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征及表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是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重要的题材之一,也是绘画创作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风格各异,丰富而神奇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已成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题材和内容也呈现出多样性的艺术特征,极大的丰富了绘画创作的表现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艺术特征
  随着艺术家们通过前往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考察、采风写生以及搜集大量的创作素材,在绘画创作中涌现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工笔人物画作品。这种亲身感悟自然民风、体验当地生活方式,激发了画家们内心的创作灵感和强烈的创作热情,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间美术、服饰文化等都给工笔人物画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广阔的创作空间。当代工笔人物画在创作题材方面不再仅限于神话人物和历史故事或是宫廷贵族生活等,开始逐渐向现代的人物题材转变。随着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作品不再是仅限于满足历史政治方面的需要,在我们看到的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中都呈现出了当今社会与时代的精神面貌及审美情趣,艺术家们开始着眼于通过各种题材来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时代风貌,呈现出较为多样性的艺术特征。
  一、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
  当西方绘画的素描写实主义引入中国后,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交流和渗透,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与训练方法不断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在西方绘画的写实造型方式中,中国工笔人物画运用其解剖学、透视学、结构素描的造型观念进一步加强,同时也为现代写实性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当今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中以表现造型写实性特点的作品占很大一部分,结合工笔画在技法上具有勾勒晕染工整细致的特点,局部层层深入的描绘复杂的少数民族形象和服饰图案细节等,相对于写意画而言更擅长与写实性的表现,同时从整体上来看写实性的作品也真实的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面貌。在现代写实性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更加注重对描绘对象的客观表现, 在何家英的作品《绣女》是一副具有时代感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画面中所描绘的是一位身穿苗族服饰的女子在做刺绣的情景。在作品中何家英用写实性的手法刻画了这位勤劳朴实、贤淑灵巧的苗族女子形象,构图较为特别,女子一手拿着绣框一手捏着针线侧坐着,却舍去了人物座椅的表现。绣女头上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是裹着绣有苗族服饰图案的头巾,经过画家精心的描绘女子鬓角上的一缕缕发丝和服饰上的民族刺绣图案可以清晰可见。她眼睛凝视前方,手中纯白的绣品轻轻地落在她的膝盖上遮住了黑色绣花长裙的一部分,其动作优美、面容清秀典雅、服饰色彩稳重雅致,整幅作品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同时画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罗寒蕾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僳傈族少女》中,画家采用圆形的构图方式来突出形象的表现,画面中的少女面容清秀,嘴角微微上扬,双手举起拨弄头饰。在设色方面也并未采用绚丽的色彩来描绘这位僳傈族少女的服装和配饰,只是把少数民族服饰上的色彩简化成黑、白、灰的变化,对画面中的色彩进行相对弱化的处理并主观搭配,就能概括服饰图案上丰富多变的色彩,能够更好的突出作品的主题情感。作品中呈现了僳傈族少女清新恬静的优美形象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写实性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中,画家们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绘画对象的仔细观察以及绘画对象给画家们的整体感受相结合,在经过艺术手法的提炼和主观处理,最后将其提升到一种特殊的艺术美表达。
  二、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
  在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中装饰性与平面感的表现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画家们从绘画作品的画面的整体布局、平面化的空间处理、造型的夸张变化以及画面色彩规律等方面高度概括的进行艺术处理,进而促成了具有画面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装饰性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作品。在线条造型方面,没有传统写实性工笔人物画用线和造型的高要求,不再是仅限于强调用线准确的塑造出客观对象的平面轮廓,装饰性的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线条表现而是更突出其表象性,体现客观对象的空间动势、质感属性、节奏强化等,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方面的变化来表现少数民族服饰上丰富的图案的组织结构。在画面色彩运用方面,更讲究色彩的单纯化、概括化的处理,色彩越单纯装饰性越强烈,更能让画家们自由的抒发真实情感。在刘金贵的作品《此曲只应天上有》和《三月三》中,他选择了苗族山寨里的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为创作题材。作品《此曲只应天上有》与往常描绘少数民族盛大节日恢宏热闹场景的传统绘画作品不同,画家的构思独特,画面中截取了五个身着民族盛装的苗家少女并排而立,她们侧着身体一致背向画面。重复式的构图使画面有更强的秩序美,五个少女的并排重叠而立形成了人物层次关系的丰富感。她们头上梳着高高的发髻并插满了各种银质头饰和鲜花,画家对作品中少女们的发结、耳环、项链、手镯等服饰配件以及形态各异的服饰图案进行了平面化和装饰化的处理,是整个画面更富节奏感和生命活力。画家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穿着的描绘,特别是五个少女脚上款式各异的鞋子,更能突出作品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点。
  但是,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不能因过分的强调绘画装饰性,而削弱或冲淡作品绘画性。而应该是在作品绘画性的基础上适当的融入装饰性因素,装饰性才能成为绘画形式与主观意识是一种表达途径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探索新的装饰语言,以装饰性与思想性相融合创作出独特意味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三、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趣味性
  在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趣味性的表现尤为突出。画家在创作中对人物形象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夸张和变形处理,例如人物比例、动态、神态等方面。用笔概括简练、大胆取舍以追求人物形象的趣味性,同时对画面中植物、花卉等背景的元素进行的归纳和简化,不用过多精力的进行精细刻画,更偏重对画面整体的协调性和趣味性的表达。创作具有趣味性特征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时,主要以客观物象为参照,也并非照抄物象。画家将自身情感、意趣想象及抒情融入到作品中,而是在画家主观意识下运用程式化艺术语言对客观物象进行大胆、合理的处理。陈孟昕创作了一批有趣味性的少数民族风情题材的作品,其中《红山楂》用洗练的笔法描绘出了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特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并对人物造型进行趣味性的主观夸张处理,同时用极为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了人物背景上的地理形态。画面中呈现的人物形象与客观物象形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不必刻意强调造型的写实性,表现出少数民族人们朴实善良、勤劳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与对宁静和睦生活的追求,画面色彩以蓝紫色调为主,在统一与协调的主色调中富有微妙的色彩变化使整个画面气氛更具有情趣和韵味。
