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牛有份特殊的感情,只因我是农民的孩子,曾亲身体验过中国农民对于耕牛的钟爱和膜拜,也曾亲眼看到过老牛连续三日硕大的离世泪滴。尤为难忘幼时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首次骑牛不慎从牛背跌入牛腿之间,几近吓傻不能动弹只会嚎哭的我,如果不是老牛足下留情久久伫立不动,早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牛”本是名词,在动物或者家禽里因体积、力量较大,脾气较倔,几能和山林猛兽抗衡,一直是人们心目中一个较有权威、令人敬畏的牲畜。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犁地之牛功用的弱化,“牛”的含义更多体现在形容词上,“牛人”、“牛劲”、“牛市”、“牛精神”、“牛脾气”、甚至于“牛B”等热词,多用牛之引申义。
“牛人”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第二》:“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可见,牛人即司牛的人员,属于行政管理岗位,其“手下”还不少。周代以礼治国,牛人一职事关国礼,地位显要。不过今日之“牛人”的含义全然不同于史册,尤其是把牛津人戏称为“牛人”,更是具有诙谐色彩,兼得“牛津学人”和“很牛之人”二义。牛津的对应英文为“Oxford”,即“牛的渡口”,不过这个渡口不是渡人的,而是“渡”牛的,其实也不能叫“渡”,仅仅是牛从水浅的河段涉水而过。当然,人也可以骑在牛背上过河。问题是英语词汇中“牛”字有多个,牛津为什么偏偏用“Ox”,而不用“Cow”、“Bull”或者“Cattle”呢?请教同事Maggie,她先是哈哈大笑,继而严肃地说道:“还真是个问题,只是我们从未思考过。”于是大家聊起了英语不同牛字的区别。Ox是干活儿的牛,相当于中国的耕牛。Cow是母牛、奶牛, Bull是公牛,突出好斗勇猛之意,“Cattle”则是牛的集合义了。在牛津也有个社区叫“Cowley”,“ley”作为后缀是草地的意思。由此可见,牛津之“牛”是跋山涉水拉车扛活的耕牛,而非绿茵漫步、休闲养生的母牛,亦非牛气冲天、斗志十足的公牛。如此看来,牛津与“牛人”之间还真有几分人杰地灵,物主神肖。
实干之牛往往低调沉稳,牛津的牛人不喜欢自己嗝吱自己痒,虽然在牛津你容易遇见真正的牛人。清晨去泰晤士河边漫步,晨雾迷蒙中常听见河面上隐隐传来舟子奋力划桨的水声和教练的训诫。教练往往在沿岸小路上一边奋力蹬自行车,一边压低嗓门喊动作要领:“划船如同人生啊,使劲!十足的使劲!放松,充分的放松,以便下一段能更好地使劲!”那纯正的牛津口音,语调轻松,语气幽默,让你忍不住想和他聊上两句,结果很可能你会惊讶地发现,所谓“教练”正是举世闻名的某某学家,说不定还获得过诺贝尔奖呢!这就是牛津的牛人,稀松平常而又非同寻常。
我们不能把牛津英语叫“牛语”,但纯正的牛津英语十分低调。这不仅表现在发音时口形保守,绝无美式的开放,也表现在人们说话时语音轻柔。在牛津听了若干场学术报告以及诗歌朗诵会,几乎没有发现一个英国人喜欢用麦克风的。也听了不少英语课,但很少听到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表达。我刚进牛津课堂时,竖起两只耳朵不敢有分毫懈怠,因为稍一疏忽,就完全“lost”(找不着北)了。这种轻声轻气的英式发音让人感觉到英语好似一阵和风,接近耳语的音高让所有人不得不侧耳倾听、彬彬有礼。当然,和声细语中的牛津教室、办公室也很少能让人感受到一般校园常见的那份笑语声喧的热闹和生气。
牛人不仅说话调低,办事也很实在、低调。语言中心授课时间,安排得前后两门课之间几乎没有缝隙,低调得连课间都没有铃声。很难想象,伍德斯托克路12号这座貌不惊人的三层小楼里能容纳一千五百余名学习各种语言的牛津学子。我从教也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了,却是平生第一次看到这种无缝对接式的排课:前一门课宣布下课开门的同时,下一门课的师生已在门外候场多时。
一般老师考学生时多少会觉得自己颇牛,而牛津的老师考学生竟也同样没什么牛气。尽管牛津大学已是学界翘楚,世界顶级,但她同样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外考官”制度。所谓外考官,就是校外督查员,即由校外同行对本校老师所出的试卷,甚至平时作业考核,进行评估、督查。牛人的试卷照例须经外考官审阅后方能采用。外考官制度堪为英国高校考试制度的一大特色或亮点,由第三方考核可以规避不少弊端,除了对试卷命题的科学性进行考量使考试更加公平外,也有利于缩小不同大学之间的水平落差。这或许也是英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吧。外考官其实就是教学质量督查官,质量至上的牛人对外考官的意见十分重视。2012年秋语言中心的开学那天,我就看到法语教学组的外考官专门来和牛津同行开教学质量分析会。
