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应用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v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谋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提高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一直是创新创业教育着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当前许多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本身所学的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本文以凯里学院为例,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做法,着力解决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创业基础;教学改革;参与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1-0004-02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要想一毕业就能顺利就业就显得越发困难,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在大学开设创业基础通识必修课、SYB培训课程、创业大赛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虽然在一些省级和发达地区的高校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对于许多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加之所处地区经济欠发达,商业氛围不足,教师和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使得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不同专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一致,加之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本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本文以凯里学院为例,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做法,着力解决大学生创业、就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以来,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地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缺失,专业特点不明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双创”教育的实效与社会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足,授课效果欠佳
  长期以来,尽管教育部把《创业基础》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必修课程,由于重视不足和创新创业师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长期处于只设不开的状态。虽然有的地方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授课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由于长期受传统惯思维的影响以及市场意识的薄弱,很难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理念融入专业教育中去,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授课内容单一、狭隘,形式化与虚拟化比较严重,而关于“专创融合”和创新方式方法的内容极少,效果欠佳。
  (二)学生理解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片面,忽视其重要性
  大多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时,认为自己以后又不创业,只是就业找工作,不需要学习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理念,认为创业是无奈之举,只是为了拿学分而已,从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殊不知,创新创业教育中“三创”思维、团队精神、整合资源、发现机会、价值实现等知识和理念的学习,无论学生是否创业,都将会对学生的人生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许多的地方高校,专业是以师范为主,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就是考老师、考公务员,创业与他们无关,很难真正理解创业精神的重要性,未能系统、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这与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創新创业教育针对对象的范围较窄,创业比例低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多是以讲座、模拟创业、创业大赛等形式进行的,往往只能少数有创业梦想和创业能力的同学参加,难以吸引绝大部分毕业就业找工作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师范为主的地方高校,商业氛围和市场意识本身就不足,想开公司的同学比例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下来,大部分的学生很难学到其中的内容,而毕业后真正走向创业之路的学生就更少。凯里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基础》课程,让所有二年级的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弥补了长期存在的不足。
  (四)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授课缺乏专业针对性
  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师资的缺乏,往往是不同专业的大班制上课,教授内容也往往是怎么开公司赚钱,利用经管知识授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加之许多教师备课缺乏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协同,这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最大的问题。使得学生学习之后形成两个极端:要么认为专业课一无用处而潜心钻研创业知识;要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假大空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都存在先天的缺陷和不足,二者分离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专创融合发展,二者才能真正对学生的创业以及就业发生作用,才能为人才发展提供原动力。结合凯里学院近年来的实践,专创融合的主要路径探究如下: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长期以来,高校日常专业教育在知识传授时,强调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学习与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现实人和社会人的创新技能的培养,脱落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角度、多方面的,造成了学生离了专业后较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普遍偏弱,毕业后难以较快融入社会,导致普通高校的专业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如果能够在专业教育中较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理念和方法,这样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原动力。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时候,学生可以利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三创”思维,结合社会的需要发现专业领域的新机会、新方向,这样可以更好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学习空洞的、枯燥的、无关联的理论知识。所以,教育部明文规定必须把《创业基础》课程列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对专业教育的不足形成较好的补充,这对提高学生创新品质、创新意识、创新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较好积极的作用。
  (二)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专业教育的课堂中   对于一些非经管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创新创业的理念缺乏认同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虽然专业课教师专业素质高,专业性也很强,但许多专业知识过于理论性,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学生对于如何运用知识,发现专业存在机会却是很迷茫。所以,专业教师如果能加强自身创新创业思维的学习与训练,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告诉学生专业知识点在当前社会中应用现状和存在机会,就能潜移默化促进学生“三创”思维的训练和创业素质的提高,不至于让学生片面地认为专业知识是毫无用处的。
  (三)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融入专业教育的学习中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等创业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的约束,整合资源,懂得寻求、发现、利用和评估机会,会利用团队的力量,实现价值的创造。这些知识和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到专业教育的学习中,将会使学生更加努力地、有目标地、主动地去学习,他们会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未来就业和发展方向,不断地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甚至不被当前资源约束,不断寻求专业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的机会,不断对专业进行探索,从而实现专业理想,达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學生就会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去参加各种实践,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而加强理论的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双促进的作用。
  (四)成功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领导重视是关键
  高校的领导层面,更应该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全体教师和学生才有专业改革的动力。高校的领导应该是创新创业的先行者和践行者,带领全校师生推动各项事业前进发展。学校的职能部门应该为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推进创造条件,予以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保障,可以借鉴发达地区在创新创业教育做得好的高校,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地位和专业教师的认同度。建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更多机会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需要具有极高的实践性,更多应该把学生带出去,让学生在现场了解企业是如何创建、如何成功的,让学生总结共性和成功经验,而不是学校一些部门为了避免外出实习中安全责任,层层设障,斩断了外出实践的机会。所以,真正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到专业教育中去,高校领导才是问题的关键。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淘宝的马云、小米的雷军他们的成功给自己毕业的大学带来诸多的荣誉和价值,这说明大学的教育对学生的成功、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毕业学生的创业成功也能给毕业母校带来无数的荣誉,反哺自己的母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相辅相成、不断融合、相互衔接、相互渗透,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懂得利用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方法,在所学专业领域中进行创新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兄武,连达军,徐银香.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9).
