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过的人,可能都会记得,文革期间,中央转发毛泽东给江青的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自6月15日离开武林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中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太灵通。”“武林”和“西方山洞”指的何地?一时成为难解之谜。文革结束后,笔者带着这个问题专访了有关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得到了确切答案,完全与毛泽东的语言诙谐幽默有关。
四辆神秘的汽车突然而至
1966年6月18日下午3时许,烈日当空,大地如蒸,突然刮来一阵爽身的凉风,热浪滚滚的韶山冲,顿觉有一丝凉意。就在这时,3辆小轿车和1辆大客车驶入韶山滴水洞的小院里,大客车在3号房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伙身穿便装,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他们各提了一个大皮箱和一个手风琴箱子。
3辆小轿车沿公路直驶1号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搀扶着毛泽东从二号车上走了下来,早已在门前等候的中共湖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王延春等负责同志迎上前去,激动万分地迎接北京客人。王延春把随同来的同志向毛泽东逐个作了介绍。毛泽东非常高兴地和他们握手。然后他望了望周围的群山,沿1号房水池边走边笑道:“这是个好地方,小时候我在这里放过牛、砍过柴、割过草,还和小伙伴们打过架呢。”说得大家都笑了。
为了毛主席的工作和安全,滴水洞所有工作人员,甚至包括毛泽东本人在内,一切行动都受到中央警卫部门制约,原来他们的手风琴箱是个伪装,内面全是手枪,折叠式自动步枪和冲锋枪,他们一个个都是8341部队身怀绝技的警卫战士。
中央警卫部门为防万一,给工作人员规定了“十不准”,包括不准主动接近毛主席,更不准主动和他握手,交谈,直接向他提出问题;不准泄露有关他的一言一行等。同时公安部门在警卫安全方面也做了周密安排,里外设有10个岗哨,中央警卫部队负责1号房的一、二、三层岗哨,省军区独立师的营级以上干部坚守第四层防线;独立师抽调的警卫部队负责五、六层,当地驻军则充当第七层以外的哨兵。滴水洞山峰分水岭上还有防空部队。真可谓戒备森严,铁桶一般。
可是,这一切毛泽东并不所愿。有一次,他在1号房前大门口翻阅报纸,有几个警卫战士拾着东西绕道避开。这一幕,恰被毛泽东发觉,便故意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他们走那边干什么?”工作人员回答:“从那条路上走近一些。”毛泽东指着山上那些帐篷、岗哨说:“什么近一些,全是他们搞的名堂!”正因为神秘,越传就越神了。从此,给滴水洞蒙上了一层厚厚面纱,它就这样深不可测了。
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一生最喜欢游泳,而且泳技超人,这是众所公认的。
6月24日的上午,工作人员早在韶山冲的水库大坝内搭了两个临时更衣室,一架下水扶梯。省委警卫队组织了十多人的游泳队陪护毛泽东游泳,很早他们就精神抖擞、欢欣异常地来到这里。
