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物实验题是高考中的必考题型,也是失分较多的一类试题。可是大多数学生见到实验设计题就头疼,总是感觉无从下手。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教学实践;解题技巧
随着近年来高考题中实验题分量加重,对实验考查的力度加大,所以,做好实验题对于提高高考成绩是很重要的。从解题技巧上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①明确实验目的;②分析实验原理;③找准实验中的变量;④设计实验步骤;⑤预期结果与分析;⑥得出实验结论。
一、确实验目的
题目都会告诉我们要做什么,即要你探究什么或验证什么,这就是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可把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大类型。验证性实验是已知原理,现象和结论的前提下,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证明相应的生物学现象的实验方法。探究性实验是在不明实验结论的情况下,用己有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出结论的实验方法。
二、分析实验原理
弄清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也就是弄清实验目的)后,接着就要想做这件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即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的依据。例题1.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观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该实验中的原理是:(转下页)(接上页)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160-180 mg/dl)时就会以尿糖的形式排出;尿液中的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三、找准实验中的变量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找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设计控制自变量的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案、排除无关变量的处理措施以及根据反应变量确定观测指标。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②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会对因变量有干扰作用。因此,要控制无关变量以减少实验误差。如例1中的自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补充与否,反应变量则是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无关变量则是小鼠的生理状况等,若想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我们就应选择生长状况相同且较好的同龄同种同性别小鼠作为实验材料。根据因变量确定的观测指标为生成砖红色沉淀与否。
四、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一般可概括为这样四步:分组编号→设置对照→条件处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描述实验步骤中,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如果所用的實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当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稍作变动。
五、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实验结果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推出来的,二者不可混淆。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问的是实验结果还是实验结论,二者要分开来答。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只有一个,而探究性的实验需要讨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可能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
作者简介:林春华,河南省商丘市回民中学,主要研究方向:生物。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教学实践;解题技巧
随着近年来高考题中实验题分量加重,对实验考查的力度加大,所以,做好实验题对于提高高考成绩是很重要的。从解题技巧上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①明确实验目的;②分析实验原理;③找准实验中的变量;④设计实验步骤;⑤预期结果与分析;⑥得出实验结论。
一、确实验目的
题目都会告诉我们要做什么,即要你探究什么或验证什么,这就是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可把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大类型。验证性实验是已知原理,现象和结论的前提下,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证明相应的生物学现象的实验方法。探究性实验是在不明实验结论的情况下,用己有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出结论的实验方法。
二、分析实验原理
弄清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也就是弄清实验目的)后,接着就要想做这件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即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的依据。例题1.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观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该实验中的原理是:(转下页)(接上页)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160-180 mg/dl)时就会以尿糖的形式排出;尿液中的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三、找准实验中的变量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找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设计控制自变量的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案、排除无关变量的处理措施以及根据反应变量确定观测指标。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②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会对因变量有干扰作用。因此,要控制无关变量以减少实验误差。如例1中的自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补充与否,反应变量则是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无关变量则是小鼠的生理状况等,若想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我们就应选择生长状况相同且较好的同龄同种同性别小鼠作为实验材料。根据因变量确定的观测指标为生成砖红色沉淀与否。
四、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一般可概括为这样四步:分组编号→设置对照→条件处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描述实验步骤中,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如果所用的實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当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稍作变动。
五、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实验结果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推出来的,二者不可混淆。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问的是实验结果还是实验结论,二者要分开来答。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只有一个,而探究性的实验需要讨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可能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
作者简介:林春华,河南省商丘市回民中学,主要研究方向: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