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海南省公务员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我们发现该群体对媒体的认知水平总体较好,与媒体有一定的沟通、交流以及接受相关新闻培训的机会。但是,官员对新媒体的接触与认知能力存在偏差,仍然以传统媒体为主。建议要树立媒体意识,了解公众的愿望,树立政府的威信与形象;从制度层面来看,要形成一套集培训、交流、考评为一体的长效机制;在具体实践层面来看,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教育活动,还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媒介素养;公关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31-03
近十年来,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2009年12月31日,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使海南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获得了新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海南正试图在今后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加速完成从“末端”到“前沿”的转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南在公共关系领域也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近些年,人们不时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看到诸如“香蕉致癌”、“水务局某官员语出惊人”等涉及海南的新闻报道。人们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在这些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公务员缺乏应对媒体经验,导致其与媒体沟通不畅以及引导舆论不足等问题。因此,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浪潮,作为公共关系的分支之一的政府公关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其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如何不断提高公务员的媒介素养——如何与媒体沟通交流——这一现实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发展战略问题,也反映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我们只有做好了这一点,才能对加快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形象,并最终把海南建设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海南公务员媒介素养现状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1]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在西方国家陆续有研究,进入我国则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当前,随着我国媒介生态的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公共议题讨论的意识不断增强,公众舆论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这些都对我们各级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官员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前不久,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三亚市公务员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在被访问公务员中,男性为78人,女性为45人,人员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在年龄结构方面,20~29岁共19人,占全部人数的15%;30~39岁共49人,占40%;40~49岁共45人,占36.7%;50~59岁共10人,占8.3%。在学历方面,中专学历共3人,占全部人数的2%;大专学历共51人,占41.7%;本科学历共63人,占51.3%;硕士研究生学历共6人,占5%。在职级方面,普通公务员人数为74人,占全部人数的60%;科级干部共45人,占36.7%;处级干部4人,占3.3%。这些数据显示,被访人员中男、女比例较为合理,主要以中青年为主,普通公务员和科级以上干部占大部分比例,具有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公务员是主流。因此,通过对他们的问卷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海南省地方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媒介素养现状。
通过我们的调查统计、查阅资料以及走访相关人员后发现,目前,海南政府公务员的媒介素养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在媒介接触习惯、频次方面,公务员群体仍然以传统媒体为主,辅之以新媒体
在问及“您主要通过哪些媒介获取信息(可多选)”时,样本人数中有58.3%的人选择了报纸媒体,70%的人选择了电视媒体,33.3%的人广播媒体,不到40%的人选择了网络媒体。可见传统媒体的选择比重相当大。
在问及“过去的一周里,您使用次数最多且时间最长的媒体”时,超过90%的人选择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此外,在选择电视作为日常关注较多的媒体时,66.7%的人选择了中央电视台,超过28%的人选择了省级卫视,这也进一步凸显出海南省公务员更倾向于选择主流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在涉及到媒体接触动机方面时,将“了解国内外形势和社会变化”、“了解社会舆论导向”作为自己首选的人数超过了一半以上,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学习新知识”、“工作需要”、“娱乐休闲”等方面。此外,当问到“媒体对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时,超过65%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观点思维”,38.3%的人选择了“知识结构”,43.3%的人选择了“人生价值观”,11.7%的人选择了“工作任务”。综上所述,究其原因,我们的公务员群体受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工作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可信度较高、理性成分较多且传播面积较广的传统媒体,并且他们从这些媒体获取信息的动机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
(二)对我国媒体的基本认识以及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方面,公务员群体的认知水平总体较好
