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处置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到保障上海APEC会议,从实验室里科研攻关到为基层部队进行技术“破障”,南京军区装备部某防化技术大队防化技术室人员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临危蹈险,克难攻坚,在各种艰难困苦和生死考验面前,以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作风,一次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出色的答卷,被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誉为斩毒降魔的“达摩克斯之剑”。
在国际活动保障中扬我军威
近年来,华东地区在建设施工中不断发现侵华日军遗弃下来的化学武器。遗弃化学武器处置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危险性很高的工作,需要在高毒、高爆、高危的背景下作业,防化技术室人员无论是老同志还是新同志,无论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都是随叫随到,一次次奔赴作业现场,从挖掘,鉴别、包装、销毁和环境跟踪监测、采样分析等,全过程在一线进行技术保障,处置各种化学毒剂450公斤、毒剂炮弹44枚、毒烟筒2万余枚,有毒污染物近百吨,从未出现任何差错。
那年1月,时任技术室主任的申永忠在南京挖掘的遗弃化学武器进行鉴定时发现,一枚毒烟筒的引信上刻着“昭和十五年”字样,在对别的毒烟筒销毁时,他特意将这枚毒烟筒保留了下来,并做出详细图谱,同时,他又对当地村民进行走访,找到了亲眼目睹当年侵华日军埋藏化学武器的目击证人。在中国人民的极力要求和国际社会同声谴责下,日方只好派人到中国处理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在挖掘现场,日方代表悄悄向技术人员打探中方对化学武器事件的有关“秘密”,有意与技术人员“套近乎”,甚至让翻译给技术人员送上“纪念品”,遭到技术人员严厉拒绝。谈判刚开始时,日方代表拒不认罪,甚至振振有词地责问作为中方谈判代表的申永忠“凭什么断定是日军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申永忠愤然而起,义正词严地指出:一、化学炮弹上刻有日文“昭和十五年”标志:二、分析打印出来的遗弃化学武器图谱与你们日军化学武器图谱完全吻合:三、我们找到了当时目睹日军埋藏毒剂弹的见证人。在事实面前,日方代表不得不低头谢罪。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笼罩在恐怖主义的阴霾之中。时隔不久,举世瞩目的国际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由技术室8名技术干部组成专家组受领担负会议生化反恐保障任务。会议防化救援保障需要大量的新技术,好在技术室平时的科研储备成果里都有,他们仅用三天时间,就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应用新技术。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充分预测预想,研究探索现场实施救援的技术方案和方法,对各种应急保障方案进行深入细化和反复演练,绘制了现场快速侦察、取样、分析化验等各项具体工作操作流程图,并使携行的防化装备器材处于最佳技术状态,确保及时、准确、离效地完成遂行保障任务。
在地方应急救援中大显身手
1993年10月的一天夜里,南京炼油厂万吨油罐突然起火。当晚10点40分,技术室人员接到军区首长命令,申永忠带领崔玉玲、蔡忠林,张序皋等3名技术员紧急出动,驱车以最快速度赶往南京炼油厂。虽然早就过了下班时间,但各个交通路口都有交警指挥,听说是防化专家去救火,一路绿灯,平时至少要一个小时的路程那天只用了30分钟便赶到火灾现场。就在两个多月前,申永忠在北京防化学院学习时,专门请曾参加广东深圳发生万吨储油罐燃烧大火救援的防化专家介绍了深圳火灾救援情况,没想到现在还真派上了用场。在往火灾现场赶的路上,申永忠就在心里盘算着火灾可能产生的化学危害和应对措施。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十几台消防车形成密集的水柱喷射着熊熊燃烧的油管,但火势不减还增,大有蔓延之势,现场一片混乱,救火的车辆,人员就在火灾附近。正在万分焦急的现场临时指挥部领导一见到他们,有人立即大声叫喊:“防化专家来了!”早已成竹在胸的申永忠当即代表技术人员向现场总指挥杨副省长指出4条建议:快速疏散现场人群车辆,消防人员既要对燃烧油罐灭火,还要对周围油罐不间断冷却,以免引起连锁爆炸,立即在油罐周围用水泥砌隔离墙,防止油罐钢板烧化后油火蔓延威胁整个厂区,由技术室人员对火灾现场及下风方向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随时向指挥部报告。几条建议经指挥部讨论后全部被采用,事实证明,这几条建议有理有据,为控制火势恶化和人员财产安全防护提供了技术支撑。事后,技术室受到江苏省政府通报表彰。
凌晨1时左右,燃烧的油罐钢板被烧得喀喀作响,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指挥部就设在离火灾现场仅100米左右的地方,脸上明显能感受到灼人的热浪。形势十分严峻,指挥部决定现场只留一名技术人员,其他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内,申永忠主动提出自己留下来,让其他技术人员撤了。后来崔玉玲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告诉记者,分手的那一刻,真的体会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申永忠临走时怕妻子担惊受怕,没有告诉妻子是救火,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是临时执行任务。当时,南京各电台、电视台中止了一切节目,对火灾现场救援情况进行直播。申永忠的妻子正坐在电视机前看实况,突然在火灾现场发现了丈夫的身影,心顿时揪紧了,眼泪当时就下来了,那时手机还没普及无法和丈夫联系,丈夫在现场救火,她就一动也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生怕一离开就再也看不到丈夫了,直到第二天下午5时大火扑灭丈夫归来。
