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人和心上人牵着手逛校园时,我在自习室刷题为考研做准备;
别人在过圣诞节的时候,我在进行着考研初试;
别人在参加跨年活动迎接鸡年的时候,我在为考研复试而埋头苦干。
2017年12月24日和25日,对所有参加考研的学生来说,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或许你会为自己的某些失误懊恼不已,或许你对自己在考场上的优异发挥甚为满意,
但当你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这一切将全部定格为历史,
接下来你要做的,不是狂欢放纵,不是安逸等待,而是进入紧张的复试阶段。
考研复试如何准备?我们采访了几位过来人,请看我们的取经记。
耐下性子“莫估分”
又是一年毕业季,各高校毕业生完美展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技能,或是三五结伴自主创业;或是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等给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或是奔赴各大招聘市场寻找心仪的工作单位。对于选择考研的同学们来说,这时初试已经结束,看着身边的朋友忙得热火朝天,心里想必也是急切难耐。可能有的同学感觉初试发挥得不如人意,抱定过不了线的想法,急忙开始找工作,但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不能慌乱行事。既然选择了考研,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找工作也不急在这一时了,与其匆忙寻找出路,不如先做好眼前事。
关于考后估分,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余永聪认为,这不是必须进行的步骤,要因人而异。想要准确估分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估分只涉及政治和英语的客观题,专业课以及政治、英语的主观题无法准确衡量。所以无论自己的估分结果如何,都不要因此放弃准备复试。
有的同学感觉自己初试发挥得不好,但是“感觉”有时也不准确,实际成绩可能与感觉并不相符。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这时成绩尚未公布,准备复试为时尚早,如果初试成绩没有过线,不是更加浪费时间?但是,“学习”永远不会浪费时间,就算是最后复试线没过,也学到了东西。有目标是好事,但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着眼未来,要知道厚积才能薄发,也许此时学习的知识,在未来某一天会助你一臂之力。
时刻关注官网动态
一般来说,考研复试包括复试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少数民族骨干考生参加汉语水平测试)三部分内容。大多数院校会在考研结束后下一年的二月中旬出成绩,三月下旬进行复试。考研成绩构成如下:①复试总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 综合面试成绩×面试权重 外语听说能力成绩×外语成绩权重)②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初试成绩权重 复试总成绩×复试成绩权重。大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录取总成绩30%~50%左右,各学校可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自身情况设定,但无论占比多少,复试成绩都是总成绩中重要的一部分。
山东农业大学2016届隋师兄考取了上海理工大学。当年他要考取的专业只招收10个研究生,而进入复试的有12名同学。由于他的初试成绩最差,按照往年的情况,倒数第一很可能被刷掉,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面试。结果他的复试成绩很高,最终总成绩排名第四,成功被录取。后来他请教导师吴教授当年为什么看好他,吴教授说:“你身上洋溢的那种自信,以及广阔的知识储备,说明你是块做学术的好苗子。”
隋师兄介绍说,复试准备初期获取信息是第一步,是要时刻保持着对信息的敏锐度,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夺取复试的制高点。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外乎两种,第一,网络搜索。时刻关注报考院校的官网,一方面能密切关注官网更新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也可查阅去年的复试信息。一般复试的信息包括复试流程、参考书、具体细则等,考生须根据报考院校的要求进行准备。同时还要关注往年的复试分数线,这样在二月中旬出分时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过线,以便正式开始复试备考。获取信息的第二种主要途径是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与师兄师姐及时沟通,不仅可以学习经验,也能够了解该专业的导师情况,以便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余永聪在回忆自己的复试经历时说:“我在复试备考时和初试时一样,每天去自习看书,先大致定个计划,比如这一周将整体框架看完,下一周看具体细节等等。实际上复试主要准备的就是专业课,由于我的专业比较特殊,初试的内容主要是复试中面试的内容,复试的笔试又是另外一门学科的内容,所以我就把初试的内容拿出来巩固一下,再看一些复试笔试的学科就差不多了。我面试的内容是两门学科的结合,但多数同学复试的内容是初试的更加细化,就是具体到自己的方向。”由此可见,掌握复试信息,根据各学校复试的侧重点进行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对导师多些了解
克敌制胜要做到知己知彼,考研复试也不例外,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目标院校的出题风格、所报考专业导师的研究方向都有助于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提高效率。
余永聪在备战复试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们面试的内容是一些热点话题和老师近几年关注的领域,所以在初试结束后那段时间,我会把之前打印的本专业老师的论文再拿出来读一读,熟悉老师们主要的研究方向、关注的热点有哪些。我读论文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老师近几年发表的,二是有关学科前沿和近些年来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看论文的好处是可以对某个问题有个框架性的认识,这对于初试和复试中笔试的论述题都很有用,拿到一个问题后,我首先会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考虑。因为我看东西比较快,我会喜欢把我能搜索到的相关论文全部浏览一遍,然后把里面重点的挑出来,再认真分析别人论证的框架。”
功夫不负有心人,余永聪复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正是两篇他读过的论文。清楚了这个话题最新的研究热点和方向,答起题来也就轻松多了。“当然我们专业大的方向还是在新闻传播方面,所以发生了什么大事啊,有什么热点啊,这些都要继续关注。”
