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绘画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深远,“虚”与“实”的艺术手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广泛应用,通过对虚与实的内涵和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出阐述,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绘画中应用虚实结合来表达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意境。
关键词:中国绘画;虚与实;意境
1 虚与实美学思想的探源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直以来影响着包括美学在内的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各个层次,从美学思想中,主要集中表现在“虚”与“实”两方面。因此,在中国绘画的艺术表现中才出现“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的美学意识。
对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道家和《易经》哲学。哲学上的虚实说主要源于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道”,具“有”与“无”双重属性。“道”作为宇宙中的本体和根本规律,决定了万物是无与有、虚与实的统一。庄子发挥了老子的虚实理论。《庄子·天地》中谈道:“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庄子认为凭靠“知”“离朱”“诟”都不能得道,只有“象罔”才可得道。而“象罔”正是有象与无象、虚与实的结合。老子的“有生于无”和庄子的“象罔”成为后来中国美学虚实说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以太极图阐述阴阳对立统一规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正是太极图所涵盖的哲理,也正是中国绘画表现出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老庄的有无说、孔孟的虚实观以及《易经》的太极阴阳交替论,体现在中国绘画上即表现为虚实构成。因此可以说,有无、虚实、阴阳的传统哲学构成了中国美学和中国绘画的重要思想基础。
2 中国绘画中虚和实的内涵
中国绘画很早就应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例如晚周帛画凤夔人物、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麟《免胄图》等,究其虚与实的内涵,对中国绘画审美价值有很重要的作用。
2.1 中国绘画中虚的内涵
中国绘画中的“虚”是指在我们的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从所见实景中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即:化实景为情感和境界。虚是客观存在,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艺术表现的情感和艺术境界。它强调精神生活,和道家的“天地合一”的境界异曲同工。“虚”重“神似”,而略“形似”,表现为“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利用留白等形式为观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如古典艺术研究学者清戴熙先生在他的《习古斋画絮》一文中说:“画之妙处在笔墨处,画之更妙处,在无笔墨处”,也是我们常说的“画实容易留虚难”。例如:白石老人绘活泼的小虾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戏乐,画面灵动,气韵生动,背景虽然不着一笔一墨,却使人产生虾儿将跃出画面,潜游别处的欢快意境。
2.2 中国绘画“实”的内涵
中国绘画中的“实”是与“虚”相对,是一种相反的表达形式,是我们在画面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将通过景物展现出来对生活的情感表现。“实”是主观的存在,“山即是山,水即是水”。通过对事物客观的反映,在不改变景物自然风貌的基础上,绘画作品融入个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清明上河圖》,是一幅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杰作,是对北宋都城卞京清明时节的风光,现实生活中场景的真实反映,展现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表露出画家对汴梁生活的赞美和怀恋。笔法严谨精细,虚实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3 中国绘画中虚与实的关系
先秦哲学家荀子在他的美学著作《乐论》中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也”,这句话的美学思想是:既要全面的表现生活,又要典型、集中的表现生活,才能称之为美。这里的“粹”,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全”,为实,中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在他的《艺术散步》中说:‘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从表面上理解,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在中国绘画中明确虚与实的关系是创作的基础,事实上,虚与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彼此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主要关系表现为虚实相对,虚实相生。
3.1 虚实相对的关系
道家思想中的“有无论”、儒家思想中的“阴阳论”、佛教思想中的“色空论”,反映到中国传统绘画中,无、阴、空则代表着“虚”,表现为画面留白,笔墨较少等;有、阳、色则代表着“实”,表现为画面色彩浓厚,或者笔墨较多等。留白与浓厚,少与多,是对立的关系,但是彼此之间又是统一的。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一叶扁舟,一个孤独的钓鱼翁,这里“实”,其余满纸一片空白,是“虚”,一实一虚,看似对立,但又是统一的。我们想象那空白处是烟波浩淼的江水和广阔的空间,恰恰衬托出了环境的萧瑟和钓鱼翁的孤独,达到了艺术境界的升华,成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品。
3.2 虚实相生的关系
虚是画面表达的意境,实是实体,只有实体和意境相结合才能成为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用实来突出主体,用虚来表达画面的意境,就如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中说的“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了中国绘画虚实相生的关系,让我们联想到: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他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有一位画家构思叫绝,画面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位老僧在山下汲水……“实景清而空景现”,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老僧担水又去何处?实中藏虚,古寺就在山的深处,作品与观赏者的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4 虚实结合产生中国画意境
所谓“意境”,是艺术作品的形象系统所显现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意”与作品所体现的客观“物境”的有机融合,是情与景、虚与实、意与境的完美统一。
徐复观指出:“我国的绘画,是要把自然物的形相得以成立的神、灵、玄,通过某种形相,而将其画了出来”。中国绘画是对“不可定义”的感性意象的再现,需要用虚实表达画外之意。因此在中国绘画中虚实应用非常广泛。画家们在画面上应用虚实变化表达难以言表的内在神情,表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无限自由境界,表达深藏于境像之中的未知意蕴。孟子说:“充实之谓美”。但没有停留于实,继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之之谓神”。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从中我们发现虚实结合追求最终目标就是意境。意境是中国画的至高追求,也是其魅力所在,然而它的极致表现却是“虚”与“实”对立概念的高度统一。
中国绘画“虚室生白”“大象无形”“澄怀味象”,以实写虚,虚实结合,追求庄严神圣的超越境界,是中国艺术孜孜以求的最高精神。
参考文献:
[1] 培真.道德经探玄[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2] 樊莉.浅析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画的虚实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08.
