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拯救”企鹅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c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条有关气候变化的新闻在新冠病毒的“挤压”外进入人们的视野。2月14日,据法新社报道,巴西科学家在南极测得摄氏20.75度的新高温纪录,这是南极洲气温自有记录以来首度跨越20摄氏度门槛。
  科学家警告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尤其南极洲冰盖快速融化,助长海平面持续上升,对沿岸巨型城市及小型岛国造成威胁。
  有谁能从全球各国持续不断的碳排放标准纷争和毫无作为下,拯救可怜的企鹅?
  也许哈贝马斯可以。

“贩卖疑惑”


  长期以来,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主要局限于科学领域,依赖专家知识的评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地球温度,寻找可以解释地球变暖与变冷的变量。法国数学家让-巴蒂斯特·约瑟夫·傅里叶(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首先提出太阳对地球大气层存在的可能影响,太阳温度会是影响地球热量的一个变量。
  尽管受到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19世纪的科学家还是进一步发现了影响气候变化的其他原因:从约翰·廷德尔的热捕捉水蒸气,到斯万特·阿累尼乌斯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到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开始使用更精确的设备来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建立基准线,对变量进行更准确的评估。1967年,出生于日本的气象学家玛纳贝(Syukuro Manabe)与他的美国同事理查德·韦瑟拉尔(Richard Wetherald)合作,用计算机创建了第一个模拟全球气候的模型。
  随着气候变暖领域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涉及的科学原理也日渐复杂,谈论气候变化几乎成了专家们的“专利”,“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气候变化”这些概念在当时并未受到公众关注。在第一个气候模型建立的20年后,气候变化话题才开始进入政治领域,其标志是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汉森于1988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
  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全球气温迅速上升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地方、国家、全球不同层级,共同采取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行动至今都没能开始。
  将气候问题定性为一个科学领域的问题,使得集体应对行动的推进变得几乎不可能。对科学层面的关注与强调,容易激起大众对“气候变暖是否真实存在”“气候问题是否是人类造成的”这类问题的辩论。
  美国科学史学家纳奥米·奥雷斯克斯和埃里克·康威在著作《贩卖疑惑的商人》(Merchants of Doubt, 2010)及2014年的同名纪录片中,揭露了那些能从阻挠应对行动中受益的公司,以及它们不可告人的伎俩,如:资助相关科学家,让其在关于气候变暖问题的讨论中,表示该问题本身在科学上尚存在分歧。这样的科学争论使许多公民相信,气候变暖问题太专业了,自己没有资格讨论。
  其实,科学界在气候问题上已经达成一致:气候变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类需要积极制定对策,让现有经济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那些“贩卖疑惑的商人”却动用科学专业知识,将普通民众排除在气候问题的讨论之外。

理性的三种运用


  不可否认,了解气候变暖问题需要相关的科技专业知识,但是,这一事实与采取包容性的民主协商过程之间,并不是不相容的。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在他的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理論中,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民主过程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协商维度:科学-实用维度、道德-政治维度。这对气候变化问题来说,意味着在科技专业领域之外,存在着另一条解决路径:人们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来促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集体行动。
  哈贝马斯关于协商政治的表述,植根于交往行为理论,其核心在于他独特的“商谈”(discourse)概念,以及相对应的“商谈伦理理论”。
  商谈是一种在所宣称的有效性(validity of a claim)存在争议时,参与者所采取的办法。在实际商谈过程中,参与者在特定条件下会赞成或反对对方所宣称的有效性,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在不断扩大的讨论中,在面对更有能力的和更多的受众时,不断质疑新的异议”。因此,商谈是一种实践,一种不断寻求正当性的过程。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将不同的理性行为,区分为“实践理性”的三种运用方式。

  如果商谈发生在特定的条件下,即:没有人会因某种规范而受到排斥,受规范影响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有发表反对意见的自由,每个参与者都能以真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商谈过程本身就会变得“理性”。此时,唯一对商谈具有约束与调节作用的,是“不具有强制力的更佳论据的力量”(the unforced force of the better argument),而不再是那些外部约束力,诸如权力与金钱。
  那么,这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在气候变暖问题中,科学与民主参与之间的相互关系呢?
  哈贝马斯将不同的理性行为,区分为“实践理性”的三种运用方式:实用的(pragmatic)、伦理-政治的(ethical-political)和道德的(moral),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对应实践理性的三种运用,一个问题需要被解决的三个可能的方面,分别为“目的性的、善的和正义的”。
  其中,“道德商谈”是采用具有普遍有效性的行动规范,不局限于特定的社区或群体。比如,“你不应该偷窃”这样的道德规范,并不只在某些文化中有效。相比之下,“伦理-政治商谈”下的伦理规范,如“儿童不得主动说话,除非别人开口和他交谈”,则只在被接受的群体中有效。