一方面,对媒体的基本认知上,大多数公务员对于媒体功能的认知较为全面。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是“传播信息”、“舆论监督”、“宣传、服务、娱乐”等。在问及“国内记者的工作性质”时,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舆论宣传工作者”,超过四成的人选择了“信息采集与发布者”。这些都说明了目前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对于媒体功能及其从业人员定位的理解在总体方向的把握上是比较理性的。
另一方面,作为一类特殊的媒介受众,政府公务员既需要通过媒介获得各种信息,又需要利用媒介发布信息。可以说,媒体在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等方面和政府的工作休戚相关。媒体与政府工作的关系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2]因此,如何应对媒体,做好舆论引导,成为海南省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基层公务人员的重大课题。
在问及“哪些情况下你可以接受记者采访”这一问题时,超过90%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经过上级领导同意”或“经本单位主管宣传的领导同意”后接受采访。当问到“您认为本单位哪些人合适做新闻发言人”时,选择“单位一把手”、“主观宣传的领导”、“固定专员”的比例分别为20%、35%、33.3%,11.7%的人则选择了“不清楚”。 这说明我们的公务员在面对媒体时的集体观、大局观念比较强,对于新闻发言人这一制度有基本的认识。另外,在面对“您所在部门,与媒体来往的一般惯例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一半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记者上门与请记者上门上门相结合”。这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政府与媒体的一种良性互动。
在关于“对各级政府的文件进行解读时,您首选的媒体” 以及“发生危机事件时,发布信息的首选媒体”时,被抽样调查公务员中选择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比例分别为56.7%和83.3%;这与前面提到的公务员媒介接触习惯所呈现的特点不谋而合。
当我们进一步问到“您同意面对媒体的采访,说真话很重要吗?”时,近八成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15%的人选择了“说不清”,只有6.7%的人选择了“不是很同意”。这说明目前大多数公务员已经比较好地树立了政府公关的诚信意识,这也很好地体现了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所提倡的“说真话”原则。
当问及“您同意公务员个人形象对政府形象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时,超过八成三的人选择了“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11.7%的人选择了“说不清”,只有5%的人选择了“不是很同意”。
此外,在选择“您同意新闻媒体是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您同意主动发布信息是打造透明政府的表现”这两个问题时,选择“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两项之和的比例均超过了九成。由此可见,随着多方面的原因,如公务员队伍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等,目前绝大多数公务员能正确认识到媒体、信息公开与政府形象的重要联系。这为今后政府进一步开展对外沟通交流及舆论引导、打造良好形象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目前公务员群体与媒体有一定的沟通、交流以及接受相关新闻培训的机会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座谈我们得知,目前海南省各级政府定期开展政府官员与媒体沟通的培训工作。
如2011年3月,海南省委要求在2011年内,各市县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发挥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全面权威、准确真实、公开透明地发布党务信息,同时加强外宣队伍建设,为推进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此外,2010年7~8月,三亚市委组织分两批共50名新闻发言人学员,赴北京分别进行为期各一个星期的新闻业务知识培训。这50名学员是三亚市直部门确定的首批新闻发言人,将担当起相关部门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积极做好部门的信息发布工作,助推政务信息公开。再如2011年1月,三亚市委组织部又组织全市各单位主管新闻宣传的处级干部参加了由三亚学院承办的三亚市党政部门新闻发言人的“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能力”培训班,进一步加强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培训。在此基础上,2011年7月,三亚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能力”培训班在三亚学院举行开班典礼,78名来自市直机关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集中培训,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以上的举措都表明,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政府已经清晰地意识到海南已经日益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重点。因此,定期对公务员进行培训、加大与媒体单位的交流来往成为目前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二、意识缺失与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政府在加强与媒体交流的同时,公务员的媒介素养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媒体的接触与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被访公务员中分别有40%和21.7%的人把网络与手机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他们也认为“网络舆情”很重要。但当问及“在日常工作中,假如您作为主管宣传的领导或职员,您会选择什么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首选”、“在危机发生后,您会选择什么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首选”这两个问题时,选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分别只占16.7%和28.3%。这与人们对新媒体传播特点的认识不到位有密切关系。不少受访者凭借其长期接触、信任传统媒体的惯性思维去选择,强调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宣传导向方面有重大作用,而对于网络在这方面的实践选择则重视还不够。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利益矛盾的摩擦使得各类型突发事件发生的频次有上升趋势,其中一些突发事件经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传播影响范围很大,有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加强各级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的全面认识与科学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媒体的一些基本认知方面存在偏差,不容小视
