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316-02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和引领者,其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阶段,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来看,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学习不求实效。有的联系实际不够“不深学”,有的碌碌无为“不爱学”,有的装点门面“不真学”,有的借口工作繁忙“不愿学”;还有的把学习制度“当摆设”,学用脱节,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2、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夸夸其谈、坐而论道,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落到实处的不多;有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喜欢做表面文章,导致有的地方乍一看是发展了、繁荣了,但发展繁荣是的背后却是极其严重的“透支”,给继任领导造成了难以解决和消化的矛盾纠纷。
3、群众观念淡薄。有些领导干部对待群众态度冷漠,有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置若罔闻久拖不决,群众调侃这类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是隔着玻璃看一看,接待上访群众是糊弄糊弄劝一劝,安排工作是照着稿子念一念”。
4、廉洁自律较差。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用公款消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有的领导骨子里就认为只要没有将钱装进自己腰包,吃点喝点没什么;有的领导违反规定参与投资入股做生意,甚至参与赌博,败坏了党员干部形象;有的对生活中的腐败行为习以为常,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5、精神状态不佳。有的领导干部自以为是怀才不遇,工作随随便便,甚至自我标榜政治上无所求,工作好坏无所谓,经常散布消极言论;有的好人主义严重,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不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随波逐流,明哲保身;有的对前途悲观失望,工作得过且过;有的进去心不强,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两面人”;有的心浮气躁,追名逐利,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讨价还价,攀比的多、议论的多、利己的多。这些坏的作风不仅会害了领导干部自己,还会贻误工作,带坏队伍。
二、领导干部不良作风产生的原因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1、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我们一些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滑坡,作风问题突出。
2、领导干部自身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领导干部自己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逐渐松动,宗旨意识也日益淡漠。少数领导干部也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是吃“皇粮”的,是领导干部,工资有保障 ,不努力也会有发展,逐渐适应了四平八稳的工作节奏。有些还认为工作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甚至是做多了还会引来是非、招来矛盾,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负责任思想。更有甚者还认为机关工作就应该以轻松安逸和享乐为主,反而正各地都是这样。
3、思想政治薄弱。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漫长过程中,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东西不但对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增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导致一些单位部门的工作“一手软、一手硬”。有的一味埋头抓经济,抓业务;有的思想政治学习流于形式,报纸也看,书本也读,但走马观花不能深入;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强,手段方法简单化,不能解决复杂的思想问题,不能做到释疑解惑、提高认识、理顺情绪、凝聚人心,致使一些领导干部惰性思想严重,个人主义、名利思想严重,宗旨观念淡薄。
4、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和使用看数字、看名声、看名气比较多,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数字上做文章,在创名声上下功夫,更有甚者靠接关系“走后门”。当这些人得以提拔重用时不仅不能激励先进,反而助长了不良风气。有些单位奖惩制度不严明,干多干少一个样。此外,监督功能发挥的不够好,也导致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突出。
三、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地开展工作。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那种借口工作忙不去学习和或衍了事的做法;那种把学习当做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现象,都是十分错误的,。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当做提升能力水平和推动发展的法宝,从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更要努力把学习能力转变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
2、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自重慎独意识
对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总书记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 ,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公仆”、“权力”、和“考验”,做到六个不忘。一是 不忘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二是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始终不忘“两个务必”的要求;四是始终不忘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五是始终不忘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六是始终不忘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品行和操守。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还要把“六个倍加珍惜”作为为官座右铭。一是倍加珍惜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二是要倍加珍惜风生水起的发展态势,努力在推动富民强省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三是要倍加珍惜群众的期望和重托,带着满腔的感情为群众谋福祉。四是要倍加珍惜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广泛凝聚跨越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五是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绷紧廉洁从政这根弦。六是要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难得机遇,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 3、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
