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经波折而终于走上了上市之路的春天百货,是否如同其名字那样给百货行业的IPO带来了春天复苏的希望?
作为中国春天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春天百货)的主席,陈启泰终于期盼到了春天百货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这一天。挂牌上市当日收报2.55港元,较招股价格每股1.95港元上升0.6港元,涨幅30.77%,当天交易涉及金额为26.2亿港元。截至发稿日(2010年3月30日)股价仍维持在2.60港元。
这样的成绩对于被经济危机肆虐了近一年的中国百货业来说,实属不易,对于曾经多次上市未果的春天百货更是如此。春天百货几经坎坷的上市之路也可以说是百货业中众多企业的缩影,如今成功上市是否意味着中国百货行业IPO时代的来临?在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大环境下,百货业的价值在何处?
挣扎
上市、融资、实现规模裂变,是许多企业最大的梦想。然而,每次在梦想即将成为现实的时候,却又幻化为泡影,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春天百货正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上市未果的痛苦挣扎。
成立于1999年的春天百货,其最初发起人包括法国巴黎春天百货以及宝姿时装母公司宝姿国际。春天百货最早一次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是在2005年的10月,当时正是春天百货进行重组的伊始,一直到2006年2月,春天百货在重组期间,欧洲最大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的3i集团购入共计31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自此之后,风险投资机构频频以各种方式进入春天百货。根据春天百货的股东名单显示,3i集团持有将近10%的股权,而包括Portico Global Limited、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韩国私募股权机构KTB,以及维众创投等机构也分别拥有0.56%-4.23%不等的股权。
2007年底,春天百货曾经计划冲刺上市,当时初步集资规模5亿美元,并获得了包括富力地产、中国食品,以及Lloyd George、Pictet、High-Bridge_一家基金公司共计约7500万美元的股份认购,保荐人为瑞信。已经递交了上市申请的巴黎春天似乎应该就此上市,3i集团北亚地区总监许晓峰也表示:“当时春天百货正在积极与香港各方沟通,争取在2007年底完成香港发行上市的工作。”然而由于市况突然逆转,春天百货上市的计划就此胎死腹中。
2008年春天百货上市计划重提,再次公开表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上市。然而由于市况持续无回暖迹象,香港股市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牵制下一路走低,不仅春天百货上市的计划再次成为泡影,同年11月还招致花旗集团旗下风险投资基金抛来的一纸诉讼,要求春天百货以3796.73万美元的价格回购花旗集团所持有的春天百货股份。
此次诉讼源自2006年花期基金前后两次认购春天百货发行的无抵押可转债,总计2000万美元。这两次认购的无抵押可转债的最终期限为2014年,然而双方在春天百货2007年8月的重组过程中,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协议中规定,若春天百货不能够在2008年9月30日前按照计划在香港上市,那么花旗基金将有权把所有的春天百货股份返还宝姿国际,并且以89%的溢价收回当时入股春天百货的资金。
然而春天百货2008年上市计划最终成为泡沫,而截至同年11月13日花旗基金也一直没有收到相应的款项。于是花旗基金一纸诉状将春天百货告至法庭。
市场变化的因素属于不确定的、不可控因素,不论是企业还是风险投资机构,都会受累于市场环境的恶劣,春天百货不仅因此迟迟无法上市,更是因此吃了官司。
春天百货与花旗基金的这桩公案直至2009年5月才得以了结,在双方签订的清偿协议中,花旗基金将所持有的春天百货6.15%股份悉数转让给Bluestone。Bluestone是2007年7月24日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是PIEL的全资控股子公司,而后者由陈汉杰、陈启泰兄弟各占一半股份,至此花旗基金所持有的春天百货的股份再次回到陈氏兄弟手中。
回暖
两次上市未果的春天百货与业内其他同行相比,已经落后一步了。早在春天百货上市之前,大商股份、百联股份、广百股份等先后上市,而与春天百货有着相差无几盈利水平的百盛集团早已在2005年登陆香港交易所。从并购案层出不穷的2007年就可以看出,当时内地百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然而,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将包括春天百货在内的百货业都带人了低谷。“金融危机对百货零售业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曾公开表示。
但“2009年9月以后,随着经济回暖,百货业的销售又呈现了积极向上的局面。”楚修齐表示。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百货企业的发展势头也很出人意料,“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有的零售企业同比增长在30%以上。像河北省的沧州、唐山、迁安等地方百货企业,增长在30%-40%。”
春天百货终于搭上了这次百货业前进的列车,实现了上市之梦。
不过,春天百货这一次迟到的上市是否意味着百货业的新一轮发展时期再一次到来?国信证券商业贸易分析师吴美玉表示,消费复苏正当时。“我们将零售行业周期演进过程分解为两个方面,从长周期看,受益于消费的持续增长,中国零售业处于长周期上升通道;从中短周期看,受经济波动、价格等因素影响,中国零售业中短周期呈现周期波动的形态。”
