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7月7日,云南省曲靖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曲靖“866”扶贫工程的大幕。
自此,在曲靖市2.89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车马接踵,百姓摩肩,号角相闻,旌旗相望,借得东风催马欢,欲向龙门精神爽,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战天斗地,用他们的双手改变了村庄,改换了门庭,改造了山水,改写了历史。
这是一场云南省大扶贫背景下的大战役。曲靖 “866”工程,于2007年7月7日开始,到2009年12月31日即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历时909天,涉及曲靖市1区1市7县的332个贫困村委会的3131个贫困自然村,取得了全面改善25万户、100余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向前跨越至少15年的辉煌战绩。
作为这场大战役的统帅,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金戈铁马,自信雅儒。伫立于珠江源头,奔走于乌蒙大道,激扬于村间田头,会当点兵600万,富裕路上壮情怀!
壮怀激烈!于是有了“866”工程的雄阔壮举,于是有了《农村扶贫开发新探——云南曲靖“866”工程的实践与创新》的红色记录!
赵立雄著《农村扶贫开发新探——云南曲靖“866”工程的实践与创新》一书,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思索,是对曲靖农村扶贫开发形势与任务的明确,是“866”扶贫工程运作思路、方案、体制、方式、机制的教科书,是“866”扶贫工程的初步总结,也是“866”扶贫工程所刻写下的印迹的初步记忆。
说它是红色记录,因为它的根是民心;说它是红色记录,因为它的情是党心;说它是红色记录,因为它的体是政心。
红色记录,记录的是民心所向。在该书第二章“曲靖农村扶贫开发的形势和任务”中赵立雄写道:“在辖区内的9个县(市)区中,有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1个、贫困村委会332个(占全市村委会总数的23%)、贫困自然村3131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22%)。贫困人口72万人,占总人口的13%(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0余万人,占总人口的3.3%);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0.5%、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3%。并且大部分农民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乌蒙山系石灰岩结构的边远、缺水、冷凉高寒山区,山高坡陡路难行,谷深水低石多地少,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差,因灾因病等返贫率高,这样的客观市情决定了曲靖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该书第27页)”如何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这就是民心所向!而“‘866’工程是惠民工程,贫困群众是最现实的受益主体。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是‘866’工程的出发点,满足贫困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866’工程的落脚点。(该书第52页)”
红色记录,记录的是党心所结。“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扶农、促农的政策措施,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党的十七大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明确要求‘提高扶贫开发水平’。(该书第36页)”
红色记录,记录的是政心所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作为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并深入各挂钩帮扶村指导工作,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大力支持,全市‘866’工程建设组织有力、措施有效、推进有序、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形成了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大开发的‘大扶贫’格局。(该书第131页)”
在该书的附录部分,笔者找到了记录民心、党心、政心的最真实的影像。诸如:
——记录民心的三句话:“没有政府,我哪住得了这样的新房啊!”“往后日子不用愁了!”“我们也要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该书第161页至166页)。
——记录党心的一项规定:(在会泽县乐里村“866”工程中)建立党员管理责任区,以党支部为单位,按照“党员示范、相对稳定、全面覆盖”的原则,将11个自然村划分为11个党员责任区,一名党员联系10—20户群众,履行好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的职责。(该书第179页)。
——记录政心的一个故事:在(会泽县)大海乡的一个筑路工地上,有天(会泽县)县长陈国宝问一个挥汗干活的年轻人:“小伙子,家里建得怎么样?”众人“轰”地笑开了,陈县长不明就里,问大家“笑什么!”大家告诉县长:“他是(曲靖)市文化馆下派挂职的乡党委副书记,叫董念。”来时白白净净的城里干部,现在跟村民一个模样,让县长都分辨不出来,“866”工程将城里干部与乡下农民融为一体了。(该书第170页至171页)。
相信在整个“866”工程实施过程中,像这样最真实的影像还有很多!而该书记录下的,也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原定于2010年3月结束的曲靖“866”扶贫工程,于2009年12月31日即超额完成了预期任务。而《农村扶贫开发新探——云南曲靖“866”工程的实践与创新》一书的成书时间是2008年12月。作为正在进行时的红色记录,赵立雄并没有站在更多提炼、修饰的角度来刻写如此宏大的事件,而是以第一会议室、第一工地现场、第一反映、第一成果来再现真实,该书的弥足珍贵之处可见一斑!
昨天已成为历史,而今天也将成为历史。在历史正在发生的当头记录历史,《农村扶贫开发新探——云南曲靖“866”工程的实践与创新》一书,记录的是事件,书写的是样板,承载的是“866”工程的大气魄、大胆识、大决策,放影的是“866”工程“呈现出的大整合、大参与、大投入、大建设的‘大扶贫’态势(见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范小建为该书所写导言)!”
