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究胸腔镜手术(VAST)在时胸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心胸外科疾病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31例,实验组施行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施行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止痛药物使用量、疼痛评分、术后PEF和PEVI的引流量及实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留置胸管时间、卧床休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在胸心外科疾病治疗中,具有痛苦轻、创伤小、切口小及恢复较快的优点,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胸心外科疾病;临床诊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61-02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近些年不断发展起来的并应用于胸心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微创手术方式,目前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且其适应症的范围已不断拓宽[1]。本研究选取了62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疾病疾病患者,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所得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心胸外科疾病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31例。其中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为38-68岁,平均年龄为(55.5±2.8)岁,肺大疱切除12例,纵隔肿瘤7例,食肺挫裂伤修补6例,道癌切除6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为40-67岁,平均年龄为(56.5±3.6)岁,肺大疱切除11例,纵隔肿瘤9例,食肺挫裂伤修补6例,道癌切除5例。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间的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比较。
1.2 手术方法
实验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的方式插管并进行静脉复合麻醉。⑴肺大疱患者施行VATS术式,依据胸片及CT结果在腋中线处第5肋和第6肋之间行1cm大小的探查孔,通过探查孔置入胸腔镜,仔细查看肺部及胸腔内情况,依据探查结果选取离病灶较近的肋间进行第二个切口,使用卵圆钳将病变部位提起直至操作孔下,进行切割闭合,手术完成后通过镜孔留置胸管进行闭合式引流;⑵纵隔肿瘤患者的肿瘤直径为2-5cm时,借助胸腔镜对瘤体进行分离切除;⑶食道癌患者施行VATS食道游离以及清扫纵膈淋巴结,并配合患者上腹正中的切口以及颈部吻合手术治疗;⑷肺挫裂伤者采取健侧卧位,在腋中线处的第7肋间位置置入胸腔镜,操作口在腋前后线处的第3肋至第5肋之间进行,并将吸引器、冲洗器等器械置入其中,吸尽胸腔积血,进一步探查胸腔,避免出现遗漏,手术后在胸腔镜条件下进行缝合、修补出现的肺挫裂伤口,使用钛夹或者夹闭电凝胸壁出血点[2]。
对照组:首先进行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方式为复合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⑴肺大疱患者:在第5肋的前外侧进行切口,切口大小为15-20cm,背离阔肌前缘游,并使用拉钩向后轻拉,沿着前锯肌肌纤维所在方向进行钝性分离,在第4肋或第5肋间进入胸,在较大肺泡的基底部行8字或者水平褥式缝合,较小肺泡行电凝烧灼,使用胸膜高渗糖水固定灌注胸膜,然后置入胸管引流;⑵纵膈肿瘤患者:切口位于其前外侧、后外侧及胸骨正中,施行常规的肿瘤开胸切除术;⑶食道癌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方式麻醉,采取右卧侧位,于左胸的第6肋骨后外侧进行切口并进胸,切开膈肌使胃游离,接着切除食道后进行胃食道吻合术;⑷肺挫裂伤:患者采取健侧卧位,查看具体初学部位后确定手术切口,采取常规褥式进行缝合、修补,使用钛夹或者夹闭电凝胸壁出血点[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引流量并详细记录;于手术后的第5天使用疼痛量化评级表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手术后第7天使用袖珍肺功能仪对肺功能进行测定,并测定PEF及FEV1的实际值;记录患者胸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4]。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引流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哌替啶的药物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相较于常规开腹术胸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手术后引流量较少、疼痛也较轻;实验组患者的胸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及其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经过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的相对更快一些;另外,本研究还显示实验组患者的FEV1、PEF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胸腔镜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要更小一些,且手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更好。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发展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胸外科微创手术,主要具有以下适应症:食管病变,例如食管平滑肌瘤、贲门失弛症、食管憩室、食管癌等;胸膜疾病,如脓胸、胸腔积液、胸膜结节病等;纵隔肿瘤,例如纵隔囊肿、胸腺瘤、畸胎瘤等;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囊肿、肺良性肿瘤、肺癌、肺大泡、自发性气胸、弥漫性肺疾等[5,6]。本研究选取了62例胸外科疾病患者,对其施行了胸腔镜手术,并与传统的常规开胸术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胸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及其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這表明经过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的相对更快一些;实验组患者的引流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哌替啶的药物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相较于常规开腹术胸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手术后引流量较少、疼痛也较轻;另外,本研究还显示实验组患者的FEV1、PEF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胸腔镜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要更小一些,且手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更好。
综上所述,胸腔镜手术在心胸外科疾病治疗中具有手术切口小,疼痛感轻、出血量少等优点,该种微创手术疗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史永康.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01:115.
[2] 黄朝荣.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0,21:3519.
[3] 陈伟坚,李庆禄.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的临床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13,31:4-6+10.
[4] 何海权,林万里,陈颖,龚兰娟,谢锡浩.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急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03:218-219.
