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近百年来人类热议不止的话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范围,伴之而生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张、资源枯竭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特别是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尤甚,气候变化谈判压力巨大。
在一片“唱衰”的言論当中,近期,有一项研究“特别”引人注目:2015年6月17日和2015年8月20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区域低碳发展研究组陆续有2篇研究论文在《自然》上发表,研究表明:人类的碳排放总量或许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么严重。通过首次核算基于实测排放因子的中国碳排放总量,结果表明中国2013年碳排放总量比先前估计低约14%。这一研究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全球碳循环研究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青年科研人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初见郗凤明,一番交谈过后,记者脑海里立刻想到陈独秀的这番言语。作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低碳发展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这位出生于1980年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言谈举止都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心系祖国生态事业、敢于创新且勇于承担责任的年轻人,而他所代表的是一群和他一样有着同样特质的团组成员。
区域低碳发展研究组成立于2013年。虽然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目前学科组已经有科研人员17人,专业涵盖生态学、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等。研究组自成立之日起就围绕国家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事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与政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碳循环、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留心团队背景的人一定会发现,“学科交叉、强调合作”是这支团队一大显著的特点。无论是中芬应用生态技术中心的建立;还是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工程热力学研究所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一直保持的紧密的合作关系等,无不彰显着这支团队一直倡导的开放合作的品格以及他在国际中的影响力,而团队所具有的这些优势与郗凤明,这支团队的灵魂人物走过的人生轨迹,有很大的关系。
本科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从2010年到2014年间,先后到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次,到德国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做访问学者2次和到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1次。走过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世界级科学殿堂,从最初学习建筑规划到博士期间学习宏观的景观生态学,毕业后又从事3年的产业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工作……郗凤明的学科背景可以说比较“杂”,也正因为如此,让他收获了比常人更全面的知识和更为广阔的视野。这样的学科框架和建立起的人脉不仅有助于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各种资源去解决复杂的生态问题,尤其对他创新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我们国家对创新的想法较之于西方总显得鼓励不足打击有余,其实科学就应该鼓励创新,要敢于怀疑权威,不盲从权威,这样才可能有全新的大发现。”对于创新,郗凤明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也正是这份坚持,成就了他和团队在生态研究领域里的诸多建树——
创新成就发现
专业人士都知道,当前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对中国这样一个工业规模和能源使用量居全球首位,工业技术和能源利用类型多样的国家来说,缺少自主的话语权和基础数据。
郗凤明及其团队并不盲目遵从IPCC的数据,他带领研究团队联合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等24所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组成的科研团队,针对中国化石燃料与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做了大量深入实地的统计研究。经计算中国能源消费量比原先估计高10%,但煤炭排放因子比IPCC估计值低40%,煤炭氧化率水平比IPCC推荐值低6%,煤炭平均灰分含量达到27%,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比IPCC推荐值低40%。
研究采用了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譬如采用2000至2013年十几年间二氧化碳的排放数据,针对全国4000多个典型的煤矿提取了600多个样本得出结论,因而得出的数值可报告、可测量、可核证,是第一套基于同行评议和实测数据的中国国家碳排放核算清单。相关研究成果集结成论文《中国化石燃料与水泥生产碳排放核算修正》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他和所在的团队又提出建立基于消费排放规则的全球碳配额分配机制,针对奢侈排放的消费者分配碳配额。研究成果同样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赢得广泛关注。除此之外,他们还提出针对城市碳排放及消费端核算的方法,并建立了城市航空排放的核算方法。
“从事这么多年生态方面的工作,我的深切感触是其实我们人类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深入其中,所以更有危机感,越有责任感。科学家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郗凤明笑着说出这番感悟。正因为心有此念,才让他走出科研办公室,做一名入世的生态科学家——
入世的科学家
2015年,郗凤明被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派到辽阳市环境保护局担任副局长(挂职一年),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将自己生态理念服务于民,且与政府部门充分沟通配合的大好机会。
“我觉得作为一名从事生态研究的工作者,不仅要搞好研究,更要积极地参与到国家或地方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中去,积极地参政议政,才能从‘根’上保证我们国家生态系统的维护与修复。”郗凤明斩钉截铁地说。
自走上生态研究道路以来,郗凤明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专长、所感、所想影响周边的人,尤其是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早在大学的时候,他就成立了一个环保协会并为它起名为“绿十字会”,旨在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拯救我们的地球、热爱我们的家园”,他想通过这一协会引起大家对自然的关注,自觉改变个人对自然不尊重、不热爱的想法和做法。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所有的想法付诸实践。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和辽宁省发改委、沈阳市政府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特别在众多区域低碳发展实践工作中有突出的贡献,先后主持参与制定了辽宁省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摸清了辽宁省的碳排放现状、特征;建立辽宁省配额分配和交易体系;帮助沈阳市制定供热行业的碳排放基准线,进行碳排放在线监测;参与多项低碳发展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等。
在低碳技术评价方面,他和团队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地源热泵节能和低碳减排评价方法学专著,建立了3种地源热泵节能评价方法学,首次提出了系统管理方法和模式。
“积极引入社会化的市场机制不失为保证生态产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好方法。”在郗凤明看来,市场机制的适时加入犹如活血,能够激发和盘活整片产业的发展,而他和他的团队所要做的,就是研究怎样更好地释放和推进这种活力。
在挂职副局长期间,郗凤明不断地向政府领导、同事去灌输生态理念,特别是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对于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多么重要这一理念,积极投身辽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矿山生态修复等工作。
任何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郗凤明都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肩上的责任。对很多人来说,环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而对他来说,生态保护在他每一次的行动和倡议中。“在此我有几点建议,除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之外,我认为保护生态环境还应该要做到减少奢侈消费欲望,包括杜绝大吃大喝、节约水电,避免盲目大拆大建……”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愿为生态事业振臂高呼的青年科学家的形象,而他“战斗”的阵地无处不在: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在广阔的农村,在茂密的森林、在待修复的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