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在电脑前怎么也擦不干自己的眼泪。不是失望,也非庆幸,只是觉得自己那些拼命的日子没有白费。
一
一模结束后,我久久地不能从自己的成绩中回过神来。耳边沸腾的是初夏聒噪的蝉鸣,试卷上本来清晰的成绩却在那一刻显得如此刺眼,成绩单上几乎排到末尾的排名,也让我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变成了一片空白。
我木然地坐在课桌前,甚至不知道用什么表情去面对成绩单上的成绩。
周围有些浮躁的嘈杂,这不是高三以来的第一场考试,却因为“一模”两个字而显得分外不同。有人拿自己现在的总分预估着将来的得分,有人祈祷着自己将来发挥稳定,也有人已经紧张地谈论自己的目标分数和理想的大学。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未来”这个词离我这么近,也是第一次感觉到我现在所要面对的问题是那么的清晰。前路漫漫,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明明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啊,我本来学习就不怎么样,上课画画、吃东西、平时抄作业都是家常便饭。
我有点小聪明,却对学习并不用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什么热情。我甚至有些后悔考入这所市重点高中,都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而我成为了这所重点高中的凤尾。我在这所学霸云集的学校成为了异类。
初中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初中,我的成绩每每遥遥领先,也被不少人称一声学霸,中考我以名列前茅的成绩顶着众人的艳羡目光顺利考入这所重点高中。
到了高中,一切却陡然变得不同,这所学校和初中时完全不同,我有大把大把太过优秀的同学,下课时他们不会讨论什么电视剧好看,不会讨论什么游戏好玩,也不需要老师督促着检查作业,更没有人围在一起讨论八卦。他们围在一起,讨论的往往是这道题怎么做,那道题怎么解,什么参考资料编得比较好。
我第一次经历这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氛围,而太过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也导致了我的放松,放松的我,遇上众多的学霸同学,我的成绩进入冰封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滑铁卢导致我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我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就这么浑浑噩噩到了高三,一模成绩让我陡然惊醒,一衣带水地唤起了我的所有恐惧。我试着构想,如果没有顺利考上一所好大学,我面临的将会是什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将和这帮学霸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甚至将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惊恐着,害怕着,也不知所措着。看着桌面上高高垒砌的课本我甚至不知道从何开始。
我知道我的基础还算不错,也有一些小聪明,我算不上吊车尾的“差生”,但是中下游的成绩依旧限制了我所有的想象力,直到那一刻我才彻底意识到,我需要做的是重塑自己。
二
除了英语,我的各个学科都不怎么样,我深知我英语成绩还好不过是因为我英语功底扎实,就算是不怎么用心,成绩也始终不会太差,而不是我本身的努力。我的语文还好,但是却始终记不住需要背下来的重点课文。
我决定让自己重拾课本,从头再来,我告诉自己就算是今年不能到达目标,明年也一定要达到,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并不甘心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走到高考,成为被高考大浪拍下去的那一拨儿人。
好在,我虽然算不上什么绝顶聪明的人,记忆力却一直不错,而且对重点信息向来比较敏感,政史地每科三本必修课本,看一遍过后筛出重难点对我来说并不困难。
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高中政史地所有课本过了两遍,第一遍筛选重难点,第二遍强迫自己大致记住了重点。
很快就迎来了二模,我是在那时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个词的含义。
不出所料,我的二模成绩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比起以往那稳定的万年烂成绩,有了小的起伏,但我知道那远远不够。差一些才能到500分的总成绩,也仅仅够我跨上二本的边缘。
说心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一遍遍让自己沉下心来,心态过于紧绷时,我就强迫自己整理笔记来转移注意力。我偏爱整理笔记,并且喜欢写写抄抄,每当整理笔记的时候,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那种整理出一本属于自己的知识小海洋的感觉让我着迷。
思考再三,我整理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漏洞系统,并且将所有的重难点笔记反复整理了三遍,第一遍的时候我将所有的重点摘抄出来,这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第二遍我将所有的重点整理出了属于自己的脉络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意义我全部按照事件脈络排了一遍,这个过程就像是自己编出一本书,这让我感到了极大的乐趣,甚至给自己的笔记起了一个名字——编年体历史书。第三遍的时候填缺补漏,根据老师的知识点,将漏掉的细小知识点补上。
以往看似疯狂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前总觉得怎么也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真正做起来时,也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熬夜算什么?通宵之后,一袋咖啡喝下去,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
我觉得自己终于彻底融入了这原本对我来说格格不入的学习氛围。因为数学成绩差,每当同桌和其他人讨论数学题的时候,我都是那个永不缺席的“旁听者”。
我不想永远待在旁听席,因此继刷课本笔记后,我开始疯狂地刷数学题。空无一人的楼道里的灯,像是照亮我漫漫前路的星星;水房里带着夜晚凉意的水,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三模的时候,我的成绩除了数学基本都已经回归正轨,总成绩冲到了530分左右,终于不再是万年中下游生。紧绷的神经终于迎来了生理上的反应,偏头疼造访。我向班主任申请最后半个月不参加考练,在家自己复习。
班主任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
高考结束,我以580分的总成绩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府,我一直记得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在电脑前怎么也擦不干自己眼泪的场景。
不是失望,也非庆幸,只是觉得自己那些拼命的日子没有白费,只是觉得我没有愧对当时那个拼尽全力的自己。
时至今日,我已经在自己钟爱的学府中看过了白杨绿柳、湖水荡漾,也经历了烈日红云、凉夜如霜。无意间忆起过往,忍不住在日记中写一句:“蜀道虽难,也要一往无前。”