  [2]杨峰,杨新娟,王艳花.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基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高教学刊,2017(16).
  [3]贺孝忠.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7(7).
  (责任编辑:王义祥)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大学校园危机事件备受社会关注。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牵动舆论风向,为高校带来较大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辅导员作为校园危机事件预防管理的一线人员,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牢牢把控各个风险点。而墨菲定律为大学生危机事件预警机制的建立带来了理论依据和启示,有助于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提升认识,加强危机事件预防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墨菲定律;高校校园安全;预警机制;
期刊
[摘 要] 科技英语因其专业性过强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效果欠佳,本文通过两轮行动研究,组织学生小组主题汇报,以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研究结果表明:小组主题汇报在增加学生课外投入时间、降低学生焦虑感以及提升小组成员英语学习成就感方面效果明显。   [关键词] 小组主题汇报;专门用途英语;学生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
期刊
[摘 要] 微课程中的“微”既指教学时长短又指教学内容少。一方面,教学时长短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少对教师做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最重要的一类定理——中心极限定理为例,阐述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其应用实践。贴近生活的案例设计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化教学使抽象的定理更具象化地呈现。微课程教学实践体现了三个特点:合理的教学结构设置、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加
期刊
[摘 要] 教育模式的转换、新时代学生成长的特点、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家校合作在大学时代依然非常重要。书院制模式下家校合作的优势在于有更良好的基础、更便利的条件、更丰富的内容。以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为例分析,书院制模式下家校合作可以采取多种发展途径:家庭走进书院,书院走进家庭,开展周末家长会,加强网络化沟通。书院制模式下开展家校合作新探索应着力于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着力于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学生
期刊
[摘 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不仅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出发,以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践探索为例,指出了创新人才
期刊
[摘 要] 曾经的“英语要求+汉语提纲+英语题目”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命题形式被一些研究者诟病为“阴阳脸式”的“伪写作”。自2011年12月份的四、六级考试开始,写作命题形式日益呈现新的趋势。那么高校师生面对这一变化,在日常的教与学中克服以往基于以“翻译促写作”的命题形式而形成的以“应试为目的”的写作学习动机和“套用模板”的写作习惯,让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逐渐过渡到以“阅读为导向,理解为核心,交际为
期刊
[摘 要] 思政理论课教学须按课程目标与内容、教材实际、理论最新发展实际及学生实际推进,并使理论性成为思政理论课的鲜明特征。教师须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教材,又有相应拓展,且提倡理论学习形式多样化。思政理论课应在保持理论性特征的同时,多方面联系实际。学生生活、课堂实际丰富易变,需要教师坚持正确观点和目标,坚持理论定力,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增强理论学习兴趣与效果,巩固正确价值观、思想政治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全
期刊
[摘 要] 材料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在很多科学技术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理进行研究思考,探索材料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能够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范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增加研究生的就业机会,满足国内高校对材料科学及其他专业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需求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
期刊
[摘 要] “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学生去追梦和圆梦。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打下扎实基础是追梦和圆梦的前提。以江汉大学校长奖学金评审思路和结果为例来分析,探索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引导大学生奋斗成才的工作路径。   [关键词] 学生榜样;奋斗;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1-0056-02    江
期刊
[摘 要] 我国葡语本科专业国际交流项目的繁荣:一方面是中国与葡语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在二语习得领域里,学者们普遍认同的理论趋势表明,进入目标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以2017-2018年中国在葡萄牙交流的葡语专业本科留学生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对葡萄牙语本科生在葡语国家学习口语的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在葡语国家学习口语,表达能力上是否达到预期,由此对葡萄牙语本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