  我国是个共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生活在我国的偏远地区,由于各民族间不同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因素,从而形成了每一个民族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之間存在各方面的差异性,使得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生活习俗和审美习惯,最显著的特征的就是他们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饰。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是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畫创作中重要的题材之一,也是绘画创作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风格各异,丰富而神奇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已成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服饰是其民族文化外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风格、款式各异、色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服饰也是人们区分各民族形象的最为直观的方式。各民族服饰记载着民族文明的发展过程,服饰就像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历史。艺术家们通过少数民族题材来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时代风貌,作品题材和内容也呈现出多样性的艺术特征,极大的丰富了艺术家绘画创作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张强,中国人物画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5
  [2]李米米,论当代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4.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山水畫风格的基本脉络主要就是以宋朝的山水画为主要的特征和风格为基础的,围绕着中国山水的图式构成的特点和绘画技法觉得相关层次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考察了中国山水画在挖掘途中的风格和造型进行分析,两宋时期的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华,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审美和高度的笔墨技巧来共同形成的。山水画也是收到了当时的山川地貌等方面的思潮影响。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主要就是源于画家所遵循的文化背景进行。
期刊
【摘要】:美国女权主义者吉尔伯特和古芭的《阁楼上的疯女人》研究了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露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在女性主义批评者看来,传统文学作品中,由男性作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往往是不真实的,反映的是男性作家的性别偏见和置妇女于从属地位的愿望。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洛丽塔这样一个融合了“天使”与“妖妇”两种因素的女
期刊
【摘要】:住吉的长屋是日本当代建筑的经典,设计师安藤忠雄对小空间的运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居住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转换,以及材质体现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理解,并体现在这一空间,本文就以上几点对住吉的长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日本当代建筑  日本当代建筑物中,我最喜欢也是最希望居住的当属安藤忠雄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这是安藤忠雄建筑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不仅使他在国际上荣获大奖
期刊
【摘要】:民族学在20世纪以后才逐渐进入中国国门,这门新学科的到来必然会在我国学术界掀起一股波澜,其与中国近代学术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我国学者仔细斟酌和把握。故本文以西藏地区的研究为例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从进化论与“反进化论”和民族平等观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民族学;中国近代学术;年鉴学派;生物进化论  民族学作为一门非本土化学科,其作为独立学科正式传入中国是19世纪后
期刊
【摘要】:美声唱法是艺术学科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是一门融合了艺术性、技术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学术性很强的学问。歌唱者想要把作品内容的知识技术艺术完美的展现出来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训练技巧,以达到艺术技术的统一。如何掌握歌唱的基础训练方法是关键所在,只有正确的合理进行基础训练才能为表达好歌曲打下基础。气息的运用与元音的练习是美声唱法中的两个要点,本文对这两个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美声
期刊
【摘要】: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暴风雨》是一篇备受争议的作品,批评界对作品中折射出的伦理道德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这种争论的根源与小说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息息相关。本文将以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为基础,对该小说进行陌生化解读,揭露小说主人公内心的幸福与欺骗、挣扎与无奈,从而为小说主人公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关键词】: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暴风雨》;凯特·肖邦  一、
期刊
【摘要】: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古国,中国画的创作,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中国画的创作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传统文化因子才能获得经久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创作融合发展,是中国画发展中,通过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来实现视觉享受,真正体现民族美特色的体现。本文探讨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来实现中国画创作的创新,以发挥传统文化为中国画创作带来远期效益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传统文化;重
期刊
【摘要】:印象派在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古典主义的光色认识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也为之后的印象画派在色彩认知上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十七世纪光学的发展,以及十九世纪印象派在光学发展的基础上对“光”与“色”的认识与革新,并以印象派代表人莫奈的作品为例,具体的分析莫奈作品中阐述的“光”与“色”的关系。  【关键词】:光;色;莫奈绘画;舞蹈  一、对“光”的新认识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
期刊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虽然没有特定的标题,却也大致地描绘出作曲家所需要的情节与画面。既丰富了传统的钢琴练习曲体裁,也充分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独特的创作性。他杰出的音乐才能造就了他辉煌的音乐道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给他的创作增添了浓郁的悲情色彩。本文旨在结合音画练习曲op.39之6的故事内容探索拉赫玛尼诺夫音乐情感,以激发人们的想象,更能深入的体会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情怀, 对以后的演奏
期刊
【摘要】:约里奥·库卡波罗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天才设计大师,他是一位坚定的功能主义者,也是第一位将人体工学引入现代家具设计的设计师。他的设计风格被誉为简洁、现代、时尚、前卫;这种风格正是当代简约时尚主义设计的精髓所在。库卡波罗的设计无论在美学上还是功能上都出类拔萃,充分体现了他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探索库卡波罗的设计思想是我们提高自身的一大捷径,在探索中我们对于大师的思想的不断了解会潜移默化地对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