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参加谈话类节目的录制,话题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赞成还是反对”。我作为民众代表(当时我的嘉宾身份是浙江大学法学博士、律师和专栏作者)和该制度倡议、发起者之一的某副校长以及一位大学老师参与了讨论。
在对话过程中,我自始至终坚持认为:好的出发点并非一定导致好的落脚点,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息息相关,在制约体系尚不明朗的前提下,我们宁愿忍痛割爱,也不愿见到权力腐败。校长实名推荐是一个学术命题,而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一个行政命题,试图用学术惯例去影响和改变行政规则“知难行更难”。当然,对于我的质疑之声,其他两位嘉宾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特别是那位副校长,看得出来她明显有备而来,针对我的提问,她都“见招拆招”一一作了回答。她说,校长实名推荐根本上不是否定或颠覆高考制度,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有效补充,让更多的有才之人能进入名校深造学习。另外,实名推荐也不等于说不用考了,光一个校长签名就可以上北大了。它同样需要学生在校期间的数次考试、层层选拔才能决定人选的,而且像北大、清华等一些招生的老师早在高一、高二阶段就来学校考察,密切关注一些有实力、有潜力、有能力的同学的学习表现。席间,她还补充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她说北大和她们学校之所以想做这样一个尝试,也有其“苦衷”和“私心”——为的就是让那些在高考之前就已经通过TOEFL、SAT考试,被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伦敦政经等一些世界名校录取的学生能留下来,选择在国内上大学。
尽管我对那位副校长的“回应”有所保留,但必须得承认,当我得知制度产生的背后是为了与国外名校“抢夺”人才,说实话我之前的犀利、锋芒变得缓和了许多,我开始理解并同情他们。回顾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人才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且总体趋势没有根本改观。有材料为证,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80%、北京大学76%高科技专业毕业生都去了美国,并且从2006年开始荣登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美国《科学》杂志把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中国送出了世界上最多的140多万留学生,却只有30多万人回国,其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这无疑是个令人心寒的事实,相信对于每一个心系民族安危、国家命运的人来说,大量人才外流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在被削弱。与此同时,引进人才的一方却在不断地增强其综合国力。但即便如此,也未必有人真正去关注、去钻研、去求解业已国际化了的人才争夺战的课题。于是,当王辉耀表示希望通过《人才战争》中最真实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眼前看似波澜不惊的世界,正在发生一场真正关系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的“暗战”,关系到你我他的命运时,我们有必要认真聆听。如果说,校长实名推荐只是一种“不拘一格招人才”的体现和尝试,只是一个地方性、微观化的个案,那么,王辉耀《人才战争》则更像是全球化、宏观上的指引。它奉行的是“人才回归将改变中国”、“中国强大崛起依靠人才”的理念,并试图找到方法上的应对。
尽管同样冠以“战争”一词,但我在阅读《人才战争》时却不曾感到有像《货币战争》、《粮食战争》等书所暗含的“阴谋论”。它完全基于现实,让事实说话,而不是靠臆测、妄想来揣摩真理。例如,二战之前,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总数甚至是美国的3倍。但人才战争半个世纪过后,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40%已经来自“美国制造”,超过70%的诺贝尔奖得主被美国聘用,在美国工作。这是事实。从原子弹、氢弹、导弹、火箭的研发,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应用,美国在这些尖端技术领域的突破,每一个项目都有外国科学家充当关键性角色。这也是事实。就像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所言:“在这个时代,所有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必须依赖外来移民和人才……如果拥有达2亿8000万人口的美国都需要吸收外国人才,只有300万人口的新加坡更必须这么做”。美国之所以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并在高科技领域持续“一览众山小”的绝对优势,并不是因为美国人的天赋远超其他的族群,而是因为美国不问种族、不分国籍的人才战略,成功地让它吸聚到了全世界最多的顶尖人才。
虽然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在人才引进上一改往日作风,变得畏首畏尾、战战兢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其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多元性。就拿奥巴马总统来说,其父亲是来自非洲肯尼亚的留学生,并且后来还回到了肯尼亚。作为一个在美国曾受到歧视的少数族裔的第二代移民,奥巴马能成功当选为美国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统,这表明美国二战后的开放、融合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也表明美国的强大不在于其物质力量,而在于其开放的精神,使其能博采世界百家之长而融于一炉。这给我们的启发是,要想超越美国,或在世界竞争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开放性、先进性的人才培养系统(包括政策、平台、环境、制度、文化等)必不可少。
对此,王辉耀也认为,中国正在面临全球化时代以来第一次在世界上的“崛起与复兴”,重新构建具有世界大国风范的人才战略显得迫在眉睫,除了建立吸引世界顶尖人才的环境、平台和机制,更重要的是,从文化认同上塑造真正的“中国梦”。
对此,王辉耀总结了10大战略:移民战略、招收并挽留外国留学生战略、双重国籍战略、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战略、国家猎头战略、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民间社团/基金会/人才库战略、通过风险基金、创业扶助、高科技园区吸聚人才战略、以及文化输出与国家梦战略。这些策略性的建议将使我国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制度构建上有更开阔的视野。例如,我国可放松绿卡、签证,对外籍华人发放海外同胞证。香港同胞有回乡证,台湾同胞有台胞证,可以不用签证回国,海外华人也可采用海外侨胞证的方式,免掉签证等繁琐手续,方便人才回来。或者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吸引机制,打破体制内与体制外的限制,国际工作经验也可以成为提干的标准,甚至企事业单位选拔录用人才可不限国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改我们传统的观念和做法。
事实上,就像“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还只是一个构想,未曾付诸实践,它的全面实现依然任重道远,中国与世界抢夺人才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输赢未决,在这个意义上,“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这句话真不是玩笑!