目前,虽然大多数公务员对媒体的功能与记者的定位把握比较清楚,但是在问到“目前国内媒体的单位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时,36.7%的人选择了“事业单位”,10%的人选择了“政府机关单位”,45%的人选择了“企业单位”,8.3%的人选择了“不清楚”。这与问卷中问到的“您认为目前媒体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是什么”中超过五成的人选择了“广告收入”有一定联系。不少受访者误认为,既然媒体靠“广告收入”作为其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应当具有“企业的特性”。其实关于国内媒体的性质,我们已经将其定位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这种误解也反映出政府公务员对于媒体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关于“新闻报道中,您被引用的话出现错误或给出的事实出了问题,您是否会立即作出反应”时,选择“是”的人占三成,选择代表被动倾向(包括否、视情况而定、不清楚)的比例近七成。这表明受访者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认知上的混乱,没有深刻意识到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信息(尤其是不全面、不真实的信息)的快速传播及其对普通民众的重大影响,假若不及时澄清、在第一时间主动发布真实全面的信息,就有可能造成政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三)与媒体沟通交流、定期培训的渠道与机会还不多
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有义务担负起与媒体进行定期沟通的责任,这是现代社会打造透明政府、取信于民的有力保障。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当我们向受访者询问“2010年,您或您所在的单位借助媒体及记者开展工作的次数约为多少”时,超过三成受访者选择五次以下,另外三成的受访者则选择“没有”或“不清楚”。这说明我们基层的一些公务员对于政府在开展与媒体交往的情况时缺乏对其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当问及“您获取新闻媒体知识的途径有哪些”时,只有三成受访者选择了“公务员培训”时接触过一些,另外超过四成受访者选择了“上学期间”或“无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这表明我们的广大公务员在媒介素养的培训与再教育方面仍比较滞后。
三、拓展路径
针对目前海南公务员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切实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
首先,从认知层面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社会的方法逐步从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提供信息和公共讨论的平台,使得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三者之间能形成及时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推进公共政策的制定、 执行、修正等环节趋向透明和公开。其重要性日益凸现。人们开始习惯于诉诸媒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公开发出呼声,以此影响舆论,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过程。有鉴于此,这就要求我们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们要树立媒体意识,切实做到遵循媒体发展规律、熟悉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以此来密切与公众的联系,了解公众的愿望,消除误会,缓解矛盾,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树立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其次,从制度层面来看,我们要形成一套集培训、交流、考评为一体的长效机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培训机会不多、渠道偏少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夯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基层公务员的培训计划。此外,我们可以与媒体加强沟通,形成互派专家、互相交流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开展将与媒体沟通列入年终考评体系中去,让广大公务员真正树立媒体意识。
再次,在具体实践层面来看,我们能利用党校以及党内民主生活会、工会活动的机会开展诸如新闻稿件写作评比、演讲、新闻作品分析等形式多样的日常教育活动。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一方面,我们可以邀请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宣讲团定期来基层讲授新闻学、传播学的基础知识,重点探讨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时与媒体的沟通交流问题,不断提高公务员的信息选择、识别、解读、评判和利用的能力、与记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传播技术(网络技术)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将公务员队伍中的业务骨干送到新闻媒体、院校去参观、交流,真正形成良性互动的新局面。目前,海南省在这一方面切实开展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要在基层部门普及推广,任务艰巨。
当代中国,信息资讯已高度发达,政府在开展工作时越来越需要依靠媒体的力量。因此,公务员需要不断培养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这种能力。这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所在。面对当前我们公务员队伍媒介素养的现状,成绩与不足同在,我们只有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教育,才能让我们的政府更好地展示自己自信、阳光的一面,真正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打造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岛”。
参考文献:
[1] 张志安.解读“媒体素养教育”[J].传媒观察,2005(4).
