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颈椎位置高、部位特殊,当骨折或脱位时极易造成颈脊髓受压而致患者高位截瘫,甚至死亡。对颈椎手术的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颈椎病;手术;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颈椎病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56~70岁,平均64岁。其中C5~6椎体骨折4例;C7椎体骨折2例;C4~5椎间盘突出8例;C5~6椎间盘突出5例;C5~6椎体脱位3例。手术方式: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椎管减压术;颈椎间盘突出行前路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术,时间一般为4~10小时。
2 术前护理
2.1 入院后先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及骨科专科检查,做好入院宣教和相关疾病知识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研究采用哪种手术方式。
2.2 手术前7—10日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手术体位和推拉气管的练习。
2.3 为了保证手术后颈部的稳定,术前要为病人准备合适的颈托,术后3—5日佩戴颈托可下地活动。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体位的护理:术后患者回病房时由3~4人保持患者脊柱水平位搬运到病床取平卧位,颈部颈托固定限制颈部活动,以防植骨块移动、滑脱。将小棉枕垫于颈后,头部两侧用沙袋制动,要绝对防止颈部呈前屈位。平卧时免枕,躯干连同头部可抬高10°~15°,侧卧时头部垫枕与肩高一致。术后护理人员应每2~3小时为患者轴线翻身1次,维持颈部相对稳定,防止颈部扭曲、受压。
3.2 生命体征及肢体感觉、运动的观察:患者回病房后,护士应密切观察T、P、R,尤其是呼吸的方式、节律、频率,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查血气分析。监测BP每30分钟1次,稳定后2~4小时1次。禁食水6小时,密观患者呼吸变化和清理呼吸道的能力,以及是否有咽后壁水肿导致呼吸困难。若有喉头水肿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3.3 引流的护理:术后应随时观察伤口并保持敷料干燥,如发现伤口有渗出,颈部有汗液污染伤口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换药。
3.4 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的预防:患者由于术后需卧床6周,护理方面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抹洗2次,大小便后及时抹洗;留置尿管时应妥善固定尿管及引流管位置,仰卧位时引流管不高于耻骨联合水平;翻身时先夹紧引流管近端后提起尿袋固定到翻身的身体侧,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ml/日,有利于冲洗尿中沉渣,定时复查尿常规;训练膀胱反射排尿功能,缩短留管时间,留置期间每日用1:1000呋喃西林液500m1密闭冲洗膀胱1次,经常变换体位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
3.5 生活饮食的护理:颈椎病患者由于术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运动,容易伴有排便异常。便秘的患者,护士帮助揉按腹部2~3次/日,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促肠蠕动助消化防便秘,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缓泻剂。大小便失禁污染肛周会阴时,不可用毛巾直接擦拭皮肤,要求蘸洗、烘干,保持干燥。颈椎前路手术后由于气管食道遭受牵拉而疼痛,术后由于患者颈部制动、伤口疼痛、患者吞咽食物较困难,术后前几日鼓励患者多饮水,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待疼痛减轻后可改为普食。咽喉疼痛吞咽困难者,给予雾化吸入、消炎止痛处理,给予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或适当的静脉营养支持。
3.6 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术后在限制颈部活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的功能锻炼,要每日数次进行上肢、下肢和手的小关节活动。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也是功能训练的重点。患者术后为了适应坐、站的体位变化,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或因颈部位置改变造成反射性脑缺血,术后第1天即可将床头摇高15°,每日逐渐增加到60°。术后第1天可开始进行肢体和关节的被动活动,可提高肌容量和肌力。上肢锻炼包括肩、肘、腕的活动;下肢的锻炼包括足踝关节、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抬腿等。患者术后3—5日可下床活动,下床时带好颈托,先侧身坐起,逐渐将身体移至床边,双足下垂,适应片刻,防止发生跌倒。同时辅以物理治疗、针刺、按摩等,以促进功能恢复和随机观察患者感觉的恢复程度。
3.7 出院指导:出院前对患者做好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下床行走时要佩戴颈托,术后植骨未愈期(一般为术后3个月内)应戴颈托制动,直到X线片证实植骨已愈合为止。这期间应行颈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有利于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加强肌肉力量。术后3、6、12个月来院复查,如出现吞咽困难,可疑为植骨块脱落,应立即回医院复查。根据X线片观察颈椎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物是否穩定,确定戴颈托制动时间;注意颈部的休息与保健,避免外伤,防风寒,畅情志,预防复发。
4 总结
通过对22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护理,笔者认为颈椎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颈椎手术复杂,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都很重要,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护理技术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掌握正确佩戴颈托方法,保持颈椎位置与躯干一致,严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总之,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对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金兰,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74.
[2]丁长隆.常见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57-260.
[3]宋玉凤,孔抗美.颈椎病的术后护理[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31(2):37-39.
