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例ICU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rm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危重症孕产妇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重症医学科(ICU)治疗措施,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67例危重症孕产妇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病种分布、产后大出血患者病因及救治情况、以及死亡结果;按照病种将患者分为产科并发症组、妊娠合并基础疾病组及伴其他器官合并症组,分析各组的救治情况。

结果

167例危重症孕产妇中,产科并发症118例(占70.6%),妊娠合并基础疾病26例(占15.6%),伴其他器官合并症23例(占13.8%)。167例危重症孕产妇共死亡9例,病死率为5.4%。产后大出血为主要产科并发症(占35.3%),5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积极止血治疗及合理输血后48 h凝血功能显著改善〔与入ICU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s):14.49±4.66比23.39±8.1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s):52.94±36.36比87.35±74.69,纤维蛋白原(Fib,g/L):2.91±1.03比1.03±0.65,血小板计数(PLT,×109/L):94.85±30.09比43.15±24.07,均P<0.01〕。与妊娠合并基础疾病组及伴其他器官合并症组比较,产科并发症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更低(分:10.41±4.85比16.46±13.87、16.90±8.82,均P<0.05),ICU住院时间更短(h:57.83±34.67比79.64±36.01、278.30±83.72,均P<0.05);与伴其他器官合并症组比较,产科并发症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h:14(6,38)比43(12,396),P<0.05〕,病死率更低(0.8%比13.0%,P<0.05)。

结论

应密切观察ICU危重症孕产妇的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呼吸支持、器官功能支持等,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入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86例PADBS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给予脑室型有创颅内压监测,同时根据病情对部分患者予去骨瓣减压术及血肿清除术,术后依据患者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n=43)术后在颅内压监测基础上采取PICCO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
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单纯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等。药物涂层球囊(DEB)在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中的良好效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DEB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间短、术后出血风险小、体内不留异物等优点。目前仅有的几个将DEB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都取得了
目的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与主观评分量表评估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实践中选择更好的镇静程度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Scopus、Web of Science、PubMed、CNKI等数据库,收集其中收录的自建库至2018年发表的关于BIS监测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
目的探讨音乐辅助治疗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将解放军第七十四集团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89例颅脑损伤后PVS患者依据家属意愿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9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神经细胞营养剂、促醒剂、扩血管药物等)、康复治疗(推拿、针灸、按摩、理疗)和高压氧治疗等],治疗组9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音乐辅助治疗(选用中国经典传统
阿尔茨海默病(AD)属于一种隐匿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AD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AD的病因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受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上AD的诊断主要依靠认知功能量表测定及病史采集,用于A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是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本文围绕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的有助于AD早期诊断的较新的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