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的延续

来源 :音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言
  音乐剧《我是川军》改编自四川著名作家冯小涓同名小说。该剧由四川省文化厅指导,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省歌舞剧院联合出品。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川北一座小小的古城,被日军团团围困的故事。川军战士面对希望与现实、信任与分歧、忠诚与人性的背离,在生存与死亡的严峻抉择面前,用自己对祖国的爱与热血捍卫家园、捍卫国土、捍卫民族的尊严!
  从展演起到2019年,音乐剧《我是川军》已在全国各地演出80余场,获得“四川首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是2016—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也是2017年四川省重要的文化工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四川人民的子弟兵展示了对祖国的大爱,用他们的鲜血与气魄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行军足迹遍及大江南北13个省市,共参加中国战场抗击日军大型战役28次,出兵总计350万余人,伤亡达64万人。川军抗战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壮烈居中华之冠。
  (一)
  《我是川军》改编成一部音乐剧,是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的。全剧为观众呈现了战乱时的悲壮,加上四川民歌与交响乐结合带来的氛围调动,再加上舞蹈穿插于富有张力的动作和战争年代的情绪中,每一场演出结束时都是掌声不断。音乐剧《我是川军》作为四川本土少有的抗戰音乐剧,常演不衰,非常卖座,从第一场到2019年底已上演80余场,场场爆满。用观众的话来说:“尽管音乐剧小众,但精彩的音乐剧是不会被埋没的,而《我是川军》就是这样一部。”音乐剧《我是川军》无数次点燃观众的观剧热情,一是它充分展示了“川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川军在时代长河中留下的英勇足迹,在时隔几十年后依然能点燃国人的热情,即便没有足够的文化储备,也会对这部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每个人内心最深处对祖国的“爱”是相通的;二是总导演、舞台导演、音乐导演颇具匠心地选择了一个与历史时代、与身边人和事息息相关的故事。两者互相依存,建立起叙事的两个重要支点。倘若没有这两个支点将剧情做实,那么剧中奔赴战场的新兵、半聋半哑的和尚、浑身江湖气的煽猪匠等都将失去精魂,不具备典型意义。同时,《我是川剧》这部音乐剧的生动性、可观性、文化内涵和精神张力都会相应减弱。
  笔者在采访这部剧的导演王舸时,王舸说:“把‘讲好’这个故事作为不可辜负的创作使命,这个故事很历史也很现代,当你被这个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深深打动时,你的内心是沸腾的,这一刻你很难去考究什么编排动机、视觉空间、审美定位,你会觉得这样去审度、评判这部直击人心的热血之作很矫情,和创作者的追求和思考完全不在一个方位。事实上,作为一部能让观众走出剧场依然保持亢奋情绪的音乐剧,元素它全有,只不过一切都做得不那么刻意,一切都服从于核心故事的需要。它们是随着音乐剧主轴而转动的齿轮,哪怕一个小齿轮与主轴不对味,就会崩牙、会被遗弃。”
  这部剧未来将在四川建川博物馆不定期上演,笔者认为音乐剧《我是川军》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这部剧具有时代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
  该剧作为四川为数不多的抗战时期音乐剧,弘扬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伟大抗日精神,同时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有对祖国的爱,让川军手牵手筑起一道人墙,全面抗敌,为子孙换来一个和平的年代。


  第二,它的艺术趣味,有点类似于歌剧或者舞剧,对片段式的场景进行了细腻流畅的描绘,深深弥补了戏剧情节的不足。在原著小说中,更多的通过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推进故事走向。但在音乐剧中,则是用了大量并不渲染强烈情绪的自白或旁白式的独唱或者合唱,再结合大量的舞蹈动作推进故事发展。
  比如,从军丈夫的唱词“老子活着回故乡,回去抱抱咱婆娘”,以及怀抱婴儿的妻子唱着“一起烧火做饭,一起吆牛下田,一起打谷点豆,一起重建家园”,一句句简单且质朴的唱词,再结合舞蹈动作,一点点推进故事发展,增强了观感。