本轮经济危机过后,中国经济平稳复苏,零售景气亦开始回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5.5%,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增长为16.9%,这也成为自1986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前两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25052亿元,同比增长17.9%,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
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的消费量得到了保证,而居民对于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在提高,购买力在增强,这对于百货行业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在零售行业整体兴旺的形势下,东北证券分析师罗广怡认为百货行业将在先期受益。“一方面缘于百货公司主要销售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商品,需求弹性较大,在旺季作用下,业绩超预期增长值得期待;另一方面,百货行业的低基数效应还可以延续,从调查报告选取的可比百货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变化情况来看,二者均在2009年一季度达到低谷,增速分别只有4.67%和-7.1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行业业绩在2010年上半年仍能保持较大的增幅。”
随着百货行业的整体复苏,加之上市百货公司如新华百货、广州友 谊、广百股份频频发出开店公告,国内百货行业再一次出现复苏迹象,百货业公司的扩张和发展将快速行进,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资本的运作必将更加频繁,其中必将有一批符合标准的百货公司带动新一轮的上市热潮,或者依据发展战略在企业之间进行重组或并购。
资本
每一家优秀的百货公司背后必然有着风险投资的身影,弘毅投资、贝恩资本、TPG、凯雷集团、3i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都曾对百货公司进行过投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仍然以上市不久的春天百货为例,在2005年10月获得3i集团3100万美元注资之后,春天百货的增长令人瞩目,仅在两年内其收入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就高达100%,而春天百货的各种店面数更是迅速增长。根据招股说明书,春天百货2006年至2008年的销售额分别是1.71亿元、5.01亿元以及7.18亿元;三年的利润分别是4610万元、1.36亿元以及1.74亿元人民币。对此,3i集团合伙人及联席中国主管张明明表示:“在过去四年里,春天百货可观的业务增长和创造的价值,有助于它们进一步巩固作为中国高档豪华商品百货集团的品牌。”
作为风险投资机构,仅仅为被投资的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是不够的,附加价值才是更为企业所看重的。3i集团作为有着数十年投资历史的私募基金,在欧洲、美国、印度等地投资过100多家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因此对于全球消费品领域都有着深刻的了解,能带给春天百货更多的经验与指导。
风险投资机构进入百货行业并最终推动百货公司成功上市,春天百货与3i集团的故事并不是第一个。早在2005年,华平投资就以9000万美元、每股作价1.48元获得了银泰百货35%的股份,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了银泰百货的发展目标。
资本的作用在华平投资银泰百货的投资线路中可见一斑。相比较于同样在香港上市的百盛集团和金鹰商贸,不论是门店数量还是经营范围,银泰百货都不及前两者。不仅如此,银泰百货还在香港股市低迷之际,将招股价从4-5.2元调高到4.36-5.39元,然而却依然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主要就是源于华平基金的鼎力相助。
而对于华平基金而言,注资银泰百货,即使不能够运作其顺利上市,依然能够将股份卖给寻找优质商圈开店的大型零售商进而顺利脱身。风险投资,永远是主导资本游戏的一方,也正因为如此,百货行业能够借力打力,更快的发展起来。
2010年年初,曾经代表一个高端奢侈品百货时代的美美百货宣布撤出京沪两地,而只在长沙、成都、沈阳、重庆、乌鲁木齐5个二线城市继续营业。虽然美美百货引发了业内很多的争议和思考,但这似乎并没有阻止更多的后来者进入百货业,来自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数据,北京目前仍有超过30家中高端购物中心在建或在计划中,2010年将有175.2万平方米中高端零售面积入市。2010年的百货业是否能如预期一样迎来“春天”,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作为中国春天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春天百货)的主席,陈启泰终于期盼到了春天百货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这一天。挂牌上市当日收报2.55港元,较招股价格每股1.95港元上升0.6港元,涨幅30.77%,当天交易涉及金额为26.2亿港元。截至发稿日(2010年3月30日)股价仍维持在2.60港元。
这样的成绩对于被经济危机肆虐了近一年的中国百货业来说,实属不易,对于曾经多次上市未果的春天百货更是如此。春天百货几经坎坷的上市之路也可以说是百货业中众多企业的缩影,如今成功上市是否意味着中国百货行业IPO时代的来临?在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大环境下,百货业的价值在何处?
