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戏曲在12世纪才形成完整形态,走向成熟,经800多年推陈出新、繁荣发展至今。近年来,随着戏曲观众群落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戏曲艺术日益冷落,多数戏曲剧种剧团面临着负担沉重,生存艰难;人才流失,后继无人;剧种锐减,失传严重;获奖剧目备受冷落等困境。通过创新戏曲的发展机制,制定扶持戏曲的发展政策,营造戏曲发展的氛围,戏曲才会发展,就有出路。
  关键词:戏曲形成;困境原因;创新发展
  一、中国戏曲发展概述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一同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在12世纪才形成完整形态,走向成熟。经800多年推陈出新、繁荣发展至今,300多个戏曲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至今仍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演,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衰的艺术感染力。运用歌舞形式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宋代的南戏和元代的杂剧,在不断吸收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姊妹艺术的基础上,相互兼容,最终形成了以唱、做、念、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其音乐性的对话“唱”、“念”舞蹈化的动作“做”、“打”和舞台时空的虚拟性,表演的程式化,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二、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戏曲形成于何时,也历来存在较大分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艺术,它的发展、孕育、萌芽有一个缓慢过程,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戏曲的酝酿和萌芽时期。唐代出现了小型歌舞剧、说白等剧种,且出现了剧作家,并出现了两种稳定脚色,这些都使戏曲的独立性愈发明显。因此,可以认为唐代是中国戏曲的发端。到了宋金,出现了专供演戏的瓦子、勾栏,出现了以编剧为职业的“才人”和专供演出的杂剧本子,并有了固定的演出体制,戏曲脚色已发展到五人,还出现了大量的宋杂剧和金院本,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完全以表演故事情节为主的温州杂剧(亦称“南戏”),这些都是戏曲形成的标志。因此,认为戏曲形成于宋金当是较为合理的。
  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进入成熟时期。元代大批文人走出书斋参与杂剧创作,大大扩展了戏曲专业创作队伍。在形式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来安排故事情节,情节不够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元杂剧运用了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北曲,为戏曲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唱、科、白组成了元杂剧的舞台演出,无论从民间勾栏的盛况、演员的演技和道具的运用等方面看,都比宋代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角色由宋杂剧的净末转为旦末,极大提高了元杂剧的表现能力。据钟嗣成的《录鬼簿》所载,元代杂剧作家有110多人,作品有500多种,流传到今天的还有130余种。在元杂剧中既有宫廷的政治斗争,也有激烈的军事冲突,还有一般平民的家庭纠纷等等,勾出了一幅元代社会总体图画。无论从结构的安排、题材的开掘、形象的塑造,还是代言的形式、音乐的运用、体制的确定等方面,元杂剧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明清是我国戏曲的发展时期。明传奇在创新和发展上继承了南戏的艺术形式,如将剧情发展的段落分为“出”,每本传奇一般在二十出以上,六十出以下;剧本大都分上下两本(卷),且每出戏结尾处,都有下场诗。脚色由南戏的七色,增为十色;曲牌也有所丰富。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传奇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明杂剧在形式上较之元杂剧有了较大变化,如折数不限、曲调不限、主唱不限等,因此明杂剧又称南杂剧,与北杂剧(元杂剧)相区别。但明杂剧在内容上,很少有元杂剧那种具有强烈战斗性和现实主义的作品。到了清末,清杂剧已成余响尾声。
  三、当前戏曲的困境与原因
  各地多数戏曲剧种剧团面临着主要困境:一是负担沉重,生存艰难。戏曲院团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政府财政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许多院团经费紧张,难以改善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生活条件,创排新戏更是力不从心,县级剧团80%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二是人才流失,后继无人。戏曲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招生困难。当前剧团又拿不出钱支付培训费,艺术院校培养地方曲艺人才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艺术人才青黄不接,支撑局面的主要是靠40岁以上的老演员。他们工作辛苦劳累,工环境差,生活待遇低,不少演职人员另谋出路。三是剧种锐减,失传严重。我国戏曲剧种从50年代统计的368个,再到2005年的267个,已有101个剧种在50年间变成历史!五是获奖剧目备受冷落。许多投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备受冷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究其原因:第一、剧种的发展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二,剧种宣传不够。第三、剧团体制不完善。
  四、戏曲发展的前景出路
