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亨廷顿的政治稳定思想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ji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战后,许多亚非拉国家争得独立,为摆脱经济上的困境,纷纷大力发展经济。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政治动荡。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亨廷顿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主要与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化有关的理论,这一理论有一定积极意义,学习借鉴其积极意义,以推动我国社会良性发展。
  关键词:政治制度化;现代化;政治稳定;思考
  中图分类号:D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65-02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大批国家纷纷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如何摆脱贫困状况,实现民族经济的腾飞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西方国家出于“冷战”需要,对这些国家实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援助,企图以西方模式塑造这些国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但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反而陷入了政治动乱和暴力冲突。西方一些学者开始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各种理论,其中亨廷顿的理论最有影响力,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和政治稳定的研究,亨廷顿得出了“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长生不稳定的”结论。这一政治稳定理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
  一、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在于社会发展速度太快,高频率的社会动员、政治参与导致人们期望值过高,形成了政治体系的超负荷压力。由于没有健全的制度化的体制加以疏导,人们的期望就转变成强烈的受挫感,成为不稳定的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治发展的过程就是建立有效的社会控制、谋求稳定和政治秩序的过程,其中最重要就是政治组织和秩序的制度化。
  (一)政治制度化与政治稳定
  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活动分子从属和认同于各种政治制度的程度。社会越复杂,异质性越强,政治共同体的建立和维护就越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功用。一个政治共同体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包含和体现道德一致性和共同利益的政治制度,以此来协调和整合各种社会势力。亨廷顿认为,一个复杂社会的政治共同体的稳定取决于该社会中的政治组织和程序得到支持的范围大小和制度化的程度。制度化是组织与秩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而政治制度化程度由政治体系中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决定的。
  1、政治体系的适应性。一个政治体系的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越强,其制度化的程度就越高;相反,其制度化的层次就越低。适应性是组织和秩序接受环境挑战和时间考验产物,他们承受环境的挑战越多,经受的时间考验越久,就越具有适应性。一个组织和程序若能不断克服障碍,适应环境的挑战,就能维持生存,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和制度化水平。
  2、政治体系的复杂性。一个组织越复杂,其制度化程度要求越高。组织单元的多样化、多元化、多功能化使组织的目标更能适应环境。复杂的政治体系对环境的变化就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自我更新、自我调适的能力,从而具有稳定性和活力。在研究的基础上,亨廷顿提出复杂的政治体系能带来稳定,“只有把各种有效政府形式的要素结合为复合型的政体,才能避免不稳定和蜕变。”
  3、政治体系的自立性。自立性意指政治体系的组织和程序获得了自己独立的生存和活动的领域,而不会因为某一社会集团的特殊利益和特殊的要求而改变其活动宗旨和活动程序。自立性与制度化程度成正比。政治体系的复杂性有益于他的自立性,它为那些有志于获得最高政治职位的人准备了接受锻炼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职位,通过职位的过滤,政治体系在吸纳新人、新观念、新的社会群体的时候就会减少可能带来的震动。
  4、政治体系的凝聚性。一个组织越统一,就越具有凝聚力,其制度化程度越高。凝聚性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功能范围及其解决纠纷的程序应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认识。一致性的认识是政治体制度化所必需的。组织的自立性使组织具有特有的发展风格和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的凝聚性。
  根据亨廷顿的论述,不难看出,如果一个政治体系具备了这四个特征,也就意味着现代化,意味着它能够吸收、转换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压力,保持有效的社会控制,从而推动社会变动时期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政治动荡,就是因为其制度化水平低,政府的控制力一般较弱;因此,发展中国家影响实现政治稳定,就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政府和制度化水平较高的政治体系。
  (二)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到包括都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以及传播媒介的参与等人类思想和行动的一切领域,其中,影响政治稳定的有两大因素:其一是社会动员,人们传统的态度、价值观和期望变为现代社会所共有的态度、价值观、期望。其二是经济的发展,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社会动员提高了人们的追求和期望,并要求社会给予满足。社会要满足这种期望就必须发展经济,以提高社会满足人们期望的能力。现代化要求两者并行发展。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动荡不安,不是由于贫困落后,而是由于他们力图实现现代化。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最容易发生动乱。因此,他认为“事实上,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并给出了现代化与政治不稳定之间关系的三个公式: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