虽时值盛夏,但水库因地处幽静而林密的狭谷中,并不算太热。山风吹着库面,碧水波光粼粼。上午儿时许,毛泽东在随从人员和游泳健儿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水库边。他在更衣室换了衣服,喝了一杯茅台酒,含了一支卷烟,自由地舒展了一会身体,沿扶梯信步浸入水中,一边用手捧水拍了拍胸部,一边神态自若地用脚踩水。游了一阵,换成仰泳,一直游到水库中央,兴奋地对身边人说:“我休息了。”他说罢四肢伸直仰卧在碧波上,直到把烟抽完。毛泽东像个精彩的魔术表演大师,一会儿踩水立正、稍息,一会儿坐水,舒展自如,真如闲庭信步一般。贴身警卫丁队长对负责联络和接待工作的廖时禹说:“小廖,你可以到主席身边去游。”廖说:“我只能游二三十米,这么大的水库要带救生團。”丁说:“那就不要去了,毛主席游泳水平那么高,你带救生圈极不相称。”快到彼岸时,陪同毛泽东游泳的同志见水不深了,便对他说:“主席,可以落底了?”。毛泽东满面春风地说:“我已经落底了。”同志们说:“你没有落底呀!”“怎么没落底,我的脚没动哩!”原来毛泽东已立在水中。就这样畅游了半个多小时后,工作人员拿来一张藤椅,陪同的人员请他上岸休息。毛泽东仍不肯上岸:“游过去,到水里休息吧。这里上面是夏天,下面是冬天,正好避暑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却毫无倦意。这时,有几个同志到溢洪道练习游泳动作,毛泽东也跟着他们到那里练侧泳,练了一会,他又回到水库里。陪同的同志送来肥皂,希望他早点上岸休息。毛泽东接过肥皂将全身擦得都是泡沫,然后一头钻进水里。这一天,他游了近一个小时。
73个补丁和1双破拖鞋的故事
毛泽东生活的俭朴,是全党有名的。一天韶山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明锦看到毛泽东的衬衣补丁太厚,就对他的秘书说:“他老人家的衣服打了补丁穿了不舒服,应该给他换一件好的。”秘书说:“主席不肯,换了他是不会穿的。”并说:“我们早给主席提过建议,可他不同意。”主席说:“我一路上又不接见外宾,何况现在国家有困难,棉布紧张,这件衣服打个补丁不是还可以穿嘛!”毛泽东的睡衣或棉毛衫上都打了补丁。细心的贴身警卫员给他数了一下,一件衣共打了73个补丁。(这件衣服收藏在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中)。
毛泽东不仅不爱穿戴,而且吃的也非常简单。在滴水洞工作的人至今记忆犹新。他一日只吃两餐,时间分别为下午2点,晚上11点。用餐一般不超过4菜1汤。为他作饭的厨师石荫祥说,毛泽东的菜谱是红烧鲫鱼、火焙半虾炒辣椒,青炒马齿苋,苦瓜烧肉,鳙鱼头打葱汤。他的饭量为干饭N两,烤玉米棒子1个或加点面条。即使来了客人,最多也只加2道菜,决不超过这个标准。
滴水洞没有空调,工作人员怕主席难熬酷暑,想出一个法子,在办公室和卧室里各放一只黄色的圆型木盆,从长沙冻库里运来两块各200斤重的冰块放入盆中,用电风扇把冰块吹融变成冷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摄氏18度至22度之间。毛泽东满意地说:“这种‘土空调’不错。”他还表扬工作人员会想办法。
毛泽东穿鞋更不讲究,他让秘书把一双磨破了底的旧拖鞋交给工作人员要他给补一下。工作人员接过一看,只见拖鞋鞋底已断,且已补过好几次,对秘书说,这双拖鞋实在不能用了。秘书又问主席,可毛泽东一再坚持要穿它。工作人员便将拖鞋带到长沙去修补。在长沙一连找了三、四家修鞋店,补鞋匠都异口同声劝道:“换双新的吧,这鞋还有啥子用?”工作人员十分为难,不敢不修,又不敢言明,为了完成任务,找到一位老修鞋匠磨嘴皮,反复求情,才算交差。从此,“73个补丁”和“1双破拖鞋”的故事从滴水洞传了出来。
“要高产才算,员了再写”
随来滴水洞的王作人员都想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陈列馆,一天中午,得以实现,一个个欢欣若狂地准备上车,毛泽东轻声问贴身服务员“你们上车,去么子好地方?”服务员笑着说:“我们去瞻养您的旧居,还要参观陈列馆。听说陈列馆好气派,主席, 您去看看吧!”毛泽东摇摇手说:“我不去,你们去吧。我晓得我在那里站岗哩!”服务员一惊:“您已去过?”毛泽东点点头。脸上顿时失去新鲜感。原来,毛泽东那天来滴水洞,事前经过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时,司机赵毅雍有意放慢了速度,随行人员拉开窗帘,告诉毛泽东这里是新建的陈列馆。毛泽东一眼看到立在陈列馆序幕厅里自己的高大塑像。他皱了皱眉,马上转过脸去,遂拉上了车窗帘,要司机加快车速。显然有点不高兴了。其实毛泽东并不赞成搞个人崇拜。当王延春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韶山灌区第一期工程竣工情况,并请他题字时,毛泽东摇了摇头说:“要高产才算,灵了再写。”他一直没有题写。