山东大学招生办的张老师说,老师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主要指既能重点突破,也要广泛涉猎。说到底,过硬的专业知识是考生最强有力的竞争筹码。四年的学习不一定能有专家级别的知识和技能,但至少要培养起专业敏感度。所以考生事先一定要對所报考导师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仔细研读导师的相关学术论文,对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把握。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所报考专业的发展情况,一个对所报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漠不关心的考生是不会博得老师好感的。这也正与余永聪的复习策略不谋而合:“明确导师到底想要带什么样的研究生,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武装自己。” 把话题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
成绩公布以后,若初步判断自己有过线的可能性,就要立即开始系统性的复习。专业笔试内容一般是初试中专业课的进一步深入,因此仍需研究历年复试真题,把握考试的方向和重点。
面试是最终决定能不能留下来的关键。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要努力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这个好的印象不只是有礼貌,而是要尽力把你知道的东西展现给老师。总体来说,面试和笔试考核的内容差不多,首先不可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其次,还要让老师了解你的能力,你的学习态度,让他知道你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
在理工科的专业面试中,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倾向于考察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知识,但老师的研究领域各有不同,范围涉及广泛,现场提问时难免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刘明心有她的独到见解:“一般在面试开始时有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毕业院校,大学期间所获荣誉以及参加的实践活动等,这时可以多说一些自己之前参与的学术活动,一方面可以展示学术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起老师的兴趣,这样老师就可能针对这些学术活动进行提问,就有了很多可以聊的内容。”与其被面试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老师所设的“陷阱”中越陷越深,不如把老师引领进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交流,这是面试时的一个重要策略。
复试的第三个部分是对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的考核,有的院校是考生自由选择搭档两两一组,现场抽取题目,进行二人对话,如电子科技大学;有的则是考生先使用英语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播放一段英语听力,考官就这段听力提出两到三个问题,最后考生抽取一道其他题目进行回答,中国传媒大学采取的就是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复试中对英语能力的考核不会太难,除非该专业有特殊的要求。考核主要注重考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所以无论自己的英语水平如何,都要敢于表达,如果能力有限就不要片面追求使用长难句和生僻词汇,扬长避短,简洁的语言、灵活的句式同样能得到考官的青睐。
与其紧张不如看书
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考生的心理状态普遍会比初试紧张,担心自己这“临门一脚”踢不好,因此不敢掉以轻心。余永聪认为,一定的压力可以使考生在备考中更加认真,但是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过多也会制约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所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纾解渠道至关重要。“有的人面对这种情绪倾向于自我开导,有的人则喜欢找人倾诉,说完了就能够继续回到学习中了。无论哪种方法,只要可以平复心绪就可以称之为一种好方法。”
紧张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状态。比起花时间胡思乱想,不如脚踏实地行动,面对决定人生转折的一次大考,谁也不可能真的做到不紧张,但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事实上,实际行动才是真正有用的。当我们真正拿起书本看书复习了,也就没时间去想一些无谓的结果了。每一次的付出都是为以后作积累,就算考不上就算被刷,那也是考试结束后才应该考虑的事情,杞人忧天是无济于事的。
2016年考取了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的谢学姐特别提醒学弟学妹:在复试的时候,也一定不要过于紧张。许多导师会在提问学术问题之前营造一个轻松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不必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一句话,轻装上阵,以平常心应对复试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还有的考生会纠结考前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这个问题,余永聪给出的回答是:“没必要。据我了解,北京的高校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好好做好自己。”
一般考研复试要持续很多天,如果居住地距离目标院校较远,为避免路上的奔波,可以提前在学校附近预定酒店,充足的休息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考研是一场全方位的综合战、持久战,它不仅是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考核,也考验着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考研复试并没有万全之策,所有的方法和策略都因人而异,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到了复试阶段,可能当初每天一起上自习准备初试的小伙伴掉队了,你只能苦哈哈地自己一个人继续战斗。但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阵痛,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便只顾风雨兼程吧。
