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培养; 自学能力; 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理论和实验的相结合,这就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自学能力
初中物理课标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演示实验等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作为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繁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花时间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課文后得出结论,然后加以小结。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可促使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2、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还有实验“语言”。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例如: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做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把公式做些处理以帮助学生去弄清含义,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写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等。然后,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另外,课本中还常有一些晦涩的物理术语比较难懂,学生刚开始接触时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必须用心地加以引导,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问学能力
初二开始上物理启蒙课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并结合教学提出具体要求。例如:①看完一节课文后要了解这节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讲了什么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③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并要设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此外,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地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战略任务之一,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主动性,加强指导他们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学牛逐步地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 、授予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细读书、多设问培养学生阅读力
苏东坡有《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告诉我们反复阅读对理解经典文献的重要性。作为初中生学习物理基本知识与理解物理基本概念,运用反复阅读同样有效。阅读要有的放矢,恰当设疑,边读边想。要做到课前阅读、课堂阅读、课后阅读。
课前阅读粗略了解课程内容,弄清重点难点;课堂阅读主要是抓关键;课后阅读主要是总结归纳,形成知识升华。
2.通过指导学生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主要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实验仪器和装置及操作过程,观察物理图表等。观察要有主次,观察要分步骤,观察时要带着问题。通过主次观察、分步观察和带着问题观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对物理现象、物理原理和定律的深刻理解。
3.通过指导学生勤实验,会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力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通过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分组实验是学生亲身操作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实验器材,了解到了实验目的和原理,使用规则和程序亲自操作,手、眼、脑并用,对所获得的知识记忆深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索,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贵州省福泉市陆坪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 培养; 自学能力; 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理论和实验的相结合,这就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自学能力
初中物理课标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演示实验等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作为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繁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花时间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課文后得出结论,然后加以小结。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可促使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2、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还有实验“语言”。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例如: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做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把公式做些处理以帮助学生去弄清含义,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写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等。然后,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另外,课本中还常有一些晦涩的物理术语比较难懂,学生刚开始接触时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必须用心地加以引导,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问学能力
初二开始上物理启蒙课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并结合教学提出具体要求。例如:①看完一节课文后要了解这节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讲了什么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③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并要设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此外,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地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战略任务之一,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主动性,加强指导他们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学牛逐步地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 、授予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细读书、多设问培养学生阅读力
苏东坡有《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告诉我们反复阅读对理解经典文献的重要性。作为初中生学习物理基本知识与理解物理基本概念,运用反复阅读同样有效。阅读要有的放矢,恰当设疑,边读边想。要做到课前阅读、课堂阅读、课后阅读。
课前阅读粗略了解课程内容,弄清重点难点;课堂阅读主要是抓关键;课后阅读主要是总结归纳,形成知识升华。
2.通过指导学生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主要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实验仪器和装置及操作过程,观察物理图表等。观察要有主次,观察要分步骤,观察时要带着问题。通过主次观察、分步观察和带着问题观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对物理现象、物理原理和定律的深刻理解。
3.通过指导学生勤实验,会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力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通过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分组实验是学生亲身操作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实验器材,了解到了实验目的和原理,使用规则和程序亲自操作,手、眼、脑并用,对所获得的知识记忆深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索,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贵州省福泉市陆坪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