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社会具有正向的引导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内涵以及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出发,来构建一个适合和谐社会主义要求下的和谐校园文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建和谐校园成为高校新的重要任务。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校园文化的实质是学校精神,如何提炼学校精神,以使校园的各项文化活动在精神层面上统一起来,在潜移默化的育人的过程中以文化养人、文化育人,凝聚成学校发展的实力,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学校的学生涉及千家万户,家长时刻牵挂,社会普遍关切,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没有高职院校的校园和谐就难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完善自我、提升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因此,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切实把融入高职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对人才培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系统,它所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风气及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职院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并被师生所认同的、反映高职院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职院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高职院校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以及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人类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高等教育活动,就是要通过其教育、教学过程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教育成具有完美的灵魂、充实的内心世界和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正是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民主、依法治校、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师生员工安居乐业,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师生员工生活愉快,工作生活环境良好。
1、加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积极进取的校风学风的需要
当前,随着新旧体制转轨与交替,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课桌“文化”、厕所“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爱情“快餐”泛滥,这些都反映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精神生活较为空虚,缺乏理性的思维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克服消极文化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学风校风的需要。
2、加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职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作为一种与社会政治、经济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社会组织,高职院校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校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精神文化,正是大学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神形象和生命力象征。同时,高职学院良好的教学设备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不仅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最好写照,也是向社区辐射和传播的一种先进文化。当前,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高职学院的竞争日趋激烈,校园文化是学院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之一。
3、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社会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决定了高职教育要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知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可以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竭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可以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既具有职业能力,又具备与所学的技能相对应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因此,和谐校园文化落到实处就是“人”本身的“和谐”。和谐校园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的人性化,即校园文化符合、满足全体师生的精神需求。二是校园文化的个性化, 即校园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声音。三是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即校园文化要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并回归社会。四是校园文化的规范化,即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行为准则的规范是十分严格的,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处理好各种关系。五是生动化,即校园文化要灵活、创新、形象、易传播。六是继承性,即校园文化,特别是优秀的校园文化一经产生,便会世代相传,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
(二)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和”有“和睦”、“和谐”之意。
“和睦”是指大学校园之中各种文化进行交流所应遵循的原则,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平等原则基础之上;“和谐”是指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使高校的校园文化应该自觉地相互交融与汇合。“不同”指承认、接纳不同高校文化的差异和个性,体现了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样式与模式等的多样性。
三、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新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不断深入,一些高职院校与高等学校同样实行了前所未有的重组、并校、升级、扩招等,正处于发展期,一些高职院校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新的专业,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向综合职教方向发展。这使一些过去各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的甚至于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校园文化特色。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丧失特色,趋同性更加明显。从生源上来看,过去高职院校一般都仅招收本市或本省市的学生,现在都纷纷面向全国范围招生,这不可避免地带来全国各地地域校园文化的冲击,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关注这一点,从全国各地优秀的校园文化中吸收精华,为我所用。高职院校学生都是无法进入大学的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传授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成人更应摆到突出的位置。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四、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突出“职”的特点,加强对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一要优化校园环境,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物、学生公寓、运动场地以及校园绿化、人文景观等。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它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因此,学校在校园规划设计中不但要符合建筑学、教育学方面的要求,还要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根据学校环境特点、历史背景、办学方针、学校性质等做到既能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又具有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做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同时,在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中必须处处突出“职”的特点,高职院校不一定有宏伟壮观的教学楼,但必须有现代化的实验、实训楼;不一定有最好的专业设置,但必须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要求体现在理论水平上,但应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显得尤为理要。高职院校教学环境的布置,除有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还必须有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变化中潜移默化地体验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切身感受企业文化氛围,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体现高职院全新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把人才的发展作为学校首要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素养、工作能力和交往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他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大学生能用道德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用理性来战胜情绪的冲突。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传递丰富的文化知识,用文化来引导正确的思想,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使他们在体力、智力、心理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逐步完善的人,这才是和谐校园文化构建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同时,高职院必须跳出原有的中专、中技模式,及时地进行角色调整和提升,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校精神,这就要加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培养,注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养成,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的态度的形成等,从而体现一个高职学院全新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导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着力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创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计划的落实、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一定的制度、纪律作保证。和谐校园需要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实现人和制度的和谐,要实现人和人的和谐,依照科学发展规律,集思广益,合理制定并完善学校的各种制度和规划。在制定校园文化制度过程中应该考虑如何把坚持制度约束和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和谐统一起来。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人文的需要结合起来,全力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文化制度。通过人与制度的和谐统一,使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找准学校的定位,从实际出发,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依据。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形成独特的优势,才能占领市场,要确保竞争力还必须进行的制度创新。要建立能力、态度、知识并重的考核制度,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并围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改革。要建立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体系,让学生认清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及早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
