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如何应对与作为

来源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在教育中的运用,使得数字化学习环境、交互式学习资源、智能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等构成的多维结构教育方式正在形成,学校的管理也被赋予新的特征。本期我们邀请三门峡市、新乡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就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创新教师教学方式的实施路径进行座谈,让人工智能成为为教师减负、为教育提质赋能的“助推器”。
  本期嘉宾:
  张启勋 三门峡市外国语高中党委书记、校长
  赵若良 三门峡市第二中学校长
  杜钢辉 灵宝市第三初级中学校长
  祝世华 卢氏县朱阳关镇初级中学校长
  薛太瑞 灵宝市第三实验小学校长
  张随学 三门峡市第三实验小学校长
  岳晓赟 三门峡市东风小学校长
  主持人:
  杨仲勋 中共三门峡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科科长
  导读: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今已经成为辅助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教育信息化的蓝图已经初步构建起来。本期我们约请三门峡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如何应对与作为”的主题进行座谈,希望能给各位读者带来启发。
  主持人: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2021年秋,德尔塔病毒又来势汹汹,致使广大中小学校开学时间再次延迟。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背景下,大家是怎样开展线上教学的?
  张随学:基于课堂高效目标,学校安装了31套智慧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线上资源和自备材料开展多媒体互动教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把钉钉软件直接下载到智慧黑板上,直播教学时课件播放、圈点批画、讲与评随时切换,有效提高了授课效率。
  岳晓赟:我们通过“知识胶囊”传经送宝、视频直播“面授机宜”,走出了一条“微创新”之路。其中,语数英教师将学科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集合在一个个时长为15分钟的短视频中,以二维码海报形式推送,学生自主“服用胶囊”补充知识。科学教师开设了“神秘机器人”“好玩3D打印”“疯狂客厅舞”“我是抖音王”等趣味课程,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张启勋:我们统筹安排,教师分工合作,录制学科重点、难点微视频,推送至学习终端。课堂上,通过学生分享,教师讲解共性问题,教师答疑个性问题,教师抽查提问,弹幕,连麦互动,战队PK卡等形式,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主持人: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等已难以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大家感触最深或者思考最多的是什么。请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谈一谈。
  祝世华:大部分山区学生家长为了生计外出务工,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学生。网课学习直接考验着学生的自控能力。从学生课堂表现和家长反馈情况看,随着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游戏、抖音和火山小视频等APP软件对学生的诱惑力远远超出想象,家长对网络授课的抵触情绪较大。作为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引导,如何指导家长对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有效监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
  赵若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的“1+N”智慧主分课堂,将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班队课活动等进行有效融合,认真开展“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小课堂大教育的目标。
  岳晓赟:我个人深切体会到,当今教育应该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教育情怀的智慧表达。创新不是“全新”,不是创造“全新”的事物,而是把不同的、旧的事物关联起来,合成新事物。创新是优化,是改进。孩子们将编写好的程序导入机器人,并进行现场调试时,经常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导致机器人无法正常运行。如何在实验中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是大家面临的新挑战。课后时间,学生和教师会在一起讨论、研究,经过反复实验,最终解决问题、完成挑战、实现创新。
  主持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技术等应用背景下,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要自觉成为读懂学生、重组课程、塑造品格、陶冶情操、联结世界的新教师,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请大家谈一下,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有哪些具体做法。
  张启勋:我们集体备课要求是“两备三统一”。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三统一”。就是统一PPT、导学案、检测案,并共享在本组QQ群。然后由教务处建立各学科校级资源库,汇总每一届教学资源,方便教师随时调用。我们通过网上晒教学资源,评选出优秀课件、导学案、检测案,进一步树立标杆意识,提高教师课件、学案制作水平,同时也从側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薛太瑞:在人工智能教学应用方面,我校采取的是每周一次电子白板应用展示,每月1次电子白板课件制作竞赛,每学期2次多媒体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学期末1次白板应用笔试竞赛等。另外,我校每期还开展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同课异构大PK活动,教师们通过备课、听课,可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教学模式的突出优势,也带动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改变。
  赵若良:学校不能仅仅依靠自己建设的软、硬件平台,还要通过多平台协同,完善智慧教育体系。以鸿合π交互式教学软件运用为例,因其资源库覆盖了全学科和全场景,教师可运用其所提供的视频、音频、文本、阅读材料、知识拓展等工具打造个性化课件。我们引导教师进行模块化组合,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教学素材。特别是手机和电脑的同步运用,实现了随时备课,资源快速分享。
  主持人: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信息化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那么,大家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又有哪些好的做法,请大家结合实际分享下。   赵若良:我校的5G+VR实验室建设项目可一次满足55名学生同时使用,教学内容涵盖了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以及科普、航天等方面的300余节课程。师生运用VR应用场景技术学党史,彻底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三个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声光电,互动体验,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受到教育。另外,我们还积极联络外部教学力量,引进专业编程教师2人,开设了编程课程,并对学校现有微机教师进行课程培训。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PYTHON程序设计等级考试,其中有57名学生获得设计大奖,激发了学生对电脑编程的兴趣,培养其积极探索、不断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岳晓赟:现代教育注重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科间的融合。学校以STEAM教育理念为引领,以3D打印、智能机器人为龙头开展创客教育,以创新教育实践为主线,联系生活实际,开设智能机器人、3D打印、动漫、特色研学等课程,深入挖掘知识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着力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创新精神、合作共享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杜钢辉: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我们明显感觉课程供给方式正走向开放化,课程资源走向多样化,教育数据应用走向信息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多元化与个性化。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系统的学习,可以凭借学习系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解决、提升。而人工智能、大数据,则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帮助学生设计科学的、合适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主持人:顾明远先生曾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是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时代。”那么对于未来教育,大家又有什么样的展望呢?