责任编辑:陈晓丽
别人在过圣诞节的时候,我在进行着考研初试;
别人在参加跨年活动迎接鸡年的时候,我在为考研复试而埋头苦干。
2017年12月24日和25日,对所有参加考研的学生来说,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或许你会为自己的某些失误懊恼不已,或许你对自己在考场上的优异发挥甚为满意,
但当你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这一切将全部定格为历史,
接下来你要做的,不是狂欢放纵,不是安逸等待,而是进入紧张的复试阶段。
考研复试如何准备?我们采访了几位过来人,请看我们的取经记。
耐下性子“莫估分”
又是一年毕业季,各高校毕业生完美展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技能,或是三五结伴自主创业;或是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等给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或是奔赴各大招聘市场寻找心仪的工作单位。对于选择考研的同学们来说,这时初试已经结束,看着身边的朋友忙得热火朝天,心里想必也是急切难耐。可能有的同学感觉初试发挥得不如人意,抱定过不了线的想法,急忙开始找工作,但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不能慌乱行事。既然选择了考研,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找工作也不急在这一时了,与其匆忙寻找出路,不如先做好眼前事。
关于考后估分,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余永聪认为,这不是必须进行的步骤,要因人而异。想要准确估分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估分只涉及政治和英语的客观题,专业课以及政治、英语的主观题无法准确衡量。所以无论自己的估分结果如何,都不要因此放弃准备复试。
有的同学感觉自己初试发挥得不好,但是“感觉”有时也不准确,实际成绩可能与感觉并不相符。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这时成绩尚未公布,准备复试为时尚早,如果初试成绩没有过线,不是更加浪费时间?但是,“学习”永远不会浪费时间,就算是最后复试线没过,也学到了东西。有目标是好事,但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着眼未来,要知道厚积才能薄发,也许此时学习的知识,在未来某一天会助你一臂之力。
时刻关注官网动态
一般来说,考研复试包括复试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少数民族骨干考生参加汉语水平测试)三部分内容。大多数院校会在考研结束后下一年的二月中旬出成绩,三月下旬进行复试。考研成绩构成如下:①复试总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 综合面试成绩×面试权重 外语听说能力成绩×外语成绩权重)②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初试成绩权重 复试总成绩×复试成绩权重。大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录取总成绩30%~50%左右,各学校可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自身情况设定,但无论占比多少,复试成绩都是总成绩中重要的一部分。
山东农业大学2016届隋师兄考取了上海理工大学。当年他要考取的专业只招收10个研究生,而进入复试的有12名同学。由于他的初试成绩最差,按照往年的情况,倒数第一很可能被刷掉,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面试。结果他的复试成绩很高,最终总成绩排名第四,成功被录取。后来他请教导师吴教授当年为什么看好他,吴教授说:“你身上洋溢的那种自信,以及广阔的知识储备,说明你是块做学术的好苗子。”
隋师兄介绍说,复试准备初期获取信息是第一步,是要时刻保持着对信息的敏锐度,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夺取复试的制高点。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外乎两种,第一,网络搜索。时刻关注报考院校的官网,一方面能密切关注官网更新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也可查阅去年的复试信息。一般复试的信息包括复试流程、参考书、具体细则等,考生须根据报考院校的要求进行准备。同时还要关注往年的复试分数线,这样在二月中旬出分时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过线,以便正式开始复试备考。获取信息的第二种主要途径是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与师兄师姐及时沟通,不仅可以学习经验,也能够了解该专业的导师情况,以便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余永聪在回忆自己的复试经历时说:“我在复试备考时和初试时一样,每天去自习看书,先大致定个计划,比如这一周将整体框架看完,下一周看具体细节等等。实际上复试主要准备的就是专业课,由于我的专业比较特殊,初试的内容主要是复试中面试的内容,复试的笔试又是另外一门学科的内容,所以我就把初试的内容拿出来巩固一下,再看一些复试笔试的学科就差不多了。我面试的内容是两门学科的结合,但多数同学复试的内容是初试的更加细化,就是具体到自己的方向。”由此可见,掌握复试信息,根据各学校复试的侧重点进行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对导师多些了解
克敌制胜要做到知己知彼,考研复试也不例外,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目标院校的出题风格、所报考专业导师的研究方向都有助于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提高效率。
余永聪在备战复试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们面试的内容是一些热点话题和老师近几年关注的领域,所以在初试结束后那段时间,我会把之前打印的本专业老师的论文再拿出来读一读,熟悉老师们主要的研究方向、关注的热点有哪些。我读论文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老师近几年发表的,二是有关学科前沿和近些年来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看论文的好处是可以对某个问题有个框架性的认识,这对于初试和复试中笔试的论述题都很有用,拿到一个问题后,我首先会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考虑。因为我看东西比较快,我会喜欢把我能搜索到的相关论文全部浏览一遍,然后把里面重点的挑出来,再认真分析别人论证的框架。”
功夫不负有心人,余永聪复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正是两篇他读过的论文。清楚了这个话题最新的研究热点和方向,答起题来也就轻松多了。“当然我们专业大的方向还是在新闻传播方面,所以发生了什么大事啊,有什么热点啊,这些都要继续关注。”
