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创新,小学语文课堂对于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创新,小组语文教育需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同时要塑造自己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79-01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改变自己对于教学活动的认知,明确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不断发展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培养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一、教师教学的准备工作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充满艺术氛围的学科,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有着重大的挑战。教师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为教学过程做好充足的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工作对于课堂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的准备
  虽然教学体系改革下,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对于学习课堂的影响不能忽略,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名确自己的地位,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教师作为个体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和独特性,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创造符合自己的特色教学,发挥自我优势。由于教师的特殊性对于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不仅仅需要做好自己的教学还要辅导学生,鼓励学生,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的准备
  新的教育体制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提倡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侧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教师必须要改变这一状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考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上的需求,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从而实现学生品德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课文时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同时要对文章中蕴含的思想进行表扬,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
  (三)准备教学材料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选择最合适的教材为依据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教师的课堂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要为学生拓宽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古诗过程中,教师可以由一篇诗文切入,拓展作者的人生,背景,社会背景,让学生有一点拓展到面,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见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课程改革。
  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平等问题的关注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更加偏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他们倾注了更多的关注,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受关注甚至批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想法,沟通与交流的前提是平等,教师应该抛弃过去的成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最大程度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就必须要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我探究,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设置互动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就会自我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试教育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对于学生的知识灌输,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不了解,教师又没有时间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学生得不到问题解决就无法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教育改革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要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生自己进行充分思考,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開放式的教学环境给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发展方向。
  三、总结
  想要提高小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要考虑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于教学的要求,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诉求,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加大学习兴趣,全面的培养学生,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充分改变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延彪.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6(8):158.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随着小学四年级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生词,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纵横填字游戏是一种新颖的游戏,将其填充到新授单词导入、重点词汇复习、单词联
摘 要 新形势下数学教师应当如何教,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文献,围绕如何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 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78-01  初中现代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下,需要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文章以服务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科学健身为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了社区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文章分别从资金保障系统、市场化运营、体育场所设施资源、专业服务人员、网络信息
摘 要:针对教科版《英语》的教学,三、四年级初学阶段的写作能力培养被忽视的现状,本文围绕小学生初学阶段的英语写作常见问题,结合教材和写作教学培训的案例,提出四种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写作教学;英语写作;初学阶段;教学对策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英语二级技能目标中关于“写”的要求是这样的:能模仿范例
目的分析双抗治疗方案联合短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1—2020-01南充市中心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13例,依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106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