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山高水远,也要一往无前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在电脑前怎么也擦不干自己的眼泪。不是失望,也非庆幸,只是觉得自己那些拼命的日子没有白费。
  一
  一模结束后,我久久地不能从自己的成绩中回过神来。耳边沸腾的是初夏聒噪的蝉鸣,试卷上本来清晰的成绩却在那一刻显得如此刺眼,成绩单上几乎排到末尾的排名,也让我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变成了一片空白。
  我木然地坐在课桌前,甚至不知道用什么表情去面对成绩单上的成绩。
  周围有些浮躁的嘈杂,这不是高三以来的第一场考试,却因为“一模”两个字而显得分外不同。有人拿自己现在的总分预估着将来的得分,有人祈祷着自己将来发挥稳定,也有人已经紧张地谈论自己的目标分数和理想的大学。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未来”这个词离我这么近,也是第一次感觉到我现在所要面对的问题是那么的清晰。前路漫漫,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明明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啊,我本来学习就不怎么样,上课画画、吃东西、平时抄作业都是家常便饭。
  我有点小聪明,却对学习并不用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什么热情。我甚至有些后悔考入这所市重点高中,都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而我成为了这所重点高中的凤尾。我在这所学霸云集的学校成为了异类。
  初中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初中,我的成绩每每遥遥领先,也被不少人称一声学霸,中考我以名列前茅的成绩顶着众人的艳羡目光顺利考入这所重点高中。
  到了高中,一切却陡然变得不同,这所学校和初中时完全不同,我有大把大把太过优秀的同学,下课时他们不会讨论什么电视剧好看,不会讨论什么游戏好玩,也不需要老师督促着检查作业,更没有人围在一起讨论八卦。他们围在一起,讨论的往往是这道题怎么做,那道题怎么解,什么参考资料编得比较好。
  我第一次经历这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氛围,而太过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也导致了我的放松,放松的我,遇上众多的学霸同学,我的成绩进入冰封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滑铁卢导致我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我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就这么浑浑噩噩到了高三,一模成绩让我陡然惊醒,一衣带水地唤起了我的所有恐惧。我试着构想,如果没有顺利考上一所好大学,我面临的将会是什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将和这帮学霸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甚至将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惊恐着,害怕着,也不知所措着。看着桌面上高高垒砌的课本我甚至不知道从何开始。
  我知道我的基础还算不错,也有一些小聪明,我算不上吊车尾的“差生”,但是中下游的成绩依旧限制了我所有的想象力,直到那一刻我才彻底意识到,我需要做的是重塑自己。
  二
  除了英语,我的各个学科都不怎么样,我深知我英语成绩还好不过是因为我英语功底扎实,就算是不怎么用心,成绩也始终不会太差,而不是我本身的努力。我的语文还好,但是却始终记不住需要背下来的重点课文。
  我决定让自己重拾课本,从头再来,我告诉自己就算是今年不能到达目标,明年也一定要达到,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并不甘心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走到高考,成为被高考大浪拍下去的那一拨儿人。
  好在,我虽然算不上什么绝顶聪明的人,记忆力却一直不错,而且对重点信息向来比较敏感,政史地每科三本必修课本,看一遍过后筛出重难点对我来说并不困难。
  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高中政史地所有课本过了两遍,第一遍筛选重难点,第二遍强迫自己大致记住了重点。
  很快就迎来了二模,我是在那时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个词的含义。
  不出所料,我的二模成绩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比起以往那稳定的万年烂成绩,有了小的起伏,但我知道那远远不够。差一些才能到500分的总成绩,也仅仅够我跨上二本的边缘。
  说心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一遍遍让自己沉下心来,心态过于紧绷时,我就强迫自己整理笔记来转移注意力。我偏爱整理笔记,并且喜欢写写抄抄,每当整理笔记的时候,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那种整理出一本属于自己的知识小海洋的感觉让我着迷。
  思考再三,我整理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漏洞系统,并且将所有的重难点笔记反复整理了三遍,第一遍的时候我将所有的重点摘抄出来,这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第二遍我将所有的重点整理出了属于自己的脉络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意义我全部按照事件脈络排了一遍,这个过程就像是自己编出一本书,这让我感到了极大的乐趣,甚至给自己的笔记起了一个名字——编年体历史书。第三遍的时候填缺补漏,根据老师的知识点,将漏掉的细小知识点补上。
  以往看似疯狂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前总觉得怎么也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真正做起来时,也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熬夜算什么?通宵之后,一袋咖啡喝下去,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