  科学知识与政治决策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格陵兰岛的象脚冰川是全球变暖的缩影
近几十万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

  在哈贝马斯看来,道德规范与伦理-政治规范的有效性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其有效性是被不同的正当化过程赋予的。对“伦理-政治商谈”来说,如果其中的规范性宣称(normative claims)在商谈中是真诚的,那么它就是正当的,即便不是那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即便无法“赢得大众的普遍同意”,因为它确实符合集体决策中的理性政治特征,同时保留了进一步调整和接受争论的可能性。
  而“实用商谈”的沟通方式,是参与者试图从中寻找实现特定目的或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手段。比如,“如何解决交通问题”“如何确保16岁前的儿童继续上学”,这类问题是“实用商谈”的出发点,可以通过对效率的追求、对手段(技术、策略、方案等)的选择等来解决。

科学也是意识形态


  由此可以发现,其实大多数人都从“实用商谈”的角度来处理全球变暖所引起的问题。对科学家们声称的、关于气候问题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过分关注,阻碍了我们触及气候问题的道德与伦理维度,而后者才能帮助我们达成共识,采取遏制气候变暖的集体行动。
  当然,我们需要倚赖前沿的科学研究,以及采用最优化的行动来处理气候变暖问题。但是,将这一视角置于最优位置,会让其他相关问题无从谈起。我们当下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难题,因为它们可以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来解决—比如改用节能灯泡、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包括,确认其中不同的行为主体所承担的义务和需要采取的行动,并确保该解决方案对各方是公平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讨论技术建议,还必须考虑公正的问题—无论是在地方层面,还是在全球层面。
  虽然情况在逐渐好转,但“诉诸专业性”依然是媒体在處理该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模式。因此,要让人们认识到全球变暖问题与规范性问题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
  科学知识是处于政治和社会背景之中的,这使它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这就涉及“公平协商”(fair deliberation)的问题。公民社会越来越倾向于把科学作为客观的代言人。但如果作为实用理性基础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天然中立的,那么,特定的科学立场本身,也就具有了意识形态的一面。
  科学家对问题作出的专业技术解释,对外行人来说是根本无法理解的,这也违反了“公平协商”所应具备的条件。正因为如此,气候否认主义者关于气候变暖的政治讨论,一直采用模糊而晦涩的专业技术解释与科学主张,来阻碍我们对该问题展开有意义的辩论。
  科学知识不是中性的、价值中立的,或是客观的真理,因此,它可以让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决策得到合法化。科学知识与政治决策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涉及诸多方面,比如:问题的表述方式、求助于科学专门知识的共识程度、科学提供的可能解释、科学提供的答案数量,以及这些科学知识在政治决策中如何与利益方发生联系。
  科学知识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并被认为具有政治意义,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价值评判。然而,科学知识在政治决策过程中,能否真正保持中立、科学家是否只是提供“客观”知识,是值得怀疑的,正如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谢尔德所言:“科学观察是有争议的。”
  我们该如何揭示这个过程呢?对于哈贝马斯来说,只有协商才能揭示商谈过程中发生的扭曲,并帮助我们选择最佳的行动路线。在协商中,理解和评判“实践理性”三个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涉及环境的政治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
  生态问题也是正义问题,通过商谈寻求政治的解决路径,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其他文献
