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鸳鸯梦》是现存的最早的由女性作家创作的戏曲,具有很高的文学史价值。叶小纨在剧中体现的对本心的追求、对“情”的看重,都与阳明哲学思想以及心学思想引发的尚情文学运动极为相似。叶小纨从自我生活经验出发,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哲学文化思潮对当时社会的广泛影响。
关键词:《鸳鸯梦》;心学;尚情;本心;叶小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72-03
叶小纨被沈自征誉为“独出俊才,补从来闺秀所未有”[1],是明末吴江一带有名的才女。她创作的杂剧《鸳鸯梦》作为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女性创作的戏曲,其价值和意义更是不可磨灭的。《鸳鸯梦》讲述了西王母侍女文琴、上元夫人侍女飞玖和碧霞元君侍女茝香,3人一见如故,义结金兰。3人因为尘缘未断被西王母贬下界,经历人世间的离合聚散、悲欢愁恨,最后感悟到人生如梦的道理。剧中蕙百芳、昭綦成、瓊雕龙3子正是以叶氏三姐妹为原型的,剧中3兄弟最后的聚散离合也和现实中3姐妹的状况一样,寄托了叶小纨对早逝姊妹的哀思。
一、心学的大发展
明代儒学发展到一种偏执状态,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对女子的限制更为严苛,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2]的论调,只强调女德,并不需要有才能,对于女子的教育也只限于理学框架内,这种观念极大地压抑了女性的创作才能。大部分女性都奉行这种观念,认为进行诗文创作并不是女子的本分,如周浣月《与姊书》云:“陈眉公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吾姊娴笔墨,工诗文,可称绝世。以妹言之,虽则绣虎嘉名,实非祥鸾本色,戒之慎之。”[3]在浣月看来,善作诗并不符合一个女人的本分,应该慎重戒除。女性思想被局限在男权意识形态之下,难以摆脱,导致明代前期少有女性作家且整体成就不高。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腐朽,传统礼教与纲常日渐失衡,明中期以后的思想界掀起一股近代化的启蒙思潮。王阳明提出心学思想,与传统程朱理学思想相抗衡,王阳明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4],“心”乃万物之主宰,“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的吉凶灾祥?”[5]“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6]。“灵明”“良知”皆指“吾心”。阳明心学将“吾心”提高到了与天地万物等高的地位,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提倡个人精神自由,客观上促进了明中期以后要求个性解放和平等意识的觉醒。此后心学也称王学,以王艮、李贽等为代表的王学左派最为离经叛道,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李贽则进一步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介衣与饭类耳。”[7]他们大胆鼓吹好货好色,认为人欲即是天性,充分肯定了人民的物质需求,追求个性自由发展,以此对抗传统封建纲常名教思想。这一思想顺应时代需求,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李贽等人的思想对公安三袁的“性灵”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心学思想在思想领域和社会观念中引起了强烈地震动,极大地冲击了“女子无才便是德”[8]的观念,改变了部分人的女子教育观,正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她并没有被完全束缚到理学框架中。晚明时代的女性,又以江南地区的女性为最,开始关注自我,开始涉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时代的印记,时代思想的觉醒,为叶小纨进行《鸳鸯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
二、回归本心
“喜怒哀乐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9],王阳明认为七情意欲是人心所共有的,是一种存在状态,心的活动必然会产生这些情感。情感如果不能顺应自然大化流行,滞留心中就会引起心灵的失衡,在内心留下或喜、或怒、或哀、或惧等痕迹,如同明亮的水面一样,即使再小的石子,一旦滑过,水面都不能再保持澄莹无碍的状态。
