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领域中,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识图能力的培养成了数学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学生的认图能力就成了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正确理解题目意思的关键,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低年级 识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循序渐进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条件和数学问题的,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借助有序、有效的识图、读图过程,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锻炼语言的组织和表述能力,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线段信息打下基础。可见,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本中图画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识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识图能力的培养:
一、更新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波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而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而且,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相应内容的学习策略,教学的素材应当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实,来源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或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现实。所以,选择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以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呈现出来,此时,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说图,学生畅所欲言,对于说得好的小朋友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此时,又可以激起小朋友想说图的欲望,使整堂课中高潮迭起,让繁难、枯燥乏味的数学学科得以改善,学生在说图中轻松掌握新知并从中感受到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自主发挥的舞台。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乐园》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动物园,图中画着4只小熊、5只小白兔、4只长颈鹿、3只猴子等”,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创设动人的动物聚会的数学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除了注意图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美育因素。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这样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这样师生学习氛围自然而然就其乐融融,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二、循序渐进,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就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根据教材编排划分最近发展区、分阶段进行识图。虽然刚入学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阶段已学会看图,但观察时随意性较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图画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比较肤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同时,对小朋友的观察要求说图要简练、清晰,最好让学生分四个阶段进行说图:一是粗说题意,让学生凭第一印象说图意;二是数数说图意,让学生从图中找出隐藏的数字;三是分部分说图意,学生能把一幅图分成两三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进行说图;四是说过程图,学生能观察图后在脑中形成过程在说图意。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一定的角度观察图画并懂得了分阶段进行说图之后,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可爱校园》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等顺序)、完整地说出整幅主题图所显示的数学信息。在观察与说图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种小动物?你是怎么来数的呢?(引导学生完整回答:图中有6种小动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数)有几只小熊?几只小白兔?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有序的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有的孩子在读图后能够搜集到一定的信息,但不会表述。这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说一说的机会,因为小朋友说得多小朋友思考就多,收获也就多了,然后逐步培养小朋友表达能力,从而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三、有效指导,分类处理题图文
当学生逐渐学会了观察有趣的图形之后,那我们该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掌握简便的读图方法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首先,第一种情况:纯图形(单一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上体育课为情景,小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操场上小朋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拍皮球、有的在记录等,其中蕴含了跳绳和拍皮球同样多,踢毽子比跳绳多,记录员比拍皮球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体育课上,有几个小朋友来帮忙?(2)有几个小朋友在踢毽子?(3)跳绳的人数和拍皮球的人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跳绳和拍皮球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跳绳的人数和拍皮球的人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2)有几条绳子?(3)是跳绳的人数多还是绳子的条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跳绳的小朋友和绳子的条数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跳绳的小朋友比绳子的条数多,绳子的条数比跳绳的小朋友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其次是图文并重(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捉迷藏,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 5=14,很明显这样做题马上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相互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最后是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3只蜜蜂,6只蜻蜓,10只蝴蝶,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从图中知道“花园里有3只蜜蜂,6只蜻蜓”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花园里有3只蜜蜂,10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花园里有3只蜜蜂,6只蜻蜓,蜻蜓比蜜蜂多几只?”
