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所谓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一般的学校教学包括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认知教育为目的的。这从各个版本的教学大纲中对教育目的的描述中可见一斑。92年7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就做了如下规定: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虽然各个学校都在尽力改变这种状况,包括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由于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许多局限性,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各自学科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进情感教育的因素,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语文学科中存在着“异常丰富的文学教育因素,审美教育因素,知识教育因素,道德教育因素,情感教育因素和创造教育因素”。(王松泉 王柏勋、王静义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第289页)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义中,也要求把思想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全面理解“工具本质论”。这些都说明语文的意义并不仅仅只在学会运用祖国语言。
  语文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如果仅把语文当成是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成单纯的技术训练,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情感教育,难免会使语文教育变得枯燥乏味。相反,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燃烧一种浪漫主义的激情,让教师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话,势必会收到一种比较好的效果。情感教育也是师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掌握知识。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之魂,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艺术之花才能绚烂开放。情感在教学中不仅有动力作用,而且有消除疲劳、激活创造力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于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其学习质量。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精神、情感的交流、融会是绝不可以,也不应该被忽视的。
  那么,怎么才能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下面几方面是教师所要具备的:
  首先,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情感修养。第斯多惠曾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缺乏良好情感修养,就不能让教学放射出艺术光彩。教学中,教师情感是人格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情感接受的重要前提。教师只有对教学倾注深厚感情,只有对课文中的作品有了至深的理解,才能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可能。
  其次,教师要“沉入”课文,进行深入的情感体验,发掘出更多、更丰富的情感要素。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能够激发出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潜势,使学生受到推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教师要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熔铸到教学中去,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其情感的波澜,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热烈气氛的情景之中,从而受到感染。文章中的情感是内在的、固有的,只有深刻领悟了,教师自己才能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来感染学生。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导师,老师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中情感的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爱和恨往往比较外露,只要能找准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会感动。如果老师不认真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就很难产生共鸣,在深入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情感的基础上,要选准动情点,才能打动学生,激起学生之情,使学生与作品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引起共振共鸣,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在高一上半学期的课文中,如《死水》《再别康桥》《荷塘月色》和《我与地坛》等都是很需要用心去感悟的,都是需要教师用自己已感悟的心去感染学生的。让学生自发地去思考,去感悟,思考生命的哲理,感悟世界的美丽。
  第三,教师要注意情感的诱发和融入。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的刺激情境中的某种情感能感染在场的人,并且能够产生与之相类似的情感。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上《毛泽东词二首》时,先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作者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心境,再用幻灯片出示湘江秋景的图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此,颇有感悟;上《死水》之前也同样。在上《再别康桥》《雨巷》等诗歌和《我与地坛》的时候,笔者都亲自配乐朗诵,或空灵或飘逸或深沉,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情感共鸣。而在上《荷塘月色》和《我的空中楼阁》时又找到配乐朗诵的MTV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能够随着作者去游历处处佳景佳境,从而进入较好的上课状态。