这些异于心之本体的情感,王阳明将之称为“烦恼”。在他看来,“烦恼”代表着消极性的情感情绪,往往会造成心灵的负荷。过往的人生际遇,亲人的离世、父亲和弟弟的苦闷,在叶小纨的心中留下难以排遣的苦痛。郁积在心中的痛苦令叶小纨身心疲惫,只好借助佛道思想暂时缓解。叶小纨父母都笃信佛教思想,她本人从小跟随母亲诵读佛经。表面上,《鸳鸯梦》中叶小纨似乎是想借助佛老思想来排遣心中的郁结,剧中确实流露出大量的这类思想,如“有若无,实若虚,悟却念中无念。空即色,色即空,明知身外非身”[10],“离而合,合而离,显示一场春梦,生而死,死而生,明现顷刻轮回”[11],并以蕙百芳求仙访道、三子亡后登仙结束。但细读文本,从蕙香偶动凡心,到下凡历劫,再到回归仙界的过程来看,其下凡是因动“心”,最后能顺利返回仙界也是因为静“心”。这里的“心”更偏向指人的各种情感,即七情六欲。动了“凡心”,正是因为作为仙子的蕙香心中多了一种仙界所不需要的情感,仙子本应保持内心的澄莹无碍,即使是友情也不应占据他们的内心。吕洞宾在最后一折中指引蕙香一切皆空,即是指无需因任何事动心,换句话就是说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要让任何情感滞留其间,回归到心体本然的虚静状态,即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人之本心具有无滞性,如同太虚一样的性质,各种日月星辰虽然在太虚中运动,但是皆一过而化,不可能成为滞留在太虚中的障碍,“人心本体原来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12]。当然,阳明强调心内不保留任何情感,不是让人变得冷漠,而是在依据理和礼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不动气、不着意,也就是不执着,着意后容易动气,进而容易产生一些有害的情绪,成为内心的障碍(累心)。《传习录》记载,陆澄儿子病危,内心忧愁,王阳明劝诫他:“人心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认作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13]有人批判王阳明不近情理,是矫情伪饰,其实他并不是反对陆澄产生忧愁之情,而是说哀情不能太过,执着于此,会使情感累心,不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状态。这一主张源于庄子,庄子在妻子去世时鼓盆而歌,面对朋友的指责,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14]妻子去世,庄子同样悲伤,“我独何能无慨然”,但他意识到生死变化不止歇,是气的不同变化形态,生死如同日月星辰一般都是太虚中的物象形色,“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15]。生与死、苦与乐,同样皆在我心中自然流行,因此不需一味执着。 姊妹的去世曾使叶小纨伤心不已,剧中二三折集中表现了她内心无穷的悲哀,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叶小纨并没有让内心的悲情过于泛滥,而是想象姊妹二人和自己最终回归天界。其实回归天界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即回归本原,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无滞无碍”的精神境界,最终实现身体与灵魂的无待的自由。
三、文为心学:真性至情
“心即是理”,王阳明认为良知乃“心”的本体,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16],因此,“心”自然是文学的本源,故言“诗、书、六艺皆天理之发见,文章都包在其中”[17]。所谓“心统性情。性,心体也;情,心用也”[18],“心”既为文学的本源,那么文学必须体现出创作主体的主观情志和真性情,这一观念对明代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贽在陆王哲学“吾心即宇宙”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心”即是“童心”,是表达个体真实感受与愿望的真心,“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19]。他强调文学应保持一种质朴而实在的真情实感,具有“童心”的作品就是至文,反对矫情伪作。
明后期,后七子在文学观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公安派、竟陵派对之给予抵制和抨击。公安派进一步标举“性灵说”,“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习气也”[20],主张写作必须亲身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提出“人生而有情”[21],认为“情”乃人的天性,生活中无处不有情、无事不关情。戏曲作为一种表情艺术,在勾栏之中即可将整个世界浓缩于此,于方寸之中表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鸳鸯梦》是叶小纨依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个人真实感受写出的,寄托了自己对姊妹的真挚、强烈的感情,因而显示出了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抒情色彩浓厚。她将自己现实中的人生经历、感情体验融入该杂剧的创作中,处处有“我”的存在,可以说整部杂剧就是叶小纨的自传。“《鸳鸯梦》,予甥蕙绸所作也……迨夫瓊摧昭折,人琴痛深,本苏子卿‘昔为鸳与鸯’之句。既已感悼在原,而瓊章殒珠,又当于飞之侯,故寓言匹鸟,托情梦幻,良可悲哉。”[22]
剧中蕙百芳3人一见如故,互引为知己。然而,世事难料,曾在一起畅谈人生理想的人,很快阴阳两隔,瓊、昭二人相继去世。二人的去世令蕙百芳悲伤不已,“蓦地人惊倒,顷刻也魂飘,从今后雁去书难寄,灰寒香怎烧?悲淘,断送金兰约;呼号,摧残刎颈交。”蕙百芳因兄弟离世流露出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催人泪下,而他心中这种深切的悲伤,传达出的正是叶小纨对已逝姊妹的一腔深情。现实中3姐妹感情很好,叶小纨将她们视为“连枝花萼”,但叶小鸾和叶纨纨却过早离世,令她伤心欲绝。叶小纨对姊妹的思念,在第二、三折中的许多唱词都有反映,如:
【叨叨令】今夜萧萧暮雨窗前逗,直恁的凄凄戚戚添孱愁。一弄儿人声寂寂秋声骤,猛忆的山林有约成虚负。又一年过了也么哥……怎得昭、瓊二人到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脱布衫】雨丝丝难系离愁,倩西风吹尽离愁,欲待诉知音何处有,诉青天怕天瘦。
叶小纨用“暮雨潇潇”“西风吹愁”“枯叶叩窗”“零落梧桐”“凄迷杨柳”“雨打芭蕉”“寒蛩啼壁”,一系列渗透着萧索、衰败之意的景色,营造出了一副凄凉的秋景图,笼上了一层浓浓的悲伤。凄凉的景色是叶小纨内心孤独、寂寞、悲伤心情的外化。“雨不休,风还又”,风吹得树叶飘零,雨打得花瓣凋零,叶纨纨和叶小鸾早早离世,正如那风雨中凋零的花瓣。此情此景,叶小纨表面上“替花愁”,实际上是为自己早逝的姊妹惋惜、悲伤。回想起往日这样的秋雨时节,三姐妹常常在一起通宵谈话、相和酬唱,但是知音已经不在了!想要向天诉说自己的悲伤,但自己的悲伤是那么重,怕上天也无法承受,这里虽有夸张成分,但是可以从侧面看出叶小纨的悲伤之重。雨一直下,搅碎了叶小纨的心,她想借酒消愁,可是“酒醒愁怀还依旧”。沉重的悲伤郁积在胸,推窗看秋雨、败叶,不由的发出“那期间更比往日的凄凉,今最陡”的感叹,她想问“故人安在否”,但是已无人可回答她。
纵观古今中外,只有那些表达人的真情实感的文学艺术,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鸳鸯梦》虽然选取的是一些生活琐事,没有那些上天入地的奇幻故事,但是其中流露出的真情至性,令百代以下的读者叹惋。
参考文献:
〔1〕〔10〕〔11〕〔22〕叶绍袁.午梦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387,312,312,387.
〔2〕〔8〕曹臣.格言四种[M].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8.
〔3〕周兴陆.女性批评与批评女性——清代闺秀的诗论.学术月刊,2011,(6).
〔4〕〔5〕〔6〕〔9〕〔12〕〔13〕〔15〕〔16〕〔17〕〔18〕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14,124,971,80,82,43,79,104,118,146.
〔7〕〔19〕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2009.4,98.
〔1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80.
〔20〕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四[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1.187.
〔21〕徐朔方笺校.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127.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关键词:《鸳鸯梦》;心学;尚情;本心;叶小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72-03
叶小纨被沈自征誉为“独出俊才,补从来闺秀所未有”[1],是明末吴江一带有名的才女。她创作的杂剧《鸳鸯梦》作为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女性创作的戏曲,其价值和意义更是不可磨灭的。《鸳鸯梦》讲述了西王母侍女文琴、上元夫人侍女飞玖和碧霞元君侍女茝香,3人一见如故,义结金兰。3人因为尘缘未断被西王母贬下界,经历人世间的离合聚散、悲欢愁恨,最后感悟到人生如梦的道理。剧中蕙百芳、昭綦成、瓊雕龙3子正是以叶氏三姐妹为原型的,剧中3兄弟最后的聚散离合也和现实中3姐妹的状况一样,寄托了叶小纨对早逝姊妹的哀思。
一、心学的大发展
明代儒学发展到一种偏执状态,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对女子的限制更为严苛,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2]的论调,只强调女德,并不需要有才能,对于女子的教育也只限于理学框架内,这种观念极大地压抑了女性的创作才能。大部分女性都奉行这种观念,认为进行诗文创作并不是女子的本分,如周浣月《与姊书》云:“陈眉公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吾姊娴笔墨,工诗文,可称绝世。以妹言之,虽则绣虎嘉名,实非祥鸾本色,戒之慎之。”[3]在浣月看来,善作诗并不符合一个女人的本分,应该慎重戒除。女性思想被局限在男权意识形态之下,难以摆脱,导致明代前期少有女性作家且整体成就不高。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腐朽,传统礼教与纲常日渐失衡,明中期以后的思想界掀起一股近代化的启蒙思潮。王阳明提出心学思想,与传统程朱理学思想相抗衡,王阳明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4],“心”乃万物之主宰,“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的吉凶灾祥?”[5]“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6]。“灵明”“良知”皆指“吾心”。阳明心学将“吾心”提高到了与天地万物等高的地位,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提倡个人精神自由,客观上促进了明中期以后要求个性解放和平等意识的觉醒。