2018年,韓国,圣诞夜。结束了节日的欢庆,寒风中,我们推开了街边一家小饭店的门。饭店阿姨一个人热情地张罗着。  我们点了香气浓郁的拌饭,除了搭配各式调味小菜,还有一碗鲜美的热汤,喝得全身一暖,冻到紧张的神经终于渐渐松弛下来。  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年轻小姑娘走进店里,向阿姨要了冷面。阿姨劝道:“这么冷的天,还是吃点热的吧,不如来份泡菜汤,我做好了给你端过去。” 小姑娘想必是隔壁店里的店员,笑着点点头
錢克锦  4月17日,秘鲁前总统阿兰·加西亚在警察准备逮捕他时,借口找律师,进入卧室开枪自杀。  加西亚的遗书称,所谓腐败指控乃是政治迫害,自己不愿像那些落马政客一样锒铛入狱,因此要有尊严地结束生命。  加西亚一生颇为传奇,先后两度担任总统。但从巴西“洗车行动”开始,拉美政坛的大面积体制性腐败,不断暴露在公众面前,一个个传奇人物倒下。  2014年初,巴西警方在反腐调查中,注意到一家加油站老板参与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西部的内华达山脉一直都是美国最有名的山脉之一,也是美到令人窒息的霍塔湖和美国四大著名国家公园——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国王峡谷、红山公园和拉森火山国家公园——之乡。  但是仅有极少数来到这些公园的游客会穿过这片土地前往内华达山脉的东侧,到达加州沙漠和拥有神奇生物之地。如果有兴趣来到这里,他们将会看到一大片因地热活动而形成的奇异自然景观,如火山瀑布、沙漠丘陵以及幽灵小镇。伯
2017年发行的动作冒险游戏《刺客信条:起源》口碑不错。原来,“圣殿骑士”和“刺客兄弟會”的渊源都起自埃及,玩家将扮演埃及守护者巴耶克,在为儿子复仇的过程中,也卷入了“埃及艳后”和恺撒的政治漩涡。  那段情节发生在托勒密王朝的末期。有人认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后,其部将建立的托勒密王朝不属于“古埃及”,甚至认为“古埃及”在遭更早的努比亚、亚述或波斯入侵后,即告消亡。但一般认为,公元前4世纪
晶圆是芯片的母体,而晶圆生产,则是将芯片设计图纸在晶圆上蚀刻成电路的工艺技术  2019年5月16日,美国以一国之力,制裁一个企业,让全世界知道了华为;一年后,美国再次出手,限制全球给华为供货,也让全世界知道了台积电。  对华为,我们都比较熟悉了,那么台积电到底有多牛?它的站位,会对中美科技博弈起到何种作用?张忠谋:开创Fabless分工模式  谈到芯片,“芯片之父”杰克·基尔比举世闻名。1958
2020年2月28日,中國三枚奥运游泳金牌得主孙杨因缺少2018年9月的兴奋剂检测,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以“违反兴奋剂法规”为由判决全球禁赛8年。这可能意味着孙杨泳赛生涯的终结。  兴奋剂是体育界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  近3000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参加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会尝试各种“饮食方法”,以提升其比赛表现。草药汁、葡萄酒、肉类、动物的睾丸或心脏……这些饮品和食物,就是古代体育中的“兴奋剂
美国纽约苏豪区的街道  即将面临3月初“超级星期二”党内初选的伯尼·桑德斯,目前在各项党内民调中领先于拜登、布隆伯格、沃伦、布蒂吉格等人。他并且在最早举行预选的3个州(艾奥瓦、新罕布什尔、内华达)取得了明显胜利,有望成为最终对阵特朗普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布鲁克林的老犹太社会主义者”伯尼·桑德斯崛起的土壤,可以用赫德里克·史密斯的《谁偷走了美国梦—从中产到新穷人》一书来解释。此书观点和《21世
天气越来越闷热,生性爱食甜的我再也压抑不住对冰品的渴求。可不管是口味新潮的网红冰激凌,还是料足杯满的冰奶茶饮品,总有点隔靴搔痒,一点都不爽快。  夏日吃冰,对我而言,首选当属新奥尔良市的雪球刨冰(以下简称“新奥尔良雪冰”)—纸杯里装有顺滑细腻的纯冰,淋着七彩糖浆,就好像把整个彩虹握在手里。  坐在店外的马路牙子上一个人默默吃,不一会儿就会被热情的新奥尔良市人的招呼吸引。几个人边吃边聊,还不太过瘾,
当中国政府宣布启动从也门撤侨的准备工作时,很多人恐怕才知道,也门的局势已经极其糟糕,与当年利比亚战争时相差无几,以至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在展开撤侨行动。  提起也门,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这个国家的确切位置。不过,说起亚丁湾,至少听说过的人会多很多,曾经猖獗一时的索马里海盗经常在这里作案,而中国海军护航行动的一个重要海域也就是在亚丁湾。长达20多年的内乱让索马里背上了失败国家的恶名,如今,隔海相
钱克锦  由于新科国会议员伊尔汗·奥马尔最近涉嫌的反犹太言论,美国众议院3月7日通过一项决议,呼吁抛弃种族主义,谴责一切仇恨言论。  奥马尔是一名穆斯林,出生在索马里,十几岁时以难民身份移居美国,后成长为民主党政治新星。在争取全民医保、减免大学生学贷负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同性恋权利等方面,奥马尔非常努力,是标准的“21世纪左派人士”。  奥马尔还有一个特点,对美国政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以色列的支持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