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滨江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创建于1957年,是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地区一所拥有近3000名师生的市直属中学。长期以来,学校的社会声誉与办学成绩一直与市区一流中学存在较大差距。学校经常面临生源流失、招生不满的困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市属薄弱学校。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不太理想,学生绝大部分来自经济条件较差、文化层次较低的菜农、民工与特困职工家庭;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缺乏强有力的改革发展举措,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徘徊不前,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近几年来,随着大河西的开发,我校周边地区即将成为滨江新城的核心商贸区,学校的办学现状与新城区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尽快转变办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与学校的发展之路,为大河西滨江新城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认为,学生在教育诸要素中居主体地位,教育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这两大理论是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也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课程标准》正式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现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又是其他两种学习方式的基础与前提。
反观我们学校当时的教学现状,一方面,学生普遍厌学严重,自主学习意识差,学习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另一方面,教师置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顾,课堂上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课外则采用“逼着练”“重复练习”的方式,以多倍的付出和加剧学生厌学情绪为代价去换取并不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学校决定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发展改革的立足点与突破口,以此来重新定位办学理念,推进教学全面改革。
二、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行为与办学风格,并直接影响其办学成果。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从学校实际出发,经过多次研讨,集思广益,最终确立了“尊重、适合、幸福”这一科学的办学理念。
其中的“尊重”是指教育要尊重教育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与主体地位,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包括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教育应从尊重开始。“适合”就是教育要因材施教,让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管理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正好适合于学生的主体特点、发展潜力与接受能力,使他们得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2013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十
六个字概括了他对中国教育梦的理解,
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进一步诠释“因材施教”说:“因为不同的人,兴趣、爱好、特长不一样,他可以选这个路,也可以选那个路。”袁部长所说的“路”指的就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教育方式。“尊重”“适合”这一科学的办学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合我校的教学现状,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树立了目标,明确了方向。
三、全面推动教学改革
围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改革突破口,学校决定申请一个全校性的高规格课题,以此为平台推动教学全面改革。2006年,我校省“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研究与实践”正式立项。总课题下属20来个子课题,涵盖90%的学科,参与研究的教师共80余人。
这一课题聚焦课堂改革,按照“点面结合,连点成面;化大为小,积小成大”的研究思路,引领全校的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这一课题,学校开展了理论学习、教学比赛、公开研讨课、教改经验交流、课题主题征文赛等一系列研究活动。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预先设立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探索出了自主课堂的四大基本步骤,主要包括:“目标导学”,即教师课前引导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课前自学”,即让学生围绕学研目标,先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即带着自主学研的成果与疑惑,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交流,自主学习、反思、探索等方式,基本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反馈巩固”,即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答问、检测等方式,学生自主总结、反思本堂课的得失。
二是形成了一系列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其中主要包括:开放性、层次性和简约性相结合的“问题引导策略”,独立思考形成认识与同伴交流互助相结合的“合作探究策略”,学生自主钻研、自主探索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师生互助策略”,等等。
三是构建了一系列适合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中主要有:“目标导学式”,包括“确定目标—示例探究—迁移练习—反思总结”四个步骤;“学案导学式”,包括“学案引路—自主钻研—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反思提升”五个步骤;“自主读写式”,包括“自主命题选题—成功关键讨论—当场短文写作—习作展示品评—经验分享发表”五个步骤;“活动交互式”,包括“展示目标—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2—课堂活动3—归纳巩固”五个步骤,等等。这些课堂改革研究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校课堂教学长期低效无序的状况,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走上适合发展之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提托“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研究与实践”这一省级课题平台,探寻出了一条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的,适合学生与学校的快速发展路径。总的来看,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单一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与激励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与学习的主人。师生良性互动,共同进步,课堂教学呈现出了高效和谐、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
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学校总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质的飞跃:高考的本科上线率、中考的合格率逐年上升,跃居市属同类学校前列;在长沙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常规工作评比中,我校连续多年获得一等奖;在长沙市教科院组织的教学视导中,我校每年优课率均达60%以上。在国家、省、市各级学科竞赛中,我校每年都有上百名学生获奖。曾经长期困扰我校的生源质量得到彻底改观,2013年高一新生录取线达到3A3B,超过了一些省级示范性中学的录取线,各方学子慕名前来我校就读,新生入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满为患”的情景。
随着办学声誉的蒸蒸日上,我校受到了社会各界与省市主流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2012年《长沙晚报》以《河西崛起名校“黑马”》为题专门报道我校近年来的快速进步;同年湖南教育电视台、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媒体以“身边的好学校”全面介绍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成绩;2013年《湖南教育》以《以科学的理念立校办学》为题专版推介我校的办学理念。
