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ask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的提炼生活,美化生活,展现生命历程,张扬个性的精神旅程。那么,在作文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到无话不说,无话不谈,把作文当作最好的朋友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
  一、在游戏中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孩子的天性,在作文教学中,让游戏渗透到作文训练中,让学生在玩中去写,在写中回味玩趣,作文也就成为平常的事了。在作文中分享游戏的快乐,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只有当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才不会感到写作枯燥乏味,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得一节作文课,我让学生体验“当盲人”,去给黑板上的人物画上眼睛。游戏一开始,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画画的同学都憋足了劲,可不是把眼睛画在额头上,就是画在下巴上,课堂上一片笑声,同学们一个个都笑得前俯后仰。接下来我让他们谈谈当盲人的感受,孩子们七嘴八舌,个个眼睛都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然后开始写作文,半小时后,篇篇内容具体,情景交融、感受真切的作文交到了我的手里。学生的写作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玩中体会到了作文的快乐。
  二、在生活中培养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好的作文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源于生活,进而高于生活的。作文就是把我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来。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只有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扩大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的热点,关注声边的凡人小事,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写完整,这样作文才会言之有物。我曾带领孩子去大自然中采摘野菊花,但对习作的事一字未提,只是说“当我们大家手捧着沾满露珠的野菊花走进校园的那一刹那,一切将会发生新的变化:鸟儿为你奏乐,微风为你吟唱,枫叶为你鼓掌,阳光为你喝彩……你愿意吗?”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拍手称快。走出校园,他们就像出笼的小鸟,在河边、树林、小山坡上、田野上飞过来,飞过去,寻找着,采摘着各色野菊花,观察着自然界的一个个小生命。在后来的作文中,他们描写的具体生动,精彩纷呈,比预想的还要精彩。只要处处留意生活,用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学生最忠实的伙伴。
  三、在学习中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材所选入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对写作有很大的指导价值,通过它不仅可以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材料。学习了《高粱情》,让学生仿写《土豆情》,《葵花情》,借鉴书中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就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学了《爱之恋》,我让学生续写最后的结局。以课文为基础,即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科学课中的实验过程是一篇科普文章;综合教育的实践活动是一篇记事文章;一首好听的乐曲是一片想象文章;一幅优美的图画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所以,我们应该把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写作能力。
  四、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写作兴趣
  童话可以说是儿童的最爱,童话中优美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青情节吸引着每个孩子。课本中的童话故事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童话的喜爱与要求。我们应让学生多读一些童话,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进入中高年级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去写童话。我曾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鸡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外出觅食,一只调皮的小鸡悄悄地离开了鸡群,去了野外……后面会发生什么事,要求学生续写,结果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把平时所写的童话合编一本童话集,从题目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活跃,如:《小兔历险记》、《小羊一家》、《梦幻小魔仙》等。每一篇作品都倾注了学生的大量心血,这一切都源于学生对童话的喜爱,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
  当然,课外阅读内容广博,知识丰富,教师要有意识的开辟“课外阅读”这篇绿洲,让孩子尽情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课外阅读中,汲取精神养料,积淀文化素养,增强写作兴趣。
  五、在评价中培养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每做一件事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真诚的赞美。教师要善于变“无声评价”为“有声评价”,变“客观评价”为“温情评价”,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及时给予鼓励,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诱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写作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终身受益。
  如在班级中开辟一块《佳作共赏》天地,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平台;每周评选“作文之星”;鼓励学生在校报校刊上投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优秀生的发展如鱼得水,使后进生的进步如沐春风。
  兴趣是作文的生命,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只要学生善于用双眼去观察,用双耳去聆听,用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作文就不再是折磨心灵的苦差事了,它会成为学生最要好的朋友,而兴趣也一定会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的写作之路充满阳光。
其他文献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但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我们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的关注并不多。我们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
期刊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把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对现实物理世界的理解,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物理学习中的实验可以说是各种各样,以演示实验为基础,而设计趣味性、探索性实验,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
期刊
不知大家玩没有玩过电子游戏,那感觉真是欲罢不能。废寝忘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学生玩游戏,不痴迷的的确不多。为什么他们的兴致如此之高,精神如此专注投入?其中主要因素之一,便是游戏中虚设的“关口”或“级别”刺激了学生的神经,激发了他们过关升级的强烈愿望。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疯狂追求,获得刺激,实现满足欲、成就欲,得到精神的解脱。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游戏的理念和法则进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也“疯狂”一
期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56个民族的发展融合,少数民族繁衍生息,文明嬗变的历史发展进程,积淀了丰厚的根植于特有的民族生态环境,凝聚着民族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民族智慧的深厚文化资源,成为这个民族特有的标志。  几千年过去了,少数民族依然保持和传承丰厚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色彩文化风尚,或蕴含于生态景观和遗址文物情景,或浸透于生活礼仪行为规范,或承载于生动多样艺术形态。草原驰骋的蒙古民族刚毅强悍,传诵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笔者在设计数学习题时把兴趣作为内在的“激素”,让学生主动、愉快、积极的做题,提高作业效果,减轻作业过重负担。本人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的。  一、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  题型新目前课本中的题型几乎被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垄断”。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使用客观性题型,如选择题、是非题、改错题、匹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学科优势、日常生活、创设情景、教学语言、物理口诀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学习兴趣培养  如果把整个物理知识体系比作一座宫殿的话,那么,初中物理就是学生进入这座宫殿的入门和启蒙,初二物理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
期刊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您:“那就是爱!”  从2011年九月开始,怀着一份责任,带着一份热爱,我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家庭。每到一处,感受到的都是家长那期盼的目光;每到一家,都能感受到家长厚重的期望。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孩子的、家长的自然表现和家庭环境中的隐性语言,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一位普通
期刊
1.数形结合的含义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和形是初等数学中被研究得最多的对象,数形结合是一种极富数学特点的信息转换,数学上总是用数的抽象性质来说明形象的事实,同时又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数的事实。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一柄双刃的解题利剑”。
期刊
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 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期刊
在炎炎酷暑中,我随手打开床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录》,想从中感受来自翰墨书香的惬意。渐渐地,我被特级教师支玉恒的精彩课堂实录——《匆匆》吸引了。短短的三页课堂实录,却把诸多的感叹留在我们心头。品味着,喝彩着,思索着,然后自惭形秽……   掩卷沉思,我们离名师究竟有多远?那看似普通的话语里究竟藏着些什么玄机?我要用心去贴近支老师那“行云流水”般的课堂。  在支玉恒老师的课堂实录中,真可谓是“丝丝入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