[2] 袁军,王宇,陈柏君.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提高途径[J].现代传播,2009(5).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媒介素养;公关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31-03
近十年来,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2009年12月31日,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使海南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获得了新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海南正试图在今后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加速完成从“末端”到“前沿”的转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南在公共关系领域也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近些年,人们不时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看到诸如“香蕉致癌”、“水务局某官员语出惊人”等涉及海南的新闻报道。人们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在这些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公务员缺乏应对媒体经验,导致其与媒体沟通不畅以及引导舆论不足等问题。因此,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浪潮,作为公共关系的分支之一的政府公关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其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如何不断提高公务员的媒介素养——如何与媒体沟通交流——这一现实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发展战略问题,也反映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我们只有做好了这一点,才能对加快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形象,并最终把海南建设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海南公务员媒介素养现状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1]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在西方国家陆续有研究,进入我国则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当前,随着我国媒介生态的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公共议题讨论的意识不断增强,公众舆论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这些都对我们各级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官员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前不久,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三亚市公务员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在被访问公务员中,男性为78人,女性为45人,人员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在年龄结构方面,20~29岁共19人,占全部人数的15%;30~39岁共49人,占40%;40~49岁共45人,占36.7%;50~59岁共10人,占8.3%。在学历方面,中专学历共3人,占全部人数的2%;大专学历共51人,占41.7%;本科学历共63人,占51.3%;硕士研究生学历共6人,占5%。在职级方面,普通公务员人数为74人,占全部人数的60%;科级干部共45人,占36.7%;处级干部4人,占3.3%。这些数据显示,被访人员中男、女比例较为合理,主要以中青年为主,普通公务员和科级以上干部占大部分比例,具有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公务员是主流。因此,通过对他们的问卷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海南省地方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媒介素养现状。
通过我们的调查统计、查阅资料以及走访相关人员后发现,目前,海南政府公务员的媒介素养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在媒介接触习惯、频次方面,公务员群体仍然以传统媒体为主,辅之以新媒体
在问及“您主要通过哪些媒介获取信息(可多选)”时,样本人数中有58.3%的人选择了报纸媒体,70%的人选择了电视媒体,33.3%的人广播媒体,不到40%的人选择了网络媒体。可见传统媒体的选择比重相当大。
在问及“过去的一周里,您使用次数最多且时间最长的媒体”时,超过90%的人选择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此外,在选择电视作为日常关注较多的媒体时,66.7%的人选择了中央电视台,超过28%的人选择了省级卫视,这也进一步凸显出海南省公务员更倾向于选择主流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在涉及到媒体接触动机方面时,将“了解国内外形势和社会变化”、“了解社会舆论导向”作为自己首选的人数超过了一半以上,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学习新知识”、“工作需要”、“娱乐休闲”等方面。此外,当问到“媒体对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时,超过65%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观点思维”,38.3%的人选择了“知识结构”,43.3%的人选择了“人生价值观”,11.7%的人选择了“工作任务”。综上所述,究其原因,我们的公务员群体受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工作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可信度较高、理性成分较多且传播面积较广的传统媒体,并且他们从这些媒体获取信息的动机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
(二)对我国媒体的基本认识以及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方面,公务员群体的认知水平总体较好
一方面,对媒体的基本认知上,大多数公务员对于媒体功能的认知较为全面。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是“传播信息”、“舆论监督”、“宣传、服务、娱乐”等。在问及“国内记者的工作性质”时,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舆论宣传工作者”,超过四成的人选择了“信息采集与发布者”。这些都说明了目前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对于媒体功能及其从业人员定位的理解在总体方向的把握上是比较理性的。
