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苦于观察不细致,生活体验少,很多学生作文中嫁接别人事例,脱离生活实际,无真实情感可言。“为文即为人”,提倡学生作文应“我手写我心”。因此笔者从细节描写凸显人物, 运用对比增强震撼力,运用议论抒情句、深化主旨等写作技法入手进行尝试作文教学研究,指导学生将选择的真实典型材料诉诸笔端,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力争作文写得生动形象,真切感人。
【关键词】真情实感细节描写对比突出议论抒情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91-01 正如当代著名学者型教师李镇西说过“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与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所谓写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情感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1]。”即提倡作文“我手写我心”,只有亲身体验的事,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别人。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有效方法:
一、指导学生选择真实的、典型的、新颖的材料。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能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并不是所有的事均能打动人,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新颖的事来写。
如以《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为题作文,一位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三个片段材料来写自己的妈妈:在家操劳家务,洗衣做饭,照顾我起居;热心帮助邻里困难,积极捐钱捐物;教育教学工作,任劳任怨,常常为学生无偿补课。通过三个侧面,看到了一位勤勤恳恳、热心助人、无私奉献的母亲,这也是全天下所有母亲的形象。再如学生习作《父爱如山》,选择写自己没考上高中回家气馁时,父亲让“我”跟他一起去田间除草干农活,“我”连续几天劳作,不堪劳累和日晒,下定决心回到学校从头开始学习,终于考上了高中。是父亲用他质朴的言行,让“我”走出困境,重返课堂,促进了以后的发展,字里行间体现了浓浓的父子情深。
二、选择好材料,就要把素材诉诸笔端,写得真切感人。
(一)善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突出主题。
细节描写是通过人物细微之处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达到以形传神,突现作品的主题。如鲁迅《孔乙己》写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2]这里的“摸”,表钱数不多之意。特定的动作正是孔乙己生活窘迫、穷困潦倒、遭遇悲惨的写照,传达出作者对他的哀伤同情。可见“摸”字凝练传神,可见匠心。
名家名文,均由细节铸就。如讲授朱自清的《背影》,那“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作者心中,也定格在千千万万的读者心中。究其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原因是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动作的细化,“攀”“缩”“微倾”等动词生动再现了父亲买橘攀爬月台全过程,突出了父亲行动艰难不易,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再如《老王》,写老王临死前给杨绛一家送香油和鸡蛋这一细节,看出了病入膏肓的老王的知恩图报和善良之情,同时也看到了杨绛一家的善良。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以“爱”为话题,运用细节描写,写出500字以上的感人随笔。学生随笔中通过写那“轻轻的一句问候”,那“难忘的一巴掌”,那“冷冷的眼神”等细节,道出了人间浓浓的亲情。学生习作《一路上有你》,以生日为线索,写出一件自己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却忘记母亲生日的小事。但叙事中细节描写运用得非常成功,两次写到被在生日聚会上得到的胸针刺痛(手痛,心痛),这一细节让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真挚的母女情深。再如学生习作《心海里的那朵浪花》,“夜深人静,我伏案学习时,爸爸轻轻地推门,将砸好的核桃轻轻地放在我的手里,看我吃完后,又转身轻轻地把门带上,轻轻地走开……小小的核桃在我的心里激起了朵朵浪花;块块核桃仁儿,伴随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灯下时光……”借送核桃这一细节,来表达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细节,彰显细节,让细节使学生的文章熠熠生辉!
(二)运用对比,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力,打动读者。
一部《红楼梦》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所在之一是通篇运用对比手法。读《红楼梦》,能让我们感动的情节有很多,但感情冲击力最大的是宝玉娶亲,黛玉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的一段。娶亲场面的热闹,与黛玉病床前的凄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黛玉死得悲惨,每每读来让我流泪。对比手法的运用能使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清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人强烈的震撼力。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有意让学生尝试运用对比手法来剖析自己的心理,构思组织行文。如学生以“感恩”为话题的习作《泪》,通过设置一生日场景,写自己没有收到母亲生日祝福时的不高兴,不理解母亲,到深夜收到母亲生日礼物——书及字条后的所见和感触,开始真正理解母亲对工作的负责,对家庭的操劳及对自己的倾注的关爱,小作者眼睛湿润了。这就是运用对比,准确传达出小作者的独特的微妙的内心世界变化,突出母子情深,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懂事和成长的。
(三)运用议论抒情句,深化主旨,升华感情。
作文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情到深处,自然流淌。如琦君的《春酒》结尾一段“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3],通过议论抒情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这段文字,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呢!还有莫怀戚《散步》的结尾,通过议论,点明了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结尾的方法,可以运用议论抒情句结尾,道出自己的真情来。当然也有的文章在行文中夹杂议论抒情,同样可以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如学生习作《父亲的眼神》结尾,“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着我的记忆,现在想来,那眼神仍然是冷冷的,它在我倦怠消沉时给我鼓励,难忘父亲的眼神……”文章戛然而止,留待我们细细品味。