  社会颓丧/流动机会=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
  1、社会动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使现代化对政治稳定产生一定的冲击。都市化、识字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传播媒介为大众所用,使人们的追求和期望得到提高,并要求社会给予满足。但由于经济发展满足人们期望的能力有限,同时期望本身的增长比经济的增长要快得多,在人们的期望和现实之间,需求的形成与需求的满足之间就形成了比较尖锐的矛盾,从而引起了人们的社会挫折感和不满足感。   2、在社会流动机会不多的情况下,社会颓丧所产生的政治参与急剧增长会引发政治不稳定。社会挫折感和不满足感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但它能否造成动荡,关键在于社会中是否存在纵向和横向流动机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人们的挫折感和不满足感就可能缓解,社会才有可能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相当稳定,恰恰是得益于城市提供了横向的流动机会;相反,城市中很少有纵向的流动机会。这种情况下,社会挫折感就会促使人们要求扩大政治参与,影响决策以求期望满足,这就会对政府造成压力。
  3、政治参与的水平会随现代化的推进而越来越高,政治参与的急剧增长就需要政治体系能组织和疏导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并将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势力成功的吸纳到政治体系中。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化程度较低,民众的要求很难或不可能通过合法渠道来表达,也很难在政治制度内部得到缓解和聚合。因此,广泛的政治参与将冲破原有的政治体系,从而导致政治上的动荡不安。为解决这些问题,亨廷顿认为必须提高政治制度化的水平,以提高政府的能力,实现政治稳定。因此,他强调“一个社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就必须在扩大参与的同时使更强有力的、更复杂、更具有政治自立性的政治制度也得到发展”。通过对比总结了欧美早期现代化国家和向代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历程来论证这一结论。
  此外,亨廷顿还讨论了公共利益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分析了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腐败、城乡差别等因素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亨廷顿认为,要想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要成功地适应现代化,要使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保持适当的比例,亨廷顿主张要保持政治稳定,就必须在扩大参与、提高政治制度化的同时,建立强大政府或强大的政党制度。达到这一目的可以进行革命,也可以是实行改革,并对其方式进行了论述,强调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农民的利益。
  二、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几点思考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抓住了发展中国家较为关键的政治稳定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状况的重视,同时他对政治稳定的许多具体问题的见解是非常精辟的,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发展对政治稳定、现代化的影响,他把政治不稳定的原因归于政治体制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化的水平缺乏对现代化的适应能力。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交通、通讯、社会交往、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广泛的社会动员成为可能,新的社会集团、社会势力不断涌现,才使得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从而向政治体系施压,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这就要求政治制度把它们吸纳进政治体系,并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政治制度必须创新机制,提高吸收容纳能力,提高应对社会动员的回应能力,最终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而促使社会的稳定发展。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政治发展,会产生不稳定因素。目前在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适时进行政治改革,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二)加深对发展稳定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从亨廷顿的理论不难看出,政治稳定是与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结合在一起的稳定。政治发展是建立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制度化的过程。政治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在扩大政治参与的同时提升政治制度化的水平,就能保持政治稳定。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系须有变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稳定是发展改革中的稳定,是动态的平衡,而非绝对的静止,面对压力政治体系能应付和调整,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争取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动推动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动态稳定;进而推动我国社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三)谋求政治稳定的过程中,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是必要的,加深我们对民主化的认识。二战以后,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不顾国情,以西方的民主为榜样,纷纷推进民主化,超出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的容纳力,导致冲突和动荡。因此他认为,在现代化初期,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是必要的,以此来实现国家的整合,而后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民主化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需逐步推进,民主的推进不能超越实际,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的稳定。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也要在实际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不能超越政治的实际承受力提高度的民主,高度的民主只是发展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改革政府、提高政府的能力,使社会和谐发展。