(四)体现高职特点组织和推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格局,是高职学生成才的需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性的外在表现。首先,要发挥科技学术活动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另外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组织拓展学生素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学习节、“专题研讨辩论会”、文艺汇演、“三下乡、四进社区”、演讲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对学生职业性格塑造和职业道德教育。如通过就业讲座、职业设计、成功人士经验谈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树立工作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思想,使学生熟悉专业、热爱专业,树立职业归属感与职业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倡导诚实守信。通过请一些专家不定期讲座,培养骨干等形式,提高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效沟通,保证校园文化“源活水清”。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充分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其次,是加强网络阵地的文化建设,扩大校园文化建设覆盖面,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比如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网站、网上心理咨询工作室、开展各种网络科技活动等,发挥网络的教育引导功能。第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窗口。要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形式与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加强抵制和改造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
(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构建院系文化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技能教育,是针对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教育,高职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就业教育、岗位教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点:
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人才必须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技术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3、 就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他们往往属于生产一线的操作员或管理员。
4、 培养手段的多样性高职教育的岗位针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机动性、多样性,其培养内容由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来决定,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手段的多样性。高职教育往往依靠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证明单靠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很难满足这一需求,产学结合则是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瓶颈问题的一剂“良药”。
各教学系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在教学、科研、师资建议、实验室建设、技能操作、学生文娱活动等方面力争办出各系文化精品,建立展示橱窗,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科技、教师和学生文化,创建品牌专业。
总之,高职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保障,是创建和谐校园和培养和谐人才的有效因素。高职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重视高职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奎,肖池平. 关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
[2]马必学、刘晓欢,注重大学文化建设 打造高职院校品牌[J],机械职业教育,2006(8)
[3]邢娣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才培养环境优化的思考[ 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1)
[4]谢宝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
【关键词】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建和谐校园成为高校新的重要任务。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校园文化的实质是学校精神,如何提炼学校精神,以使校园的各项文化活动在精神层面上统一起来,在潜移默化的育人的过程中以文化养人、文化育人,凝聚成学校发展的实力,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学校的学生涉及千家万户,家长时刻牵挂,社会普遍关切,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没有高职院校的校园和谐就难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完善自我、提升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因此,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切实把融入高职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对人才培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系统,它所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风气及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职院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并被师生所认同的、反映高职院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职院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高职院校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以及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人类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高等教育活动,就是要通过其教育、教学过程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教育成具有完美的灵魂、充实的内心世界和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正是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民主、依法治校、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师生员工安居乐业,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师生员工生活愉快,工作生活环境良好。
1、加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积极进取的校风学风的需要
当前,随着新旧体制转轨与交替,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课桌“文化”、厕所“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爱情“快餐”泛滥,这些都反映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精神生活较为空虚,缺乏理性的思维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克服消极文化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学风校风的需要。
2、加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职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作为一种与社会政治、经济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社会组织,高职院校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校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精神文化,正是大学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神形象和生命力象征。同时,高职学院良好的教学设备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不仅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最好写照,也是向社区辐射和传播的一种先进文化。当前,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高职学院的竞争日趋激烈,校园文化是学院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之一。
3、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社会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决定了高职教育要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知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可以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竭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可以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既具有职业能力,又具备与所学的技能相对应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因此,和谐校园文化落到实处就是“人”本身的“和谐”。和谐校园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的人性化,即校园文化符合、满足全体师生的精神需求。二是校园文化的个性化, 即校园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声音。三是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即校园文化要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并回归社会。四是校园文化的规范化,即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行为准则的规范是十分严格的,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处理好各种关系。五是生动化,即校园文化要灵活、创新、形象、易传播。六是继承性,即校园文化,特别是优秀的校园文化一经产生,便会世代相传,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
