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出了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应用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适宜起垄与苗齐苗壮、标准犁铧与杜绝垡块、选型合理与除净根茬、遵守规程与安全保障、轮距合理与作业安全、匀速作业与质量保证、精心操作与优质高产等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注意事项;湿润冷凉区;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064-01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70%以上,坡度多在5~15°,海拔高度400~700 m。近年来采用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新技术[1],大大提高玉米播种进度,同时降低播种玉米所需的费用,为玉米生产达到节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使玉米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匀和苗壮的目的,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提出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推广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2],为更好地发挥其技术优势,提高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质量,为玉米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适宜起垄,苗齐苗壮
当土壤含水量高或者降雨后,不能进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播种玉米,否则会造成播种床面产生垡块,严重影响播种和出苗的质量。为保证起垄和播种的质量,当土壤含水量大于22%或者降雨后,禁止进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这样可以杜绝垡块的产生,保证播种和出苗的质量,达到苗齐苗全苗壮[3]。
2 标准犁铧,杜绝垡块
起垄用的犁铧可以向左或向右翻转90°,旋耕灭茬起垄机犁铧选用长度为46 cm、宽度为30 cm,能防止起垄时产生垡块,保证起垄的质量,达到符合播种的要求[4]。
3 选型合理,除净根茬
旋耕灭茬起垄机有多种型号,应选用旋耕灭茬起垄机作业幅度为55 cm,具有18把旋耕刀的机型,能够达到最佳灭茬起垄的效果,灭茬率达到98%以上,使起垄后的播种质量得到明显提高[5]。
4 遵守规程,安全保障
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操作者与犁铧和旋刀的距离为30~40 cm。尤其在地头转弯处或向后倒退车时,操作者与犁铧和旋刀的距离很近,容易发生机械伤人。因此,应用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工作,不论何时停车、地头转弯、向后倒车,首先必须拨动离合器杆,使动力呈停止输出状态,待旋耕机完全停止作业时,再进行向左、向右、向后的操作,这样可以完全避免机械伤人事件的发生。
5 轮距合理,作业安全
应用旋耕灭茬起垄,在平地作业时对动力机械的轮距没有严格的要求。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在坡耕地作业时,应把动力机械手扶拖拉机的轮距调节到85~90 cm[6-7]。轮距增大,同时增加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机械作业出现向两侧倾斜的现象,是坡耕地作业安全的根本保障。
6 匀速作业,质量保证
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机械运行速度以2档为最佳,过快运行容易造成垄体大小深浅不一。过慢运行降低成垄的工作效率。控制起垄耕深应调节旋转犁深手轮,要经常调节,达到深浅适宜处。旋耕深松耕层深浅调节螺栓固定在孔2为最佳,达到旋耕深松灭茬效果最好,使起垄平整且深浅适宜。
7 精心操作,优质高产
在操作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要精心观察各种工作面的基本情况,随时观察旋耕机旋刀是否有丢失或者损坏现象,随时观察作业幅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及播种床面是否有残留根茬的存在,及时调整机械作业方向及速度,提高灭茬起垄质量[8-9]。在坡耕地灭茬起垄,要从坡的上方向坡下方开始起垄,提高犁铧翻土能力,减少动力的消耗,能够增强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同时,起垄作业要根据坡向、坡势随时地调整机械作业的速度、翻土的深浅,以保证机械运行平稳匀速,达到垄体平整,避免残留根茬以及垡块的形成。
8 参考文献
[1] 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等.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0-517.
[2] 李维岳,才卓,赵化春.吉林玉米[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63-381.
[3]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4] 方向前,边少锋,孟祥盟,等.不同株型玉米单产达12 000 kg产量构成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13-14.
[5]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83-185.
[6] 高德全,方向前,李伟堂,等.浅谈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应用滚动式播种施肥器播种玉米体系的特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4-115.
[7]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8] 方向前,包君善,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3):151-152.
[9] 马成林.精密播种理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关键词 玉米;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注意事项;湿润冷凉区;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064-01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70%以上,坡度多在5~15°,海拔高度400~700 m。近年来采用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新技术[1],大大提高玉米播种进度,同时降低播种玉米所需的费用,为玉米生产达到节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使玉米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匀和苗壮的目的,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提出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推广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2],为更好地发挥其技术优势,提高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质量,为玉米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适宜起垄,苗齐苗壮
当土壤含水量高或者降雨后,不能进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播种玉米,否则会造成播种床面产生垡块,严重影响播种和出苗的质量。为保证起垄和播种的质量,当土壤含水量大于22%或者降雨后,禁止进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这样可以杜绝垡块的产生,保证播种和出苗的质量,达到苗齐苗全苗壮[3]。
2 标准犁铧,杜绝垡块
起垄用的犁铧可以向左或向右翻转90°,旋耕灭茬起垄机犁铧选用长度为46 cm、宽度为30 cm,能防止起垄时产生垡块,保证起垄的质量,达到符合播种的要求[4]。
3 选型合理,除净根茬
旋耕灭茬起垄机有多种型号,应选用旋耕灭茬起垄机作业幅度为55 cm,具有18把旋耕刀的机型,能够达到最佳灭茬起垄的效果,灭茬率达到98%以上,使起垄后的播种质量得到明显提高[5]。
4 遵守规程,安全保障
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操作者与犁铧和旋刀的距离为30~40 cm。尤其在地头转弯处或向后倒退车时,操作者与犁铧和旋刀的距离很近,容易发生机械伤人。因此,应用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工作,不论何时停车、地头转弯、向后倒车,首先必须拨动离合器杆,使动力呈停止输出状态,待旋耕机完全停止作业时,再进行向左、向右、向后的操作,这样可以完全避免机械伤人事件的发生。
5 轮距合理,作业安全
应用旋耕灭茬起垄,在平地作业时对动力机械的轮距没有严格的要求。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在坡耕地作业时,应把动力机械手扶拖拉机的轮距调节到85~90 cm[6-7]。轮距增大,同时增加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机械作业出现向两侧倾斜的现象,是坡耕地作业安全的根本保障。
6 匀速作业,质量保证
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机械运行速度以2档为最佳,过快运行容易造成垄体大小深浅不一。过慢运行降低成垄的工作效率。控制起垄耕深应调节旋转犁深手轮,要经常调节,达到深浅适宜处。旋耕深松耕层深浅调节螺栓固定在孔2为最佳,达到旋耕深松灭茬效果最好,使起垄平整且深浅适宜。
7 精心操作,优质高产
在操作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要精心观察各种工作面的基本情况,随时观察旋耕机旋刀是否有丢失或者损坏现象,随时观察作业幅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及播种床面是否有残留根茬的存在,及时调整机械作业方向及速度,提高灭茬起垄质量[8-9]。在坡耕地灭茬起垄,要从坡的上方向坡下方开始起垄,提高犁铧翻土能力,减少动力的消耗,能够增强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同时,起垄作业要根据坡向、坡势随时地调整机械作业的速度、翻土的深浅,以保证机械运行平稳匀速,达到垄体平整,避免残留根茬以及垡块的形成。
8 参考文献
[1] 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等.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0-517.
[2] 李维岳,才卓,赵化春.吉林玉米[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63-381.
[3]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4] 方向前,边少锋,孟祥盟,等.不同株型玉米单产达12 000 kg产量构成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13-14.
[5]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83-185.
[6] 高德全,方向前,李伟堂,等.浅谈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应用滚动式播种施肥器播种玉米体系的特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4-115.
[7]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8] 方向前,包君善,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3):151-152.
[9] 马成林.精密播种理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