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生活性极强的人文性学科,“生活性”是语文最显著的特点,将相对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以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出发,探讨了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生态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1]。教育和生活是辩证统一的,教育蕴含在生活中,只有将生活和教育统筹协同,才能发挥教育实效。语文本身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文性学科,将生活教育思想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改变传统“以课讲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能打造新型教育范式,优化语文教学生态,打造高质量语文课堂。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探索了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将经验分享如下。
1 让生活美好点亮课堂,营造畅享型教学生态
何为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根發芽就是生活,生活源于生命[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生活中的亮点,激发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在课堂生根发芽,以点带面激发课堂氛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热爱生活,从课堂教学需求出发挖掘生活中的生命力,从学生生活环境出发营造生活性课堂。
例如:在《观潮》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同学们播放一段潮水的声音的音频,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现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心中的潮起潮落的样子。再为同学们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潮水与实际生活中的大潮进行对比,让他们自主发言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引人入胜的生活化情境创设有利于为后期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实践过程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学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主体。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落实“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时候,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让生活化的教学思想能够真正深入人心,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与语文课程文本沟通的重要
渠道。
2 让生活常识重燃课堂,打造课堂内外教学生态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中历史积累的东西和情感领悟都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针对小学生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较少的现状,将教育中的情感领悟统筹到课堂教学中去,重新点燃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
例如:借助央视《我爱记诗词》这项著名节目带给学生的震撼,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班内学生共同来组织一次相关的竞赛,以比赛积分获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还能够将教材中的课文或者课外读物中的故事来编写舞台剧,要求学生参与表演,以这样具有趣味性的形式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知识内容的
记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并非最终目的,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才是最终目标,而对此成果进行检验的重要途径便是实践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我们需要借助课外实践的途径,给予学生引导,让其走向生活,和实际相联系。
3 让生活情感激活课堂,搭建生活性教学生态
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生活中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同时要在教育中找出一般生活的联系。[3]”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将生活和教育看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挖掘生活中与教育相关的观点,将此种观点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源于生活性的教育观点是作用于教学的最高境界。善于将生活与教材教育重点和教学目标统筹起来是教育发挥作用的
前提。
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学生无法出门,我们利用线上教学软件给学生搜集整理了很多关于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学生观看之后再结合每天的新闻联播,整理记录自己在新闻中看到的医护人员先进事迹,并根据这些资料来写出一篇赞美医务人员的小作文,或者写一写自己疫情期间的生活状态与感想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生活情感把握,将生活中的情感和感情认知引入课堂,以文本信息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出发,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内涵。挖掘生活中情感的特殊意义,将这种意义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除此之外,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处理,借助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将生活实践等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也是有助于学生情感把握和情感升华的重要途径。
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文本教学生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生态性发展,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毛玉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学周刊,2020(18):65-66.
[2] 沈宁.引生活之源 促语文学习——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78+39.
[3] 蒲永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名师在线,2019(26):29-30.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生态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1]。教育和生活是辩证统一的,教育蕴含在生活中,只有将生活和教育统筹协同,才能发挥教育实效。语文本身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文性学科,将生活教育思想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改变传统“以课讲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能打造新型教育范式,优化语文教学生态,打造高质量语文课堂。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探索了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将经验分享如下。
1 让生活美好点亮课堂,营造畅享型教学生态
何为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根發芽就是生活,生活源于生命[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生活中的亮点,激发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在课堂生根发芽,以点带面激发课堂氛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热爱生活,从课堂教学需求出发挖掘生活中的生命力,从学生生活环境出发营造生活性课堂。
例如:在《观潮》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同学们播放一段潮水的声音的音频,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现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心中的潮起潮落的样子。再为同学们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潮水与实际生活中的大潮进行对比,让他们自主发言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引人入胜的生活化情境创设有利于为后期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实践过程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学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主体。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落实“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时候,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让生活化的教学思想能够真正深入人心,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与语文课程文本沟通的重要
渠道。
2 让生活常识重燃课堂,打造课堂内外教学生态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中历史积累的东西和情感领悟都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针对小学生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较少的现状,将教育中的情感领悟统筹到课堂教学中去,重新点燃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
例如:借助央视《我爱记诗词》这项著名节目带给学生的震撼,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班内学生共同来组织一次相关的竞赛,以比赛积分获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还能够将教材中的课文或者课外读物中的故事来编写舞台剧,要求学生参与表演,以这样具有趣味性的形式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知识内容的
记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并非最终目的,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才是最终目标,而对此成果进行检验的重要途径便是实践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我们需要借助课外实践的途径,给予学生引导,让其走向生活,和实际相联系。
3 让生活情感激活课堂,搭建生活性教学生态
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生活中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同时要在教育中找出一般生活的联系。[3]”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将生活和教育看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挖掘生活中与教育相关的观点,将此种观点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源于生活性的教育观点是作用于教学的最高境界。善于将生活与教材教育重点和教学目标统筹起来是教育发挥作用的
前提。
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学生无法出门,我们利用线上教学软件给学生搜集整理了很多关于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学生观看之后再结合每天的新闻联播,整理记录自己在新闻中看到的医护人员先进事迹,并根据这些资料来写出一篇赞美医务人员的小作文,或者写一写自己疫情期间的生活状态与感想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生活情感把握,将生活中的情感和感情认知引入课堂,以文本信息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出发,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内涵。挖掘生活中情感的特殊意义,将这种意义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除此之外,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处理,借助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将生活实践等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也是有助于学生情感把握和情感升华的重要途径。
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文本教学生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生态性发展,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毛玉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学周刊,2020(18):65-66.
[2] 沈宁.引生活之源 促语文学习——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78+39.
[3] 蒲永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名师在线,2019(2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