不畏途中艰难险阻,不畏山高水远,你终会一览众山小。
一
一模结束后,我久久地不能从自己的成绩中回过神来。耳边沸腾的是初夏聒噪的蝉鸣,试卷上本来清晰的成绩却在那一刻显得如此刺眼,成绩单上几乎排到末尾的排名,也让我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变成了一片空白。
我木然地坐在课桌前,甚至不知道用什么表情去面对成绩单上的成绩。
周围有些浮躁的嘈杂,这不是高三以来的第一场考试,却因为“一模”两个字而显得分外不同。有人拿自己现在的总分预估着将来的得分,有人祈祷着自己将来发挥稳定,也有人已经紧张地谈论自己的目标分数和理想的大学。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未来”这个词离我这么近,也是第一次感觉到我现在所要面对的问题是那么的清晰。前路漫漫,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明明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啊,我本来学习就不怎么样,上课画画、吃东西、平时抄作业都是家常便饭。
我有点小聪明,却对学习并不用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什么热情。我甚至有些后悔考入这所市重点高中,都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而我成为了这所重点高中的凤尾。我在这所学霸云集的学校成为了异类。
初中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初中,我的成绩每每遥遥领先,也被不少人称一声学霸,中考我以名列前茅的成绩顶着众人的艳羡目光顺利考入这所重点高中。
到了高中,一切却陡然变得不同,这所学校和初中时完全不同,我有大把大把太过优秀的同学,下课时他们不会讨论什么电视剧好看,不会讨论什么游戏好玩,也不需要老师督促着检查作业,更没有人围在一起讨论八卦。他们围在一起,讨论的往往是这道题怎么做,那道题怎么解,什么参考资料编得比较好。
我第一次经历这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氛围,而太过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也导致了我的放松,放松的我,遇上众多的学霸同学,我的成绩进入冰封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滑铁卢导致我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我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就这么浑浑噩噩到了高三,一模成绩让我陡然惊醒,一衣带水地唤起了我的所有恐惧。我试着构想,如果没有顺利考上一所好大学,我面临的将会是什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将和这帮学霸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甚至将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惊恐着,害怕着,也不知所措着。看着桌面上高高垒砌的课本我甚至不知道从何开始。
我知道我的基础还算不错,也有一些小聪明,我算不上吊车尾的“差生”,但是中下游的成绩依旧限制了我所有的想象力,直到那一刻我才彻底意识到,我需要做的是重塑自己。
二
除了英语,我的各个学科都不怎么样,我深知我英语成绩还好不过是因为我英语功底扎实,就算是不怎么用心,成绩也始终不会太差,而不是我本身的努力。我的语文还好,但是却始终记不住需要背下来的重点课文。
我决定让自己重拾课本,从头再来,我告诉自己就算是今年不能到达目标,明年也一定要达到,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并不甘心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走到高考,成为被高考大浪拍下去的那一拨儿人。
好在,我虽然算不上什么绝顶聪明的人,记忆力却一直不错,而且对重点信息向来比较敏感,政史地每科三本必修课本,看一遍过后筛出重难点对我来说并不困难。
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高中政史地所有课本过了两遍,第一遍筛选重难点,第二遍强迫自己大致记住了重点。
很快就迎来了二模,我是在那时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个词的含义。
不出所料,我的二模成绩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比起以往那稳定的万年烂成绩,有了小的起伏,但我知道那远远不够。差一些才能到500分的总成绩,也仅仅够我跨上二本的边缘。
说心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一遍遍让自己沉下心来,心态过于紧绷时,我就强迫自己整理笔记来转移注意力。我偏爱整理笔记,并且喜欢写写抄抄,每当整理笔记的时候,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那种整理出一本属于自己的知识小海洋的感觉让我着迷。
思考再三,我整理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漏洞系统,并且将所有的重难点笔记反复整理了三遍,第一遍的时候我将所有的重点摘抄出来,这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第二遍我将所有的重点整理出了属于自己的脉络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意义我全部按照事件脈络排了一遍,这个过程就像是自己编出一本书,这让我感到了极大的乐趣,甚至给自己的笔记起了一个名字——编年体历史书。第三遍的时候填缺补漏,根据老师的知识点,将漏掉的细小知识点补上。
以往看似疯狂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前总觉得怎么也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真正做起来时,也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熬夜算什么?通宵之后,一袋咖啡喝下去,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
我觉得自己终于彻底融入了这原本对我来说格格不入的学习氛围。因为数学成绩差,每当同桌和其他人讨论数学题的时候,我都是那个永不缺席的“旁听者”。
我不想永远待在旁听席,因此继刷课本笔记后,我开始疯狂地刷数学题。空无一人的楼道里的灯,像是照亮我漫漫前路的星星;水房里带着夜晚凉意的水,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三模的时候,我的成绩除了数学基本都已经回归正轨,总成绩冲到了530分左右,终于不再是万年中下游生。紧绷的神经终于迎来了生理上的反应,偏头疼造访。我向班主任申请最后半个月不参加考练,在家自己复习。
班主任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
高考结束,我以580分的总成绩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府,我一直记得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在电脑前怎么也擦不干自己眼泪的场景。
不是失望,也非庆幸,只是觉得自己那些拼命的日子没有白费,只是觉得我没有愧对当时那个拼尽全力的自己。
时至今日,我已经在自己钟爱的学府中看过了白杨绿柳、湖水荡漾,也经历了烈日红云、凉夜如霜。无意间忆起过往,忍不住在日记中写一句:“蜀道虽难,也要一往无前。”
不畏途中艰难险阻,不畏山高水远,你终会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