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信客》这样的文章,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性散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关键。而在这篇文章中“信客”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和他的职业特点密切结合的。所以,我首先将现代邮递员和“信客”作对比,他们之间有相似之处——投递信件物品,当然也有不同之处,我认为这个不同之处正好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也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
对于这篇文章主旨的解读,一般人都会放在诚信上,而我认为从“信客”的职业特点来说确实和诚信有很大联系,但是就文章本身对于信客一生的描述上来看我认为更多的是表现“乡情乡谊”。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个主题,我凸显了中国传统乡邻社会这个大背景。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主旨呢?为什么诚信不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个主旨呢?我们知道,大家对诚信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于是在很多作品的解读上,都习惯性地将诚信作为一个重要的主旨进行套用。事实上,有些作品表面看似与诚信有关系,实际上还有更贴切的主题。比如《信客》这篇文章。
“信客”每天劳碌奔波、三餐不饱,甚至料理后事不嫌脏、不怕怨,原因何在?这绝非从诚信就可以简单进行阐释的,中国农村是传统的乡邻社会,看重的就是这个“乡情乡谊”。
“信客”所做的不仅仅是投递信件、物品这么单纯,“信客”既是这个乡邻社会中的一员,又是这个乡邻社会与外界接触的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他们做的是一个乡邻对另一个乡邻的关怀、理解和尊重,所以传递的还有浓浓的乡情乡谊。这是“信客”与现今邮递员最大的不同。而乡邻社会的情感基础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依靠、信任和理解尊重。为了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理解,我特别引用了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的一个情节,这段影片反映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奔波于中国农村的山乡邮递员的一段经历,影片中交代了三件事,这都说明“信客”是懂人情,知世故的。看了以后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在“信客”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个拿薪酬的工作而已,更多的是怀着对乡邻们的那份情谊的良心活。
文章中讲述到了两个信客,其实从他们的一生看起来生活的艰难大过于对他们的褒扬,老“信客”是自己失信于乡邻而不做,年轻“信客”因为信任和乡情接过重担,任劳任怨,又因被乡邻侮辱人格、否定诚信而不做。没有了这个“信”与“乡情”,就像是歌者失了声、舞者瘸了腿一样,“信客”不能再用脚力去丈量城乡的距离了。诬陷矛头直指年轻信客的诚信,别人都不相信他了,他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这应该是对他们的最大打击,也是我们觉得最可叹、可怜、可悲之处。
“信客”的不做从另一个侧面更说明了他的艰辛与不易,信客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神是万能的,人却常常不堪忍受痛苦,“信客”的痛苦来自于艰辛与别人的否定。但真正能感动我们的是人而不是神。赞扬也好、同情也好、感动也好,都在于此了。我们理解年轻“信客”了,年轻“信客”也理解“老信客”了,所以死后要葬在一起。从这里,我想到让学生以墓志铭的形式来综述自己对于“信客”的理解。这样通过动笔的方式促使学生对“信客”的一生进行思考,能够得出自己的理解。
“信客”这个人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不易,诚信的大不易,我们应该理解他、同情他、尊敬他。《信客》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在传统古老中国的乡邻社会中“乡情乡谊”有多么的珍贵和平凡。他们都足以感动我们,甚至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当下的生活。
比较而言,过去的生活世界中,“乡情乡谊”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几个因素铸造而成的。首先是儒家的伦理价值体系,儒家价值观非常重视家族文化,家族文化中又以“孝”为纽带,在流动性不强的情况下,一个家族就逐渐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家族文化。同时,农耕文明下各种姻亲关系的建立,使得这种家族文化的各个团体之间因为各种亲戚关系而产生了更多的联系。这就使得乡情乡谊更加稳固,并成为人们内心重要的情感基础。其次,中国社会结构以村庄为基本的聚居形态,几千年来都如此。因此这就构成了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乡土、故乡文化和情结。而能为家乡、为乡邻做点事情就成为大家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因此,我们看到信客就是这样将相亲的事情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完成。这种精神追求和乡土情结是分不开的。第三,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那就是舍小我,成就大我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非常强调集体的利益,强调将小我的利益融入到大我的利益中去。因此,我们才看到,诸如“信客”这种工作,依然能让人在长期的艰苦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意义,这就是非常独特的文化使然。
我们将文章的主题定位在这个角度上,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文章提供的思考角度,深入理解、思考中国社会的价值特色和传统的现代转换。应该说,从“乡情乡谊”的角度切入这篇文章的主题,能够在更加宽阔的视阈去探究社会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内在因素,更深入的展示中国历史发展中最具人性魅力的东西。文学艺术最根本的功能就在于它要提供我们思考的角度,能促动我们逐渐将思想和作品进行有意义的解读的同时,获得思想对于读者的意义和价值。表面上,文学作品都是为了让我们感动与艺术形象,事实上,感动之外,我们能否在思想上进一步拓展,才是文学艺术最希望给予读者的东西。