此后心学也称王学,以王艮、李贽等为代表的王学左派最为离经叛道,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李贽则进一步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介衣与饭类耳。”[7]他们大胆鼓吹好货好色,认为人欲即是天性,充分肯定了人民的物质需求,追求个性自由发展,以此对抗传统封建纲常名教思想。这一思想顺应时代需求,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李贽等人的思想对公安三袁的“性灵”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心学思想在思想领域和社会观念中引起了强烈地震动,极大地冲击了“女子无才便是德”[8]的观念,改变了部分人的女子教育观,正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她并没有被完全束缚到理学框架中。晚明时代的女性,又以江南地区的女性为最,开始关注自我,开始涉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时代的印记,时代思想的觉醒,为叶小纨进行《鸳鸯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
二、回归本心
“喜怒哀乐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9],王阳明认为七情意欲是人心所共有的,是一种存在状态,心的活动必然会产生这些情感。情感如果不能顺应自然大化流行,滞留心中就会引起心灵的失衡,在内心留下或喜、或怒、或哀、或惧等痕迹,如同明亮的水面一样,即使再小的石子,一旦滑过,水面都不能再保持澄莹无碍的状态。
这些异于心之本体的情感,王阳明将之称为“烦恼”。在他看来,“烦恼”代表着消极性的情感情绪,往往会造成心灵的负荷。过往的人生际遇,亲人的离世、父亲和弟弟的苦闷,在叶小纨的心中留下难以排遣的苦痛。郁积在心中的痛苦令叶小纨身心疲惫,只好借助佛道思想暂时缓解。叶小纨父母都笃信佛教思想,她本人从小跟随母亲诵读佛经。表面上,《鸳鸯梦》中叶小纨似乎是想借助佛老思想来排遣心中的郁结,剧中确实流露出大量的这类思想,如“有若无,实若虚,悟却念中无念。空即色,色即空,明知身外非身”[10],“离而合,合而离,显示一场春梦,生而死,死而生,明现顷刻轮回”[11],并以蕙百芳求仙访道、三子亡后登仙结束。但细读文本,从蕙香偶动凡心,到下凡历劫,再到回归仙界的过程来看,其下凡是因动“心”,最后能顺利返回仙界也是因为静“心”。这里的“心”更偏向指人的各种情感,即七情六欲。动了“凡心”,正是因为作为仙子的蕙香心中多了一种仙界所不需要的情感,仙子本应保持内心的澄莹无碍,即使是友情也不应占据他们的内心。吕洞宾在最后一折中指引蕙香一切皆空,即是指无需因任何事动心,换句话就是说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要让任何情感滞留其间,回归到心体本然的虚静状态,即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人之本心具有无滞性,如同太虚一样的性质,各种日月星辰虽然在太虚中运动,但是皆一过而化,不可能成为滞留在太虚中的障碍,“人心本体原来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12]。当然,阳明强调心内不保留任何情感,不是让人变得冷漠,而是在依据理和礼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不动气、不着意,也就是不执着,着意后容易动气,进而容易产生一些有害的情绪,成为内心的障碍(累心)。《传习录》记载,陆澄儿子病危,内心忧愁,王阳明劝诫他:“人心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认作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13]有人批判王阳明不近情理,是矫情伪饰,其实他并不是反对陆澄产生忧愁之情,而是说哀情不能太过,执着于此,会使情感累心,不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状态。这一主张源于庄子,庄子在妻子去世时鼓盆而歌,面对朋友的指责,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14]妻子去世,庄子同样悲伤,“我独何能无慨然”,但他意识到生死变化不止歇,是气的不同变化形态,生死如同日月星辰一般都是太虚中的物象形色,“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15]。生与死、苦与乐,同样皆在我心中自然流行,因此不需一味执着。 姊妹的去世曾使叶小纨伤心不已,剧中二三折集中表现了她内心无穷的悲哀,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叶小纨并没有让内心的悲情过于泛滥,而是想象姊妹二人和自己最终回归天界。其实回归天界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即回归本原,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无滞无碍”的精神境界,最终实现身体与灵魂的无待的自由。
三、文为心学:真性至情