不过,在我看来,牛津大学对学生的奖励同样无牛气或者说很小气。语言中心一年一度的学生作业汇展是件大事,师生对此可谓非常重视,那几天罗马浴池里里外外排满了各个语种的学生作业,连教师办公室门外也都放满了。行政主管克丽丝兴奋地告诉我到那个周五就会揭晓今年的Winner(胜者),到时候会有几百名学生在这里静候评选结果。
“那么,谁来做裁判呢?”我问。
“我们的外考官啊。”
果然,周五上午一位风度优雅的中年女士在语言中心主任的陪同下一件一件极其认真地审阅了学生作品,下午,主任在学生如饥似渴的期待目光中走到浴池中央,宣布了今年的优胜者名单,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只有最大的赢家可以得到奖品,我对奖品充满了好奇,低声问克丽丝是什么,回答说:“两张电影票。”“啊?!”我竟然脱口而出说了中文“这也太小气了吧?”幸好她听不懂。学生们却欢呼雀跃,我脑海有点乱,眼前忽闪过国内留学生一学期一次的结业典礼:浩浩荡荡的领奖队伍。比之牛津,我们的评奖机制很不相同,可能目的也不同,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奖品不知要比牛津要牛多少倍。也许咱“穷大方”传统在有了经济实力后被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了。而牛津的不同在于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优胜,对于物质奖励则以低调甚至吝啬的方式来处理。英国,绅士很多,但未必都是有钱人。其实,奖励首先是精神上的愉悦和肯定,重奖喜人也极易伤人,尤其是对年轻人,重奖未必是好事,年少明星被重奖击垮甚至身败名裂者也不乏其例。
牛人对奖励的吝啬也说明了:在过程与结果之间,他们更看重过程。同样是鼓励学习,牛津每年用于资助学生搞学术研究的经费则大方得惊人。无意间和牛津国际政治关系学院的一位博士生聊起他的学位论文选题,他说来来往往中国很多次,因为研究的是中国基督教,牛津大学资助了他四万两千英镑的研究经费。后来了解到更多的研究生论文,他们的选题都得到了学校多少不等的经费资助,有些数目甚至远大于我们的国家社科基金额度。对这种现象,我只能理解为牛人或许更重视让学生先学会拉车、拓荒、辛勤劳作,认为只有如此才可能有所收成。而收获的成果造福社会已是有目共睹,牛人所需只是小小愉悦一下自己的精神,一如Ox终日辛劳,而在别人欢庆丰收时,它却心满意足地在一旁嚼着老草,回味无穷地品着自己的耕耘人生,保持着沉稳的绅士风度。
低调,也是谦卑,是俯首含胸,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写照用于描绘牛津大学的老师也十分恰当。这种服务孺子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身心的关心、爱护,更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导以及课程设置方面。语言中心虽然不是实体院系,但在课程设计上也花了很多心思,努力让课程服务于牛津学子不同的学习需求。Maggie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完全是为写毕业论文的学生量身定做的,也是每年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从选题确定到框架搭建,从遣词造句到表达技巧,从个人资料库的建立到他人材料的规范使用,井然有序的任务型教学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显得紧张活泼,卓有成效。而最后阶段针对每个学生论文的专题讨论更让学生直接受益。可谁能想到,这位一辈子服务于牛津的六十多岁的资深语言学博士却只是牛津大学的兼职教师!在我们看来连铁饭碗都还没有的兼职竟然如此一丝不苟对待工作,实在有点令人费解。Maggie教研相长,名列牛津研究人员名录之中,2012年度因其出色的学术成果获得了“Horowitz Prize”。我由衷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说“牛!”
