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xtr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存在学习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探讨了“翻转课堂”的相关内涵,最后论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结合问题,希望对于今后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中职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 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46-02
  1.引言
  在中职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则是国家规定所必修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着力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以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从实际角度来看,考虑到中职学生在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都不能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结合教学实际,应从学生出发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深化改革,以期满足中职教育的教学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学校硬件的实际情况,满足预期的学习效果。这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师具有一定挑战,这里结合教学实践,重点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教学内容方面
  纵观当前所用的职业中学的“計算机应用基础”相关教材,大部分都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所推荐的新教材,从教材内容中可以看出,教材紧密围绕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紧扣中职教学大纲各项要求,满足普及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由于教材依旧采用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这种老类型,并且,存在很多内容已经和中小学的学习相互重复的情况。大多数知识点配套而并没有结合中职教育特点来进行,也没有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整体内容缺乏新意,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考虑到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情况,存在着软硬件更换速度飞快,各种信息教育理论也非常之多,学生所接受到的信息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单一化教学内容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1]。考虑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的课时有限,大部分新技术新内容难以进行讲授,在具体的计算机实践中,难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特点进行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2.2 教学方法方面
  从实际的教学中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部分实践环节都是在多媒体教室完成,但当前还是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采用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方式来学习。这种被动式的学习特点就是模仿,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难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部分学校为了改变上述教学现状,经过相关的教学方法创新,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在分层教学中,重点强调,一是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以及能力;二是分层次,三是所有学生都应具有提高的空间。上述三个环节大都是通过课前考试、分层分组、因材施教等环节来实施。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存在任何问题,都会造成学生、教师以及课程教学存在较大的影响。同时,分层教学中在管理方面,对于中职学校也是一种挑战,需要克服的问题也比较多。
  3.“翻转课堂”的含义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特点[2]:一是,考虑到学生能自己安排学习时间以及内容节奏,针对自己情况有选择性的观看或者跳过部分内容,避免教师主宰教学内容的情况,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满足实践中的分层系学习的要求,有利于弱势科目的学习掌握;二是,翻转课堂教学范围较为轻松,还能结合情境素材、实验视频等手段进行融入,能有效转变原有的呆板、单调的文字情况,保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激发学习兴趣;三是,利用翻转课堂模式,保障教学内容极大丰富化,进一步保证教学信息量得到扩充,利用学习平台能够帮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有利于视野拓展,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四是,通过丰富的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即时进行复习、查阅,有利于合理利用学习资源,更好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习能力提升;五是,实现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更好将集体智慧得到发挥。在进行视频录制前,通过集体备课方式,进一步提升课程设计难度、内容的质量,保证精彩的讲解能够被全年级的教师、学生所利用。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结合
  在具体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在课前完成相应的知识传授过程,课堂学习活动中进行相应的知识内化处理。结合美国Robert Talhert教授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参考当前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快速发展的信息化背景,结合相关的教学模型,通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结构中,主要从课前自学和课中深入学习两部分进行分析和思考。
  4.1 课前自学部分
  在课前自学部分,教师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相关的教学任务以及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网络收集或者自己制作等方式,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过程。通过进行内容导读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课堂中重点内容的掌握,同时,进行新课程教学要求的设置,保证从周围实际生活情景出发,进行每个知识点的设计,保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更好激发学习动机。学生结合教学视频的要求,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思考,结合相应的课前任务和要求,对疑难之处进一步思考。利用课外的多样化方式,积极和老师进行沟通处理,可以利用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形式进行,以便更好地获得更多收获。另外,教师还应该集中处理存在的知识点问题,为下步学习打下基础。
  4.2 课中学习部分
  從建构主义观点来看,知识获得则是由学习者通过特定情境要求,结合相应的人际合作来实现一定具有意义的建构活动。所以,在具体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好对话、写作以及情景构设,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设计活动,鼓励学生相互进行质疑,保证体现出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符合知识内化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观看视频教学的效果考虑,提炼出课前练习中疑问,对于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出发,选择合适的探究题目,进行分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多角度的问题论证,更好地实现知识点的内化,保证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经过相互合作、独立探索学习后,还应该积极实现课堂成果汇报,主要涉及到学习中交流体会、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整体作品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能够对于学习成果进行积极反馈。最后,结合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具体情况,进行作业优化布置,以实现对于本课知识点的巩固,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翻转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发挥翻转课堂教学优势,能够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此模式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还能解决实际中的学生的能力差异问题,同时,利用翻转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自控能力。
  参考文献:
  [1]侯亚琴.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 2015,(16).
  [2]朱庆文.中职计算机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日益深入,针对“三个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体地位缺失、教学形式单一、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对“在线+面授”的互动融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组织设计、实施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旨在破解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难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 互动融合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本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供需对接、多维互动”的应用型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32-01  一日与家长聊天时,有家长向我诉苦:“杨老师,昨天晚上可气死我了!就那么点东西背了一个晚上还记不住,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笨?”细问缘由后得知,昨天他与孩子在家复习功课后,教孩子背了一首古诗,在家长看来简简单单的四句话,在孩子那里却变成一时间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引发了我对指导聋儿背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幼儿教育中自主游戏开展,让幼儿的童年被游戏点亮进行分析,游戏一直是幼儿教育中重要应用因素,游戏能够带动幼儿在精神上的共鸣,积极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在主体背景下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积极从幼儿游戏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背景下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以及分析,主要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利用游戏方式促进幼儿教学进步,激发幼儿的智力,帮助幼儿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关键词】游戏教学 主题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职教育发展新趋势视角,以高职公共礼仪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互联网时代对高职职业素质课程的影响,提出顺应高职教育趋势、明确职业素质核心课程定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评价体系改革、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发设计等教学改革措施,为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提供课程教学保障。  【关键词】高职 职业素质课程 悉尼协议 互联网加时代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逐渐出炉,其中,创业教育就是当中的一个新发展方向。现代的各大高校是人才输送产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为了响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高校要做好一个标榜的作用,及时转变教育的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出更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创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工作的展开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在这个众创时代下,对教育方式进行改变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必须要
期刊
【摘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贴近高职生活,增强高职语文的实用性,对如何将高职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策略探究。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写作训练和综合实践拓展方面做浅显的尝试。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55-0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
期刊
【摘要】顾曰国在《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研究》一文中界定了“多模态”的概念,梳理了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及所研究的三个理论问题,为多模态与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视角。  【关键词】多模态 多模态感官系统 语言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衡水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为jg2016093)和2015年河北省高等學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Y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学校、教师以及社会都开始不断重视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的工作。教师们运用乡土教学的方式让以往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主义素养等,还更好地实现了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乡土资源 武汉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血肉相连。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65-01  新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能顺畅朗读,了解内容,背诵一些课文”,也把原来占全教程30%的数量降到了20%。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教学难度上都有所下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的减少,但是也可以看出对文言教学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言文是中化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