领导干部的好作风既来自领导干部个人的实践锻炼、品德修养,也来自组织的教育管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自重慎独意识,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当前一些部门对干部的教育管理还很不够,甚至出现对干部的毛病不敢批评、不敢规诫,而是一味迁就照顾,结果既害了干部本人,又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党校主体班的内容,深入开展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经验教育,开展党纪、法律法规和党的传统、作风,以及荣辱观和廉政教育,让党校这个“大熔炉”把领导干部自身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融熔化掉。各级党委和各部门单位也要对思想教育常抓不懈,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使领导干部成为大家学习上的典范、道德上的样板、业务上的骨干、守纪上的模范。
4、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通过制度建设来培养和弘扬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因此,一要抓好选人用人机制建设,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带出好的作风。二要完善党内民主、党务公开制度。凡是干部群众关心的热心点问题,只要不涉密,都要予以公开,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制约领导干部的言行。三要抓好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建设。重点在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和考核方法上下功夫。不仅要考核领导干部的才,更要考核领导干部的德,做到德才并重以德为先,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科学化水平。对已经出台的制度,要切实抓好落实,对规避制度、违反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追究相关人责任。
5、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
良好作风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和组织的教育管理,也离不开必要的监督约束。当前抓监督,一要强化以思想教育为基础的自我监督。通过科学理论的灌输、正面典型的激励、反面案件的警示,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强化以拓宽渠道为途径的群众监督。积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干部的参与机制,形成干部监督管理的强大合力。三要强化以民主集中制为内容的党内监督。进一步加强集体领导,防止“一言堂。”四要强化以媒体为手段的舆论监督。通过运用各种舆论工具,特别是大众媒体对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监督,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此外,领导干部每到一个新的岗位,都应追溯发展历史,弄清来龙去脉,接好接力棒,过去行之有效的好思路、好制度、好做法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新官不理旧政”、“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做法,只会使一些工作半途而废,形成“烂尾”。
6、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是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思想感情上个要贴近群众,职位越高越要注意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兼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女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实践将证明,只要广大领导干部能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能无往而不胜,我们的事业就能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和引领者,其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阶段,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来看,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学习不求实效。有的联系实际不够“不深学”,有的碌碌无为“不爱学”,有的装点门面“不真学”,有的借口工作繁忙“不愿学”;还有的把学习制度“当摆设”,学用脱节,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2、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夸夸其谈、坐而论道,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落到实处的不多;有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喜欢做表面文章,导致有的地方乍一看是发展了、繁荣了,但发展繁荣是的背后却是极其严重的“透支”,给继任领导造成了难以解决和消化的矛盾纠纷。
3、群众观念淡薄。有些领导干部对待群众态度冷漠,有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置若罔闻久拖不决,群众调侃这类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是隔着玻璃看一看,接待上访群众是糊弄糊弄劝一劝,安排工作是照着稿子念一念”。
4、廉洁自律较差。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用公款消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有的领导骨子里就认为只要没有将钱装进自己腰包,吃点喝点没什么;有的领导违反规定参与投资入股做生意,甚至参与赌博,败坏了党员干部形象;有的对生活中的腐败行为习以为常,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5、精神状态不佳。有的领导干部自以为是怀才不遇,工作随随便便,甚至自我标榜政治上无所求,工作好坏无所谓,经常散布消极言论;有的好人主义严重,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不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随波逐流,明哲保身;有的对前途悲观失望,工作得过且过;有的进去心不强,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两面人”;有的心浮气躁,追名逐利,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讨价还价,攀比的多、议论的多、利己的多。这些坏的作风不仅会害了领导干部自己,还会贻误工作,带坏队伍。
二、领导干部不良作风产生的原因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1、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我们一些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滑坡,作风问题突出。
2、领导干部自身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领导干部自己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逐渐松动,宗旨意识也日益淡漠。少数领导干部也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是吃“皇粮”的,是领导干部,工资有保障 ,不努力也会有发展,逐渐适应了四平八稳的工作节奏。有些还认为工作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甚至是做多了还会引来是非、招来矛盾,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负责任思想。更有甚者还认为机关工作就应该以轻松安逸和享乐为主,反而正各地都是这样。
