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了少数民族院校中学生干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提高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关系及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几个方面深入展开阐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少数民族院校由于其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接收先进的管理理念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如何培养好学生干部,用学生干部带动广大同学在学习生活、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等领域全面发展,成为当今少数民族院校重点研究问题。
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的人才保障,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重要的一员,是普通同学的排头兵,是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帮手。在少数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1 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少数民族院校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院校中学生干部队伍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思想政治素养不过硬
青年大学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作为高校學生干部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坚定的理想信念,应该坚定不移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者。但在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中,有些学生干部动机不纯,为了成为“学生干部”而竞选学生干部,从来不把学生干部应该具有的政治素养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总是以一名学生干部的身份去管理与压制其他同学,这样就完全违背了高校学生干部只能的基本要求。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
1.2 重视工作,放松学习
少数民族院校中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些学生干部不知道如何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在校园文化中只记得自己的学生干部身份,从来不记得自己的学生身份,认为做好学生工作就可以收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有时甚至为了活动迟到、旷课。虽然学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学习成绩却不尽人意,无法服众。这些学生干部在记得活动做得漂亮可以迎来赞赏,却忘记了优秀的学习成绩也能引来他人的掌声。
1.3 缺乏创新意识,过于追求形式
少数民族院校本应具有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特点,但有些学生干部缺乏创新意识,一味遵循前辈留下的传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曾经的活动,久而久之使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变得了无生趣,也让广大学生产生懒怠的情绪,不愿一次次的参加没有新意的校园活动,国家倡导在少数民族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就要求不但我们的教师头脑要活跃起来,学生干部的头脑也要活跃起来。
2 加强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策略
2.1 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
在广大学生干部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传播者。积极推进“四进四信”和学生骨干培养培训班,正确引导学生干部开展服务型工作,不做学生的领导者,做学生的服务者。走到学生中去,与普通同学一起走进社区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教导,积极帮助弱势群体。真正的起到一名学生干部应有的作用,从自我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管理体制紧密结合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去影响带动周围的同学。
2.2 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应该学会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学生干部的选拔规定中应严格要求学生干部的学业成绩。对于学习成绩不过关的学生应积极引导认真学习,努力在学习上成为排头兵,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已经成为学生干部的学生,应在学业上更加严格要求,这不仅是成绩的要求,更是对意志力与品质的要求。
2.3 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学生干部的固态思维将制约学生工作的顺利发展,将会使学生工作停滞不前,所以学生干部应该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带领学生在学习上,在校园文化生活上创新,为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光添彩。如国家提出的大国工匠,作为学生干部要以积极的心态去了解大国工匠的深刻内涵,要思考如何将大国工匠的精神运用到学生工作中。类似于这种的创新意识才能够打开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3 对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的期望
学生干部是连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打造一个思想政治素养过硬,学习成绩优异,敬业、创新意识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艰巨为复杂的工作。在培养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的同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带领学生干部大步前行,为开创新时期学生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华.热孜元古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教育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3.89.
[2]严云达.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科学教学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5):257-257.
[3]孙志勇.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互联网与多媒体的优势[J].新课程.小学,2011,(10):102.
[4]白璐,严瑶,周青等.简谈“互联网+”背景下云南省小语种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云南科技管理,2015,28(6):43-46.
[5]林传杰.基于网络课程资源下的小学科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9):63.
[6]张伟旗.基于平板电脑应用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10):68-70.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少数民族院校由于其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接收先进的管理理念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如何培养好学生干部,用学生干部带动广大同学在学习生活、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等领域全面发展,成为当今少数民族院校重点研究问题。
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的人才保障,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重要的一员,是普通同学的排头兵,是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帮手。在少数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1 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少数民族院校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院校中学生干部队伍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思想政治素养不过硬
青年大学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作为高校學生干部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坚定的理想信念,应该坚定不移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者。但在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中,有些学生干部动机不纯,为了成为“学生干部”而竞选学生干部,从来不把学生干部应该具有的政治素养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总是以一名学生干部的身份去管理与压制其他同学,这样就完全违背了高校学生干部只能的基本要求。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
1.2 重视工作,放松学习
少数民族院校中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些学生干部不知道如何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在校园文化中只记得自己的学生干部身份,从来不记得自己的学生身份,认为做好学生工作就可以收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有时甚至为了活动迟到、旷课。虽然学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学习成绩却不尽人意,无法服众。这些学生干部在记得活动做得漂亮可以迎来赞赏,却忘记了优秀的学习成绩也能引来他人的掌声。
1.3 缺乏创新意识,过于追求形式
少数民族院校本应具有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特点,但有些学生干部缺乏创新意识,一味遵循前辈留下的传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曾经的活动,久而久之使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变得了无生趣,也让广大学生产生懒怠的情绪,不愿一次次的参加没有新意的校园活动,国家倡导在少数民族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就要求不但我们的教师头脑要活跃起来,学生干部的头脑也要活跃起来。
2 加强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策略
2.1 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
在广大学生干部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传播者。积极推进“四进四信”和学生骨干培养培训班,正确引导学生干部开展服务型工作,不做学生的领导者,做学生的服务者。走到学生中去,与普通同学一起走进社区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教导,积极帮助弱势群体。真正的起到一名学生干部应有的作用,从自我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管理体制紧密结合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去影响带动周围的同学。
2.2 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应该学会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学生干部的选拔规定中应严格要求学生干部的学业成绩。对于学习成绩不过关的学生应积极引导认真学习,努力在学习上成为排头兵,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已经成为学生干部的学生,应在学业上更加严格要求,这不仅是成绩的要求,更是对意志力与品质的要求。
2.3 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学生干部的固态思维将制约学生工作的顺利发展,将会使学生工作停滞不前,所以学生干部应该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带领学生在学习上,在校园文化生活上创新,为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光添彩。如国家提出的大国工匠,作为学生干部要以积极的心态去了解大国工匠的深刻内涵,要思考如何将大国工匠的精神运用到学生工作中。类似于这种的创新意识才能够打开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3 对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的期望
学生干部是连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打造一个思想政治素养过硬,学习成绩优异,敬业、创新意识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艰巨为复杂的工作。在培养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干部的同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带领学生干部大步前行,为开创新时期学生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华.热孜元古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教育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3.89.
[2]严云达.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科学教学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5):257-257.
[3]孙志勇.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互联网与多媒体的优势[J].新课程.小学,2011,(10):102.
[4]白璐,严瑶,周青等.简谈“互联网+”背景下云南省小语种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云南科技管理,2015,28(6):43-46.
[5]林传杰.基于网络课程资源下的小学科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9):63.
[6]张伟旗.基于平板电脑应用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