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心理健康的关键或核心是情绪的健康,儿童的情绪、情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困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本文通过案例呈现,探究学生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提出情绪管理策略,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关键词] 情绪管理;案例诊断;辅导策略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自主发展”部分指出“健全人格”的具体表现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那么,如何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一、案例呈现
小昕是我们班来自台湾地区的学生。二年级转学过来一段时间后,小昕慢慢地在情绪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天下午放学,小昕的妈妈在校门口叫住了我:“老师,想和您沟通一下小昕最近在家的情况。她一看书、一做短文阅读就说头疼,一看到字多就说头晕,看到的字的位置和字实际所在的位置不同,这个孩子是不是有阅读障碍啊?我要不要带她去医院做个检查?”一天收作业时,小组长跑到办公室找我:“老师,小昕又哭了。”我来到小昕身边,原来要求订正的作业她还没有订正好,看上去特别紧张。将小昕最近的在校表现与她妈妈反映的情况联系在一起,我想,小昕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扰,而自己又無法解决。
二、原因探究及情绪管理策略
积极心理学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决定人们的幸福感”。为了弄清楚小昕为何会有此种种表现,我控制住想批评她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情绪,我要找到她认为事情糟糕至极的想法,要尽快找到她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那怎么走进小昕的内心世界,让她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坚持观察小昕的行为表现,采取家访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在校园里找到一个只属于我和小昕的“秘密基地”,让这个“秘密基地”给小昕一定的安全感,缓解她的紧张与不安情绪,先让她愿意说。接着,在每次聊天过程中逐步帮助小昕学会表达情绪、正确认识情绪、合理调节情绪,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对话,并在每次谈话后,及时与小昕的家长反馈沟通情况,最后再观察每次聊天后小昕的转变。
1.情绪会“说话”——表达情绪
小昕爱画画,我便先从她的爱好聊起。在聊的过程中,小昕慢慢说道:“学习对我喜欢的画画没有什么帮助。学习没意思,我对学习没兴趣。我每天都觉得特别紧张。”由于小昕刚转学,环境、学习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开始可能不能适应。为了让小昕尽快适应新环境,能跟上学习进度,父母在开学前给她报了许多辅导班,她“填鸭式”地学习了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等内容。转学前,她没有学过拼音,不会写简体字,看的书从繁体字过渡到简体字,课程的难度也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短时间内的“恶补”与“转变”,让她面对着繁重的课业压力,觉得特别累,成绩比较差,变成了“学困生”。很多题不会做,课上也就更不想听了,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小昕听到了情绪“所说的话”。幸运的是,我打开了她心里紧闭的一个“黑暗世界”的大门,听到了她的情绪里满是紧张、焦虑,被消极情绪所占满。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让小昕了解不善于调节消极情绪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就是会感到身体不舒服,有时候会觉得喘不上气。其次,学习效率低,跟不上学习进度。第三,和朋友交流变得越来越少,没有好朋友可以一起玩耍。对于小昕母亲,需要她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适度调整对小昕的学习要求及成绩期待,让小昕能够喘口气。
2.与情绪“对话”——认识情绪
小昕说只有抱着陪伴她一起入睡的“兔子”时才觉得放松。于是,我便让她把“兔子”带来,陪她一起来我们的“秘密基地”,这次小昕比上次更放松了,我们从她的“兔子”聊起。