正如老牛对于土地的忠诚,牛津活跃着一批像Maggie这样的兼职教师,他们钟情于学术,专注于教学。也许对许多牛人来说,教学和科研是一种自我实现,是常人孜孜以求而又难以达到的人生境界。但正因为牛人的一茬一茬耕耘,一步一步跋涉,一批一批渡送,才成就了顶级学府Oxford。
“牛”本是名词,在动物或者家禽里因体积、力量较大,脾气较倔,几能和山林猛兽抗衡,一直是人们心目中一个较有权威、令人敬畏的牲畜。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犁地之牛功用的弱化,“牛”的含义更多体现在形容词上,“牛人”、“牛劲”、“牛市”、“牛精神”、“牛脾气”、甚至于“牛B”等热词,多用牛之引申义。
“牛人”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第二》:“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可见,牛人即司牛的人员,属于行政管理岗位,其“手下”还不少。周代以礼治国,牛人一职事关国礼,地位显要。不过今日之“牛人”的含义全然不同于史册,尤其是把牛津人戏称为“牛人”,更是具有诙谐色彩,兼得“牛津学人”和“很牛之人”二义。牛津的对应英文为“Oxford”,即“牛的渡口”,不过这个渡口不是渡人的,而是“渡”牛的,其实也不能叫“渡”,仅仅是牛从水浅的河段涉水而过。当然,人也可以骑在牛背上过河。问题是英语词汇中“牛”字有多个,牛津为什么偏偏用“Ox”,而不用“Cow”、“Bull”或者“Cattle”呢?请教同事Maggie,她先是哈哈大笑,继而严肃地说道:“还真是个问题,只是我们从未思考过。”于是大家聊起了英语不同牛字的区别。Ox是干活儿的牛,相当于中国的耕牛。Cow是母牛、奶牛, Bull是公牛,突出好斗勇猛之意,“Cattle”则是牛的集合义了。在牛津也有个社区叫“Cowley”,“ley”作为后缀是草地的意思。由此可见,牛津之“牛”是跋山涉水拉车扛活的耕牛,而非绿茵漫步、休闲养生的母牛,亦非牛气冲天、斗志十足的公牛。如此看来,牛津与“牛人”之间还真有几分人杰地灵,物主神肖。
实干之牛往往低调沉稳,牛津的牛人不喜欢自己嗝吱自己痒,虽然在牛津你容易遇见真正的牛人。清晨去泰晤士河边漫步,晨雾迷蒙中常听见河面上隐隐传来舟子奋力划桨的水声和教练的训诫。教练往往在沿岸小路上一边奋力蹬自行车,一边压低嗓门喊动作要领:“划船如同人生啊,使劲!十足的使劲!放松,充分的放松,以便下一段能更好地使劲!”那纯正的牛津口音,语调轻松,语气幽默,让你忍不住想和他聊上两句,结果很可能你会惊讶地发现,所谓“教练”正是举世闻名的某某学家,说不定还获得过诺贝尔奖呢!这就是牛津的牛人,稀松平常而又非同寻常。
我们不能把牛津英语叫“牛语”,但纯正的牛津英语十分低调。这不仅表现在发音时口形保守,绝无美式的开放,也表现在人们说话时语音轻柔。在牛津听了若干场学术报告以及诗歌朗诵会,几乎没有发现一个英国人喜欢用麦克风的。也听了不少英语课,但很少听到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表达。我刚进牛津课堂时,竖起两只耳朵不敢有分毫懈怠,因为稍一疏忽,就完全“lost”(找不着北)了。这种轻声轻气的英式发音让人感觉到英语好似一阵和风,接近耳语的音高让所有人不得不侧耳倾听、彬彬有礼。当然,和声细语中的牛津教室、办公室也很少能让人感受到一般校园常见的那份笑语声喧的热闹和生气。
牛人不仅说话调低,办事也很实在、低调。语言中心授课时间,安排得前后两门课之间几乎没有缝隙,低调得连课间都没有铃声。很难想象,伍德斯托克路12号这座貌不惊人的三层小楼里能容纳一千五百余名学习各种语言的牛津学子。我从教也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了,却是平生第一次看到这种无缝对接式的排课:前一门课宣布下课开门的同时,下一门课的师生已在门外候场多时。
一般老师考学生时多少会觉得自己颇牛,而牛津的老师考学生竟也同样没什么牛气。尽管牛津大学已是学界翘楚,世界顶级,但她同样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外考官”制度。所谓外考官,就是校外督查员,即由校外同行对本校老师所出的试卷,甚至平时作业考核,进行评估、督查。牛人的试卷照例须经外考官审阅后方能采用。外考官制度堪为英国高校考试制度的一大特色或亮点,由第三方考核可以规避不少弊端,除了对试卷命题的科学性进行考量使考试更加公平外,也有利于缩小不同大学之间的水平落差。这或许也是英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吧。外考官其实就是教学质量督查官,质量至上的牛人对外考官的意见十分重视。2012年秋语言中心的开学那天,我就看到法语教学组的外考官专门来和牛津同行开教学质量分析会。