风雨之后是彩虹,策马扬鞭向前行。几年的改革发展与锐意进取,使我校一跃成为长沙市河西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市级示范性名校,同时也促成了与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正式合作办学,学校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麓山滨江实验学校)
近几年来,随着大河西的开发,我校周边地区即将成为滨江新城的核心商贸区,学校的办学现状与新城区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尽快转变办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与学校的发展之路,为大河西滨江新城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认为,学生在教育诸要素中居主体地位,教育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这两大理论是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也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课程标准》正式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现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又是其他两种学习方式的基础与前提。
反观我们学校当时的教学现状,一方面,学生普遍厌学严重,自主学习意识差,学习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另一方面,教师置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顾,课堂上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课外则采用“逼着练”“重复练习”的方式,以多倍的付出和加剧学生厌学情绪为代价去换取并不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学校决定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发展改革的立足点与突破口,以此来重新定位办学理念,推进教学全面改革。
二、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行为与办学风格,并直接影响其办学成果。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从学校实际出发,经过多次研讨,集思广益,最终确立了“尊重、适合、幸福”这一科学的办学理念。
其中的“尊重”是指教育要尊重教育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与主体地位,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包括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教育应从尊重开始。“适合”就是教育要因材施教,让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管理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正好适合于学生的主体特点、发展潜力与接受能力,使他们得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2013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十
六个字概括了他对中国教育梦的理解,
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进一步诠释“因材施教”说:“因为不同的人,兴趣、爱好、特长不一样,他可以选这个路,也可以选那个路。”袁部长所说的“路”指的就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教育方式。“尊重”“适合”这一科学的办学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合我校的教学现状,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树立了目标,明确了方向。
三、全面推动教学改革
围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改革突破口,学校决定申请一个全校性的高规格课题,以此为平台推动教学全面改革。2006年,我校省“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研究与实践”正式立项。总课题下属20来个子课题,涵盖90%的学科,参与研究的教师共80余人。
这一课题聚焦课堂改革,按照“点面结合,连点成面;化大为小,积小成大”的研究思路,引领全校的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这一课题,学校开展了理论学习、教学比赛、公开研讨课、教改经验交流、课题主题征文赛等一系列研究活动。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预先设立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探索出了自主课堂的四大基本步骤,主要包括:“目标导学”,即教师课前引导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课前自学”,即让学生围绕学研目标,先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即带着自主学研的成果与疑惑,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交流,自主学习、反思、探索等方式,基本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反馈巩固”,即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答问、检测等方式,学生自主总结、反思本堂课的得失。
二是形成了一系列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其中主要包括:开放性、层次性和简约性相结合的“问题引导策略”,独立思考形成认识与同伴交流互助相结合的“合作探究策略”,学生自主钻研、自主探索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师生互助策略”,等等。
三是构建了一系列适合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中主要有:“目标导学式”,包括“确定目标—示例探究—迁移练习—反思总结”四个步骤;“学案导学式”,包括“学案引路—自主钻研—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反思提升”五个步骤;“自主读写式”,包括“自主命题选题—成功关键讨论—当场短文写作—习作展示品评—经验分享发表”五个步骤;“活动交互式”,包括“展示目标—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2—课堂活动3—归纳巩固”五个步骤,等等。这些课堂改革研究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校课堂教学长期低效无序的状况,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走上适合发展之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提托“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研究与实践”这一省级课题平台,探寻出了一条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的,适合学生与学校的快速发展路径。总的来看,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单一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与激励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与学习的主人。师生良性互动,共同进步,课堂教学呈现出了高效和谐、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
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学校总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质的飞跃:高考的本科上线率、中考的合格率逐年上升,跃居市属同类学校前列;在长沙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常规工作评比中,我校连续多年获得一等奖;在长沙市教科院组织的教学视导中,我校每年优课率均达60%以上。在国家、省、市各级学科竞赛中,我校每年都有上百名学生获奖。曾经长期困扰我校的生源质量得到彻底改观,2013年高一新生录取线达到3A3B,超过了一些省级示范性中学的录取线,各方学子慕名前来我校就读,新生入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满为患”的情景。
随着办学声誉的蒸蒸日上,我校受到了社会各界与省市主流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2012年《长沙晚报》以《河西崛起名校“黑马”》为题专门报道我校近年来的快速进步;同年湖南教育电视台、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媒体以“身边的好学校”全面介绍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成绩;2013年《湖南教育》以《以科学的理念立校办学》为题专版推介我校的办学理念。
风雨之后是彩虹,策马扬鞭向前行。几年的改革发展与锐意进取,使我校一跃成为长沙市河西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市级示范性名校,同时也促成了与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正式合作办学,学校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麓山滨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