“心即是理”,王阳明认为良知乃“心”的本体,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16],因此,“心”自然是文学的本源,故言“诗、书、六艺皆天理之发见,文章都包在其中”[17]。所谓“心统性情。性,心体也;情,心用也”[18],“心”既为文学的本源,那么文学必须体现出创作主体的主观情志和真性情,这一观念对明代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贽在陆王哲学“吾心即宇宙”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心”即是“童心”,是表达个体真实感受与愿望的真心,“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19]。他强调文学应保持一种质朴而实在的真情实感,具有“童心”的作品就是至文,反对矫情伪作。
明后期,后七子在文学观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公安派、竟陵派对之给予抵制和抨击。公安派进一步标举“性灵说”,“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习气也”[20],主张写作必须亲身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提出“人生而有情”[21],认为“情”乃人的天性,生活中无处不有情、无事不关情。戏曲作为一种表情艺术,在勾栏之中即可将整个世界浓缩于此,于方寸之中表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鸳鸯梦》是叶小纨依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个人真实感受写出的,寄托了自己对姊妹的真挚、强烈的感情,因而显示出了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抒情色彩浓厚。她将自己现实中的人生经历、感情体验融入该杂剧的创作中,处处有“我”的存在,可以说整部杂剧就是叶小纨的自传。“《鸳鸯梦》,予甥蕙绸所作也……迨夫瓊摧昭折,人琴痛深,本苏子卿‘昔为鸳与鸯’之句。既已感悼在原,而瓊章殒珠,又当于飞之侯,故寓言匹鸟,托情梦幻,良可悲哉。”[22]
剧中蕙百芳3人一见如故,互引为知己。然而,世事难料,曾在一起畅谈人生理想的人,很快阴阳两隔,瓊、昭二人相继去世。二人的去世令蕙百芳悲伤不已,“蓦地人惊倒,顷刻也魂飘,从今后雁去书难寄,灰寒香怎烧?悲淘,断送金兰约;呼号,摧残刎颈交。”蕙百芳因兄弟离世流露出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催人泪下,而他心中这种深切的悲伤,传达出的正是叶小纨对已逝姊妹的一腔深情。现实中3姐妹感情很好,叶小纨将她们视为“连枝花萼”,但叶小鸾和叶纨纨却过早离世,令她伤心欲绝。叶小纨对姊妹的思念,在第二、三折中的许多唱词都有反映,如:
【叨叨令】今夜萧萧暮雨窗前逗,直恁的凄凄戚戚添孱愁。一弄儿人声寂寂秋声骤,猛忆的山林有约成虚负。又一年过了也么哥……怎得昭、瓊二人到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脱布衫】雨丝丝难系离愁,倩西风吹尽离愁,欲待诉知音何处有,诉青天怕天瘦。
叶小纨用“暮雨潇潇”“西风吹愁”“枯叶叩窗”“零落梧桐”“凄迷杨柳”“雨打芭蕉”“寒蛩啼壁”,一系列渗透着萧索、衰败之意的景色,营造出了一副凄凉的秋景图,笼上了一层浓浓的悲伤。凄凉的景色是叶小纨内心孤独、寂寞、悲伤心情的外化。“雨不休,风还又”,风吹得树叶飘零,雨打得花瓣凋零,叶纨纨和叶小鸾早早离世,正如那风雨中凋零的花瓣。此情此景,叶小纨表面上“替花愁”,实际上是为自己早逝的姊妹惋惜、悲伤。回想起往日这样的秋雨时节,三姐妹常常在一起通宵谈话、相和酬唱,但是知音已经不在了!想要向天诉说自己的悲伤,但自己的悲伤是那么重,怕上天也无法承受,这里虽有夸张成分,但是可以从侧面看出叶小纨的悲伤之重。雨一直下,搅碎了叶小纨的心,她想借酒消愁,可是“酒醒愁怀还依旧”。沉重的悲伤郁积在胸,推窗看秋雨、败叶,不由的发出“那期间更比往日的凄凉,今最陡”的感叹,她想问“故人安在否”,但是已无人可回答她。
纵观古今中外,只有那些表达人的真情实感的文学艺术,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鸳鸯梦》虽然选取的是一些生活琐事,没有那些上天入地的奇幻故事,但是其中流露出的真情至性,令百代以下的读者叹惋。
参考文献:
〔1〕〔10〕〔11〕〔22〕叶绍袁.午梦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387,312,312,387.
〔2〕〔8〕曹臣.格言四种[M].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8.
〔3〕周兴陆.女性批评与批评女性——清代闺秀的诗论.学术月刊,2011,(6).
〔4〕〔5〕〔6〕〔9〕〔12〕〔13〕〔15〕〔16〕〔17〕〔18〕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14,124,971,80,82,43,79,104,118,146.
〔7〕〔19〕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2009.4,98.
〔1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80.
〔20〕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四[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1.187.
〔21〕徐朔方笺校.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127.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