  第三,音乐剧《我是川军》在四川民歌的基础上,加入了交响乐,整部剧的音乐也处理得十分妥当。你在剧场看戏,每一部分的旋律跟着剧情走,与故事内容紧紧相连,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它给人带来的艺术效果,就好像是在对小说的文本、描写的场景、营造的氛围,进行实体化,有着“生动”的魅力。
  (二)
  《我是川军》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从创作一开始,导演就循着故事的轨迹、循着人的情感脉络一步步走进故事的核心。以至于时过多年,爱国主义精神依然能成为国人心中引以为傲的“川魂”。这是小说作者、编剧和导演创作之初萦绕于怀的一个艺术信念,也可以说是创作的内生动力。
  大幕拉开,舞台中央伫立着四个竖体大字“我是川军”,内心的热血一秒沸腾。以老兵梁草的回忆为线,串起川军某补充连的一段往事。瞬间回到战争打响的年代,为了祖国,带着父母的牵挂、爱人的不舍,一群心怀大爱的川军毅然选择走上战场……梁草自述配着低音弦乐的凝重沉郁和交响乐的穿插更迭形成对峙,迅速将观众带入剧中;那面贯穿全剧的“死”字旗,它是慈母一针一线含泪缝制,是父亲在面临家国危机时的精神传递,作用却是在战场上伤时拭血,死后裹尸;洞房花烛夜丈夫被抓了壮丁,新婚夫妇从此各自天涯,日思夜念,再相见时,却相见不相识,相见难相认;“一起烧火做饭,一起吆牛下田”的平凡生活不可得,“悲”的色彩渐浓。直到连长张浩天牺牲,“死字旗”再现,曾经念念不忘唱戏的川剧高腔演员吼出把战场当舞台、把血衣当戏装,壮烈的场景再次呈现,川军战士呐喊出哪怕只剩一个人一杆枪一粒子弹,也要像一颗钉子扎在阵地上时,悲壮的感情再次得到升华。悲壮的氛围主导着全剧,但当女主角杜鹃登场时,一曲欢快的唱词,冲淡整部剧的压抑忧伤,优雅的舞姿,响亮的声线,一颦一笑中透着年轻女孩的天真烂漫,与当时的战争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而杜鹃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护人员,心中有一缕“白月光”——就是赫赫战功的大英雄张浩天,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最后在战火中分手,有甜蜜、有欢喜、有期待的故事情节,丰富了整部剧的感情色彩。剧情发展跌宕起伏,根据艺术再加工,让故事更加有亮点,主题更加突出,又通过独唱、重唱、合唱和乐器段落,充分展现了音乐剧的思维与规范。   (三)
  音乐剧《我是川军》有机地融入了四川交响乐团、四川歌舞剧院的优势,在音乐和表演中将优势发挥出来。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四川民歌与现代交响乐的结合,让整部剧有朗朗上口的四川民歌及巴蜀幽默风趣的地方特色,又不缺乏流行音乐的色彩,让每一位走进剧场的观众耳目一新。
  《我是川军》音乐剧的演员大多是80后、90后,虽未经历过战争的历练,但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人物性格,演员们从电影、电视剧、小说、抗战老兵讲述等渠道了解川军、倾听川军的故事。张浩天的扮演者沈珂,在80余场的演出中几乎从未缺席,他塑造的这个“张浩天”,踏实、善良、堅强又带着可爱的一面,让人觉得这就是川军的形象,深得观众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喜欢琢磨戏、琢磨角色,身为一个年轻的音乐剧演员深究角色占据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他说:“在探究张浩天这个人时,我也看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和书刊,发现‘张浩天’这个人,挺有意思的。张浩天家境优越,是个富家子弟,也是当时少有的读书人,但他的性格却很刚,也很善良纯真,完全没有富家子弟的娇嗔。在抗战时期,带着一群兄弟出生入死,不畏战火和敌人的枪炮,很让人动容。”


  全剧的各个视角始终锁定在这群战场上最普通的士兵身上,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或许没有参加战斗的思想准备,但为了祖国他们奋勇上战场,350万川军浓缩为舞台上的数百人,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彷徨犹豫、坚韧决绝等情绪展现出来。为了能将这部剧完美呈现,每一次彩排,几乎所有演员都在现场从头排到尾,没有自己的戏分就将自己当成观众,正因为有日复一日的训练和不断的积累,每当正式演出时,只要音乐一响起,大家就能迅速融入各自的角色,变成剧中的川军战士、一个个老母亲、一个个盼望丈夫归来的军嫂……女主角思陈说,“在两个小时中,每个演员的身体语言和声音语言时刻都要诠释出充满张力的剧情,情绪保持在巅峰。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演员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我们也很庆幸一直参与其中,不断挑战自己。”
  一部抗战音乐剧,因有导演的创造性和对音乐剧的掌控力以及演员们的表现力,使得整部音乐剧在最大限度上还原了小说作者的意图。正因为有《我是川军》,让我们看到了川军的“真”“勇”,他们用热血与青春捍卫着家园,捍卫着国土,捍卫着军魂,捍卫着民族的尊严,书写着祖国的历史,他们值得后人去敬仰,去铭记!
