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确定教研主题、确定教师主体地位、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关键词:主题 ;内容;主体;激励
教研活动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探究和解析,从而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的一种实践性研究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因此,有效果、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就必定能助推课堂教学质量的攀升。但在实际中,提到教研活动,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这么说:“我连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还搞什么教研啊!”“教育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又不是专家。”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研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一、合理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
合理确定教研活动主题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主题是否恰当,是决定教师是否积极参与、教研互动是否取得成效的根本。教研活动必须是教师自己从内心中需要的活动,能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实际问题的活动,只有激发出教师内在的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动机和欲望,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因此要开展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关键是抓准要解决的问题,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研讨主题。确定合理的教研活动主题,一要深入教学一线,掌握实际情况,明确教研方向。通过听课访谈,寻找在教师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二是指导教师把遇到的教学问题大胆提出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关注具体问题。三是要提炼主题,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不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要将具体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
二、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
美国作家弗格森说过:“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教研活动就是改变教师之门,教研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保证。为了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教师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教师应该享有主题的知情权。参加教研活动的所有人员,应提前了解教研主题,查阅资料,收集案例,做好发言准备。教师应该享有确定主题的参与权。教研活动的主题应在教师的亲自参与下才能确定下来,应是教师从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中选择出来的。从发现和提出问题环节开始,就应确定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而不是到了召开讨论会时教师才参与进来。正因为教研主题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确定的,教师就清楚地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该如何主动参与,从而也就使教师从“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来龙去脉都有所了解,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也就发挥出来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应该享有选择权。这就是说,在教研活动中,不是管理者或主持者规定教师说什么、怎么说,而是由教师自己确定应该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正是因为选择权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教师就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主动精神。
三、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
开展活动的形式取决于教师的需要和活动的内容,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内容必须要有好的形式来体现,教研的活动形式要为教研的目的服务,选择什么样的教研形式应该首先考虑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教研的关键问题。然后根据教研需要权衡不同形式存在的利弊,精心设计更加有利于达成教研目标的形式。同时,这一决策应该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作用。教研活动形式很多,如研讨课、展示课、交流会、讲座、沙龙等。具体采用什么形式要根据活动内容,确定益于实现目标的最佳活动形式。如“概念教学交流会”可以采用交流座谈形式,也可以采用研讨课形式,但在和教师座谈后,教师普遍反映想听取同行在概念教学时的一些做法,所以我采用了交流座谈形式,在交流之后又开展了一次“概念教学研讨课”,通过这两项活动,教师了解了概念教学的一些常规做法,并在研讨课上进行了实践。在教研活动中,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针对某一环节展开了讨论,在讨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呈正相关。要确立科学多元的激励体系,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内在动力。一是目标激励。确立的教研目标要符合教师的个人需要、期望,以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组织教师按照教研目标拟订自己的发展目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学校根据教师培训取得的成绩提供其外出学习考察或参与各级研讨会的机会等,从而促使教师自觉参与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来。二是物质激励。物质激勵是目前许多学校内部使用的一种主要激励形式。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教师工作,如发放奖金、奖品等。但要注意奖励与惩罚相互结合,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奖惩都应指向具体行为,要让教师明白什么行为是受重视的,需要被加强的。三是情感激励。“以情”作为管理的基础和纽带,通过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情感关系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信任教师,用信任、鼓励等对教师进行激励。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研究兴趣和生活方式,尊重教师研修中的劳动成果。为教师排忧解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
关键词:主题 ;内容;主体;激励
教研活动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探究和解析,从而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的一种实践性研究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因此,有效果、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就必定能助推课堂教学质量的攀升。但在实际中,提到教研活动,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这么说:“我连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还搞什么教研啊!”“教育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又不是专家。”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研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一、合理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
合理确定教研活动主题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主题是否恰当,是决定教师是否积极参与、教研互动是否取得成效的根本。教研活动必须是教师自己从内心中需要的活动,能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实际问题的活动,只有激发出教师内在的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动机和欲望,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因此要开展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关键是抓准要解决的问题,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研讨主题。确定合理的教研活动主题,一要深入教学一线,掌握实际情况,明确教研方向。通过听课访谈,寻找在教师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二是指导教师把遇到的教学问题大胆提出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关注具体问题。三是要提炼主题,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不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要将具体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
二、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
美国作家弗格森说过:“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教研活动就是改变教师之门,教研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保证。为了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教师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教师应该享有主题的知情权。参加教研活动的所有人员,应提前了解教研主题,查阅资料,收集案例,做好发言准备。教师应该享有确定主题的参与权。教研活动的主题应在教师的亲自参与下才能确定下来,应是教师从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中选择出来的。从发现和提出问题环节开始,就应确定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而不是到了召开讨论会时教师才参与进来。正因为教研主题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确定的,教师就清楚地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该如何主动参与,从而也就使教师从“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来龙去脉都有所了解,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也就发挥出来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应该享有选择权。这就是说,在教研活动中,不是管理者或主持者规定教师说什么、怎么说,而是由教师自己确定应该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正是因为选择权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教师就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主动精神。
三、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
开展活动的形式取决于教师的需要和活动的内容,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内容必须要有好的形式来体现,教研的活动形式要为教研的目的服务,选择什么样的教研形式应该首先考虑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教研的关键问题。然后根据教研需要权衡不同形式存在的利弊,精心设计更加有利于达成教研目标的形式。同时,这一决策应该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作用。教研活动形式很多,如研讨课、展示课、交流会、讲座、沙龙等。具体采用什么形式要根据活动内容,确定益于实现目标的最佳活动形式。如“概念教学交流会”可以采用交流座谈形式,也可以采用研讨课形式,但在和教师座谈后,教师普遍反映想听取同行在概念教学时的一些做法,所以我采用了交流座谈形式,在交流之后又开展了一次“概念教学研讨课”,通过这两项活动,教师了解了概念教学的一些常规做法,并在研讨课上进行了实践。在教研活动中,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针对某一环节展开了讨论,在讨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呈正相关。要确立科学多元的激励体系,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内在动力。一是目标激励。确立的教研目标要符合教师的个人需要、期望,以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组织教师按照教研目标拟订自己的发展目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学校根据教师培训取得的成绩提供其外出学习考察或参与各级研讨会的机会等,从而促使教师自觉参与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来。二是物质激励。物质激勵是目前许多学校内部使用的一种主要激励形式。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教师工作,如发放奖金、奖品等。但要注意奖励与惩罚相互结合,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奖惩都应指向具体行为,要让教师明白什么行为是受重视的,需要被加强的。三是情感激励。“以情”作为管理的基础和纽带,通过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情感关系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信任教师,用信任、鼓励等对教师进行激励。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研究兴趣和生活方式,尊重教师研修中的劳动成果。为教师排忧解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