挣扎
上市、融资、实现规模裂变,是许多企业最大的梦想。然而,每次在梦想即将成为现实的时候,却又幻化为泡影,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春天百货正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上市未果的痛苦挣扎。
成立于1999年的春天百货,其最初发起人包括法国巴黎春天百货以及宝姿时装母公司宝姿国际。春天百货最早一次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是在2005年的10月,当时正是春天百货进行重组的伊始,一直到2006年2月,春天百货在重组期间,欧洲最大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的3i集团购入共计31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自此之后,风险投资机构频频以各种方式进入春天百货。根据春天百货的股东名单显示,3i集团持有将近10%的股权,而包括Portico Global Limited、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韩国私募股权机构KTB,以及维众创投等机构也分别拥有0.56%-4.23%不等的股权。
2007年底,春天百货曾经计划冲刺上市,当时初步集资规模5亿美元,并获得了包括富力地产、中国食品,以及Lloyd George、Pictet、High-Bridge_一家基金公司共计约7500万美元的股份认购,保荐人为瑞信。已经递交了上市申请的巴黎春天似乎应该就此上市,3i集团北亚地区总监许晓峰也表示:“当时春天百货正在积极与香港各方沟通,争取在2007年底完成香港发行上市的工作。”然而由于市况突然逆转,春天百货上市的计划就此胎死腹中。
2008年春天百货上市计划重提,再次公开表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上市。然而由于市况持续无回暖迹象,香港股市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牵制下一路走低,不仅春天百货上市的计划再次成为泡影,同年11月还招致花旗集团旗下风险投资基金抛来的一纸诉讼,要求春天百货以3796.73万美元的价格回购花旗集团所持有的春天百货股份。
此次诉讼源自2006年花期基金前后两次认购春天百货发行的无抵押可转债,总计2000万美元。这两次认购的无抵押可转债的最终期限为2014年,然而双方在春天百货2007年8月的重组过程中,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协议中规定,若春天百货不能够在2008年9月30日前按照计划在香港上市,那么花旗基金将有权把所有的春天百货股份返还宝姿国际,并且以89%的溢价收回当时入股春天百货的资金。
然而春天百货2008年上市计划最终成为泡沫,而截至同年11月13日花旗基金也一直没有收到相应的款项。于是花旗基金一纸诉状将春天百货告至法庭。
市场变化的因素属于不确定的、不可控因素,不论是企业还是风险投资机构,都会受累于市场环境的恶劣,春天百货不仅因此迟迟无法上市,更是因此吃了官司。
春天百货与花旗基金的这桩公案直至2009年5月才得以了结,在双方签订的清偿协议中,花旗基金将所持有的春天百货6.15%股份悉数转让给Bluestone。Bluestone是2007年7月24日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是PIEL的全资控股子公司,而后者由陈汉杰、陈启泰兄弟各占一半股份,至此花旗基金所持有的春天百货的股份再次回到陈氏兄弟手中。
回暖
两次上市未果的春天百货与业内其他同行相比,已经落后一步了。早在春天百货上市之前,大商股份、百联股份、广百股份等先后上市,而与春天百货有着相差无几盈利水平的百盛集团早已在2005年登陆香港交易所。从并购案层出不穷的2007年就可以看出,当时内地百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然而,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将包括春天百货在内的百货业都带人了低谷。“金融危机对百货零售业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曾公开表示。
但“2009年9月以后,随着经济回暖,百货业的销售又呈现了积极向上的局面。”楚修齐表示。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百货企业的发展势头也很出人意料,“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有的零售企业同比增长在30%以上。像河北省的沧州、唐山、迁安等地方百货企业,增长在30%-40%。”
春天百货终于搭上了这次百货业前进的列车,实现了上市之梦。
不过,春天百货这一次迟到的上市是否意味着百货业的新一轮发展时期再一次到来?国信证券商业贸易分析师吴美玉表示,消费复苏正当时。“我们将零售行业周期演进过程分解为两个方面,从长周期看,受益于消费的持续增长,中国零售业处于长周期上升通道;从中短周期看,受经济波动、价格等因素影响,中国零售业中短周期呈现周期波动的形态。”
