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往昔的记忆遗存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y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克明老师是我认识的历史同行中最值得谈起的人之一,而这个“之一”或许也可省略。他是江苏省历史教研员。这是个重要的工作,职能是组织和指导全省中学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其工作层级还有众多的市、县、区教研员和数量更多的历史教师,他则居于这个指导网络的中心。
  对他的本职工作,我了解不多,而对他的业余爱好至少是某方面的爱好,还是比较了解的。说起这个业余爱好,实则是他本职工作的延伸,脱不开历史的门庭。他的这一爱好是踏访古迹,在祖国众多的历史遗迹中寻觅传统文化的血脉。他这样寻寻觅觅踏访的动力来自对祖国历史文化深沉的爱。他在《寻古闲谭》一书中这样说:“中国这么大,历史这么悠久,总会或多或少留下些摄人心魄的印痕,引导笔者走入历史的深处。这印痕里,有良将的丹心,有文臣的执着,有名家的书香,有战场的悲歌,有仙人的传奇,有祠庙的巍峨。”
  对生活于这片土地的国人来说,了解祖国悠久历史的方法有多种:最主要的是读书,读历史古籍,也可读后人写的书;再者是观赏可移动的文物,主要在博物馆中进行;还有比较费力的是去实地考察,查访各种以古建筑为主的历史遗迹。克明老师最为爱好的是最后这种,访古寻幽,如同顾炎武所说的“行万里路”,这是与“读万卷书”一样浩繁的胜业。实地考察比读书要费力得多,其中有不少可以想见的辛苦。这在《寻古闲谭》中也有记述,他要去的地方,“绝大部分很荒僻,不是在僻静的山间,就是在遥远的山村,难走难找。许多时候,为了寻找一个细小的遗迹,笔者要花上一整天,原定计划因此常常无法完成。花费的不仅是精力和体力,还有宝贵的时间,笔者的休息日基本上都是在寻访中度过的。很多时候,为了赶时间,笔者常常饿着肚子跋山涉水。但不管多么辛苦,笔者始终坚守这样一条编写的原则: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并留下照片的地方不写。考察途中,尽量不找导游讲解,笃信一颗虔诚的心,便是自己最好的导游。唯有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并将实景照片奉献给读者。”
  由上文的叙述可见,他为自己探访历史下了天大的愿力,虔敬地行走在路途,用探求的眼光凝視前人留下的点点印痕。不过,在寻访途中他也获得了无穷的欢悦。“寻踪的感觉就像读到一本好书,让人割舍不下。寻踪的体验让人觉得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几行字句,而是能够体验和感知的。许多不起眼的遗迹,在笔者看来,就是一个奇景,就是一段生动历史的再现。”“纸上得来终觉浅”,实物实景可以带来真切的感受。当然这并非贬低文字,学习历史本来就门径多多,而且克明老师在踏访前还做足了案头功夫,将文字描述与实地考察有机结合,践履着学者们所说的“二重证据”。
  有着教育癖好的克明老师没有将寻访的欢悦满足于自乐,而是下笔成文让大家可以众乐。继前两年他写的《历史寻踪》问世后,最近他又写了《寻古闲谭》,内容也有变化,增加了“闲话说仙事”一编,写到嫦娥、八仙,虽是神话仙境,但附会在人间也有踪迹,读来趣味多多。尽管两本书的内容有些变化,“但编写的宗旨却始终如一,即选择那些重要但被人们日益忽视的历史内容,选择那些曾经兴盛但逐渐消亡的历史遗存,选择那些最具中国传统特色,但被悄悄淡忘的历史经典”。书中有许多作者实拍的照片做插图,图文并茂,奉献给读者的是一本有看头又养眼的读物。现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出版图书种类最多的国家,还有无数的电子读物可供选择,所以在当今读书已是一件难以抉择的事。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向读者推荐《寻古闲谭》,理由有几点:首先,这是作者倾心撰著的一本好书;其次,书中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祖国的文化血脉;再次,从实际角度看也有用处,比如外出旅游,可以用它做高级的游览指南;最后,该书还有打发时光(killing time,英文“杀时间”)的妙用,既能广见识,也可自怡悦,长夜漫漫,与有的消遣比,读克明老师的书应该更加有益。
  上面说了些近乎广告的话,文章结尾最好有些总结的文字。由克明老师的新作《寻古闲谭》可以得到几点启示:一是人一生最好能有点爱好。古人云:“不为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的确如此,人若没有爱好,生活就会少了情趣。二是爱好最好是有益的爱好,或对人类知识总量的增加有益,或对人世的和谐安康有益。三是爱好能与自己的工作有关则更好,这可使日常工作与业余生活浑然一体,人们也就会更热爱自己的职业。克明老师的爱好与这几点相符,故而我向大家推荐他的这种生活方式。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彭安玉
其他文献
反贫困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责任。实施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大创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战略中关于扶贫工作的新思维、新思路。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规模扶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腾飞,中国的贫困现象逐步得到改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在经济发达地区,贫困现象表现出与以往以及其他地区不同的新特点,这对扶贫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经济发达地区贫困现象的新特点  经
期刊
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顺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发展大趋势,无锡市惠山区自2015年起确立了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突围的发展战略,加快信息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成立了江苏省首个智能制造服务联盟,并出台了一系列助推政策。2017年提出打造全市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计划到2020年全面创建国家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智能制造型企业对全区经济贡献度超过90%。  一、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初见
期刊
宿迁市宿豫区虽然是区级建制,但管辖区域、人口结构还是以乡村为主,乡村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到全区的81%和77.8%,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对突出。近年来,宿豫区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抓手,以约占全区1/10面积和人口的近郊区域为重点,规划建设十万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核心区,系统谋划、融合推进,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催化带动,实现了产业集聚、生态文明、富民强村、居住环境提升等多方共赢,初步探索出一条产业
期刊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业创新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江苏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截至2017年,江苏全省民营企业累计达259万户,占企业总数的89%。实现增加值58326.
期刊
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是大力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地经营流转意义重大,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科学流转、有序流转,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赢。鉴于此,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4期乡镇长培训班学员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13个乡镇的调研,总结了所调研乡镇土地经营流转的进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江苏土地经营流转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江苏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的进展情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15期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课题组对省内部分乡村建设新乡贤文化、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探索实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一、新乡贤文化的时代内涵与新乡贤主要群体  “乡贤”一词在《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乡里德行高尚的人。从
期刊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于2017年7月26日至27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也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各级国有企业党组织应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
期刊
小时候看一些古代小说,比如《三国演义》、《封神榜》之类,一到玄妙之处,老祖宗一般都会祭出“昨日夜观星象”的经典说辞。于是我们在由衷地佩服古人之余,也增添了对头顶上这片神秘星空的向往和憧憬,仰望星空,希望自己也能看出个天下兴亡、国家气数什么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夜空变得越来越明亮(不是指星星越来越亮,而是霓虹灯),我们抬头看天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如果你还没有忘记夜空中璀璨的群星曾经带给你的震
期刊
经济功能园区是非公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非公企业)高度集聚的区域,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不仅可以有效保证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落实,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南京新城科技园于2003年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核心区面积4平方公里,园区内非公企业共1500多家。新城科技园主导产业是文化创意、移动互联,先后被授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