另一方面,作为一类特殊的媒介受众,政府公务员既需要通过媒介获得各种信息,又需要利用媒介发布信息。可以说,媒体在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等方面和政府的工作休戚相关。媒体与政府工作的关系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2]因此,如何应对媒体,做好舆论引导,成为海南省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基层公务人员的重大课题。
在问及“哪些情况下你可以接受记者采访”这一问题时,超过90%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经过上级领导同意”或“经本单位主管宣传的领导同意”后接受采访。当问到“您认为本单位哪些人合适做新闻发言人”时,选择“单位一把手”、“主观宣传的领导”、“固定专员”的比例分别为20%、35%、33.3%,11.7%的人则选择了“不清楚”。 这说明我们的公务员在面对媒体时的集体观、大局观念比较强,对于新闻发言人这一制度有基本的认识。另外,在面对“您所在部门,与媒体来往的一般惯例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一半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记者上门与请记者上门上门相结合”。这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政府与媒体的一种良性互动。
在关于“对各级政府的文件进行解读时,您首选的媒体” 以及“发生危机事件时,发布信息的首选媒体”时,被抽样调查公务员中选择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比例分别为56.7%和83.3%;这与前面提到的公务员媒介接触习惯所呈现的特点不谋而合。
当我们进一步问到“您同意面对媒体的采访,说真话很重要吗?”时,近八成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15%的人选择了“说不清”,只有6.7%的人选择了“不是很同意”。这说明目前大多数公务员已经比较好地树立了政府公关的诚信意识,这也很好地体现了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所提倡的“说真话”原则。
当问及“您同意公务员个人形象对政府形象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时,超过八成三的人选择了“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11.7%的人选择了“说不清”,只有5%的人选择了“不是很同意”。
此外,在选择“您同意新闻媒体是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您同意主动发布信息是打造透明政府的表现”这两个问题时,选择“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两项之和的比例均超过了九成。由此可见,随着多方面的原因,如公务员队伍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等,目前绝大多数公务员能正确认识到媒体、信息公开与政府形象的重要联系。这为今后政府进一步开展对外沟通交流及舆论引导、打造良好形象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目前公务员群体与媒体有一定的沟通、交流以及接受相关新闻培训的机会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座谈我们得知,目前海南省各级政府定期开展政府官员与媒体沟通的培训工作。
如2011年3月,海南省委要求在2011年内,各市县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发挥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全面权威、准确真实、公开透明地发布党务信息,同时加强外宣队伍建设,为推进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此外,2010年7~8月,三亚市委组织分两批共50名新闻发言人学员,赴北京分别进行为期各一个星期的新闻业务知识培训。这50名学员是三亚市直部门确定的首批新闻发言人,将担当起相关部门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积极做好部门的信息发布工作,助推政务信息公开。再如2011年1月,三亚市委组织部又组织全市各单位主管新闻宣传的处级干部参加了由三亚学院承办的三亚市党政部门新闻发言人的“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能力”培训班,进一步加强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培训。在此基础上,2011年7月,三亚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能力”培训班在三亚学院举行开班典礼,78名来自市直机关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集中培训,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以上的举措都表明,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政府已经清晰地意识到海南已经日益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重点。因此,定期对公务员进行培训、加大与媒体单位的交流来往成为目前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二、意识缺失与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政府在加强与媒体交流的同时,公务员的媒介素养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媒体的接触与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被访公务员中分别有40%和21.7%的人把网络与手机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他们也认为“网络舆情”很重要。但当问及“在日常工作中,假如您作为主管宣传的领导或职员,您会选择什么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首选”、“在危机发生后,您会选择什么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首选”这两个问题时,选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分别只占16.7%和28.3%。这与人们对新媒体传播特点的认识不到位有密切关系。不少受访者凭借其长期接触、信任传统媒体的惯性思维去选择,强调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宣传导向方面有重大作用,而对于网络在这方面的实践选择则重视还不够。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利益矛盾的摩擦使得各类型突发事件发生的频次有上升趋势,其中一些突发事件经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传播影响范围很大,有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加强各级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的全面认识与科学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媒体的一些基本认知方面存在偏差,不容小视