(二)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和”有“和睦”、“和谐”之意。
“和睦”是指大学校园之中各种文化进行交流所应遵循的原则,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平等原则基础之上;“和谐”是指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使高校的校园文化应该自觉地相互交融与汇合。“不同”指承认、接纳不同高校文化的差异和个性,体现了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样式与模式等的多样性。
三、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新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不断深入,一些高职院校与高等学校同样实行了前所未有的重组、并校、升级、扩招等,正处于发展期,一些高职院校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新的专业,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向综合职教方向发展。这使一些过去各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的甚至于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校园文化特色。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丧失特色,趋同性更加明显。从生源上来看,过去高职院校一般都仅招收本市或本省市的学生,现在都纷纷面向全国范围招生,这不可避免地带来全国各地地域校园文化的冲击,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关注这一点,从全国各地优秀的校园文化中吸收精华,为我所用。高职院校学生都是无法进入大学的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传授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成人更应摆到突出的位置。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四、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突出“职”的特点,加强对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一要优化校园环境,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物、学生公寓、运动场地以及校园绿化、人文景观等。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它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因此,学校在校园规划设计中不但要符合建筑学、教育学方面的要求,还要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根据学校环境特点、历史背景、办学方针、学校性质等做到既能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又具有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做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同时,在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中必须处处突出“职”的特点,高职院校不一定有宏伟壮观的教学楼,但必须有现代化的实验、实训楼;不一定有最好的专业设置,但必须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要求体现在理论水平上,但应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显得尤为理要。高职院校教学环境的布置,除有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还必须有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变化中潜移默化地体验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切身感受企业文化氛围,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体现高职院全新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把人才的发展作为学校首要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素养、工作能力和交往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他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大学生能用道德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用理性来战胜情绪的冲突。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传递丰富的文化知识,用文化来引导正确的思想,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使他们在体力、智力、心理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逐步完善的人,这才是和谐校园文化构建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同时,高职院必须跳出原有的中专、中技模式,及时地进行角色调整和提升,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校精神,这就要加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培养,注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养成,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的态度的形成等,从而体现一个高职学院全新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导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着力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创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计划的落实、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一定的制度、纪律作保证。和谐校园需要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实现人和制度的和谐,要实现人和人的和谐,依照科学发展规律,集思广益,合理制定并完善学校的各种制度和规划。在制定校园文化制度过程中应该考虑如何把坚持制度约束和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和谐统一起来。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人文的需要结合起来,全力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文化制度。通过人与制度的和谐统一,使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找准学校的定位,从实际出发,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依据。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形成独特的优势,才能占领市场,要确保竞争力还必须进行的制度创新。要建立能力、态度、知识并重的考核制度,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并围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改革。要建立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体系,让学生认清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及早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
(四)体现高职特点组织和推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格局,是高职学生成才的需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性的外在表现。首先,要发挥科技学术活动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另外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组织拓展学生素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学习节、“专题研讨辩论会”、文艺汇演、“三下乡、四进社区”、演讲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对学生职业性格塑造和职业道德教育。如通过就业讲座、职业设计、成功人士经验谈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树立工作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思想,使学生熟悉专业、热爱专业,树立职业归属感与职业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倡导诚实守信。通过请一些专家不定期讲座,培养骨干等形式,提高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效沟通,保证校园文化“源活水清”。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充分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其次,是加强网络阵地的文化建设,扩大校园文化建设覆盖面,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比如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网站、网上心理咨询工作室、开展各种网络科技活动等,发挥网络的教育引导功能。第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窗口。要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形式与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加强抵制和改造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
(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构建院系文化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技能教育,是针对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教育,高职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就业教育、岗位教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点:
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人才必须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技术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3、 就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他们往往属于生产一线的操作员或管理员。
4、 培养手段的多样性高职教育的岗位针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机动性、多样性,其培养内容由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来决定,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手段的多样性。高职教育往往依靠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证明单靠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很难满足这一需求,产学结合则是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瓶颈问题的一剂“良药”。
各教学系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在教学、科研、师资建议、实验室建设、技能操作、学生文娱活动等方面力争办出各系文化精品,建立展示橱窗,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科技、教师和学生文化,创建品牌专业。
总之,高职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保障,是创建和谐校园和培养和谐人才的有效因素。高职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重视高职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奎,肖池平. 关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
[2]马必学、刘晓欢,注重大学文化建设 打造高职院校品牌[J],机械职业教育,2006(8)
[3]邢娣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才培养环境优化的思考[ 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1)
[4]谢宝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