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析急诊内科胸痛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丹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1日-10月24日收治的83例胸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83例胸痛患者,67例患者均行急诊PCI术,占80.72%,且术后转入病房,10例患者转院,自动放弃出院或当地医院患者6例。结论 造成患者胸痛的原因有很多,且原因也很复杂,以心源性胸痛最多,医师要加强对其的临床诊断,进一步提高救治的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 急诊内科 胸痛 临床诊疗
【中图分类号】 R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0055-01
本文笔者通过对本院2014年4月1日-10月24日收治的83例胸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丹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1日-10月24日收治的83例胸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8例,女性25例,年龄34-86岁,平均年龄为(59.5±3.9)岁,所有患者经胸片、心电图等初步检查,均为心源性胸痛,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其中急性下壁、前壁、右室心梗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1例;急性下壁心梗3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梗1例;急性前壁心梗1例。本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做全面的常规检查。辅助检查: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相关的检查,例如X线检查、B超检查和心肌酶学检查等,并进行CT影像检查,注意所有胸痛的患者的救治与检查要同步进行,根据胸痛特征,合理救治,且必须正确、可靠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诊断工作。
1.2.1 病情评估
对于胸痛的患者要快速的进行分类、危险分层、准确评估。尽可能的减少延误治疗。
1.2.2 急救方案
准备好急救设备,例如心肺复苏设备、心电图仪、血液、血氧等设备,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应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诊断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1.2.3 急救措施
①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建立好静脉通道,②医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例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患者一定的药物治疗,例如抗栓药物、镇静止痛剂、硝酸酯类等等。进一步为急诊内科的介入治疗做好准备。③如果在救治的过程中,患者心脏骤停,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④本组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患者胸痛症状明显,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大,具有急诊PCI指征,均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本组患者术前给予氯吡格雷口服和阿司匹林嚼服,剂量各为300mg,并抽血检查、碘剂皮试以及建立左肢静脉通道后,送入导管室。首先在股动脉或者右桡动脉为患者进行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找出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注意选择的支架适宜,长度可以将靶病变完全覆盖,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和功能恢复。注意术中经动脉鞘管注射肝素剂量为(3000~10000)u。最后压迫止血后进行加压包扎。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条绿色通道,能够有效的提高救治危重患者的几率。同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也能够将低患者病死率。
2 结果
本组83例胸痛患者,均为心源性胸痛,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其中急性下壁、前壁、右室心梗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1例;急性下壁心梗3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梗1例;急性前壁心梗1例;67例患者均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占80.72%,且术后转入病房,10例患者转院,自动放弃出院或当地医院患者6例。
3 讨论
在急诊内科中,胸痛是常见的急症,临床医师的准确诊断和处理方法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救治成功的第一步,为救治成功打下基础。胸痛是临床急诊内科中常见的一種急症病,其发病因素复杂,很多因素均可以引起胸痛,患者发病的因素中,可能是单一的因素,也可能是综合性的因素。胸痛一般起病急骤,病死率较高,此种病症多见于临床内科,特别是此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使医师对患者的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在诊疗时,方法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死亡。因此,临床上医师要提高对胸痛的诊断,将其作为研究重点,加强正确处理,防止误诊和漏诊。同时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4]。
通常情况下,胸痛患者的病情差异较大,且治疗后期预后效果与患者的疼痛也是相互平行的,医师对于急性胸痛的诊断与患者疾病史、疼痛的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有着直接的关系[5]。因此,医师需要加强对相关疾病的了解和治疗方法。自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师需要在10min内完成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在20分钟后作出正确的诊断,并结合患者的心电图、心脏标记物以及常规检查的结果最后进行确诊,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潜在的危险性[6]。本文通过研究表明,本组83例胸痛患者,均为心源性胸痛,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其中急性下壁、前壁、右室心梗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1例;急性下壁心梗3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梗1例;急性前壁心梗1例;67例患者均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占80.72%,且术后转入病房,10例患者转院,自动放弃出院或当地医院患者6例。由此可见,医师对于急诊胸痛患者的合理正确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所有患者均诊断均为心源性胸痛,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的胸痛主要为胸骨后压窄性疼痛,且剧烈疼痛,时间持续较长,还伴有出冷汗、烦躁、发热、呼吸困难且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发病人群主要为年龄较大者,常常伴有频死感,为患者听诊,声音低钝,患者也可以做心电图检查。