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例(79.8%),好转13例(15.5%),无效4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野清晰,可以有效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经济方便,轻减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73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者局部有突起,多为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上的畸形,可引起鼻腔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鼻阻塞、头痛、反复性鼻出血,影响鼻窦引流,严重者继发鼻窦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药物治疗一般不会产生显著效果,而手术矫正则会取得显著效果[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在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确诊。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18~64岁,平均(43.2±23.9)岁。病程1~20年,平均(8.4±7.3)年。41例出现鼻塞,13例流涕,17例鼻出血,l5例头痛,18例头昏。单纯鼻中隔偏曲43例,合并鼻息肉31例,鼻窦炎10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前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手术前先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本组患者均对双侧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及浸润麻醉。于内镜下在皮肤及黏膜交接处做左侧L型切口。逐层切开皮层、软骨膜,在软骨骨面开始沿鼻中隔表面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应用鼻中隔剥离子逐步分离,软骨分离完成后,在筛骨垂直板与方形软骨连接处离断,切除上颌骨鼻嵴与鼻中隔连接处约2 mm的软骨,切离对侧粘软骨膜及粘骨膜。若为前部和高位偏曲则可根据偏曲程度,依据划痕法治疗,凸面软骨及其膜则不可损伤。中后部局限性偏曲,或前上部呈直角形偏曲,可在切口稍后方切开软骨。术后确定无明显出血,即可进行缝合复位,复位时要确保其位于正中。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术后需在鼻腔给予海绵填充。于术后24~48 h后取出,给予鼻腔油性滴鼻,常规抗炎。术后要注意防止鼻腔干燥,出现干痂,可用0.9%的氯化钠进行鼻腔冲洗,以保证鼻腔卫生。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矫正了鼻中隔偏曲,创口愈合,无并发症;好转:症状改善,矫正了鼻中隔偏曲,创口愈合,但是仍有鼻腔通气不畅,伴有头胀等,无并发症;无效:未能矫正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如头痛、鼻塞等仍存在[2]。
2 结果
本组治愈67例(79.8%),43例单纯鼻中隔偏曲均治愈;鼻窦炎鼻息肉者治愈24例,好转13例(15.5%),无效4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给予分离,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是引发慢性鼻窦炎的主要原因,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甚至会引起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导致窦口鼻道复合体出现轻度或重度通气引流障碍。鼻中隔偏曲有效地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整体手术比较复杂,需要鼻中隔次全切除术、典型与改良黏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成形术四个阶段[3]。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其在鼻腔内的照明是依靠额镜反光,在前鼻镜下照明进行,术中术者术野狭小,照明深度受限,只有鼻中隔前1/3处可以在照明范围内,常会出现难以矫正或对骨膜、肌肉有损伤的情况,在鼻中隔后端、高位偏曲的矫正过程中,因为照明无法达到,只能凭经验进行手术操作,易造成手术不到位,或过度、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一系统并发症。
随着鼻内镜在临床的广泛适用,矫正手术正趋向于精细化,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对于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更显示出良好的优越性。目前临床有80%~95%的鼻中隔偏曲手术均在鼻内镜下治疗[4-5]。同时鼻内镜下可行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粘-(软骨)骨膜下矫正术,此手术仅切除部分偏曲的软骨和骨,与鼻部的生理功能相符合,对于青少年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效果更显著[6]。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术野清晰:鼻内窥镜可充分显示深部病变,使术中术野扩大且术野清晰度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方法,操作准确、安全,减少对黏膜的损伤,预防鼻中隔穿孔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7]。(2)鼻中隔偏曲同时合并鼻腔及鼻窦病变者,可在内镜下行鼻腔、鼻窦病变的清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一次手术解决,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3)同时手术在内镜下进行,在清晰视野下,可以根据病变程度选择切口的位置和大小,减少对正常黏膜和骨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并发症及手术失败的风险。
本组4例患者第一次手术失败,其原因为手术中出血不止,无法继续手术。鼻内镜下手术,术者需一手进行手术,另一手拿着鼻内镜,对于术中出血处理不及时,也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引发并发症。鼻中隔手术过程中,突发或发现鼻中隔黏膜穿破,为防止穿孔扩大,而停止手术。手术时仅切除部分偏曲软骨而将中骨推直,或因偏曲的软骨没有充分切除,或将鼻中隔软骨脱位,或鼻外伤等而弹回原位,或因两侧鼻腔填塞力量不对称,均会导致手术矫正失败[8-9]。
总之,鼻内镜的临床应用使鼻中隔矫正手术临床成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具有视野清晰、精密操作、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对于合并鼻窦炎或息肉患者可同时进行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生理痛苦。
参考文献
[1] 刘杰.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258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1,35(7):517-518.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02.
[3] 颜永毅,谢佳.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2):99-101.
[4] 刘鹏,李士新,孙德义,等.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13(4):300-301.
[5] Chung B J,Batra P S,Citardi M J,et a1.Endoscopic septoplasty:revisitation of the technique,indications,and outcomes[J].Am J Rhinol,2007,21(3):307-311.
[6]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
[7] 黄谦,周兵,韩德民,等.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J].中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8):579.
[8] Skitarelic N B,Vukovic K,Skitarelic N P.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al versus endoscopic septoplasty for limited septal deviation and spur[J].J Laryngol Otol,2009,123(8):939-940.
[9] 钱林荣,骆云珍.鼻内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6):788.