这只“兔子”已经陪伴她五年了,去哪里她都会带着,有“兔子”在就睡得香。她在沙发上抱着心爱的“兔子”,和我说起了她在台湾的生活。她说以前有时妈妈回到南京办事,会有较长时间不在自己的身边,特别想念的时候见不到,就会看着窗户外面哭,感到很孤独,说着说着小昕哭了出来。后来父母离异,她便随母亲生活。她还说在以前的学校里遇到过校园欺凌,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感到害怕。“你和妈妈说过这些事吗?”“有的说了,有的没说。”“无论是恐惧、害怕,还是觉得孤单,这都是我们遇到这些事情时的正常反应,是我们遇到不同的事情时会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原来这些恐惧、孤单、不安的消极情绪已经在小昕的心里这么久了,难怪她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缺乏安全感。这次聊天结束后,我与小昕妈妈交流,希望她尽可能地在精神上、心理上多关心孩子,让缺乏安全感、缺失父爱的小昕能够更多地感受到温暖的母爱。
3.同情绪“和解”——调节情绪
第三次聊天,我让小昕想一想消极情绪如果一直在心里会怎样。“不开心。”“那你会怎么做?”“有时候我会画画,有时候我会找到我在台湾最喜欢的姐姐送给我的那本故事书看一看。”原来,小昕也不是看什么书都会头晕。只是她喜欢看图多字少的书,看到字多的书觉得难,有的字不认识就不想读了,觉得自己读不懂。小昕并不是有“阅读障碍”,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后来,我和小昕一起读她最喜欢的绘本故事《最美的礼物》,一起看插图聊感受。她说她最喜欢的一句话:人的美丽必须从他的眼中找到,因为这才是他的心灵之窗与爱心之房。“其实,当我们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当你感到高兴、快乐时可以与家人、好朋友说一说,如果不开心,你也可以和他们说,或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把消极情绪赶走。我们可以试一试。”经过一次次聊天,小昕有了积极的改变。
三、效果反馈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这几次的秘密分享后,我发现小昕之前持续性消极情绪的情况有所转变。她的积极情绪逐渐增加:课间时,她有时会参与到同学的游戏中,和同学相处变得融洽,有时也会来到我的身边说说同学之间发生的搞笑的事情。在学习上,主动学习的愿望变得强烈了,课上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整个人看上去像一朵向阳而生的向日葵,嘴角上扬,脸上挂着微笑。
作为班主任,应留心观察每位学生,感知学生的情绪变化,有耐心地培养儿童健康的情绪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让孩子们都能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拥有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侯瑞鹤,俞国良.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2]李竹平.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J].教育视界,2018(07)
[3]王荣欣.谈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教育现代化,2016(38).
[关键词] 情绪管理;案例诊断;辅导策略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自主发展”部分指出“健全人格”的具体表现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那么,如何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一、案例呈现
小昕是我们班来自台湾地区的学生。二年级转学过来一段时间后,小昕慢慢地在情绪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天下午放学,小昕的妈妈在校门口叫住了我:“老师,想和您沟通一下小昕最近在家的情况。她一看书、一做短文阅读就说头疼,一看到字多就说头晕,看到的字的位置和字实际所在的位置不同,这个孩子是不是有阅读障碍啊?我要不要带她去医院做个检查?”一天收作业时,小组长跑到办公室找我:“老师,小昕又哭了。”我来到小昕身边,原来要求订正的作业她还没有订正好,看上去特别紧张。将小昕最近的在校表现与她妈妈反映的情况联系在一起,我想,小昕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扰,而自己又無法解决。
二、原因探究及情绪管理策略
积极心理学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决定人们的幸福感”。为了弄清楚小昕为何会有此种种表现,我控制住想批评她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情绪,我要找到她认为事情糟糕至极的想法,要尽快找到她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那怎么走进小昕的内心世界,让她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坚持观察小昕的行为表现,采取家访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在校园里找到一个只属于我和小昕的“秘密基地”,让这个“秘密基地”给小昕一定的安全感,缓解她的紧张与不安情绪,先让她愿意说。接着,在每次聊天过程中逐步帮助小昕学会表达情绪、正确认识情绪、合理调节情绪,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对话,并在每次谈话后,及时与小昕的家长反馈沟通情况,最后再观察每次聊天后小昕的转变。
1.情绪会“说话”——表达情绪