但有少数患者的胸痛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不相符,如无痛性心肌梗死,如不注意,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此外,心肌梗死早期可能尚未出现典型心电图改变,所以对于一些临床症状疑似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即使心电图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要随时复查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以防止漏诊。心肌梗死合并阵发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等均可掩盖梗死图形,应注意与心律失常发生前后的心电图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采用保守疗法,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在精神上、经济上以及人力上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且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死亡率较高,达到30%;随着溶栓治疗方法的发展,大多医师为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较常规治疗降低了20%左右,不过,此种治疗方式也存在着不足知足,患者在溶栓治疗后血管的再通率下降,仅达60%左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普遍应用与临床,在急诊内科通过急诊介入治疗,又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其在4%以下,采取介入技术的优势在于患者术后恢复快,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8]。因此,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组患者胸痛症状明显,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大,具有急诊PCI指征,均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耿正祥. 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54例诊治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4:100-101.
[2]李曙海. 内科门诊183例胸痛患者临床诊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20:112.
[3]张晓峰,张懿. 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217例诊治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2,10:70-71.
[4]梁棕,陈昌南,张呈,吕博文,潘岐作,苏铭俊,谢峰. 心源性胸痛在恶性肿瘤胸痛患者中的鉴别与危险度分层处理(附52例临床分析)[J]. 吉林
学,2011,20:4175-4176.
[5]高云,张铭,刘彤,阴赪茜,孙涛,李志忠,张京梅,刘凯东,王强,黄林贤. 急诊非创伤急性胸痛危险性评估方法的研究[A].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論文汇编[C].《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011:6.
[6]吴郑兵. 12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13,20:68-69.
[7]张红. 98例急诊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3,20:127-129.
[8]张玲琴,尹文,黄杨,雷龙. 急诊胸痛患者110例诊疗体会[A]. 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The Chinese Emergency Medicine Society).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The Chinese Emergency Medicine Society):,2011:1.
【关键词】 急诊内科 胸痛 临床诊疗
【中图分类号】 R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0055-01
本文笔者通过对本院2014年4月1日-10月24日收治的83例胸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丹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1日-10月24日收治的83例胸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8例,女性25例,年龄34-86岁,平均年龄为(59.5±3.9)岁,所有患者经胸片、心电图等初步检查,均为心源性胸痛,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其中急性下壁、前壁、右室心梗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1例;急性下壁心梗3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梗1例;急性前壁心梗1例。本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做全面的常规检查。辅助检查: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相关的检查,例如X线检查、B超检查和心肌酶学检查等,并进行CT影像检查,注意所有胸痛的患者的救治与检查要同步进行,根据胸痛特征,合理救治,且必须正确、可靠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诊断工作。
1.2.1 病情评估
对于胸痛的患者要快速的进行分类、危险分层、准确评估。尽可能的减少延误治疗。
1.2.2 急救方案
准备好急救设备,例如心肺复苏设备、心电图仪、血液、血氧等设备,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应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诊断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1.2.3 急救措施
①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建立好静脉通道,②医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例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患者一定的药物治疗,例如抗栓药物、镇静止痛剂、硝酸酯类等等。进一步为急诊内科的介入治疗做好准备。③如果在救治的过程中,患者心脏骤停,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④本组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患者胸痛症状明显,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大,具有急诊PCI指征,均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本组患者术前给予氯吡格雷口服和阿司匹林嚼服,剂量各为300mg,并抽血检查、碘剂皮试以及建立左肢静脉通道后,送入导管室。首先在股动脉或者右桡动脉为患者进行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找出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注意选择的支架适宜,长度可以将靶病变完全覆盖,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和功能恢复。注意术中经动脉鞘管注射肝素剂量为(3000~10000)u。最后压迫止血后进行加压包扎。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条绿色通道,能够有效的提高救治危重患者的几率。同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也能够将低患者病死率。
