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信息化席卷全国,要为社会输入大量的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就必须由各大高校为社会培养信息专业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本文从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方面着手,进而探讨怎样成为一名专业的社会人才,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要具备哪些条件。
【关键词】信息管理;人才;条件
0.引言
信息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信息的意思,确切的说,信息管理是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操作来从事管理工作,而信息系统就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信息的整合,建立于维护相关信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者的结合,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利用计算机工具通过程序编排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整合,从而为企业的信息管理提供保障。因此,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的交融性专业,对我们的知识面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学经济学、管理学、更要学与计算机编程相关的知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管理专业从无到有,发展非常快,至今已遍布全国各大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定位从建立至今始终处于探索状态,虽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探索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职业定位,但是大多没有系统化地从信息管理专业社会职业定位的角度来反思学生的知识构成与专业技能,使得教学体系的改革 始终与学生就业脱离,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培养与将来就业的直接接轨。从理念上说,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相关课程、计算机相关课程和信息管理相关课程等。学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侧重在信息管理。但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信息管理岗位需求比较少,且多数是要求从事电子化办公秘书工作,没有多少专业技能可言,这样的岗位各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胜任。由此反映出现行的信息管理专业在职场上没有体现其特有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自身职业素质和技能,这是影响信息管理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的开设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课程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技术课程没有开设,更别说安排与此类课程配套的随课上机实验、课后实践、课外实习等实践课程,然而这些课程的开设以及上机实验、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实践课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问题貌似已经成了各大高校的通病,理论与实践的比重不能很好的把握。大家都知道,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很多同学都养成了重视理论课学习而轻视实验课学习,学生对实验课是敷衍了事,实验教学的设计都围绕“传授”而展开,着重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动手而很少动脑,缺少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偏重于传统验证性实验,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实验开设较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在实验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第三,考核方式不科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不严格,在课程结业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因。
2.如何成为信管专业的专业性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同学应该努力按照以下的几点出发: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掌握最基本的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面要涉及到企业计划、采购、生产、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管理理论知识。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结构、常用的各类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基础知识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自主思维、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并且要在努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相关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
(3)培养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学习综合分析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管理流程再设计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作为一个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要掌握必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能只是认识和了解,必须经过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磨炼,形成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支持学生进入信息化建设行业中,胜任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等信息化建设工作。
(4)学科拓展能力。学生要具备信管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对所在地的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有较深入地了解,能对所在地的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构想;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划、设计和开发出满足实际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撰写有一定水平的经济、管理类科研论文,毕业生能很快胜任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各项工作或继续深造。
(5)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信管专业的学生应该把握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从而增强自我的责任心、团队精神、道德诚信、沟通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及学习能力,以适应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具体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兼职或者暑假工等等。
(6)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首先,在校大学生应该要早日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去学习和实践。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就业观甚为重要。必须认清事实,明了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并且进行客观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价,找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早作准备。
3.结语
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信管综合型人才,实现社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要通过各阶段学习与积累,逐步实现最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宪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培养策略研究田.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66-167.
[2]雷小龍.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就业问题的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3.
[3]黄淑伟,刘会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因素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
【关键词】信息管理;人才;条件
0.引言
信息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信息的意思,确切的说,信息管理是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操作来从事管理工作,而信息系统就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信息的整合,建立于维护相关信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者的结合,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利用计算机工具通过程序编排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整合,从而为企业的信息管理提供保障。因此,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的交融性专业,对我们的知识面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学经济学、管理学、更要学与计算机编程相关的知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管理专业从无到有,发展非常快,至今已遍布全国各大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定位从建立至今始终处于探索状态,虽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探索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职业定位,但是大多没有系统化地从信息管理专业社会职业定位的角度来反思学生的知识构成与专业技能,使得教学体系的改革 始终与学生就业脱离,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培养与将来就业的直接接轨。从理念上说,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相关课程、计算机相关课程和信息管理相关课程等。学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侧重在信息管理。但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信息管理岗位需求比较少,且多数是要求从事电子化办公秘书工作,没有多少专业技能可言,这样的岗位各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胜任。由此反映出现行的信息管理专业在职场上没有体现其特有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自身职业素质和技能,这是影响信息管理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的开设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课程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技术课程没有开设,更别说安排与此类课程配套的随课上机实验、课后实践、课外实习等实践课程,然而这些课程的开设以及上机实验、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实践课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问题貌似已经成了各大高校的通病,理论与实践的比重不能很好的把握。大家都知道,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很多同学都养成了重视理论课学习而轻视实验课学习,学生对实验课是敷衍了事,实验教学的设计都围绕“传授”而展开,着重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动手而很少动脑,缺少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偏重于传统验证性实验,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实验开设较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在实验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第三,考核方式不科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不严格,在课程结业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因。
2.如何成为信管专业的专业性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同学应该努力按照以下的几点出发: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掌握最基本的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面要涉及到企业计划、采购、生产、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管理理论知识。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结构、常用的各类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基础知识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自主思维、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并且要在努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相关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
(3)培养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学习综合分析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管理流程再设计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作为一个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要掌握必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能只是认识和了解,必须经过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磨炼,形成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支持学生进入信息化建设行业中,胜任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等信息化建设工作。
(4)学科拓展能力。学生要具备信管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对所在地的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有较深入地了解,能对所在地的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构想;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划、设计和开发出满足实际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撰写有一定水平的经济、管理类科研论文,毕业生能很快胜任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各项工作或继续深造。
(5)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信管专业的学生应该把握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从而增强自我的责任心、团队精神、道德诚信、沟通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及学习能力,以适应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具体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兼职或者暑假工等等。
(6)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首先,在校大学生应该要早日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去学习和实践。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就业观甚为重要。必须认清事实,明了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并且进行客观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价,找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早作准备。
3.结语
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信管综合型人才,实现社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要通过各阶段学习与积累,逐步实现最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宪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培养策略研究田.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66-167.
[2]雷小龍.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就业问题的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3.
[3]黄淑伟,刘会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因素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