本轮经济危机过后,中国经济平稳复苏,零售景气亦开始回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5.5%,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增长为16.9%,这也成为自1986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前两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25052亿元,同比增长17.9%,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
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的消费量得到了保证,而居民对于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在提高,购买力在增强,这对于百货行业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在零售行业整体兴旺的形势下,东北证券分析师罗广怡认为百货行业将在先期受益。“一方面缘于百货公司主要销售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商品,需求弹性较大,在旺季作用下,业绩超预期增长值得期待;另一方面,百货行业的低基数效应还可以延续,从调查报告选取的可比百货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变化情况来看,二者均在2009年一季度达到低谷,增速分别只有4.67%和-7.1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行业业绩在2010年上半年仍能保持较大的增幅。”
随着百货行业的整体复苏,加之上市百货公司如新华百货、广州友 谊、广百股份频频发出开店公告,国内百货行业再一次出现复苏迹象,百货业公司的扩张和发展将快速行进,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资本的运作必将更加频繁,其中必将有一批符合标准的百货公司带动新一轮的上市热潮,或者依据发展战略在企业之间进行重组或并购。
资本
每一家优秀的百货公司背后必然有着风险投资的身影,弘毅投资、贝恩资本、TPG、凯雷集团、3i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都曾对百货公司进行过投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仍然以上市不久的春天百货为例,在2005年10月获得3i集团3100万美元注资之后,春天百货的增长令人瞩目,仅在两年内其收入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就高达100%,而春天百货的各种店面数更是迅速增长。根据招股说明书,春天百货2006年至2008年的销售额分别是1.71亿元、5.01亿元以及7.18亿元;三年的利润分别是4610万元、1.36亿元以及1.74亿元人民币。对此,3i集团合伙人及联席中国主管张明明表示:“在过去四年里,春天百货可观的业务增长和创造的价值,有助于它们进一步巩固作为中国高档豪华商品百货集团的品牌。”
作为风险投资机构,仅仅为被投资的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是不够的,附加价值才是更为企业所看重的。3i集团作为有着数十年投资历史的私募基金,在欧洲、美国、印度等地投资过100多家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因此对于全球消费品领域都有着深刻的了解,能带给春天百货更多的经验与指导。
风险投资机构进入百货行业并最终推动百货公司成功上市,春天百货与3i集团的故事并不是第一个。早在2005年,华平投资就以9000万美元、每股作价1.48元获得了银泰百货35%的股份,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了银泰百货的发展目标。
资本的作用在华平投资银泰百货的投资线路中可见一斑。相比较于同样在香港上市的百盛集团和金鹰商贸,不论是门店数量还是经营范围,银泰百货都不及前两者。不仅如此,银泰百货还在香港股市低迷之际,将招股价从4-5.2元调高到4.36-5.39元,然而却依然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主要就是源于华平基金的鼎力相助。
而对于华平基金而言,注资银泰百货,即使不能够运作其顺利上市,依然能够将股份卖给寻找优质商圈开店的大型零售商进而顺利脱身。风险投资,永远是主导资本游戏的一方,也正因为如此,百货行业能够借力打力,更快的发展起来。
2010年年初,曾经代表一个高端奢侈品百货时代的美美百货宣布撤出京沪两地,而只在长沙、成都、沈阳、重庆、乌鲁木齐5个二线城市继续营业。虽然美美百货引发了业内很多的争议和思考,但这似乎并没有阻止更多的后来者进入百货业,来自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数据,北京目前仍有超过30家中高端购物中心在建或在计划中,2010年将有175.2万平方米中高端零售面积入市。2010年的百货业是否能如预期一样迎来“春天”,还需要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