  薛太瑞: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教师打开了智能教育的一扇窗,同时为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水平,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服务教学,讓智能办公、智能教学、云端教研成为今后工作的新常态。
  张启勋: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是途径,高质量发展是目标。我们将深入研究,把人工智能更深、更广地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不断探索教育多样化、集团化、特色化发展,全力打造豫西教育的品牌高中。
  岳晓赟:真正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与个性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要继续将“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列为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顺应科技大势,号准时代脉搏,推动教师发展。
  杜钢辉:未来教育,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将加大,学校或教育机构已不再简单地追求办学规模,教育也不再简单地追求学生知识掌握的速度与难度。人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社会化、学习的个性化等问题将成为教育的关注点。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讲授,但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并实现人生价值的任务,人工智能无法完成。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与孩子产生深度链接,才能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培养出具备健康人格,拥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主持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必将会给教师打开教育教学的新窗口,引领课堂教学革命,为教师在运用人工智能服务教育教学方面及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其他文献
聚变能因其清洁、高效、可持续且运行安全而成为人类未来最为理想的能源。然而,目前聚变堆的研发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其中之一就是聚变堆第一壁材料问题。低活化纳米结构弥散强化钢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抗辐照性能、抗氦脆性能以及高温强度,因此成为未来聚变堆第一壁材料的首选材料。但采用以往的机械合金化等方法制备纳米结构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生产效率低且无法满足聚变材料对工件大规模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共沉淀法+传统熔炼”的工艺来进行纳米结构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DS-RAFM)的制备。
  论文借助共沉淀法并通过正交实
硫代硫酸盐法作为一种有效取代氰化物法的提金工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选用添加剂M作为助浸剂与铜络合,替代传统的铜氨浸金体系,得到了一种新型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M-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该浸金体系不使用有毒有害的氰化物和氨,从矿石中浸金效果良好。本课题针对金矿石在新型硫代硫酸盐体系浸出行为及浸出液中的金回收开展了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通过对M-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浸金实验研究,探索了Cu2+浓度、S2O32-浓度、试剂M浓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浸出最优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70℃,浸出时
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轻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邮电、军工等行业。然而在铜的冶炼过程中,砷、锑作为铜中难除的杂质元素,伴随铜冶炼的整个过程。若产出的粗铜含砷锑过高,在铜电解过程中则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如引起阳极钝化,产生漂浮阳极泥等。因此,如何在火法精炼阶段深度脱出粗铜中的砷、锑成了当前人们研究的焦点。
  本论文采用碳酸钠和硼砂两种造渣剂,通过实验室现有的设备,研究了熔炼温度、造渣剂加入量及保温时间对粗铜中砷、锑脱除影响,并检测了粗铜中S、O、Ni含量的变化,并在实验最后探究
摘要: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是區别于传统阅读空间的综合性阅读体验新形态。它带给读者复合型阅读功能、专业化文献服务、主题式文化体验,有效推进全民阅读和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大力探索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经验,出现了许多优秀案例。以重庆地区三个不同类型的特色空间为例,对其建设发展现状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梳理,并从统一管理中枢、灵活社会合作、引入智慧模式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
期刊
摘要:《快乐的软图书馆学》是一部图书馆学经典名著,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幽默诙谐而又说理严谨地叙说软图书馆学的相关内容。对读者而言,它不仅仅是一小碗滋润心灵的糖水、武侠文化的上等佳肴,而且是丰富对于图书馆学的认知和理解的专业书籍,同时还是读书写作的取经源泉。  关键词:软图书馆学;写作风格;书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
期刊
摘要:文章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为案例,从文本挖掘与情感分析两个视角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情进行演化研究,较为全面地了解舆情事件进展及走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舆情治理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政府或相关部门预测、调控、治理舆情,维护网络环境及社会治安的稳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网络舆情;情感分析;文本挖掘;演化  中图分类号:C912.63;G206文献标识码:
期刊
10月13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拟从2024年起,我省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由目前的70分提高到100分,新政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过程性评价把控总体分值  过程性评价在中招体育考试总分中占30分,分七、八年级两个学年进行,每学年各15分,包含《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方
期刊
本文首先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嵌入式设备上网的研究现状。实现嵌入式设备的上网的难点在于怎样实现TCP/IP协议的网络化。采用winbond公司的8位单片机W78E516B与台湾Realtek公司生产的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为主要元器件设计了硬件电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嵌入式的TCP/IP协议栈,从而实现了单片机与PC机的以太网互联。单片机嵌入式系统最终可以通过PC机实现与Internet的互连。 首先,介绍了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和各子协议的报文格式,其中着重
本期嘉宾:  王立康 新乡市实验小学校长  徐华 河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长  景广星 获嘉县第一中学校长  主持人:  张 锐 新乡市教育局教师教育科科长  导读: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  本期我们邀请新乡市三位中小学
期刊
教育援疆的重要意义  教育援疆是在国家统一组织领导下,由教育水平较为先进的中东部省市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对口帮助新疆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升教育水平的一种支援方式,是国家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政策。  当前,新疆面临着维稳和发展两个“三期叠加”的特殊复杂形势,教育领域存在着诸多压力与挑战,如教育领域反分裂、反渗透和维稳的任务依然严峻;新疆教育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