[5] 沈庆伟.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812-2813.
[6] 蓝玉华. 胸腔镜手术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03:262 -264.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胸心外科疾病;临床诊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61-02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近些年不断发展起来的并应用于胸心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微创手术方式,目前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且其适应症的范围已不断拓宽[1]。本研究选取了62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心胸外科疾病疾病患者,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所得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心胸外科疾病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31例。其中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为38-68岁,平均年龄为(55.5±2.8)岁,肺大疱切除12例,纵隔肿瘤7例,食肺挫裂伤修补6例,道癌切除6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为40-67岁,平均年龄为(56.5±3.6)岁,肺大疱切除11例,纵隔肿瘤9例,食肺挫裂伤修补6例,道癌切除5例。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间的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比较。
1.2 手术方法
实验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的方式插管并进行静脉复合麻醉。⑴肺大疱患者施行VATS术式,依据胸片及CT结果在腋中线处第5肋和第6肋之间行1cm大小的探查孔,通过探查孔置入胸腔镜,仔细查看肺部及胸腔内情况,依据探查结果选取离病灶较近的肋间进行第二个切口,使用卵圆钳将病变部位提起直至操作孔下,进行切割闭合,手术完成后通过镜孔留置胸管进行闭合式引流;⑵纵隔肿瘤患者的肿瘤直径为2-5cm时,借助胸腔镜对瘤体进行分离切除;⑶食道癌患者施行VATS食道游离以及清扫纵膈淋巴结,并配合患者上腹正中的切口以及颈部吻合手术治疗;⑷肺挫裂伤者采取健侧卧位,在腋中线处的第7肋间位置置入胸腔镜,操作口在腋前后线处的第3肋至第5肋之间进行,并将吸引器、冲洗器等器械置入其中,吸尽胸腔积血,进一步探查胸腔,避免出现遗漏,手术后在胸腔镜条件下进行缝合、修补出现的肺挫裂伤口,使用钛夹或者夹闭电凝胸壁出血点[2]。
对照组:首先进行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方式为复合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⑴肺大疱患者:在第5肋的前外侧进行切口,切口大小为15-20cm,背离阔肌前缘游,并使用拉钩向后轻拉,沿着前锯肌肌纤维所在方向进行钝性分离,在第4肋或第5肋间进入胸,在较大肺泡的基底部行8字或者水平褥式缝合,较小肺泡行电凝烧灼,使用胸膜高渗糖水固定灌注胸膜,然后置入胸管引流;⑵纵膈肿瘤患者:切口位于其前外侧、后外侧及胸骨正中,施行常规的肿瘤开胸切除术;⑶食道癌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方式麻醉,采取右卧侧位,于左胸的第6肋骨后外侧进行切口并进胸,切开膈肌使胃游离,接着切除食道后进行胃食道吻合术;⑷肺挫裂伤:患者采取健侧卧位,查看具体初学部位后确定手术切口,采取常规褥式进行缝合、修补,使用钛夹或者夹闭电凝胸壁出血点[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引流量并详细记录;于手术后的第5天使用疼痛量化评级表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手术后第7天使用袖珍肺功能仪对肺功能进行测定,并测定PEF及FEV1的实际值;记录患者胸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4]。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引流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哌替啶的药物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相较于常规开腹术胸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手术后引流量较少、疼痛也较轻;实验组患者的胸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及其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经过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的相对更快一些;另外,本研究还显示实验组患者的FEV1、PEF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胸腔镜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要更小一些,且手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更好。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发展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胸外科微创手术,主要具有以下适应症:食管病变,例如食管平滑肌瘤、贲门失弛症、食管憩室、食管癌等;胸膜疾病,如脓胸、胸腔积液、胸膜结节病等;纵隔肿瘤,例如纵隔囊肿、胸腺瘤、畸胎瘤等;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囊肿、肺良性肿瘤、肺癌、肺大泡、自发性气胸、弥漫性肺疾等[5,6]。本研究选取了62例胸外科疾病患者,对其施行了胸腔镜手术,并与传统的常规开胸术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胸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及其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這表明经过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的相对更快一些;实验组患者的引流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哌替啶的药物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相较于常规开腹术胸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手术后引流量较少、疼痛也较轻;另外,本研究还显示实验组患者的FEV1、PEF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胸腔镜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要更小一些,且手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更好。
综上所述,胸腔镜手术在心胸外科疾病治疗中具有手术切口小,疼痛感轻、出血量少等优点,该种微创手术疗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史永康.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01:115.
[2] 黄朝荣.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0,21:3519.
[3] 陈伟坚,李庆禄.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的临床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13,31:4-6+10.
[4] 何海权,林万里,陈颖,龚兰娟,谢锡浩.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急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03:218-219.
[5] 沈庆伟.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812-2813.
[6] 蓝玉华. 胸腔镜手术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03:262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