山东大学招生办的张老师说,老师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主要指既能重点突破,也要广泛涉猎。说到底,过硬的专业知识是考生最强有力的竞争筹码。四年的学习不一定能有专家级别的知识和技能,但至少要培养起专业敏感度。所以考生事先一定要對所报考导师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仔细研读导师的相关学术论文,对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把握。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所报考专业的发展情况,一个对所报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漠不关心的考生是不会博得老师好感的。这也正与余永聪的复习策略不谋而合:“明确导师到底想要带什么样的研究生,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武装自己。” 把话题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
成绩公布以后,若初步判断自己有过线的可能性,就要立即开始系统性的复习。专业笔试内容一般是初试中专业课的进一步深入,因此仍需研究历年复试真题,把握考试的方向和重点。
面试是最终决定能不能留下来的关键。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要努力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这个好的印象不只是有礼貌,而是要尽力把你知道的东西展现给老师。总体来说,面试和笔试考核的内容差不多,首先不可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其次,还要让老师了解你的能力,你的学习态度,让他知道你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
在理工科的专业面试中,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倾向于考察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知识,但老师的研究领域各有不同,范围涉及广泛,现场提问时难免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刘明心有她的独到见解:“一般在面试开始时有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毕业院校,大学期间所获荣誉以及参加的实践活动等,这时可以多说一些自己之前参与的学术活动,一方面可以展示学术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起老师的兴趣,这样老师就可能针对这些学术活动进行提问,就有了很多可以聊的内容。”与其被面试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老师所设的“陷阱”中越陷越深,不如把老师引领进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交流,这是面试时的一个重要策略。
复试的第三个部分是对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的考核,有的院校是考生自由选择搭档两两一组,现场抽取题目,进行二人对话,如电子科技大学;有的则是考生先使用英语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播放一段英语听力,考官就这段听力提出两到三个问题,最后考生抽取一道其他题目进行回答,中国传媒大学采取的就是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复试中对英语能力的考核不会太难,除非该专业有特殊的要求。考核主要注重考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所以无论自己的英语水平如何,都要敢于表达,如果能力有限就不要片面追求使用长难句和生僻词汇,扬长避短,简洁的语言、灵活的句式同样能得到考官的青睐。
与其紧张不如看书
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考生的心理状态普遍会比初试紧张,担心自己这“临门一脚”踢不好,因此不敢掉以轻心。余永聪认为,一定的压力可以使考生在备考中更加认真,但是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过多也会制约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所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纾解渠道至关重要。“有的人面对这种情绪倾向于自我开导,有的人则喜欢找人倾诉,说完了就能够继续回到学习中了。无论哪种方法,只要可以平复心绪就可以称之为一种好方法。”
紧张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状态。比起花时间胡思乱想,不如脚踏实地行动,面对决定人生转折的一次大考,谁也不可能真的做到不紧张,但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事实上,实际行动才是真正有用的。当我们真正拿起书本看书复习了,也就没时间去想一些无谓的结果了。每一次的付出都是为以后作积累,就算考不上就算被刷,那也是考试结束后才应该考虑的事情,杞人忧天是无济于事的。
2016年考取了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的谢学姐特别提醒学弟学妹:在复试的时候,也一定不要过于紧张。许多导师会在提问学术问题之前营造一个轻松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不必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一句话,轻装上阵,以平常心应对复试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还有的考生会纠结考前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这个问题,余永聪给出的回答是:“没必要。据我了解,北京的高校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好好做好自己。”
一般考研复试要持续很多天,如果居住地距离目标院校较远,为避免路上的奔波,可以提前在学校附近预定酒店,充足的休息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考研是一场全方位的综合战、持久战,它不仅是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考核,也考验着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考研复试并没有万全之策,所有的方法和策略都因人而异,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到了复试阶段,可能当初每天一起上自习准备初试的小伙伴掉队了,你只能苦哈哈地自己一个人继续战斗。但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阵痛,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便只顾风雨兼程吧。
责任编辑:陈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