2 结果
本组83例胸痛患者,均为心源性胸痛,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其中急性下壁、前壁、右室心梗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1例;急性下壁心梗3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梗1例;急性前壁心梗1例;67例患者均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占80.72%,且术后转入病房,10例患者转院,自动放弃出院或当地医院患者6例。
3 讨论
在急诊内科中,胸痛是常见的急症,临床医师的准确诊断和处理方法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救治成功的第一步,为救治成功打下基础。胸痛是临床急诊内科中常见的一種急症病,其发病因素复杂,很多因素均可以引起胸痛,患者发病的因素中,可能是单一的因素,也可能是综合性的因素。胸痛一般起病急骤,病死率较高,此种病症多见于临床内科,特别是此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使医师对患者的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在诊疗时,方法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死亡。因此,临床上医师要提高对胸痛的诊断,将其作为研究重点,加强正确处理,防止误诊和漏诊。同时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4]。
通常情况下,胸痛患者的病情差异较大,且治疗后期预后效果与患者的疼痛也是相互平行的,医师对于急性胸痛的诊断与患者疾病史、疼痛的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有着直接的关系[5]。因此,医师需要加强对相关疾病的了解和治疗方法。自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师需要在10min内完成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在20分钟后作出正确的诊断,并结合患者的心电图、心脏标记物以及常规检查的结果最后进行确诊,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潜在的危险性[6]。本文通过研究表明,本组83例胸痛患者,均为心源性胸痛,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其中急性下壁、前壁、右室心梗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1例;急性下壁心梗3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梗1例;急性前壁心梗1例;67例患者均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占80.72%,且术后转入病房,10例患者转院,自动放弃出院或当地医院患者6例。由此可见,医师对于急诊胸痛患者的合理正确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所有患者均诊断均为心源性胸痛,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的胸痛主要为胸骨后压窄性疼痛,且剧烈疼痛,时间持续较长,还伴有出冷汗、烦躁、发热、呼吸困难且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发病人群主要为年龄较大者,常常伴有频死感,为患者听诊,声音低钝,患者也可以做心电图检查。但有少数患者的胸痛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不相符,如无痛性心肌梗死,如不注意,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此外,心肌梗死早期可能尚未出现典型心电图改变,所以对于一些临床症状疑似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即使心电图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要随时复查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以防止漏诊。心肌梗死合并阵发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等均可掩盖梗死图形,应注意与心律失常发生前后的心电图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采用保守疗法,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在精神上、经济上以及人力上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且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死亡率较高,达到30%;随着溶栓治疗方法的发展,大多医师为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较常规治疗降低了20%左右,不过,此种治疗方式也存在着不足知足,患者在溶栓治疗后血管的再通率下降,仅达60%左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普遍应用与临床,在急诊内科通过急诊介入治疗,又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其在4%以下,采取介入技术的优势在于患者术后恢复快,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8]。因此,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组患者胸痛症状明显,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大,具有急诊PCI指征,均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耿正祥. 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54例诊治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4:100-101.
[2]李曙海. 内科门诊183例胸痛患者临床诊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20:112.
[3]张晓峰,张懿. 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217例诊治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2,10:70-71.
[4]梁棕,陈昌南,张呈,吕博文,潘岐作,苏铭俊,谢峰. 心源性胸痛在恶性肿瘤胸痛患者中的鉴别与危险度分层处理(附52例临床分析)[J]. 吉林
学,2011,20:4175-4176.
[5]高云,张铭,刘彤,阴赪茜,孙涛,李志忠,张京梅,刘凯东,王强,黄林贤. 急诊非创伤急性胸痛危险性评估方法的研究[A].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論文汇编[C].《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011:6.
[6]吴郑兵. 12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13,20:68-69.
[7]张红. 98例急诊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3,20:127-129.
[8]张玲琴,尹文,黄杨,雷龙. 急诊胸痛患者110例诊疗体会[A]. 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The Chinese Emergency Medicine Society).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The Chinese Emergency Medicine Society):,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