在平日的教学中,一直坚持把作文技法贯穿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有依据,举一反三,这样的作文练习才有实效。坚持让学生周周用随笔记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训练是在充分占有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运用以上方法写出自己真切情感来。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的《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真情实感细节描写对比突出议论抒情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91-01 正如当代著名学者型教师李镇西说过“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与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所谓写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情感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1]。”即提倡作文“我手写我心”,只有亲身体验的事,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别人。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有效方法:
一、指导学生选择真实的、典型的、新颖的材料。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能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并不是所有的事均能打动人,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新颖的事来写。
如以《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为题作文,一位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三个片段材料来写自己的妈妈:在家操劳家务,洗衣做饭,照顾我起居;热心帮助邻里困难,积极捐钱捐物;教育教学工作,任劳任怨,常常为学生无偿补课。通过三个侧面,看到了一位勤勤恳恳、热心助人、无私奉献的母亲,这也是全天下所有母亲的形象。再如学生习作《父爱如山》,选择写自己没考上高中回家气馁时,父亲让“我”跟他一起去田间除草干农活,“我”连续几天劳作,不堪劳累和日晒,下定决心回到学校从头开始学习,终于考上了高中。是父亲用他质朴的言行,让“我”走出困境,重返课堂,促进了以后的发展,字里行间体现了浓浓的父子情深。
二、选择好材料,就要把素材诉诸笔端,写得真切感人。
(一)善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突出主题。
细节描写是通过人物细微之处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达到以形传神,突现作品的主题。如鲁迅《孔乙己》写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2]这里的“摸”,表钱数不多之意。特定的动作正是孔乙己生活窘迫、穷困潦倒、遭遇悲惨的写照,传达出作者对他的哀伤同情。可见“摸”字凝练传神,可见匠心。
名家名文,均由细节铸就。如讲授朱自清的《背影》,那“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作者心中,也定格在千千万万的读者心中。究其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原因是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动作的细化,“攀”“缩”“微倾”等动词生动再现了父亲买橘攀爬月台全过程,突出了父亲行动艰难不易,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再如《老王》,写老王临死前给杨绛一家送香油和鸡蛋这一细节,看出了病入膏肓的老王的知恩图报和善良之情,同时也看到了杨绛一家的善良。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以“爱”为话题,运用细节描写,写出500字以上的感人随笔。学生随笔中通过写那“轻轻的一句问候”,那“难忘的一巴掌”,那“冷冷的眼神”等细节,道出了人间浓浓的亲情。学生习作《一路上有你》,以生日为线索,写出一件自己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却忘记母亲生日的小事。但叙事中细节描写运用得非常成功,两次写到被在生日聚会上得到的胸针刺痛(手痛,心痛),这一细节让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真挚的母女情深。再如学生习作《心海里的那朵浪花》,“夜深人静,我伏案学习时,爸爸轻轻地推门,将砸好的核桃轻轻地放在我的手里,看我吃完后,又转身轻轻地把门带上,轻轻地走开……小小的核桃在我的心里激起了朵朵浪花;块块核桃仁儿,伴随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灯下时光……”借送核桃这一细节,来表达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细节,彰显细节,让细节使学生的文章熠熠生辉!
(二)运用对比,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力,打动读者。
一部《红楼梦》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所在之一是通篇运用对比手法。读《红楼梦》,能让我们感动的情节有很多,但感情冲击力最大的是宝玉娶亲,黛玉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的一段。娶亲场面的热闹,与黛玉病床前的凄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黛玉死得悲惨,每每读来让我流泪。对比手法的运用能使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清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人强烈的震撼力。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有意让学生尝试运用对比手法来剖析自己的心理,构思组织行文。如学生以“感恩”为话题的习作《泪》,通过设置一生日场景,写自己没有收到母亲生日祝福时的不高兴,不理解母亲,到深夜收到母亲生日礼物——书及字条后的所见和感触,开始真正理解母亲对工作的负责,对家庭的操劳及对自己的倾注的关爱,小作者眼睛湿润了。这就是运用对比,准确传达出小作者的独特的微妙的内心世界变化,突出母子情深,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懂事和成长的。
(三)运用议论抒情句,深化主旨,升华感情。
作文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情到深处,自然流淌。如琦君的《春酒》结尾一段“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3],通过议论抒情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这段文字,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呢!还有莫怀戚《散步》的结尾,通过议论,点明了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结尾的方法,可以运用议论抒情句结尾,道出自己的真情来。当然也有的文章在行文中夹杂议论抒情,同样可以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如学生习作《父亲的眼神》结尾,“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着我的记忆,现在想来,那眼神仍然是冷冷的,它在我倦怠消沉时给我鼓励,难忘父亲的眼神……”文章戛然而止,留待我们细细品味。
在平日的教学中,一直坚持把作文技法贯穿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有依据,举一反三,这样的作文练习才有实效。坚持让学生周周用随笔记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训练是在充分占有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运用以上方法写出自己真切情感来。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的《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