(收稿日期:2012-03-23)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73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者局部有突起,多为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上的畸形,可引起鼻腔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鼻阻塞、头痛、反复性鼻出血,影响鼻窦引流,严重者继发鼻窦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药物治疗一般不会产生显著效果,而手术矫正则会取得显著效果[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在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确诊。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18~64岁,平均(43.2±23.9)岁。病程1~20年,平均(8.4±7.3)年。41例出现鼻塞,13例流涕,17例鼻出血,l5例头痛,18例头昏。单纯鼻中隔偏曲43例,合并鼻息肉31例,鼻窦炎10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前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手术前先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本组患者均对双侧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及浸润麻醉。于内镜下在皮肤及黏膜交接处做左侧L型切口。逐层切开皮层、软骨膜,在软骨骨面开始沿鼻中隔表面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应用鼻中隔剥离子逐步分离,软骨分离完成后,在筛骨垂直板与方形软骨连接处离断,切除上颌骨鼻嵴与鼻中隔连接处约2 mm的软骨,切离对侧粘软骨膜及粘骨膜。若为前部和高位偏曲则可根据偏曲程度,依据划痕法治疗,凸面软骨及其膜则不可损伤。中后部局限性偏曲,或前上部呈直角形偏曲,可在切口稍后方切开软骨。术后确定无明显出血,即可进行缝合复位,复位时要确保其位于正中。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术后需在鼻腔给予海绵填充。于术后24~48 h后取出,给予鼻腔油性滴鼻,常规抗炎。术后要注意防止鼻腔干燥,出现干痂,可用0.9%的氯化钠进行鼻腔冲洗,以保证鼻腔卫生。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矫正了鼻中隔偏曲,创口愈合,无并发症;好转:症状改善,矫正了鼻中隔偏曲,创口愈合,但是仍有鼻腔通气不畅,伴有头胀等,无并发症;无效:未能矫正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如头痛、鼻塞等仍存在[2]。
2 结果
本组治愈67例(79.8%),43例单纯鼻中隔偏曲均治愈;鼻窦炎鼻息肉者治愈24例,好转13例(15.5%),无效4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给予分离,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是引发慢性鼻窦炎的主要原因,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甚至会引起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导致窦口鼻道复合体出现轻度或重度通气引流障碍。鼻中隔偏曲有效地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整体手术比较复杂,需要鼻中隔次全切除术、典型与改良黏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成形术四个阶段[3]。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其在鼻腔内的照明是依靠额镜反光,在前鼻镜下照明进行,术中术者术野狭小,照明深度受限,只有鼻中隔前1/3处可以在照明范围内,常会出现难以矫正或对骨膜、肌肉有损伤的情况,在鼻中隔后端、高位偏曲的矫正过程中,因为照明无法达到,只能凭经验进行手术操作,易造成手术不到位,或过度、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一系统并发症。
随着鼻内镜在临床的广泛适用,矫正手术正趋向于精细化,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对于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更显示出良好的优越性。目前临床有80%~95%的鼻中隔偏曲手术均在鼻内镜下治疗[4-5]。同时鼻内镜下可行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粘-(软骨)骨膜下矫正术,此手术仅切除部分偏曲的软骨和骨,与鼻部的生理功能相符合,对于青少年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效果更显著[6]。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术野清晰:鼻内窥镜可充分显示深部病变,使术中术野扩大且术野清晰度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方法,操作准确、安全,减少对黏膜的损伤,预防鼻中隔穿孔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7]。(2)鼻中隔偏曲同时合并鼻腔及鼻窦病变者,可在内镜下行鼻腔、鼻窦病变的清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一次手术解决,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3)同时手术在内镜下进行,在清晰视野下,可以根据病变程度选择切口的位置和大小,减少对正常黏膜和骨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并发症及手术失败的风险。
本组4例患者第一次手术失败,其原因为手术中出血不止,无法继续手术。鼻内镜下手术,术者需一手进行手术,另一手拿着鼻内镜,对于术中出血处理不及时,也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引发并发症。鼻中隔手术过程中,突发或发现鼻中隔黏膜穿破,为防止穿孔扩大,而停止手术。手术时仅切除部分偏曲软骨而将中骨推直,或因偏曲的软骨没有充分切除,或将鼻中隔软骨脱位,或鼻外伤等而弹回原位,或因两侧鼻腔填塞力量不对称,均会导致手术矫正失败[8-9]。
总之,鼻内镜的临床应用使鼻中隔矫正手术临床成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具有视野清晰、精密操作、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对于合并鼻窦炎或息肉患者可同时进行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生理痛苦。
参考文献
[1] 刘杰.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258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1,35(7):517-518.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02.
[3] 颜永毅,谢佳.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2):99-101.
[4] 刘鹏,李士新,孙德义,等.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13(4):300-301.
[5] Chung B J,Batra P S,Citardi M J,et a1.Endoscopic septoplasty:revisitation of the technique,indications,and outcomes[J].Am J Rhinol,2007,21(3):307-311.
[6]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
[7] 黄谦,周兵,韩德民,等.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J].中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8):579.
[8] Skitarelic N B,Vukovic K,Skitarelic N P.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al versus endoscopic septoplasty for limited septal deviation and spur[J].J Laryngol Otol,2009,123(8):939-940.
[9] 钱林荣,骆云珍.鼻内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6):788.
(收稿日期:2012-03-23)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