责任编辑:吴安臣
相关链接
“866”工程内涵:
户“8有”:有一幢瓦顶白墙、具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洁实用的安居房;有一口沼气池或节能灶;有一个卫生厕和卫生厩;有一个小水窖或小水池;人均有一亩年亩产400公斤以上粮食稳产实产的基本农田(地);人均有一亩特色高效经济林果或经济作物;年人均有一头(只)商品畜出售;有一个劳动力掌握一门脱贫致富技术。
自然村“6有”:有进村入社的简易公路;村内有整洁畅通的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进村入户的通电条件;有能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就医条件;有一批劳动力受到培训和转移输出。
行政村“6有”:有进村公路和行道树;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进村入户的通电条件;有广播电视、电话信号覆盖;有合格的办公房、支部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兽医室;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
自此,在曲靖市2.89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车马接踵,百姓摩肩,号角相闻,旌旗相望,借得东风催马欢,欲向龙门精神爽,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战天斗地,用他们的双手改变了村庄,改换了门庭,改造了山水,改写了历史。
这是一场云南省大扶贫背景下的大战役。曲靖 “866”工程,于2007年7月7日开始,到2009年12月31日即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历时909天,涉及曲靖市1区1市7县的332个贫困村委会的3131个贫困自然村,取得了全面改善25万户、100余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向前跨越至少15年的辉煌战绩。
作为这场大战役的统帅,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金戈铁马,自信雅儒。伫立于珠江源头,奔走于乌蒙大道,激扬于村间田头,会当点兵600万,富裕路上壮情怀!
壮怀激烈!于是有了“866”工程的雄阔壮举,于是有了《农村扶贫开发新探——云南曲靖“866”工程的实践与创新》的红色记录!
赵立雄著《农村扶贫开发新探——云南曲靖“866”工程的实践与创新》一书,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思索,是对曲靖农村扶贫开发形势与任务的明确,是“866”扶贫工程运作思路、方案、体制、方式、机制的教科书,是“866”扶贫工程的初步总结,也是“866”扶贫工程所刻写下的印迹的初步记忆。
说它是红色记录,因为它的根是民心;说它是红色记录,因为它的情是党心;说它是红色记录,因为它的体是政心。
红色记录,记录的是民心所向。在该书第二章“曲靖农村扶贫开发的形势和任务”中赵立雄写道:“在辖区内的9个县(市)区中,有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1个、贫困村委会332个(占全市村委会总数的23%)、贫困自然村3131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22%)。贫困人口72万人,占总人口的13%(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0余万人,占总人口的3.3%);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0.5%、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3%。并且大部分农民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乌蒙山系石灰岩结构的边远、缺水、冷凉高寒山区,山高坡陡路难行,谷深水低石多地少,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差,因灾因病等返贫率高,这样的客观市情决定了曲靖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该书第27页)”如何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这就是民心所向!而“‘866’工程是惠民工程,贫困群众是最现实的受益主体。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是‘866’工程的出发点,满足贫困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866’工程的落脚点。(该书第52页)”
红色记录,记录的是党心所结。“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扶农、促农的政策措施,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党的十七大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明确要求‘提高扶贫开发水平’。(该书第36页)”
红色记录,记录的是政心所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作为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并深入各挂钩帮扶村指导工作,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大力支持,全市‘866’工程建设组织有力、措施有效、推进有序、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形成了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大开发的‘大扶贫’格局。(该书第131页)”
在该书的附录部分,笔者找到了记录民心、党心、政心的最真实的影像。诸如:
——记录民心的三句话:“没有政府,我哪住得了这样的新房啊!”“往后日子不用愁了!”“我们也要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该书第161页至166页)。
——记录党心的一项规定:(在会泽县乐里村“866”工程中)建立党员管理责任区,以党支部为单位,按照“党员示范、相对稳定、全面覆盖”的原则,将11个自然村划分为11个党员责任区,一名党员联系10—20户群众,履行好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的职责。(该书第179页)。
——记录政心的一个故事:在(会泽县)大海乡的一个筑路工地上,有天(会泽县)县长陈国宝问一个挥汗干活的年轻人:“小伙子,家里建得怎么样?”众人“轰”地笑开了,陈县长不明就里,问大家“笑什么!”大家告诉县长:“他是(曲靖)市文化馆下派挂职的乡党委副书记,叫董念。”来时白白净净的城里干部,现在跟村民一个模样,让县长都分辨不出来,“866”工程将城里干部与乡下农民融为一体了。(该书第170页至171页)。
相信在整个“866”工程实施过程中,像这样最真实的影像还有很多!而该书记录下的,也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原定于2010年3月结束的曲靖“866”扶贫工程,于2009年12月31日即超额完成了预期任务。而《农村扶贫开发新探——云南曲靖“866”工程的实践与创新》一书的成书时间是2008年12月。作为正在进行时的红色记录,赵立雄并没有站在更多提炼、修饰的角度来刻写如此宏大的事件,而是以第一会议室、第一工地现场、第一反映、第一成果来再现真实,该书的弥足珍贵之处可见一斑!
昨天已成为历史,而今天也将成为历史。在历史正在发生的当头记录历史,《农村扶贫开发新探——云南曲靖“866”工程的实践与创新》一书,记录的是事件,书写的是样板,承载的是“866”工程的大气魄、大胆识、大决策,放影的是“866”工程“呈现出的大整合、大参与、大投入、大建设的‘大扶贫’态势(见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范小建为该书所写导言)!”
责任编辑:吴安臣
相关链接
“866”工程内涵:
户“8有”:有一幢瓦顶白墙、具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洁实用的安居房;有一口沼气池或节能灶;有一个卫生厕和卫生厩;有一个小水窖或小水池;人均有一亩年亩产400公斤以上粮食稳产实产的基本农田(地);人均有一亩特色高效经济林果或经济作物;年人均有一头(只)商品畜出售;有一个劳动力掌握一门脱贫致富技术。
自然村“6有”:有进村入社的简易公路;村内有整洁畅通的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进村入户的通电条件;有能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就医条件;有一批劳动力受到培训和转移输出。
行政村“6有”:有进村公路和行道树;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进村入户的通电条件;有广播电视、电话信号覆盖;有合格的办公房、支部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兽医室;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