6月28日上午,毛泽东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滴水洞。临走前,他与张耀祠,秘书、医护人员、王延春及部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照完像,他又和工作人员握手道别。又说了反对个人崇拜的事。当担任滴水洞接待和安全工作的廖时禹走向前,握着他温暖松软的大手,请他以后多回来时,毛泽东特地嘱咐廖时禹:“你要把房子管好啊,我还要回来的。”
“武林”和“西方山洞”之谜
滴水洞是一个天然风景区,位于韶山冲西面,与巍巍韶峰并立,成为韶山一道天然屏障,拥地五平方公里,南北西三面分别有龙头山,牛形山,黄峰山三山环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青松翠竹,交相辉映:奇花异草,点缀成趣,空气新鲜,气候宜人,与韶山水库构成山青水秀的旖旎风光。在后面的山沟里,有一小溪,溪上有一小石桥,桥右边有一小山泉,不管天晴下雨,总有清泉一滴一滴往下滴,终年不断。水滴洞中,叮咚有声,不绝于耳,优雅动听,“滴水洞”因此而闻名。这一带原是毛泽东的祖地,他的祖父毛翼臣就安葬在滴水洞北面的虎歇坪上,祖辈一直住在滴水洞下端的东茅塘,直到父亲时才搬到现在的上屋场。《韶山毛氏族谱》诗云:“一沟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滴水洞和杭州的位置相比,正好处在西面。素以语言风趣幽默著称的毛泽东称滴水洞为“西方山洞”自然不言而喻了。历史上称杭州为“武林”。毛泽东这次出巡,又用了古名,他先到杭州,再从杭州西行到达韶山,住在滴水洞中,才有“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之句。由于当时严格保密,一时成为难解之谜。
责编 牛 伟
四辆神秘的汽车突然而至
1966年6月18日下午3时许,烈日当空,大地如蒸,突然刮来一阵爽身的凉风,热浪滚滚的韶山冲,顿觉有一丝凉意。就在这时,3辆小轿车和1辆大客车驶入韶山滴水洞的小院里,大客车在3号房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伙身穿便装,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他们各提了一个大皮箱和一个手风琴箱子。
3辆小轿车沿公路直驶1号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搀扶着毛泽东从二号车上走了下来,早已在门前等候的中共湖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王延春等负责同志迎上前去,激动万分地迎接北京客人。王延春把随同来的同志向毛泽东逐个作了介绍。毛泽东非常高兴地和他们握手。然后他望了望周围的群山,沿1号房水池边走边笑道:“这是个好地方,小时候我在这里放过牛、砍过柴、割过草,还和小伙伴们打过架呢。”说得大家都笑了。
为了毛主席的工作和安全,滴水洞所有工作人员,甚至包括毛泽东本人在内,一切行动都受到中央警卫部门制约,原来他们的手风琴箱是个伪装,内面全是手枪,折叠式自动步枪和冲锋枪,他们一个个都是8341部队身怀绝技的警卫战士。
中央警卫部门为防万一,给工作人员规定了“十不准”,包括不准主动接近毛主席,更不准主动和他握手,交谈,直接向他提出问题;不准泄露有关他的一言一行等。同时公安部门在警卫安全方面也做了周密安排,里外设有10个岗哨,中央警卫部队负责1号房的一、二、三层岗哨,省军区独立师的营级以上干部坚守第四层防线;独立师抽调的警卫部队负责五、六层,当地驻军则充当第七层以外的哨兵。滴水洞山峰分水岭上还有防空部队。真可谓戒备森严,铁桶一般。