[3] 高敏.浅析中国画的虚与实[J].艺术教育,2010.
[4] 宗白华.艺术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关键词:中国绘画;虚与实;意境
1 虚与实美学思想的探源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直以来影响着包括美学在内的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各个层次,从美学思想中,主要集中表现在“虚”与“实”两方面。因此,在中国绘画的艺术表现中才出现“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的美学意识。
对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道家和《易经》哲学。哲学上的虚实说主要源于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道”,具“有”与“无”双重属性。“道”作为宇宙中的本体和根本规律,决定了万物是无与有、虚与实的统一。庄子发挥了老子的虚实理论。《庄子·天地》中谈道:“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庄子认为凭靠“知”“离朱”“诟”都不能得道,只有“象罔”才可得道。而“象罔”正是有象与无象、虚与实的结合。老子的“有生于无”和庄子的“象罔”成为后来中国美学虚实说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以太极图阐述阴阳对立统一规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正是太极图所涵盖的哲理,也正是中国绘画表现出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老庄的有无说、孔孟的虚实观以及《易经》的太极阴阳交替论,体现在中国绘画上即表现为虚实构成。因此可以说,有无、虚实、阴阳的传统哲学构成了中国美学和中国绘画的重要思想基础。
2 中国绘画中虚和实的内涵
中国绘画很早就应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例如晚周帛画凤夔人物、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麟《免胄图》等,究其虚与实的内涵,对中国绘画审美价值有很重要的作用。
2.1 中国绘画中虚的内涵
中国绘画中的“虚”是指在我们的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从所见实景中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即:化实景为情感和境界。虚是客观存在,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艺术表现的情感和艺术境界。它强调精神生活,和道家的“天地合一”的境界异曲同工。“虚”重“神似”,而略“形似”,表现为“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利用留白等形式为观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如古典艺术研究学者清戴熙先生在他的《习古斋画絮》一文中说:“画之妙处在笔墨处,画之更妙处,在无笔墨处”,也是我们常说的“画实容易留虚难”。例如:白石老人绘活泼的小虾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戏乐,画面灵动,气韵生动,背景虽然不着一笔一墨,却使人产生虾儿将跃出画面,潜游别处的欢快意境。
2.2 中国绘画“实”的内涵
中国绘画中的“实”是与“虚”相对,是一种相反的表达形式,是我们在画面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将通过景物展现出来对生活的情感表现。“实”是主观的存在,“山即是山,水即是水”。通过对事物客观的反映,在不改变景物自然风貌的基础上,绘画作品融入个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清明上河圖》,是一幅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杰作,是对北宋都城卞京清明时节的风光,现实生活中场景的真实反映,展现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表露出画家对汴梁生活的赞美和怀恋。笔法严谨精细,虚实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3 中国绘画中虚与实的关系
先秦哲学家荀子在他的美学著作《乐论》中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也”,这句话的美学思想是:既要全面的表现生活,又要典型、集中的表现生活,才能称之为美。这里的“粹”,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全”,为实,中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在他的《艺术散步》中说:‘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从表面上理解,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在中国绘画中明确虚与实的关系是创作的基础,事实上,虚与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彼此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主要关系表现为虚实相对,虚实相生。
3.1 虚实相对的关系
道家思想中的“有无论”、儒家思想中的“阴阳论”、佛教思想中的“色空论”,反映到中国传统绘画中,无、阴、空则代表着“虚”,表现为画面留白,笔墨较少等;有、阳、色则代表着“实”,表现为画面色彩浓厚,或者笔墨较多等。留白与浓厚,少与多,是对立的关系,但是彼此之间又是统一的。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一叶扁舟,一个孤独的钓鱼翁,这里“实”,其余满纸一片空白,是“虚”,一实一虚,看似对立,但又是统一的。我们想象那空白处是烟波浩淼的江水和广阔的空间,恰恰衬托出了环境的萧瑟和钓鱼翁的孤独,达到了艺术境界的升华,成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品。
3.2 虚实相生的关系
虚是画面表达的意境,实是实体,只有实体和意境相结合才能成为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用实来突出主体,用虚来表达画面的意境,就如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中说的“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了中国绘画虚实相生的关系,让我们联想到: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他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有一位画家构思叫绝,画面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位老僧在山下汲水……“实景清而空景现”,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老僧担水又去何处?实中藏虚,古寺就在山的深处,作品与观赏者的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4 虚实结合产生中国画意境
所谓“意境”,是艺术作品的形象系统所显现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意”与作品所体现的客观“物境”的有机融合,是情与景、虚与实、意与境的完美统一。
徐复观指出:“我国的绘画,是要把自然物的形相得以成立的神、灵、玄,通过某种形相,而将其画了出来”。中国绘画是对“不可定义”的感性意象的再现,需要用虚实表达画外之意。因此在中国绘画中虚实应用非常广泛。画家们在画面上应用虚实变化表达难以言表的内在神情,表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无限自由境界,表达深藏于境像之中的未知意蕴。孟子说:“充实之谓美”。但没有停留于实,继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之之谓神”。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从中我们发现虚实结合追求最终目标就是意境。意境是中国画的至高追求,也是其魅力所在,然而它的极致表现却是“虚”与“实”对立概念的高度统一。
中国绘画“虚室生白”“大象无形”“澄怀味象”,以实写虚,虚实结合,追求庄严神圣的超越境界,是中国艺术孜孜以求的最高精神。
参考文献:
[1] 培真.道德经探玄[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2] 樊莉.浅析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画的虚实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08.
[3] 高敏.浅析中国画的虚与实[J].艺术教育,2010.
[4] 宗白华.艺术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