目前,虽然大多数公务员对媒体的功能与记者的定位把握比较清楚,但是在问到“目前国内媒体的单位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时,36.7%的人选择了“事业单位”,10%的人选择了“政府机关单位”,45%的人选择了“企业单位”,8.3%的人选择了“不清楚”。这与问卷中问到的“您认为目前媒体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是什么”中超过五成的人选择了“广告收入”有一定联系。不少受访者误认为,既然媒体靠“广告收入”作为其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应当具有“企业的特性”。其实关于国内媒体的性质,我们已经将其定位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这种误解也反映出政府公务员对于媒体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关于“新闻报道中,您被引用的话出现错误或给出的事实出了问题,您是否会立即作出反应”时,选择“是”的人占三成,选择代表被动倾向(包括否、视情况而定、不清楚)的比例近七成。这表明受访者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认知上的混乱,没有深刻意识到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信息(尤其是不全面、不真实的信息)的快速传播及其对普通民众的重大影响,假若不及时澄清、在第一时间主动发布真实全面的信息,就有可能造成政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三)与媒体沟通交流、定期培训的渠道与机会还不多
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有义务担负起与媒体进行定期沟通的责任,这是现代社会打造透明政府、取信于民的有力保障。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当我们向受访者询问“2010年,您或您所在的单位借助媒体及记者开展工作的次数约为多少”时,超过三成受访者选择五次以下,另外三成的受访者则选择“没有”或“不清楚”。这说明我们基层的一些公务员对于政府在开展与媒体交往的情况时缺乏对其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当问及“您获取新闻媒体知识的途径有哪些”时,只有三成受访者选择了“公务员培训”时接触过一些,另外超过四成受访者选择了“上学期间”或“无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这表明我们的广大公务员在媒介素养的培训与再教育方面仍比较滞后。
三、拓展路径
针对目前海南公务员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切实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
首先,从认知层面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社会的方法逐步从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提供信息和公共讨论的平台,使得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三者之间能形成及时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推进公共政策的制定、 执行、修正等环节趋向透明和公开。其重要性日益凸现。人们开始习惯于诉诸媒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公开发出呼声,以此影响舆论,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过程。有鉴于此,这就要求我们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们要树立媒体意识,切实做到遵循媒体发展规律、熟悉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以此来密切与公众的联系,了解公众的愿望,消除误会,缓解矛盾,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树立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其次,从制度层面来看,我们要形成一套集培训、交流、考评为一体的长效机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培训机会不多、渠道偏少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夯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基层公务员的培训计划。此外,我们可以与媒体加强沟通,形成互派专家、互相交流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开展将与媒体沟通列入年终考评体系中去,让广大公务员真正树立媒体意识。
再次,在具体实践层面来看,我们能利用党校以及党内民主生活会、工会活动的机会开展诸如新闻稿件写作评比、演讲、新闻作品分析等形式多样的日常教育活动。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一方面,我们可以邀请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宣讲团定期来基层讲授新闻学、传播学的基础知识,重点探讨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时与媒体的沟通交流问题,不断提高公务员的信息选择、识别、解读、评判和利用的能力、与记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传播技术(网络技术)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将公务员队伍中的业务骨干送到新闻媒体、院校去参观、交流,真正形成良性互动的新局面。目前,海南省在这一方面切实开展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要在基层部门普及推广,任务艰巨。
当代中国,信息资讯已高度发达,政府在开展工作时越来越需要依靠媒体的力量。因此,公务员需要不断培养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这种能力。这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所在。面对当前我们公务员队伍媒介素养的现状,成绩与不足同在,我们只有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教育,才能让我们的政府更好地展示自己自信、阳光的一面,真正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打造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岛”。
参考文献:
[1] 张志安.解读“媒体素养教育”[J].传媒观察,2005(4).
[2] 袁军,王宇,陈柏君.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提高途径[J].现代传播,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