  第四,要增强教学语言的情感性,突出内容的情感特征,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传递信息、知识具有特殊的作用,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和感染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准确、流畅、充满感情、富有启发性的,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如见其状。语言要与内容和谐一致,成为感情沟通的桥梁。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既能传达课文作者的情感,又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一方面要通过吟诵朗读的激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听知过程中,品位情调,明确情理,激扬情怀,融入作品中的意境之中,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舒缓、浑厚、沉静的配乐朗读让学生揣摩语感、情思,进而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的彷徨和渗透在朦胧月色中的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要通过讲述、品析激情,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溢情的语言,着重再现形象,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发展。教师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课堂语言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使情感表达更具色彩和力量。笔者在总结《荷塘月色》时有这么一小段话:“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作者总是最求‘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展现的是荷塘月色令人‘惊异’的美。可以看出,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语句工整,节奏感强,很具美感。这种审美的教学语言能以其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心旷神怡,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在美丽中学习,在学习中变得美丽。
  第五,教师要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燃烧起学生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用口头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眼神等与学生交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尼说:“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态、表情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述的情感和思想,使语言表达更有光彩、更富有成效。情感的表述,若辅之以动作、神情,效果则会更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时也是体态语言的核心所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投以鼓励的目光,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要投以赞赏的目光。要成就一个人,首先要树立他的自信心,一个优秀的老师,总是在鼓励他的学生。老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关注的焦点,老师的眼角眉梢、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借助非语言行为,来加强自己的情感,把自己在钻研教材时所体会到的喜怒哀乐的情绪通过传神的眼神、富有变化的面部表情及各种各样的手势,直接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高课堂信息的效果。讲到愉悦处就微笑,讲到愤怒处情绪激昂,讲到悲伤处神情凄苦,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影”,课已尽而意未绝。如笔者在朗诵《再别康桥》时采用“声动形动”的方式:一开始轻轻踱步于过道处,语言轻快柔和,双手时而作招手状,时而做柳枝飘动状,时而作波影荡漾状,时而作水草招摇状;待读到“寻梦”、“放歌”处时,情感欣喜昂奋,驻步教室中心,双手舒展做放歌状;一个“但”字使情感急转,语气变得凄婉哀伤,双手放于背后慢步踱回讲台。音乐虽尽,朗诵也已完,却不急于接上,留出空间供学生品味,体会。非语言行为的运用不仅使学生能获得明晰的印象,也使学生从教师流露的复杂细腻的思想和情感中,受到感染。当然,这种非语言的行为并不单单指在教室中手舞足蹈一番,也可有其他的形式。笔者在上《我与地坛》时就尝试了另一种形式:幻灯片打出自读思考题,自己则坐于讲台左侧,教室前方,进行朗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整个过程笔者只用深沉忧郁又略带沧桑的声音进行朗诵,语调变化不太大,身体更一动未动,仿佛是在地坛里进行生命思考的史铁生。使学生仿佛在聆听作者的心声,不自觉之间已经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了。从课后的作业及随笔来看,很多学生对此还是有深入的思考的,效果要远远比老师满堂灌式的讲解好。
  情感激发教学是一种充满感染力的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类伟大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和责任心,使教师具有严谨教学的态度和火热的教学激情,体现深刻的人本思想。当然,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要适度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火候,要适可而止,不能毫无节制,信马由缰。教师的情感要与教学内容及气氛相协调,强调自然流露,和谐得体,恰到好处。
  总之,情感激发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之一,只有从教学内容和自身出发,开拓寻求激发情感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效果才能有大的飞跃,学生才会具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张建军,教师,现居浙江杭州。
其他文献
福建南平市北水给排水研究所研发的N型一体化水厂新工艺,目前已在南平市农村、厂矿推广应用,建成N型一体化水厂39座,使老区农村人吃上了卫生达标的“放心水”. Fujian Nanpi
当今社会的主题是环保,如此环境下,化学实验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创新基础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具有深刻的意义,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优化教学资源结构,提高化学实验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融生活,融阅读知识、写作技巧及个性情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真情实感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而,我们语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作文训练,在训练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较好地在教学工作中进行这一训练
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高校专利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将工作的重心由专利管理转型到以提高专利质量
从小,爸爸妈妈就培养我对金钱的 认识,所以我一直很节约钱,也想快快 长大,去挣钱。现在,我终于有了挣钱的机会啦! As a child, Mom and Dad fostered my understanding of m
当最后一缕秋风吹过,当最后一只大雁南迁,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们迎来了一个蕴藏着丰富硕果的冬天。轻盈的雪花染白整个校园,鲜艳的五星红旗映红少先队员的笑脸。踏着朝阳
在自然中徜徉,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成长,这是何等惬意的人生。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是地球给予人类的最好财富,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人与
“近期发展地下停车、仓储空间,远期在建设地下轨道交通的基础上,用地下广场或地下步行通道连接建筑地下室,形成完整的地下综合体。”在5月14日召开的淮安市规划咨询委员会第
专利池,由英文中“Patent Pool”一词翻译而来,是指由专利权人组成专利联盟,将其专利通过特定方式进行内部转入和外部许可,并在成员之间进行许可优惠的一种专利管理模式。自1
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立纲起草的重要性我记得在专题二的视频当中,巢老师说到他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要求学生写提纲,并且还要求上交。那个时候有很多学生是写完作文后,再写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