四、 匠心独运,巧用活用教材
在教科书上的主题图都是数学专家精心设计的,绝大部分是有助于教学的。但是也有一些图过于复杂,无关的干扰因素较多,容易扰乱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小朋友的观察思维。我个人认为可以在渗透主题图的设计意图后自己设计主题图,协助师生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主题图是静止的图画,对于学生理解加、减这样动态的过程有一定的阻碍,我们在对学生初步进行读图能力培养的时候不妨化静为动。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可爱企鹅》一课,我把主题图画成两部分,一部分有6只可爱的企鹅,一部分有3只可爱的企鹅,利用两张图的合与分帮助学生理解加减的过程、感受其中的含义。
培养学生数学识图的基本功,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腻的工程,直观地识图会对以后的抽象文字分析起到铺垫的作用。识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忽冷忽热,教师应该持之以恒地正确引导学生的充分练习识图的时间和实机,并适当地鼓励学生识图的进步,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关键词:低年级 识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循序渐进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条件和数学问题的,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借助有序、有效的识图、读图过程,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锻炼语言的组织和表述能力,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线段信息打下基础。可见,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本中图画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识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识图能力的培养:
一、更新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波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而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而且,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相应内容的学习策略,教学的素材应当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实,来源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或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现实。所以,选择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以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呈现出来,此时,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说图,学生畅所欲言,对于说得好的小朋友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此时,又可以激起小朋友想说图的欲望,使整堂课中高潮迭起,让繁难、枯燥乏味的数学学科得以改善,学生在说图中轻松掌握新知并从中感受到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自主发挥的舞台。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乐园》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动物园,图中画着4只小熊、5只小白兔、4只长颈鹿、3只猴子等”,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创设动人的动物聚会的数学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除了注意图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美育因素。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这样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这样师生学习氛围自然而然就其乐融融,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二、循序渐进,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就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根据教材编排划分最近发展区、分阶段进行识图。虽然刚入学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阶段已学会看图,但观察时随意性较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图画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比较肤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同时,对小朋友的观察要求说图要简练、清晰,最好让学生分四个阶段进行说图:一是粗说题意,让学生凭第一印象说图意;二是数数说图意,让学生从图中找出隐藏的数字;三是分部分说图意,学生能把一幅图分成两三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进行说图;四是说过程图,学生能观察图后在脑中形成过程在说图意。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一定的角度观察图画并懂得了分阶段进行说图之后,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可爱校园》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等顺序)、完整地说出整幅主题图所显示的数学信息。在观察与说图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种小动物?你是怎么来数的呢?(引导学生完整回答:图中有6种小动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数)有几只小熊?几只小白兔?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有序的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有的孩子在读图后能够搜集到一定的信息,但不会表述。这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说一说的机会,因为小朋友说得多小朋友思考就多,收获也就多了,然后逐步培养小朋友表达能力,从而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三、有效指导,分类处理题图文
当学生逐渐学会了观察有趣的图形之后,那我们该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掌握简便的读图方法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首先,第一种情况:纯图形(单一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上体育课为情景,小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操场上小朋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拍皮球、有的在记录等,其中蕴含了跳绳和拍皮球同样多,踢毽子比跳绳多,记录员比拍皮球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体育课上,有几个小朋友来帮忙?(2)有几个小朋友在踢毽子?(3)跳绳的人数和拍皮球的人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跳绳和拍皮球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跳绳的人数和拍皮球的人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2)有几条绳子?(3)是跳绳的人数多还是绳子的条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跳绳的小朋友和绳子的条数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跳绳的小朋友比绳子的条数多,绳子的条数比跳绳的小朋友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其次是图文并重(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捉迷藏,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 5=14,很明显这样做题马上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相互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最后是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3只蜜蜂,6只蜻蜓,10只蝴蝶,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从图中知道“花园里有3只蜜蜂,6只蜻蜓”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花园里有3只蜜蜂,10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花园里有3只蜜蜂,6只蜻蜓,蜻蜓比蜜蜂多几只?”
四、 匠心独运,巧用活用教材
在教科书上的主题图都是数学专家精心设计的,绝大部分是有助于教学的。但是也有一些图过于复杂,无关的干扰因素较多,容易扰乱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小朋友的观察思维。我个人认为可以在渗透主题图的设计意图后自己设计主题图,协助师生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主题图是静止的图画,对于学生理解加、减这样动态的过程有一定的阻碍,我们在对学生初步进行读图能力培养的时候不妨化静为动。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可爱企鹅》一课,我把主题图画成两部分,一部分有6只可爱的企鹅,一部分有3只可爱的企鹅,利用两张图的合与分帮助学生理解加减的过程、感受其中的含义。
培养学生数学识图的基本功,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腻的工程,直观地识图会对以后的抽象文字分析起到铺垫的作用。识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忽冷忽热,教师应该持之以恒地正确引导学生的充分练习识图的时间和实机,并适当地鼓励学生识图的进步,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