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拓展,缘何失色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量的拓展,适量的文学、文化、写作等方面的引领,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我们的拓展必须建立在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准确把握之上。然而,有的教师忽略语文课程特点、i学段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等,课堂上为拓展而拓展,出现的问题并不鲜见,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一、 “本末倒置”式拓展,节外生枝
  《有趣的发现》(苏教版二上)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达尔文的老年黑白半身像(画面上的达尔文一脸白须、一袭黑袍)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达尔文!(生议论纷纷)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达尔文?
  生:(笑)老师,达尔文是大光头,有点像光头强呢!
  (其余学生纷纷附和,有的窃窃私语)
  生:看看,他多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师呀,给他一把扫帚,肯定会飞起来…
  生:咦,与书上的不一样,他是白头发,书上是黄头发。
  …………
  [思考]教师显然对这幅画像出示后,引发学生如此的热议始料不及,有些手足无措,只好快速带过,进入生词的学习环节。可二年级的学生们,还沉浸在对达尔文光头长须的热议中,迟迟难以集中注意力。此处,教师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发表对达尔文的看法,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认知和心理上还很不成熟,加上学生对达尔文的生平、成就几乎没有了解,因此,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难免会围绕他的外貌展开讨论了。这样的交流,学生从中不能获得对文本学习有效的帮助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此处达尔文的资料拓展中,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到,课文中没有一句是关于达尔文的外貌描写的,他的长相如何,与文本中故事的发生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教师课前拓展的图片所蕴含的信息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几乎没有关联。这位教师为拓展而拓展,机械、盲目地拓展,出示的图片带来了负面效果。
  【策略】“培元固本”式拓展,紧扣学科、文本特点。本著为了辅助学生理解文本中主人公的精神,可以以文字或图文形式,讲述一些关于达尔文热爱生物研究的小故事,可以用录音、视频的形式播放小故事,也可以让学生默读,关键是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能激发学生了解达尔文的兴趣和亲近文本的欲望。这样,既可为下文学生理解文本做好铺垫,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倾听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二、 “空洞笼统”式拓展,读写难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苏教版五上)
  [片段一]
  师:高尔基的儿子会怎么给爸爸写回信呢?
  生:他会这样写:爸爸,我一定会记住您的教诲,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生:爸爸,在学校,我会帮助老师发本子,给别人带来美好的东西。
  ……
  师:还有其他要写的吗?
  生:爸爸,在小区里,我会帮助邻居奶奶扔垃圾。
  师:(有些无奈)那你们写吧,注意信的格式呀。
  [片段二]
  师:那时在没有手机、电话、网络的情况下,写信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回信,首先要了解爸爸最想知道什么?好让爸爸放心。(板书:爸爸最关注的)
  生:(思索)儿子和妈妈的生活、学习、工作近况呀。
  生:爸爸最想知道自己的信对儿子有用吗?
  师:对呀,可以把爸爸最关注的内容作为信的开头。
  师:接着,儿子会关注些什么,问爸爸哪些问题?(板书:自己最关注的)
  生:爸爸的病怎么样了?
  生:爸爸什么时候能回家?
  生:岛上的人们喜欢我种的花吗?
  师:儿子还会在信中表达对爸爸的什么情感和心愿呢?(板书:表达情感和心愿)
  生:感谢爸爸,送给自己“美好的东西”, 不是名贵的手表,也不是华丽昂贵的衣物,而是让自己受益一生的做人的道理,这是一份最好的成长礼物。
  生:希望爸爸早日康复的心愿。
  师:千里迢迢之外,爸爸除了关心儿子和妻子的近况,联系文中爸爸信的内容,再想一想,爸爸最关注的是哪一点呢?
  生:爸爸信里讲的做人的道理,会不会影响到儿子?儿子会听他的话吗?
  生:告诉爸爸,他的教诲一定会铭记在儿的心上。
  师:这也是一种表态。(板书:表态)
  (师小结板书,学生明确回信写法)
  【思考】这是两位教师在同时执教这一课时的两个教学片段。在学完课文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将课后第4题练习: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作为课堂接近尾声时的拓展延伸环节。文中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虽然看似浅显,实则耐人寻味且深沉隽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重点。两位教师都出示了一张信纸,有称呼、问候语、署名、日期。但在拓展环节,两位教师的方法截然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策略】“具体可感”式拓展,言之有物且读写融合。究其原因,“片段”一中的教师,缺乏拓展的技巧,教师的引导语言很空洞,缺乏层次和具体的指向性,所以学生在写作时也很空洞,有的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全部围绕结尾句进行思想说教。这样写的信,其实只是对文章结尾理解的深化,从“语用”层面来看,言之无物,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可以像“片段二”中的那位教师那样,要挖掘文本语言背后的的奥秘,发现文章结尾及课后习题的“隐秘”,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想象,链接到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方式、方法也很“给力”,化“笼统”为“具体”,学生言之有物。这样,就能使课内与课外、读与写巧妙融合,使学生的言语水平不再“原地徘徊”。
  教师对文本资源的开发,要以教材和学生为本,以“学”定拓,使拓展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运用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又跳出教材,使小语教学的拓展恰到好处。
  (作者单位:淮安市清河区教研室)
其他文献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devices, the mobile wireless network(MW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our
一、 复习,感悟内容  1. 读题,谁能联系课题简要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2. 课件出示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依依惜别  令人敬仰 誉满天下 暂时分别 永世不绝  伫立江边 凝视远方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文中这些词语还会读吗?大家一起来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一边读一边记。  3. 谁能用“依依惜别、脍炙人口”这两个词语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经广播电视部批准的县办电视试点台——江津电视台,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走出了一条县办电视事业的新路。去年七月以来,该台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拥有知识的人也逐渐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经济重要性在不断提高,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建立在高科技和
作为一项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活动,创业大赛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它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之一。1999年我国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
期刊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生何处不相逢  盛唐诗人中,除李白、杜甫和王维、孟浩然之外,高适、岑参也是并称的。两人生活在同一时期,皆因边塞诗而著名。他们的诗作笔力雄浑,气势奔放。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董大,可能是唐
在课堂中,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一、 关注学习兴趣,童趣评价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隐去情境图的带拼音的词语)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或水果,挑一个拼给大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