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射击运动中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击运动的创新主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等)的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性思维、创新技法、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心理品质四部分组成的。射击运动中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是由多个系统构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射击运动的生命,把握着射击运动发展的命脉。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发挥如何直接决定着我国射击运动的竞技水平。本文对射击运动中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射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尽绵薄之力。
  一、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逻辑通道,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的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具有新颖性、超越性等本质属性。它主要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灵感、直觉、顿悟等。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而收敛思维是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接受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收敛思维其实是以发散思维为基础,创新主体进行发散思维必定会获得多种可供选择答案,要想确定最佳答案,就需依靠收敛思维。因此,创新性思维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从收敛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直至解决问题。所以,在创新过程中,并不是单纯运用一种思维。
  二、创新技法
  所谓创新技法,是运用创造学的原理,根据创造主体从事创造活动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用以拓宽创造性思维空间、启迪创新思维、指导创新过程、促进创新成果的各种具体方法、技巧的总称。创新技法是通过学习积累而获得的,也是根据创新活动实践总结出来的,符合原理和技术发展规律,能够拓宽创新性思维、启迪新思路、指导创新实践的各种原理和技巧。创新技法有以下几种:移植法、组合法、复合法、递进法、联想法、希望点列举法或缺点列举法、计算机模拟法、逆向法、仿生法等。正确掌握创新方法可以把创新活动从单凭个人经验的摸索变为在正确理论方法指导下的自觉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践创新能力
  在创新活动中最关键的是实践创新能力创意,设计终归要靠实践来实现,离开了创新实践,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射击运动中创新实践能力是由创新设计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和口头语言、书面表达能力组成。
  (一)创新设计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一个好的创意或许是一瞬间闪现出来的,是思维的一个火花。可是创意的成功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进行创意的物化,创新主体首先要拟定一套可行的方案。射击运动中的技术创新与其它科学创新有所不同,因为运动员是技术动作的载体,创新技术动作要由运动体现,因此应提前分析动作的技术难点与要点、完成该技术动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运动队的身体条件和技能储备适合于新技术动作等。练习新技术动作的每一过程都应考虑相应的重点与难点并制定相应措施。并且,运动员还要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练习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二)口头语言、书面表达能力。这一点对于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来说尤其重要。如果教练员或科研人员创新动作,他们都要通过语言对运动员表达自己的意图。如果语言表达能力不好,会造成彼此交流困难,运动员就不能完整、透彻地理解他们的训练意图,而导致新动作训练失败,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此外,无论是创新构思、创新设计,还是调查报告、科研论文,都需要用文字来表达,能否把自己的创新成果规范、系统、简明地表达出来,主要取决于书面表达能力。
  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心理品质
  创意学的理论认为,创造成果是创造者的创造力与其他各种心理共同作用于创造对象后取得的。其他心理能力主要有想象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等。
  想象力是指对头脑中感知过的事物进行重新加工,其实质是沉积在大脑深处的信息被激活、调动起来,重新进行编码组合,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结果,想象力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失去了想象力,创新的新颖性就会受到限制。
  知识的获得依靠记忆力。记忆力强,存储的知识就越多,加工的原料就越多,创新的思维空间就越大。但是记忆力强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记住就好,而是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记忆,将那些对创新无用的东西摒弃掉。
  观察力是指善于通过感官的觉察抓住事物微小变化和本质的能力。观察是获得感性材料、寻求创新方向、发现事物变化、抓住事物本质、捕捉实践机遇的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力是射击运动中创新所必需的。在射击运动领域中,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在观看运动员训练或比赛时,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到新契机的。因为大型比赛参赛人数多,时间短,技术动作复杂多变,因此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创新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中发现新元素、新趋势,以促进自身创新效率和技能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一篇文章讲究精美的开头,一部著作讲求恰当的引言,一堂成功的课也要寻求精彩的导语。成功的导语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能吸引学生去欣赏台上美丽的布景和精彩的表演,激活强烈的求知
摘 要: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科技领域更是如此。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国家特别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写作兴趣培养  一、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全社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新思想,
介绍了PTA生产的运用清洁生产法中的物料平衡法对PTA生产的原材料、产品、污染物来源、废弃物进行物料衡算,采用权重加和法及简单数学对比法进行分析评价,对PTA装置的节能减排
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氧化装置的PX氧化工序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了PX氧化装置进行二次氧化的可行性。从上海石化工艺特点、PX氧化工序扩容改造前后对比,以及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针对高三复习课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着将问题教学法引入复习课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以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三复习;学习兴趣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教学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法,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主要是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提出和解决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丙烯腈(ACN)作业人群的神经精神症状谱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析直接接触丙烯腈作业的工人神经精神症状的接触-反应关系,并应用多元
2复合由于2种组分不同的收缩性,复合纤维具有自卷曲性能,而PET/PTT的热收缩差异,正是制备卷曲纤维所需要的,从而使它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由于弹性纤维氨纶使用时需包覆其他
重症监测治疗室(ICU)患者医院内感染问题日益突出,由于ICU患者多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或受到严重的损伤,病情危重复杂,加之器官功能衰竭,免疫力减弱,防御反射差,再加上侵入性
本文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课堂设计案例——“错账的更正”,阐述了作者对新课改下财经类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几点认识:重点论证了年轻教师应适应新课改要求,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