不过,在我看来,牛津大学对学生的奖励同样无牛气或者说很小气。语言中心一年一度的学生作业汇展是件大事,师生对此可谓非常重视,那几天罗马浴池里里外外排满了各个语种的学生作业,连教师办公室门外也都放满了。行政主管克丽丝兴奋地告诉我到那个周五就会揭晓今年的Winner(胜者),到时候会有几百名学生在这里静候评选结果。
“那么,谁来做裁判呢?”我问。
“我们的外考官啊。”
果然,周五上午一位风度优雅的中年女士在语言中心主任的陪同下一件一件极其认真地审阅了学生作品,下午,主任在学生如饥似渴的期待目光中走到浴池中央,宣布了今年的优胜者名单,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只有最大的赢家可以得到奖品,我对奖品充满了好奇,低声问克丽丝是什么,回答说:“两张电影票。”“啊?!”我竟然脱口而出说了中文“这也太小气了吧?”幸好她听不懂。学生们却欢呼雀跃,我脑海有点乱,眼前忽闪过国内留学生一学期一次的结业典礼:浩浩荡荡的领奖队伍。比之牛津,我们的评奖机制很不相同,可能目的也不同,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奖品不知要比牛津要牛多少倍。也许咱“穷大方”传统在有了经济实力后被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了。而牛津的不同在于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优胜,对于物质奖励则以低调甚至吝啬的方式来处理。英国,绅士很多,但未必都是有钱人。其实,奖励首先是精神上的愉悦和肯定,重奖喜人也极易伤人,尤其是对年轻人,重奖未必是好事,年少明星被重奖击垮甚至身败名裂者也不乏其例。
牛人对奖励的吝啬也说明了:在过程与结果之间,他们更看重过程。同样是鼓励学习,牛津每年用于资助学生搞学术研究的经费则大方得惊人。无意间和牛津国际政治关系学院的一位博士生聊起他的学位论文选题,他说来来往往中国很多次,因为研究的是中国基督教,牛津大学资助了他四万两千英镑的研究经费。后来了解到更多的研究生论文,他们的选题都得到了学校多少不等的经费资助,有些数目甚至远大于我们的国家社科基金额度。对这种现象,我只能理解为牛人或许更重视让学生先学会拉车、拓荒、辛勤劳作,认为只有如此才可能有所收成。而收获的成果造福社会已是有目共睹,牛人所需只是小小愉悦一下自己的精神,一如Ox终日辛劳,而在别人欢庆丰收时,它却心满意足地在一旁嚼着老草,回味无穷地品着自己的耕耘人生,保持着沉稳的绅士风度。
低调,也是谦卑,是俯首含胸,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写照用于描绘牛津大学的老师也十分恰当。这种服务孺子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身心的关心、爱护,更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导以及课程设置方面。语言中心虽然不是实体院系,但在课程设计上也花了很多心思,努力让课程服务于牛津学子不同的学习需求。Maggie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完全是为写毕业论文的学生量身定做的,也是每年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从选题确定到框架搭建,从遣词造句到表达技巧,从个人资料库的建立到他人材料的规范使用,井然有序的任务型教学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显得紧张活泼,卓有成效。而最后阶段针对每个学生论文的专题讨论更让学生直接受益。可谁能想到,这位一辈子服务于牛津的六十多岁的资深语言学博士却只是牛津大学的兼职教师!在我们看来连铁饭碗都还没有的兼职竟然如此一丝不苟对待工作,实在有点令人费解。Maggie教研相长,名列牛津研究人员名录之中,2012年度因其出色的学术成果获得了“Horowitz Prize”。我由衷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说“牛!”
正如老牛对于土地的忠诚,牛津活跃着一批像Maggie这样的兼职教师,他们钟情于学术,专注于教学。也许对许多牛人来说,教学和科研是一种自我实现,是常人孜孜以求而又难以达到的人生境界。但正因为牛人的一茬一茬耕耘,一步一步跋涉,一批一批渡送,才成就了顶级学府Ox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