上述案例中突破了初中阶段记叙文训练写作形式,注重训练高一学生感谢信的文体写作。如此,可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手法,实现全面发展,完成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目标。
(三)构建学生作文档案袋
在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工作开展时,应尝试为学生建立了作文档案袋。如此,可真实反映学生由初中阶段过渡到高一时的实际发展情况,更好的实现知识的过渡[3]。例如,某教师在课堂上,查看了学生A的作文档案袋,发现他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主要以《我的课余生活》、《为自己竖起大拇指》、《考试,我想对你说》等记叙文作文为主。而高一阶段,主要是以《体悟生活 多角度解读生活和人生》等议论文练习为主,文体形式单一。随即,对学生A应用文、说明文等写作能力进行了补充训练。
总之,构建学生作文档案袋,有利于促进初高中的有机“衔接”,改正学生不足。
结论:综上可知,新课程标准指出,做好衔接工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想多写。但在初高中语文作文衔接工作具体开展时,应尝试从布置积累作业、加强限时训练、构建学生作文档案袋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点燃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写作空间里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順利完成过渡。
参考文献:
[1]游晗.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及其衔接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11):9-10.
[2]于立杰.基于高中语文教学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12):93-94.
[3]陈琴.新课程背景下架起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桥梁[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