[4]马玉芬.于丽根.实用护理常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20-221
【关键词】 颈椎病;手术;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颈椎病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56~70岁,平均64岁。其中C5~6椎体骨折4例;C7椎体骨折2例;C4~5椎间盘突出8例;C5~6椎间盘突出5例;C5~6椎体脱位3例。手术方式: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椎管减压术;颈椎间盘突出行前路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术,时间一般为4~10小时。
2 术前护理
2.1 入院后先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及骨科专科检查,做好入院宣教和相关疾病知识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研究采用哪种手术方式。
2.2 手术前7—10日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手术体位和推拉气管的练习。
2.3 为了保证手术后颈部的稳定,术前要为病人准备合适的颈托,术后3—5日佩戴颈托可下地活动。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体位的护理:术后患者回病房时由3~4人保持患者脊柱水平位搬运到病床取平卧位,颈部颈托固定限制颈部活动,以防植骨块移动、滑脱。将小棉枕垫于颈后,头部两侧用沙袋制动,要绝对防止颈部呈前屈位。平卧时免枕,躯干连同头部可抬高10°~15°,侧卧时头部垫枕与肩高一致。术后护理人员应每2~3小时为患者轴线翻身1次,维持颈部相对稳定,防止颈部扭曲、受压。
3.2 生命体征及肢体感觉、运动的观察:患者回病房后,护士应密切观察T、P、R,尤其是呼吸的方式、节律、频率,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查血气分析。监测BP每30分钟1次,稳定后2~4小时1次。禁食水6小时,密观患者呼吸变化和清理呼吸道的能力,以及是否有咽后壁水肿导致呼吸困难。若有喉头水肿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3.3 引流的护理:术后应随时观察伤口并保持敷料干燥,如发现伤口有渗出,颈部有汗液污染伤口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换药。
3.4 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的预防:患者由于术后需卧床6周,护理方面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抹洗2次,大小便后及时抹洗;留置尿管时应妥善固定尿管及引流管位置,仰卧位时引流管不高于耻骨联合水平;翻身时先夹紧引流管近端后提起尿袋固定到翻身的身体侧,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ml/日,有利于冲洗尿中沉渣,定时复查尿常规;训练膀胱反射排尿功能,缩短留管时间,留置期间每日用1:1000呋喃西林液500m1密闭冲洗膀胱1次,经常变换体位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
3.5 生活饮食的护理:颈椎病患者由于术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运动,容易伴有排便异常。便秘的患者,护士帮助揉按腹部2~3次/日,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促肠蠕动助消化防便秘,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缓泻剂。大小便失禁污染肛周会阴时,不可用毛巾直接擦拭皮肤,要求蘸洗、烘干,保持干燥。颈椎前路手术后由于气管食道遭受牵拉而疼痛,术后由于患者颈部制动、伤口疼痛、患者吞咽食物较困难,术后前几日鼓励患者多饮水,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待疼痛减轻后可改为普食。咽喉疼痛吞咽困难者,给予雾化吸入、消炎止痛处理,给予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或适当的静脉营养支持。
3.6 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术后在限制颈部活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的功能锻炼,要每日数次进行上肢、下肢和手的小关节活动。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也是功能训练的重点。患者术后为了适应坐、站的体位变化,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或因颈部位置改变造成反射性脑缺血,术后第1天即可将床头摇高15°,每日逐渐增加到60°。术后第1天可开始进行肢体和关节的被动活动,可提高肌容量和肌力。上肢锻炼包括肩、肘、腕的活动;下肢的锻炼包括足踝关节、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抬腿等。患者术后3—5日可下床活动,下床时带好颈托,先侧身坐起,逐渐将身体移至床边,双足下垂,适应片刻,防止发生跌倒。同时辅以物理治疗、针刺、按摩等,以促进功能恢复和随机观察患者感觉的恢复程度。
3.7 出院指导:出院前对患者做好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下床行走时要佩戴颈托,术后植骨未愈期(一般为术后3个月内)应戴颈托制动,直到X线片证实植骨已愈合为止。这期间应行颈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有利于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加强肌肉力量。术后3、6、12个月来院复查,如出现吞咽困难,可疑为植骨块脱落,应立即回医院复查。根据X线片观察颈椎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物是否穩定,确定戴颈托制动时间;注意颈部的休息与保健,避免外伤,防风寒,畅情志,预防复发。
4 总结
通过对22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护理,笔者认为颈椎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颈椎手术复杂,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都很重要,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护理技术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掌握正确佩戴颈托方法,保持颈椎位置与躯干一致,严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总之,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对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金兰,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74.
[2]丁长隆.常见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57-260.
[3]宋玉凤,孔抗美.颈椎病的术后护理[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31(2):37-39.
[4]马玉芬.于丽根.实用护理常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