  1.创新戏曲的发展机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大对地方戏曲的改革力度,切实把戏曲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加以发展。一方面要发动和鼓励热爱戏曲的企业和企业家,参与院团的改革,把院团的经营机制搞活。另一方面要鼓励院团与企业、知名品牌联姻,充分发挥明星效应和戏曲经纪人的作用,把院团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戏曲的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将戏曲纳入基础教育,从小培养戏曲观众。加强戏曲院团与大学的联系和合作。
  2.制定扶持戏曲的发展政策。戏曲的发展与振兴,必须制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和扶持戏曲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是把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的舞台艺术通过录像、录音精心记录保存起来。建议设立地方戏保护发展研究基金,用于启动和推进地方戏剧目挖掘和整理加工,继承下来。二是发展政策。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地方戏曲发展基金,重视资助地方戏曲的剧目生产、演出补贴、人才培养及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奖励等。加大重点剧目的投入,对重点艺术产品可以推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的办法。实行演出补贴,在确定剧团演出场次后,政府每场给予适当补贴,以激活演出市场,鼓励剧团面向农村、面向基层。
  3.营造戏曲发展的氛围。很多人不了解戏曲,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不够。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上开辟戏曲栏目,大力宣传戏曲,大力宣传戏曲的知名艺术家和他们的戏曲人生。要充实地方文化网站中有关地方戏曲的内容,详细介绍各曲种、唱段及演员,提供名段视频点播,为地方戏曲发展创造良好氛围,扩大剧种的影响力和培养新的观众群体。
  4.商业化是戏剧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中国戏剧要繁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商业化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先进性的表现。戏剧作为一种拥有广泛接受者的载体,应适应信息时代商业的需求,商业会使整个中国戏剧走向复兴。中国的戏剧如果要发展必须要以戏剧的改革为先,从大众化到商业化再到青年化,而这种改革不是表层的某个剧目的宣传,应是兼顾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体系重构。这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但也是百年中国戏剧获得复兴的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涂抹的勾当rn不记得是哪一天,整理旧书时,无意间发现了三十年前的一封信,岁月清洗了字迹,但信的大意还能辨别,"寄来的画稿收到,知道你是一位酷爱美术的少年,苦于无人指导和不
摘 要:“女性他者”是西蒙娜·德·波伏娃提出的观点,她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女人一贯被视为男人的“身外之物”,男性在把自己确立为自我主体的过程中给予女性一种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即“女人是他者”。许地山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在面对残缺的人生,在被“他者”的命运面前表达出不一样的处世态度。  关键词:许地山;女性他者;独立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著名的女权主义运动者,在其著作《第二性》中提出了“女性他者”
“《爱弥儿:论教育》,乃卢梭笔下的第一部小说体教育专著,写于1757年,出版于1762年5月。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以其自然教育观为基础,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
本文通过追溯音义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目的和对象,分析音义学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意义。从林语堂中诗英译的翻译实践出发,分析了语音意义传递的几种最主要的形式,验证音义学指
“叭叭砰,叭叭叭……”南温寨的半夜突然响起了连串的鞭炮声.不用说,那是某家的小伙子把意中人“偷”到家了.rn媒婆芭丙①还没有睡觉,正坐在火塘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伴拉家
摘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具备不同的媒介特点和优势,在他们生存的时代曾各自起到主导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同媒介对应各异的社会形态,他们各自的特点导致社会的变迁。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表现出了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即时性、平等性、个性化、交互性等特点,在政治传播的过程中开始发挥新的功效。伴随政治传播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政治传播重要手段的媒介与政治传播学的关系及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变得日益
摘 要:蹇先艾是中国现当代的一位重要作家,但他的名气在很长时间内都不是很大,随着出名作家的过度研究,学者开始转向蹇先艾,目前对蹇先艾的研究已经小有成就,学者钱理群、刘丽、曾庆瑞等从不同角度对蹇先艾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予了较高评价,无论是文学史著或是学术论文都曾对蹇先艾进行研究,2016年是蹇先艾诞辰110周年,有必要对这些研究做一个概述。  关键词:蹇先艾;乡土文学;蹇先艾研究;不
南普荒原是一片真正远离人寰的荒野。不知何时,从南非开普敦到好望角的汽车开始无情地从上面碾了过去,一条公路把荒原分成了两半。大地做出了恶梦,飞禽与走兽失去了安宁,一
时间的处所rn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有着一种时隐时现的渺远而宁静的理想之地.它也许就是一座座云雾缭绕的群山.如果这座山与您的一些人生经验或是生存环境相联系的话,那么,
目的:探究老年病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