可是,这一切毛泽东并不所愿。有一次,他在1号房前大门口翻阅报纸,有几个警卫战士拾着东西绕道避开。这一幕,恰被毛泽东发觉,便故意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他们走那边干什么?”工作人员回答:“从那条路上走近一些。”毛泽东指着山上那些帐篷、岗哨说:“什么近一些,全是他们搞的名堂!”正因为神秘,越传就越神了。从此,给滴水洞蒙上了一层厚厚面纱,它就这样深不可测了。
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一生最喜欢游泳,而且泳技超人,这是众所公认的。
6月24日的上午,工作人员早在韶山冲的水库大坝内搭了两个临时更衣室,一架下水扶梯。省委警卫队组织了十多人的游泳队陪护毛泽东游泳,很早他们就精神抖擞、欢欣异常地来到这里。
虽时值盛夏,但水库因地处幽静而林密的狭谷中,并不算太热。山风吹着库面,碧水波光粼粼。上午儿时许,毛泽东在随从人员和游泳健儿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水库边。他在更衣室换了衣服,喝了一杯茅台酒,含了一支卷烟,自由地舒展了一会身体,沿扶梯信步浸入水中,一边用手捧水拍了拍胸部,一边神态自若地用脚踩水。游了一阵,换成仰泳,一直游到水库中央,兴奋地对身边人说:“我休息了。”他说罢四肢伸直仰卧在碧波上,直到把烟抽完。毛泽东像个精彩的魔术表演大师,一会儿踩水立正、稍息,一会儿坐水,舒展自如,真如闲庭信步一般。贴身警卫丁队长对负责联络和接待工作的廖时禹说:“小廖,你可以到主席身边去游。”廖说:“我只能游二三十米,这么大的水库要带救生團。”丁说:“那就不要去了,毛主席游泳水平那么高,你带救生圈极不相称。”快到彼岸时,陪同毛泽东游泳的同志见水不深了,便对他说:“主席,可以落底了?”。毛泽东满面春风地说:“我已经落底了。”同志们说:“你没有落底呀!”“怎么没落底,我的脚没动哩!”原来毛泽东已立在水中。就这样畅游了半个多小时后,工作人员拿来一张藤椅,陪同的人员请他上岸休息。毛泽东仍不肯上岸:“游过去,到水里休息吧。这里上面是夏天,下面是冬天,正好避暑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却毫无倦意。这时,有几个同志到溢洪道练习游泳动作,毛泽东也跟着他们到那里练侧泳,练了一会,他又回到水库里。陪同的同志送来肥皂,希望他早点上岸休息。毛泽东接过肥皂将全身擦得都是泡沫,然后一头钻进水里。这一天,他游了近一个小时。
73个补丁和1双破拖鞋的故事
毛泽东生活的俭朴,是全党有名的。一天韶山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明锦看到毛泽东的衬衣补丁太厚,就对他的秘书说:“他老人家的衣服打了补丁穿了不舒服,应该给他换一件好的。”秘书说:“主席不肯,换了他是不会穿的。”并说:“我们早给主席提过建议,可他不同意。”主席说:“我一路上又不接见外宾,何况现在国家有困难,棉布紧张,这件衣服打个补丁不是还可以穿嘛!”毛泽东的睡衣或棉毛衫上都打了补丁。细心的贴身警卫员给他数了一下,一件衣共打了73个补丁。(这件衣服收藏在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中)。
毛泽东不仅不爱穿戴,而且吃的也非常简单。在滴水洞工作的人至今记忆犹新。他一日只吃两餐,时间分别为下午2点,晚上11点。用餐一般不超过4菜1汤。为他作饭的厨师石荫祥说,毛泽东的菜谱是红烧鲫鱼、火焙半虾炒辣椒,青炒马齿苋,苦瓜烧肉,鳙鱼头打葱汤。他的饭量为干饭N两,烤玉米棒子1个或加点面条。即使来了客人,最多也只加2道菜,决不超过这个标准。