小昕爱画画,我便先从她的爱好聊起。在聊的过程中,小昕慢慢说道:“学习对我喜欢的画画没有什么帮助。学习没意思,我对学习没兴趣。我每天都觉得特别紧张。”由于小昕刚转学,环境、学习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开始可能不能适应。为了让小昕尽快适应新环境,能跟上学习进度,父母在开学前给她报了许多辅导班,她“填鸭式”地学习了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等内容。转学前,她没有学过拼音,不会写简体字,看的书从繁体字过渡到简体字,课程的难度也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短时间内的“恶补”与“转变”,让她面对着繁重的课业压力,觉得特别累,成绩比较差,变成了“学困生”。很多题不会做,课上也就更不想听了,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小昕听到了情绪“所说的话”。幸运的是,我打开了她心里紧闭的一个“黑暗世界”的大门,听到了她的情绪里满是紧张、焦虑,被消极情绪所占满。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让小昕了解不善于调节消极情绪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就是会感到身体不舒服,有时候会觉得喘不上气。其次,学习效率低,跟不上学习进度。第三,和朋友交流变得越来越少,没有好朋友可以一起玩耍。对于小昕母亲,需要她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适度调整对小昕的学习要求及成绩期待,让小昕能够喘口气。
2.与情绪“对话”——认识情绪
小昕说只有抱着陪伴她一起入睡的“兔子”时才觉得放松。于是,我便让她把“兔子”带来,陪她一起来我们的“秘密基地”,这次小昕比上次更放松了,我们从她的“兔子”聊起。
这只“兔子”已经陪伴她五年了,去哪里她都会带着,有“兔子”在就睡得香。她在沙发上抱着心爱的“兔子”,和我说起了她在台湾的生活。她说以前有时妈妈回到南京办事,会有较长时间不在自己的身边,特别想念的时候见不到,就会看着窗户外面哭,感到很孤独,说着说着小昕哭了出来。后来父母离异,她便随母亲生活。她还说在以前的学校里遇到过校园欺凌,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感到害怕。“你和妈妈说过这些事吗?”“有的说了,有的没说。”“无论是恐惧、害怕,还是觉得孤单,这都是我们遇到这些事情时的正常反应,是我们遇到不同的事情时会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原来这些恐惧、孤单、不安的消极情绪已经在小昕的心里这么久了,难怪她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缺乏安全感。这次聊天结束后,我与小昕妈妈交流,希望她尽可能地在精神上、心理上多关心孩子,让缺乏安全感、缺失父爱的小昕能够更多地感受到温暖的母爱。
3.同情绪“和解”——调节情绪
第三次聊天,我让小昕想一想消极情绪如果一直在心里会怎样。“不开心。”“那你会怎么做?”“有时候我会画画,有时候我会找到我在台湾最喜欢的姐姐送给我的那本故事书看一看。”原来,小昕也不是看什么书都会头晕。只是她喜欢看图多字少的书,看到字多的书觉得难,有的字不认识就不想读了,觉得自己读不懂。小昕并不是有“阅读障碍”,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后来,我和小昕一起读她最喜欢的绘本故事《最美的礼物》,一起看插图聊感受。她说她最喜欢的一句话:人的美丽必须从他的眼中找到,因为这才是他的心灵之窗与爱心之房。“其实,当我们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当你感到高兴、快乐时可以与家人、好朋友说一说,如果不开心,你也可以和他们说,或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把消极情绪赶走。我们可以试一试。”经过一次次聊天,小昕有了积极的改变。
三、效果反馈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这几次的秘密分享后,我发现小昕之前持续性消极情绪的情况有所转变。她的积极情绪逐渐增加:课间时,她有时会参与到同学的游戏中,和同学相处变得融洽,有时也会来到我的身边说说同学之间发生的搞笑的事情。在学习上,主动学习的愿望变得强烈了,课上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整个人看上去像一朵向阳而生的向日葵,嘴角上扬,脸上挂着微笑。
作为班主任,应留心观察每位学生,感知学生的情绪变化,有耐心地培养儿童健康的情绪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让孩子们都能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拥有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侯瑞鹤,俞国良.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2]李竹平.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J].教育视界,2018(07)
[3]王荣欣.谈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教育现代化,2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