在科研技术攻关中勇摘桂冠
技术室干部在对防化安全防护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调研中发现,随着红外、激光探测器材和制导武器在现场作战领域的广泛应用,桥梁、电站、机场、指挥所等重要设施和目标便成了作战双方首选的攻击对象,随时面临着陷入瘫痪毁灭的危险,而现在的烟雾遮障器材,不仅对红外、激光探测和制导武器难以有效遮障和干扰,而且价格昂贵,携行不便,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毒性污染。
强烈的责任感促使技术室的同志们下决心攻克这道尖端课题。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块“硬骨头”,是涉及红外、激光等多项高新技术的前沿课题,作为基层技术干部要打赢这场“非对称战役”,其中的艰难困苦难以预料。课题设计全面展开后,技术室主任崔玉玲带着几名技术干部吃住在实验室,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测试,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突破,常常通宵达旦。在北京防化研究院和某工厂的大力协作下,经过近四年的艰苦攻关,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某新型抗红外发烟罐”。经部队实际应用和实战演习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由总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进行全面系统鉴定,认为这种发烟罐对各种激光、红外探测和制导武器的遮蔽干扰性能优良,对环境无毒性污染,而且成本低,携行和使用安全方便,对军地重要设施,目标的安全防护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不久,从北京传来喜讯,这一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近五年来全军防化系统唯一一个一等奖,也实现了军区装备系统多年来无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
防化技术室虽然只是正营编制,但他们身居“末端”却勇于追踪前沿科技,攻克尖端技术课题。随着遗弃化学武器数量的增多,为解决化学毒剂和危险品管理及查询难题,防化技术室化学室主任金华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攻关,研制开发出全军第一个遗弃化学武器管理软件,并在全军推广应用。如果想要了解某一类型化学武器的存储量、形状重量、完好状况等,只要打开电脑,点击进入该数据库系统,几秒钟后,相关的信息数据便可以在荧屏上一览无余。
防化技术室先后10多次出色完成重大应急保障任务,荣获56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多次被总部、军区和装备部表彰为“技术革新先进单位”和“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今年5月,在总部组织的全军防化技术室正规化达标验收考核中,该技术室以全优成绩被评为“正规化达标先进单位”。
在国际活动保障中扬我军威
近年来,华东地区在建设施工中不断发现侵华日军遗弃下来的化学武器。遗弃化学武器处置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危险性很高的工作,需要在高毒、高爆、高危的背景下作业,防化技术室人员无论是老同志还是新同志,无论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都是随叫随到,一次次奔赴作业现场,从挖掘,鉴别、包装、销毁和环境跟踪监测、采样分析等,全过程在一线进行技术保障,处置各种化学毒剂450公斤、毒剂炮弹44枚、毒烟筒2万余枚,有毒污染物近百吨,从未出现任何差错。
那年1月,时任技术室主任的申永忠在南京挖掘的遗弃化学武器进行鉴定时发现,一枚毒烟筒的引信上刻着“昭和十五年”字样,在对别的毒烟筒销毁时,他特意将这枚毒烟筒保留了下来,并做出详细图谱,同时,他又对当地村民进行走访,找到了亲眼目睹当年侵华日军埋藏化学武器的目击证人。在中国人民的极力要求和国际社会同声谴责下,日方只好派人到中国处理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在挖掘现场,日方代表悄悄向技术人员打探中方对化学武器事件的有关“秘密”,有意与技术人员“套近乎”,甚至让翻译给技术人员送上“纪念品”,遭到技术人员严厉拒绝。谈判刚开始时,日方代表拒不认罪,甚至振振有词地责问作为中方谈判代表的申永忠“凭什么断定是日军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申永忠愤然而起,义正词严地指出:一、化学炮弹上刻有日文“昭和十五年”标志:二、分析打印出来的遗弃化学武器图谱与你们日军化学武器图谱完全吻合:三、我们找到了当时目睹日军埋藏毒剂弹的见证人。在事实面前,日方代表不得不低头谢罪。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笼罩在恐怖主义的阴霾之中。时隔不久,举世瞩目的国际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由技术室8名技术干部组成专家组受领担负会议生化反恐保障任务。会议防化救援保障需要大量的新技术,好在技术室平时的科研储备成果里都有,他们仅用三天时间,就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应用新技术。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充分预测预想,研究探索现场实施救援的技术方案和方法,对各种应急保障方案进行深入细化和反复演练,绘制了现场快速侦察、取样、分析化验等各项具体工作操作流程图,并使携行的防化装备器材处于最佳技术状态,确保及时、准确、离效地完成遂行保障任务。