  我觉得自己终于彻底融入了这原本对我来说格格不入的学习氛围。因为数学成绩差,每当同桌和其他人讨论数学题的时候,我都是那个永不缺席的“旁听者”。
  我不想永远待在旁听席,因此继刷课本笔记后,我开始疯狂地刷数学题。空无一人的楼道里的灯,像是照亮我漫漫前路的星星;水房里带着夜晚凉意的水,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三模的时候,我的成绩除了数学基本都已经回归正轨,总成绩冲到了530分左右,终于不再是万年中下游生。紧绷的神经终于迎来了生理上的反应,偏头疼造访。我向班主任申请最后半个月不参加考练,在家自己复习。
  班主任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
  高考结束,我以580分的总成绩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府,我一直记得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在电脑前怎么也擦不干自己眼泪的场景。
  不是失望,也非庆幸,只是觉得自己那些拼命的日子没有白费,只是觉得我没有愧对当时那个拼尽全力的自己。
  时至今日,我已经在自己钟爱的学府中看过了白杨绿柳、湖水荡漾,也经历了烈日红云、凉夜如霜。无意间忆起过往,忍不住在日记中写一句:“蜀道虽难,也要一往无前。”
  不畏途中艰难险阻,不畏山高水远,你终会一览众山小。
其他文献
食卵蛇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一种小型的蛇,体长不到一米,有短而纤细的身体及圆形的头部。虽然体形不大,它却能吞下比它头部大五六倍的鸟卵。由于此种蛇的主要食物是鸟卵,所以被当地人称之为食卵蛇。  草原上生活着很多鸟类,由于没有高大的树木,这些鸟类只能把窝建在草地上,在草地上简单铺一些干的草根就是鸟窝了,這样的鸟窝没有防御措施,把卵产在里面很容易被食卵蛇发现,因为食卵蛇有敏锐的嗅觉。由于鸟蛋很好找,能轻易
期刊
各位编辑:  你们好!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听到语文老师说《花开不败》是她已经追了很久的书,她也是一枚花粉,从那时起,我就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感。上了高中,买了第一本《花开不败》,每一期杂志封面的底色都不一样,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封面上大红色的字“花开不败”也寓意着小花大卖,红红火火。  对于我来说,杂志内的文章意义非凡,给我的影响很深。因为一些原因,我总是会有自卑的心理,不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心事。
期刊
时间过得好快,就在假期余额为零时,一大批为梦而战的学生们即将背上书包再次开启新学期之旅。因为这里,既是梦想的启航点,也是清零过去来一场全力以赴的蜕变。  童玮玮:9月份,我就要读高一了,听说高一都要军训,好气哦。我超级不喜欢军训的,因为军训不仅要在太阳下站军姿,还会很热很热的。我事先跟爸妈商量下,军训时可不可以帮我向老师申请不参加,爸妈果断拒绝了。其实,我学习成绩超好的,这次考入重点高中是全县前5
期刊
“你知道我会想念你的,在午夜的夕阳里,在凌晨的星空下,所有的星星都会舀水给你喝,所有的玫瑰都会开在你归来的路上。”  随着渐渐下落的飞机穿越云层,我的目光投放在了宝蓝色的海面,偶尔有信天翁飞过的痕迹。一出机场,便遇到了海鸥的狂欢,灰白色的夏羽海鸥恣意地经过我身边,陪我等在车站。  我蹲了下来,对着朝我举起双翼的海鸥打招呼:“我要去斯德哥尔摩大学,你也要一起去吗?”海鸥拍了拍翅膀,停在了指示牌上。站
期刊
在我家附近的时装店里,有一次,我看到有一位高级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在大学课堂上,有一位教授向同学问了一道思考题,说有一个聋哑人去五金商店买菜板,他向服务员伸出双手,做了一个长
期刊
《邪不压正》——中国动作喜剧电影  导演:姜文  七七事变前夕,华裔青年小亨德勒从美国远赴重洋,回到阔别十数年之久的北平从医。然而他真正的名字叫李天然,13岁那年曾亲眼目睹师父一家遭师兄朱潜龙和日本人根本一郎灭门。侥幸逃生的李天然被美国人亨德勒医生送往大洋彼岸,接受了极其严苛的训练,而今他怀着绝密的任务踏上故土。亨德勒父子租住神秘男子蓝青峰的宅子,蓝是当年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他与现为警察局长的朱潜龙
期刊
南国的冬天太寂寞,它是被雪遗忘的王国;山林是寂寞的,旅人走后不会将喧嚣留给它;而人生大抵也是寂寞的,笑一程哭一程、苦一程甜一程,终了尘归尘。  清晨我们下山前向旅店的老板借了扫把和簸箕,在旅店的门前堆了一个很丑的雪人,然后我们在下山的长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山路上阳光跳跃,树枝上滴滴答答地落下雪水,我想我们堆的雪人如果没有人清理的话也会消融在某一日温暖的阳光里,而我们留在雪地里的脚印也许今夜就会不
期刊
下学期,我们就上高三了,就要直面高考了。老师在黑板上用青色与淡粉色交织的粉笔写下大大的“三年”两个字,意蕴深藏,似乎要我们去凝望这三年的飞雪流光。  追梦年华里,有人用三年无悔的拼搏,进入理想的校园;有人用三年书香的积淀,将自己雕琢成玉。  三年不仅仅只有时间的意义,也许它还是一段征程。  于我们这些高中生而言,是唯有努力的三年。细雨惊蛰,七月流火,我们行走在其间,或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不过是这
期刊
当《北京东路的的日子》旋律响起,“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湿意在你的眼角悄悄凝聚,别人问你怎么了,你偏偏笑着说这歌好听。其实,感动已在无声蔓延,杂陈的五味亦在心底泛滥,你终于肯拾起那段遗忘在角落的时光海螺。  那年10月,午后的阳光吵醒了睡着的你,上午老师发下的试卷犹在眼前摊着,你在做与不做之间徘徊,待回头一看,身边的同学早已赶完,开始了自己的额外任务,而你受刺激咬
期刊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时每当老师让背诵这篇课文时,我总是趴在课桌上幻想着,我何时可以像它一样厚积薄发,搏击长空。当时还没当我幻想到张开双翅时,老师手中的黑板擦已经朝我扔了过来,在空中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准确地砸在我的脸上,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长方形印记,并呵斥道:“上课不许睡觉!给我出去站着。”看似潇洒的甩门离开,背后却充满了同学们毫无忌惮的哈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