  (四)在谋求政治稳定中,重视改革或改良的战略、战术,要重视农民的利益,认清社会中各阶层的反应。亨廷顿认为在推进政治制度化,谋求政治稳定的过程中,进行改革是艰难的。如何处理各种形式的改革的轻重缓急,对改革者来说比对革命者要复杂的多。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式,改革者最好选择费边式战略和闪电式战略相结合的战略手段,根据实际推行改革。改革中要重视农民的利益,农民是举足轻重的利益集团,发挥好城市中的中产阶级的作用。由于传统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改革的艰难性要有一定的认识,在推进改革时不可盲目乐观、冒进,也不可以此而不推进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实际采取正确的改革战略,处理好各阶层的关系,兼顾各阶层的利益,使他们认识改革、拥护改革,尽量避免因改革引起的政治不稳定,实现在改革中推进稳定和发展的良性目标。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的原因在于现代化,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毕竟他的理论是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中的产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发展国家政治动荡的原因。论述中仍把西方的制度看成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治制度,现代化似乎西方国家才能成功,忽视了西方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论述,回避了西方国家的侵略与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关系。其实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战后经济取得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各种社会势力也取得了发展,政治力量的多元化,各种利益集团的斗争和力量的消长、离合是的政治局面错综复杂,而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造成不稳定;一些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的发展中国家,民族集团、种族集团和宗教集团间的利益冲突、信仰冲突,往往也威胁这些国家的政治稳定;一些超级大国对发展中国家内政的粗暴干涉,造成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西方国家维护经济旧秩序及转嫁危机的政策,而发展中国家又未制定有效的国内国际发展战略,这些也造成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同时,亨廷顿在分析政治不稳定的根源时,没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而只是从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等纯政治范围内分析,无法从历史表象后的更深层次了解历史的实质和政治现象的实质。
其他文献
应用卫星图象可以分析新构造运动上升、下降与平移的状态,判明活动断裂两盘的错动关系,进而可将活动断裂分为五大类十多种类型。各种类型在卫星图象上均有其独特的影象标志,
近三十年来,对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对地球岩石,而且对陨石、月岩等地球外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微量元素中,Cr、Ni、Co、V 等过渡元素与同它们的
所谓改革共识,就是遵循历史前提下的利益调整,任何一方如果心存吃掉另一方的企图,这样的改革注定不可能变成现实任何改革都是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任何人、任何集团都不能自以
农村特岗教师为农村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就特岗教师自身而言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只有有效管理和提升农村特岗教师素质,才能使其为农村教育教学事业奉献力量。 Rur
地热学是经典地球物理学之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热学进展不大。近年来,随着板块学说的崛起,寻找新能源的紧迫要求和地震预报的需要,地热问题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地震带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世界上前寒武纪铅锌硫化物、条带状含铁建造、含金砾岩以及含煤建造等若干世界著名矿床的地质特点,试图从金属及非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角度,探讨在地球的这段
2010年10月12日,33辆曾经问鼎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大奖赛的最牛掰的赛车,齐聚在赛道上列队。这是印第500大奖赛为纪念2011年9月29日的百年庆典做的前期预热准备。第一排右
(本刊讯)由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重庆市教委举办的第四届中日学校体育学校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1日至16日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日本14所学校的8名教授、6名中小学体
在排球比赛场上有时可以看到两个队员同时去接球,却难也没击球而看着球落地,或两个队员都抢着去接球,结果撞在一起谁也没有接好球而造成失误的现象。产生这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
近日我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大楼开会,见到该楼大厅里设有一个庄重的屏风,上面刊刻着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1998年10月22日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亲笔信。屏风底色为红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