3、思想政治薄弱。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漫长过程中,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东西不但对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增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导致一些单位部门的工作“一手软、一手硬”。有的一味埋头抓经济,抓业务;有的思想政治学习流于形式,报纸也看,书本也读,但走马观花不能深入;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强,手段方法简单化,不能解决复杂的思想问题,不能做到释疑解惑、提高认识、理顺情绪、凝聚人心,致使一些领导干部惰性思想严重,个人主义、名利思想严重,宗旨观念淡薄。
4、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和使用看数字、看名声、看名气比较多,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数字上做文章,在创名声上下功夫,更有甚者靠接关系“走后门”。当这些人得以提拔重用时不仅不能激励先进,反而助长了不良风气。有些单位奖惩制度不严明,干多干少一个样。此外,监督功能发挥的不够好,也导致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突出。
三、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地开展工作。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那种借口工作忙不去学习和或衍了事的做法;那种把学习当做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现象,都是十分错误的,。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当做提升能力水平和推动发展的法宝,从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更要努力把学习能力转变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
2、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自重慎独意识
对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总书记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 ,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公仆”、“权力”、和“考验”,做到六个不忘。一是 不忘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二是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始终不忘“两个务必”的要求;四是始终不忘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五是始终不忘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六是始终不忘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品行和操守。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还要把“六个倍加珍惜”作为为官座右铭。一是倍加珍惜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二是要倍加珍惜风生水起的发展态势,努力在推动富民强省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三是要倍加珍惜群众的期望和重托,带着满腔的感情为群众谋福祉。四是要倍加珍惜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广泛凝聚跨越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五是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绷紧廉洁从政这根弦。六是要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难得机遇,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 3、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
领导干部的好作风既来自领导干部个人的实践锻炼、品德修养,也来自组织的教育管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自重慎独意识,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当前一些部门对干部的教育管理还很不够,甚至出现对干部的毛病不敢批评、不敢规诫,而是一味迁就照顾,结果既害了干部本人,又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党校主体班的内容,深入开展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经验教育,开展党纪、法律法规和党的传统、作风,以及荣辱观和廉政教育,让党校这个“大熔炉”把领导干部自身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融熔化掉。各级党委和各部门单位也要对思想教育常抓不懈,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使领导干部成为大家学习上的典范、道德上的样板、业务上的骨干、守纪上的模范。
4、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通过制度建设来培养和弘扬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因此,一要抓好选人用人机制建设,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带出好的作风。二要完善党内民主、党务公开制度。凡是干部群众关心的热心点问题,只要不涉密,都要予以公开,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制约领导干部的言行。三要抓好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建设。重点在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和考核方法上下功夫。不仅要考核领导干部的才,更要考核领导干部的德,做到德才并重以德为先,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科学化水平。对已经出台的制度,要切实抓好落实,对规避制度、违反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追究相关人责任。
5、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
良好作风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和组织的教育管理,也离不开必要的监督约束。当前抓监督,一要强化以思想教育为基础的自我监督。通过科学理论的灌输、正面典型的激励、反面案件的警示,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强化以拓宽渠道为途径的群众监督。积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干部的参与机制,形成干部监督管理的强大合力。三要强化以民主集中制为内容的党内监督。进一步加强集体领导,防止“一言堂。”四要强化以媒体为手段的舆论监督。通过运用各种舆论工具,特别是大众媒体对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监督,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此外,领导干部每到一个新的岗位,都应追溯发展历史,弄清来龙去脉,接好接力棒,过去行之有效的好思路、好制度、好做法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新官不理旧政”、“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做法,只会使一些工作半途而废,形成“烂尾”。
6、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是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思想感情上个要贴近群众,职位越高越要注意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兼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女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实践将证明,只要广大领导干部能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能无往而不胜,我们的事业就能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