在对话过程中,我自始至终坚持认为:好的出发点并非一定导致好的落脚点,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息息相关,在制约体系尚不明朗的前提下,我们宁愿忍痛割爱,也不愿见到权力腐败。校长实名推荐是一个学术命题,而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一个行政命题,试图用学术惯例去影响和改变行政规则“知难行更难”。当然,对于我的质疑之声,其他两位嘉宾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特别是那位副校长,看得出来她明显有备而来,针对我的提问,她都“见招拆招”一一作了回答。她说,校长实名推荐根本上不是否定或颠覆高考制度,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有效补充,让更多的有才之人能进入名校深造学习。另外,实名推荐也不等于说不用考了,光一个校长签名就可以上北大了。它同样需要学生在校期间的数次考试、层层选拔才能决定人选的,而且像北大、清华等一些招生的老师早在高一、高二阶段就来学校考察,密切关注一些有实力、有潜力、有能力的同学的学习表现。席间,她还补充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她说北大和她们学校之所以想做这样一个尝试,也有其“苦衷”和“私心”——为的就是让那些在高考之前就已经通过TOEFL、SAT考试,被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伦敦政经等一些世界名校录取的学生能留下来,选择在国内上大学。
尽管我对那位副校长的“回应”有所保留,但必须得承认,当我得知制度产生的背后是为了与国外名校“抢夺”人才,说实话我之前的犀利、锋芒变得缓和了许多,我开始理解并同情他们。回顾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人才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且总体趋势没有根本改观。有材料为证,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80%、北京大学76%高科技专业毕业生都去了美国,并且从2006年开始荣登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美国《科学》杂志把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中国送出了世界上最多的140多万留学生,却只有30多万人回国,其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这无疑是个令人心寒的事实,相信对于每一个心系民族安危、国家命运的人来说,大量人才外流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在被削弱。与此同时,引进人才的一方却在不断地增强其综合国力。但即便如此,也未必有人真正去关注、去钻研、去求解业已国际化了的人才争夺战的课题。于是,当王辉耀表示希望通过《人才战争》中最真实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眼前看似波澜不惊的世界,正在发生一场真正关系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的“暗战”,关系到你我他的命运时,我们有必要认真聆听。如果说,校长实名推荐只是一种“不拘一格招人才”的体现和尝试,只是一个地方性、微观化的个案,那么,王辉耀《人才战争》则更像是全球化、宏观上的指引。它奉行的是“人才回归将改变中国”、“中国强大崛起依靠人才”的理念,并试图找到方法上的应对。
尽管同样冠以“战争”一词,但我在阅读《人才战争》时却不曾感到有像《货币战争》、《粮食战争》等书所暗含的“阴谋论”。它完全基于现实,让事实说话,而不是靠臆测、妄想来揣摩真理。例如,二战之前,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总数甚至是美国的3倍。但人才战争半个世纪过后,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40%已经来自“美国制造”,超过70%的诺贝尔奖得主被美国聘用,在美国工作。这是事实。从原子弹、氢弹、导弹、火箭的研发,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应用,美国在这些尖端技术领域的突破,每一个项目都有外国科学家充当关键性角色。这也是事实。就像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所言:“在这个时代,所有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必须依赖外来移民和人才……如果拥有达2亿8000万人口的美国都需要吸收外国人才,只有300万人口的新加坡更必须这么做”。美国之所以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并在高科技领域持续“一览众山小”的绝对优势,并不是因为美国人的天赋远超其他的族群,而是因为美国不问种族、不分国籍的人才战略,成功地让它吸聚到了全世界最多的顶尖人才。
虽然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在人才引进上一改往日作风,变得畏首畏尾、战战兢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其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多元性。就拿奥巴马总统来说,其父亲是来自非洲肯尼亚的留学生,并且后来还回到了肯尼亚。作为一个在美国曾受到歧视的少数族裔的第二代移民,奥巴马能成功当选为美国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统,这表明美国二战后的开放、融合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也表明美国的强大不在于其物质力量,而在于其开放的精神,使其能博采世界百家之长而融于一炉。这给我们的启发是,要想超越美国,或在世界竞争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开放性、先进性的人才培养系统(包括政策、平台、环境、制度、文化等)必不可少。
对此,王辉耀也认为,中国正在面临全球化时代以来第一次在世界上的“崛起与复兴”,重新构建具有世界大国风范的人才战略显得迫在眉睫,除了建立吸引世界顶尖人才的环境、平台和机制,更重要的是,从文化认同上塑造真正的“中国梦”。
对此,王辉耀总结了10大战略:移民战略、招收并挽留外国留学生战略、双重国籍战略、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战略、国家猎头战略、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民间社团/基金会/人才库战略、通过风险基金、创业扶助、高科技园区吸聚人才战略、以及文化输出与国家梦战略。这些策略性的建议将使我国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制度构建上有更开阔的视野。例如,我国可放松绿卡、签证,对外籍华人发放海外同胞证。香港同胞有回乡证,台湾同胞有台胞证,可以不用签证回国,海外华人也可采用海外侨胞证的方式,免掉签证等繁琐手续,方便人才回来。或者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吸引机制,打破体制内与体制外的限制,国际工作经验也可以成为提干的标准,甚至企事业单位选拔录用人才可不限国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改我们传统的观念和做法。
事实上,就像“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还只是一个构想,未曾付诸实践,它的全面实现依然任重道远,中国与世界抢夺人才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输赢未决,在这个意义上,“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这句话真不是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