请记住这个给我们遥远感动的信客。
对于这篇文章主旨的解读,一般人都会放在诚信上,而我认为从“信客”的职业特点来说确实和诚信有很大联系,但是就文章本身对于信客一生的描述上来看我认为更多的是表现“乡情乡谊”。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个主题,我凸显了中国传统乡邻社会这个大背景。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主旨呢?为什么诚信不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个主旨呢?我们知道,大家对诚信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于是在很多作品的解读上,都习惯性地将诚信作为一个重要的主旨进行套用。事实上,有些作品表面看似与诚信有关系,实际上还有更贴切的主题。比如《信客》这篇文章。
“信客”每天劳碌奔波、三餐不饱,甚至料理后事不嫌脏、不怕怨,原因何在?这绝非从诚信就可以简单进行阐释的,中国农村是传统的乡邻社会,看重的就是这个“乡情乡谊”。
“信客”所做的不仅仅是投递信件、物品这么单纯,“信客”既是这个乡邻社会中的一员,又是这个乡邻社会与外界接触的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他们做的是一个乡邻对另一个乡邻的关怀、理解和尊重,所以传递的还有浓浓的乡情乡谊。这是“信客”与现今邮递员最大的不同。而乡邻社会的情感基础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依靠、信任和理解尊重。为了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理解,我特别引用了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的一个情节,这段影片反映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奔波于中国农村的山乡邮递员的一段经历,影片中交代了三件事,这都说明“信客”是懂人情,知世故的。看了以后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在“信客”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个拿薪酬的工作而已,更多的是怀着对乡邻们的那份情谊的良心活。
文章中讲述到了两个信客,其实从他们的一生看起来生活的艰难大过于对他们的褒扬,老“信客”是自己失信于乡邻而不做,年轻“信客”因为信任和乡情接过重担,任劳任怨,又因被乡邻侮辱人格、否定诚信而不做。没有了这个“信”与“乡情”,就像是歌者失了声、舞者瘸了腿一样,“信客”不能再用脚力去丈量城乡的距离了。诬陷矛头直指年轻信客的诚信,别人都不相信他了,他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这应该是对他们的最大打击,也是我们觉得最可叹、可怜、可悲之处。
“信客”的不做从另一个侧面更说明了他的艰辛与不易,信客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神是万能的,人却常常不堪忍受痛苦,“信客”的痛苦来自于艰辛与别人的否定。但真正能感动我们的是人而不是神。赞扬也好、同情也好、感动也好,都在于此了。我们理解年轻“信客”了,年轻“信客”也理解“老信客”了,所以死后要葬在一起。从这里,我想到让学生以墓志铭的形式来综述自己对于“信客”的理解。这样通过动笔的方式促使学生对“信客”的一生进行思考,能够得出自己的理解。
“信客”这个人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不易,诚信的大不易,我们应该理解他、同情他、尊敬他。《信客》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在传统古老中国的乡邻社会中“乡情乡谊”有多么的珍贵和平凡。他们都足以感动我们,甚至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当下的生活。
比较而言,过去的生活世界中,“乡情乡谊”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几个因素铸造而成的。首先是儒家的伦理价值体系,儒家价值观非常重视家族文化,家族文化中又以“孝”为纽带,在流动性不强的情况下,一个家族就逐渐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家族文化。同时,农耕文明下各种姻亲关系的建立,使得这种家族文化的各个团体之间因为各种亲戚关系而产生了更多的联系。这就使得乡情乡谊更加稳固,并成为人们内心重要的情感基础。其次,中国社会结构以村庄为基本的聚居形态,几千年来都如此。因此这就构成了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乡土、故乡文化和情结。而能为家乡、为乡邻做点事情就成为大家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因此,我们看到信客就是这样将相亲的事情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完成。这种精神追求和乡土情结是分不开的。第三,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那就是舍小我,成就大我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非常强调集体的利益,强调将小我的利益融入到大我的利益中去。因此,我们才看到,诸如“信客”这种工作,依然能让人在长期的艰苦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意义,这就是非常独特的文化使然。
我们将文章的主题定位在这个角度上,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文章提供的思考角度,深入理解、思考中国社会的价值特色和传统的现代转换。应该说,从“乡情乡谊”的角度切入这篇文章的主题,能够在更加宽阔的视阈去探究社会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内在因素,更深入的展示中国历史发展中最具人性魅力的东西。文学艺术最根本的功能就在于它要提供我们思考的角度,能促动我们逐渐将思想和作品进行有意义的解读的同时,获得思想对于读者的意义和价值。表面上,文学作品都是为了让我们感动与艺术形象,事实上,感动之外,我们能否在思想上进一步拓展,才是文学艺术最希望给予读者的东西。
请记住这个给我们遥远感动的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