  原著小说作者冯小涓是这样评价音乐剧《我是川军》的:“音乐剧《我是川军》将抗战时期的川军演绎得很好,为国人揭开很多鲜为人知、一度被尘封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音乐剧《我是川军》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进行演绎,也是一种对这段历史的致敬。”
  350万川军,或许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事业永垂不朽。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是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而发展变化的,音乐文化环境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中。人都是处于一个物质实体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的要同音乐文化环境发生关联,对音乐文化环境产生需求。民族声乐艺术也在音乐文化环境自变化中既面临挑战,又互利互生。  关键词:音乐文化环境;民族声乐艺术;文化需求  一、音乐文化环境  (一)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从广义上来说是对人类生活和活动产生各种各样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是由若
期刊
摘要:近年来,钢琴即兴伴奏一直是各大高校所重视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是高职学院的紧迫任务。本人认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需总结出一套新型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知晓其概念与重要性;其次,加以和声理论的教学;最后进行实践操练,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钢琴伴奏教学体系。本文就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总结,以供师生们学习参考。  关键词:即兴伴奏;和声;钢琴训练;基本
期刊
摘要:四川民歌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鲜明的艺术特点,其中的女性形象丰满立体、生动传神、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四川民歌;女性形象;槐花几时开;康定情歌  中国民歌海洋博大丰富,在世界各国民歌中可谓名列前茅。四川民歌当是其中最灿烂美丽的浪花之一。  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痴迷于陕北民歌和西北民歌,自认为这两个地方民歌的思想性、社会性、艺术性和音乐性都属国内民歌中的顶尖水平,对四川民歌只是偶有涉略。后来
期刊
“吧嗒、吧嗒、吧嗒吧——”手腕翻飞、鼓签灵动,随着几颗音色清脆、节奏沉稳的川剧小鼓打击乐音符在上音歌剧院从资深川剧音乐人李戈手中跳跃而起,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全球首演在上海滩正式奏响序曲。  《梨园》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第五代作曲家代表之一贾达群创作的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由知名指挥家叶聪执棒上海民族乐团演奏,2019年12月14日晚在上音歌剧院首演。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分别由《
期刊
一个钢琴艺术家的自我修养  谭赟一直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遵循着“颜值即正义”的定理,小到餐厅服务员的态度友善与否,大到找工作,甚至婚姻归属。观众对谭赟的关注往往也超出了音乐本身:出众的外貌,脱俗的气质,优雅的举止,端庄的言谈……谭赟在证明,美貌不过是侥幸得之,真诚和勤奋才是人生的本色存在。  这一点在我们初次见面时就能觉察得到。第一眼见到穿着蓝色大衣的谭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记谱法的历史脉络和要素特点的整理,对中西方同时期记谱法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从多方面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记谱法;对比研究前 言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诞生,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它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为世世代代的文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音乐在初期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人们之间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内容情感的偏差或遗失。记谱法扮演着保留
期刊
2019 MTV欧洲音乐大奖颁布  2019 MTV欧洲音乐大奖(Europe Music Awards)颁奖典礼近日在西班牙举行,本次获奖艺人大部分是新生代,且美国女歌手遥遥领先于欧洲本地歌手。泰勒丝(Taylor Swift)、海尔希(Halsey)及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三位女艺人各获得两项大奖,成为本次三大赢家。其中,泰勒丝自新专辑《情人》(Lover)发布后人气始终居高不
期刊
如今的成都是一个音乐文化之都,10月份,这里刚剛举行了中国金钟奖音乐比赛,11月份,第三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又隆重开幕。在一周时间内,来自全国的钢琴、古筝、流行音乐(通俗演唱、组合)的近百名选手齐聚蓉城,彼此切磋,一展身手,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金芙蓉音乐比赛是成都“蓉城之秋”的主要项目之一,此比赛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音乐影视产业推动办公室、四川音乐学院主办,执行单位为四川省川音
期刊
金秋十月,央视电视剧频道推出大型抗日连续剧《一马三司令》,乍看这个标题,早已厌倦了抗日神剧的我,正疑心又是切瓜砍菜般的快意恩仇,待看了几集之后,方知是一群书生于民族危亡之秋慷慨赴敌、英勇捐躯,其情其景足可感魂动魄乃至感天动地!战争的炼狱使书生经历了生命的涅槃,脱胎为横刀立马的民族英雄。正常生存环境中,书生本应在课堂与书斋,打仗杀敌既不是他们的本分,也不是他们之所长,但当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把书生都召
期刊
摘要:高校音乐欣赏课是大学生音乐教育的关键,本文探讨的研究对象是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一步改革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和调整。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1 前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能够“提高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关键,其为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