滴水洞没有空调,工作人员怕主席难熬酷暑,想出一个法子,在办公室和卧室里各放一只黄色的圆型木盆,从长沙冻库里运来两块各200斤重的冰块放入盆中,用电风扇把冰块吹融变成冷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摄氏18度至22度之间。毛泽东满意地说:“这种‘土空调’不错。”他还表扬工作人员会想办法。
毛泽东穿鞋更不讲究,他让秘书把一双磨破了底的旧拖鞋交给工作人员要他给补一下。工作人员接过一看,只见拖鞋鞋底已断,且已补过好几次,对秘书说,这双拖鞋实在不能用了。秘书又问主席,可毛泽东一再坚持要穿它。工作人员便将拖鞋带到长沙去修补。在长沙一连找了三、四家修鞋店,补鞋匠都异口同声劝道:“换双新的吧,这鞋还有啥子用?”工作人员十分为难,不敢不修,又不敢言明,为了完成任务,找到一位老修鞋匠磨嘴皮,反复求情,才算交差。从此,“73个补丁”和“1双破拖鞋”的故事从滴水洞传了出来。
“要高产才算,员了再写”
随来滴水洞的王作人员都想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陈列馆,一天中午,得以实现,一个个欢欣若狂地准备上车,毛泽东轻声问贴身服务员“你们上车,去么子好地方?”服务员笑着说:“我们去瞻养您的旧居,还要参观陈列馆。听说陈列馆好气派,主席, 您去看看吧!”毛泽东摇摇手说:“我不去,你们去吧。我晓得我在那里站岗哩!”服务员一惊:“您已去过?”毛泽东点点头。脸上顿时失去新鲜感。原来,毛泽东那天来滴水洞,事前经过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时,司机赵毅雍有意放慢了速度,随行人员拉开窗帘,告诉毛泽东这里是新建的陈列馆。毛泽东一眼看到立在陈列馆序幕厅里自己的高大塑像。他皱了皱眉,马上转过脸去,遂拉上了车窗帘,要司机加快车速。显然有点不高兴了。其实毛泽东并不赞成搞个人崇拜。当王延春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韶山灌区第一期工程竣工情况,并请他题字时,毛泽东摇了摇头说:“要高产才算,灵了再写。”他一直没有题写。
6月28日上午,毛泽东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滴水洞。临走前,他与张耀祠,秘书、医护人员、王延春及部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照完像,他又和工作人员握手道别。又说了反对个人崇拜的事。当担任滴水洞接待和安全工作的廖时禹走向前,握着他温暖松软的大手,请他以后多回来时,毛泽东特地嘱咐廖时禹:“你要把房子管好啊,我还要回来的。”
“武林”和“西方山洞”之谜
滴水洞是一个天然风景区,位于韶山冲西面,与巍巍韶峰并立,成为韶山一道天然屏障,拥地五平方公里,南北西三面分别有龙头山,牛形山,黄峰山三山环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青松翠竹,交相辉映:奇花异草,点缀成趣,空气新鲜,气候宜人,与韶山水库构成山青水秀的旖旎风光。在后面的山沟里,有一小溪,溪上有一小石桥,桥右边有一小山泉,不管天晴下雨,总有清泉一滴一滴往下滴,终年不断。水滴洞中,叮咚有声,不绝于耳,优雅动听,“滴水洞”因此而闻名。这一带原是毛泽东的祖地,他的祖父毛翼臣就安葬在滴水洞北面的虎歇坪上,祖辈一直住在滴水洞下端的东茅塘,直到父亲时才搬到现在的上屋场。《韶山毛氏族谱》诗云:“一沟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滴水洞和杭州的位置相比,正好处在西面。素以语言风趣幽默著称的毛泽东称滴水洞为“西方山洞”自然不言而喻了。历史上称杭州为“武林”。毛泽东这次出巡,又用了古名,他先到杭州,再从杭州西行到达韶山,住在滴水洞中,才有“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之句。由于当时严格保密,一时成为难解之谜。
责编 牛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