在地方应急救援中大显身手
1993年10月的一天夜里,南京炼油厂万吨油罐突然起火。当晚10点40分,技术室人员接到军区首长命令,申永忠带领崔玉玲、蔡忠林,张序皋等3名技术员紧急出动,驱车以最快速度赶往南京炼油厂。虽然早就过了下班时间,但各个交通路口都有交警指挥,听说是防化专家去救火,一路绿灯,平时至少要一个小时的路程那天只用了30分钟便赶到火灾现场。就在两个多月前,申永忠在北京防化学院学习时,专门请曾参加广东深圳发生万吨储油罐燃烧大火救援的防化专家介绍了深圳火灾救援情况,没想到现在还真派上了用场。在往火灾现场赶的路上,申永忠就在心里盘算着火灾可能产生的化学危害和应对措施。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十几台消防车形成密集的水柱喷射着熊熊燃烧的油管,但火势不减还增,大有蔓延之势,现场一片混乱,救火的车辆,人员就在火灾附近。正在万分焦急的现场临时指挥部领导一见到他们,有人立即大声叫喊:“防化专家来了!”早已成竹在胸的申永忠当即代表技术人员向现场总指挥杨副省长指出4条建议:快速疏散现场人群车辆,消防人员既要对燃烧油罐灭火,还要对周围油罐不间断冷却,以免引起连锁爆炸,立即在油罐周围用水泥砌隔离墙,防止油罐钢板烧化后油火蔓延威胁整个厂区,由技术室人员对火灾现场及下风方向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随时向指挥部报告。几条建议经指挥部讨论后全部被采用,事实证明,这几条建议有理有据,为控制火势恶化和人员财产安全防护提供了技术支撑。事后,技术室受到江苏省政府通报表彰。
凌晨1时左右,燃烧的油罐钢板被烧得喀喀作响,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指挥部就设在离火灾现场仅100米左右的地方,脸上明显能感受到灼人的热浪。形势十分严峻,指挥部决定现场只留一名技术人员,其他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内,申永忠主动提出自己留下来,让其他技术人员撤了。后来崔玉玲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告诉记者,分手的那一刻,真的体会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申永忠临走时怕妻子担惊受怕,没有告诉妻子是救火,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是临时执行任务。当时,南京各电台、电视台中止了一切节目,对火灾现场救援情况进行直播。申永忠的妻子正坐在电视机前看实况,突然在火灾现场发现了丈夫的身影,心顿时揪紧了,眼泪当时就下来了,那时手机还没普及无法和丈夫联系,丈夫在现场救火,她就一动也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生怕一离开就再也看不到丈夫了,直到第二天下午5时大火扑灭丈夫归来。
在科研技术攻关中勇摘桂冠
技术室干部在对防化安全防护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调研中发现,随着红外、激光探测器材和制导武器在现场作战领域的广泛应用,桥梁、电站、机场、指挥所等重要设施和目标便成了作战双方首选的攻击对象,随时面临着陷入瘫痪毁灭的危险,而现在的烟雾遮障器材,不仅对红外、激光探测和制导武器难以有效遮障和干扰,而且价格昂贵,携行不便,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毒性污染。
强烈的责任感促使技术室的同志们下决心攻克这道尖端课题。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块“硬骨头”,是涉及红外、激光等多项高新技术的前沿课题,作为基层技术干部要打赢这场“非对称战役”,其中的艰难困苦难以预料。课题设计全面展开后,技术室主任崔玉玲带着几名技术干部吃住在实验室,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测试,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突破,常常通宵达旦。在北京防化研究院和某工厂的大力协作下,经过近四年的艰苦攻关,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某新型抗红外发烟罐”。经部队实际应用和实战演习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由总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进行全面系统鉴定,认为这种发烟罐对各种激光、红外探测和制导武器的遮蔽干扰性能优良,对环境无毒性污染,而且成本低,携行和使用安全方便,对军地重要设施,目标的安全防护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不久,从北京传来喜讯,这一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近五年来全军防化系统唯一一个一等奖,也实现了军区装备系统多年来无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
防化技术室虽然只是正营编制,但他们身居“末端”却勇于追踪前沿科技,攻克尖端技术课题。随着遗弃化学武器数量的增多,为解决化学毒剂和危险品管理及查询难题,防化技术室化学室主任金华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攻关,研制开发出全军第一个遗弃化学武器管理软件,并在全军推广应用。如果想要了解某一类型化学武器的存储量、形状重量、完好状况等,只要打开电脑,点击进入该数据库系统,几秒钟后,相关的信息数据便可以在荧屏上一览无余。
防化技术室先后10多次出色完成重大应急保障任务,荣获56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多次被总部、军区和装备部表彰为“技术革新先进单位”和“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今年5月,在总部组织的全军防化技术室正规化达标验收考核中,该技术室以全优成绩被评为“正规化达标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